電視節目的流行趨勢往往具有周期輪迴的特性,這是在電視行業中不斷被印證的理論。
近幾年熱播的喜劇類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用豐富的表演類型,如相聲、小品、 默劇、 「評書」等,創作出很多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單元節目。
當嶽雲鵬在第二季《歡樂喜劇人》舞臺上唱出《一封家書》時,臺上臺下涕淚橫流,不免讓觀眾回想起27年前一個年輕人在同樣家喻戶曉的節目上唱了同樣一首歌,感動了無數觀眾。
94年《洛桑學藝》系列之三 學歌唱
這檔90年代大型原創綜藝《曲苑雜壇》,在央視1991年11月首播。欄目以中國曲藝節目為主,用輕鬆幽默的風格和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成功穩居收視長青榜單,是每周二晚家家戶戶下了班常備的娛樂方式。
22年前西藏小夥兒洛桑在經典單元《洛桑學藝》中改編的《一封家書》,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北京的計程車價錢很貴,我也只好打面的呀「等歌詞盛行一時。
那是電視的黃金時代,現在一票難求的小劇場節目在當時可都使盡渾身解數傍上電視臺,把「真人表演」搬到電視上去,才能代表行業繁榮。
90年代大陸的網際網路還在遙遠的未來,與百姓生活沒太大關係,除了地理優勢能收看到港臺綜藝外,大陸綜藝節目還是我國主要地區的主要娛樂精神食糧,所以那時的一個節目往往是一代人共同的回憶。
那麼暴露年齡的時間到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本土綜藝都有哪些?
央視是90年代本土熱播綜藝的主要輸出平臺,開山之作要屬《綜藝大觀》了,是當時國內唯一在黃金時間現場直播,綜合了各個藝術門類的娛樂性電視文娛欄目,被稱為「小春晚」。1990年3月14日自創辦以來收視率一直居全國各類綜藝節目之首,約有兩億左右電視觀眾。
倪萍和趙忠祥也是被全國電視觀眾熟知的第一代熒幕經典組合。
《綜藝大觀》播出之後一個月,另一檔創造歷史的節目《正大綜藝》開播。
以世界各地的旅遊文化為切入點,圍繞「觀看」做文章,通過猜謎的形式向觀眾介紹世界各地的風光、習俗、趣事等。
其中「世界真奇妙」單元中的外景主持人是多少人當年最嚮往的職業,每周日最快樂的事就是跟著那幾個外景主持假裝在全世界旅遊。
而每當主題曲「愛是love,愛是amour……」響起,意味著美好周末的結束,周一的到來。後來《正大綜藝》先後變成了吉尼斯世界記錄挑戰和奇怪的「牆來了」,最後默默的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裡。
《同一首歌》就像90年代能在電視上收看的草莓和迷笛,現場氣氛非常好,經常能在節目裡見到當紅的港臺歌星。
每期在不同的城市舉辦,中韓歌會和中日歌會重播率非常高,主題曲也一度傳遍大街小巷。
《實話實說》的出現算是中國電視史上創新的一大步,節目形式學習英美的「脫口秀」(Talk Show),主持人通常決定一個節目的成敗。
央視新聞評論部經過反覆實驗,不斷改進,在1996年3月16日播出了首期節目,播出後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好評。
1999年的春晚根據《實話實說》欄目形式編排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由趙本山、宋丹丹和主持人崔永元共同表演,絕對是小品史上的經典了。
《電視書場》是爺爺奶奶們的最愛,當時短暫出現了評書熱,各大地方衛視也都有評書類節目,因為播出時間在中午,功能類似現在的今日說法,一般這個節目開始, 意味著該午睡了。
片頭曲中的「上下千年事,看我電視書場」也是童年中對「說唱」的第一次啟蒙了。
綜藝市場除了央視佔據的半壁江山,各地方省臺不斷的推成出新也是累壞了當時的遙控器。90年代地方臺的綜藝節目之東邪西毒非《快樂大本營》和《開心100》莫屬,收視率一度可跟央視同時段節目抗衡。
《快樂大本營》是唯一至今還倖存的誕生於90年代的本土綜藝了,1996年,湖南廣電因籌備上星,需要一檔綜藝節目,同時為了打擊經視《幸運3721》的收視地位,創辦了《快樂大本營》。
一不小心《快樂大本營》超額的完成了任務,至今仍為熱播綜藝,經久不衰。
《開心100》主持人劉偉,小莊,巴曉光
當年的東南電視臺是國內最早上星的衛視,簡單來說,上星衛視就是可以在全國各地收看到的省級電視臺,但不一定會叫所在省的名字,比如上海電視臺叫東方衛視,海南電視臺叫旅遊衛視。
東南電視臺當家綜藝《開心100》絕對是90年代家喻戶曉的節目,收視率按當時的統計方法高達60%,其中的王牌單元《開心明星臉》為觀眾搜集了全中國的明星臉,每次在揭開紙殼面具時都萬分期待。
參加《開心明星臉》走紅後轉型拍戲的賀鋼
當時該欄目的冠名商奧康皮鞋因每集遮在明星臉面前牌子上的LOGO曝光而迅速獲取高知名度,促使溫州的鞋廠集體轉投東南衛視打廣告。
飲食男女,人類永恆的話題,相親類節目是每個時代的風口。
90年代湖南衛視《玫瑰之約》首開大陸電視媒體婚戀節目之先河,掀起收視狂潮,追捧程度不亞於今天的《非誠勿擾》,節目中成就的最廣為人知的一對情侶就是當時的主持人汪涵和楊樂樂,身體力行的為節目宗旨背書。
當時正在臺灣熱播的綜藝《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影響力迅速波及大陸,掀起了這類型綜藝的熱潮,全民都在猜猜猜。
大陸幾檔競猜類節目也是收割了當時絕大部分的收視率,以致大家表示後來只要一看到李詠和王小丫就自動進入倒計時答題狀態。《幸運52》的原版是在英國有30年歷史的博彩節目《GOBINGO》,真金白銀的有獎競答,經央視改良脫敏創辦於1998年,一直由李詠擔當主持。
節目邀請普通百姓擔當選手,現場搶答累計分數,獲勝選手會獲得豐厚的實物獎品。李詠能充分調動觀眾參與熱情,互動性很好,每次看都能看的異常激動。
《開心辭典》也是當時熱播的答題類綜藝節目,從參與到收視完全面向普通百姓,選手選拔方式更能刺激全民參與的熱情。
僅用6個月時間,收視率就躍居央視二套第一,成為每周五22:05中央電視臺所有頻道同一時間檔固定節目中觀眾最多的節目,是央視二套的品牌節目之一。王小丫的主持風格也讓大家印象深刻。
還有安徽衛視一檔王牌娛樂節目《超級大贏家》,開播不到半年就曾拿下全國收視桂冠。
周群、李彬甚至郭德綱的主持生涯都是從這起步的。
一句「超級大贏家 WINNER」讓大家印象深刻,90年代當紅人氣偶像都上過這個節目,如趙薇、蘇有朋、蔡依林、林俊傑、五月天等,還有觀眾最喜歡的單元「明星到你家」。
在沒有網際網路的90年代,喜愛的電視節目就是我們的珍寶,錯過了首播等待重播是唯一的機會。
雖然依然健碩的只剩下《快樂大本營》,但這些節目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美好依然留在記憶中。
好了,這波回憶今天就到這裡了,感謝各位的收看!
90年代讓你印象最深的綜藝節目是哪個?
不懂 | text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請留言獲取知中內容授權
Contact Us | zhichina@foxmail.com
投稿、投簡歷、商務合作等任何問題,請給我們寫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