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現場會展示中農創達堆肥設備,糞汙處理整縣推進力推膜覆蓋技術
近日,全國現代畜牧業推進會議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場會(下稱「現場會」)在山東諸城召開,與會專家介紹,通過三年的有效治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結果推算,全國畜禽糞汙產生量30.5億噸,比2015年減少7.5億噸,全國畜禽糞汙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75%。
(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副所長董紅敏(右)為領導介紹設備詳情)
本屆現場會設四個糞汙處理技術觀摩點,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膜覆蓋堆肥技術為核心的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成套設備,包括覆膜翻堆機、納米膜無臭堆肥機、自走式翻拋機、壁掛式卷膜機,以及圍繞該設備特點的「分布式布局+集中處理」整體解決方案,受到到場的國家領導及全國150多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畜牧大市有關部門領導的一致好評。
自2017年起,有關部門以源頭減排、糞汙優化處理、有機肥還田的三步走方針,持續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並發布相關規定確保「鮮糞禁止直接還田」,提倡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大力推廣畜禽糞汙整縣推進項目。
(環發所博士後馬瑞強為領導介紹設備信息)
如何進一步提高畜禽糞汙利用率,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達到環保與效益相結合的效果,環發所的第五代膜覆蓋堆肥技術興起為這一目標增加重要砝碼,利用中農創達納米膜無臭堆肥機備對糞汙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後的糞汙發酵成有機肥再還田。
「好氧堆肥能做到完全無臭不簡單,但是膜蓋上不就是厭氧發酵了嗎?膜如果透氣為什麼一點都不臭?」某參會領導提到之前考察的一些發酵技術,多少都有一些臭味。
環發所副所長董紅敏研究員介紹,膜覆蓋設備是納米級微孔結構,這些微孔可以透過小分子水蒸氣,阻擋氨氣、硫化氫等大分子氣體。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為堆體供給氧氣,保障堆體正常好氧發酵,納米膜阻擋臭氣外洩達到無臭的效果。
(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膜覆蓋堆肥技術的成套設備)
「沒想到農機設備也能做的這麼漂亮,你們這套設備發酵效果怎麼樣?怎麼能保證堆體腐熟完全?」一位畜牧大市的參會領導反映考察了不少糞汙處理設備,不是發酵效果不好,就是不適合大面積應用,出補貼讓養殖場上設備也不積極,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這套技術和設備的核心優勢:1、環保無臭,臭氣控制達到90%以上;2、投資少,無需鋼結構廠房,維護簡單;3、運行成本低,設備運行20元/噸成本,其中耗電2度電/噸;4、設備產能大,根據設備型號不同,單次處理100-400方糞汙;5、靈活布局,可根據養殖場和處理中心分布情況,靈活布置堆肥點,減少鮮糞運輸成本。
(領導查看膜體情況)
而它關鍵技術不在於納米膜,而是它嚴謹的處理工藝和集合海量數據(603138,股吧)形成的智能控制系統。要想令糞汙完全腐熟,就需要讓發酵菌一直維持適合繁殖的溫度,納米膜其實是為發酵菌創造了一個「舒服的空間」,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根據膜內壓力、溫度等信息實時調整,確保糞汙堆體發酵期維持超過10天的60度以上的最佳發酵溫度,殺滅其中的病原微生物、蟲卵、草籽等。
與會嘉賓還有一個關心的問題是處理效率方面,這點環發所博士後、中農創達總經理馬瑞強解釋說,中農創達納米膜無臭堆肥機有三種型號,適應於不同規模的養殖場、糞汙處理中心、有機肥廠等。單一設備最大處理量一次達到400立方,發酵時間只需要15-20天。良好的發酵效果配合高處理量,極大的提高了畜禽糞汙利用率。
某自治區領導提出當地土壤多鹽鹼化現象,需要大量有機肥調解土壤環境,對於這套設備發酵出來的有機肥肥效,也比較關注。
馬瑞強說,納米膜無臭堆肥技術是通過納米膜微孔將氨氣、硫化氫等大分子氣體阻擋在內,與堆頂部水滴融合後返回堆體,營養成分不流失,達到很好的固氮效果,能夠促進作物吸收養分,調解土地結構。現在通過該設備發酵的有機肥頗受果園、大棚蔬菜基地歡迎,給生態環境和農產品(000061,股吧)企業帶來良好收益。
糞汙量下降、利用率提升,離不開國家對糞汙處理技術和設施裝備的補貼及推廣,2021年及「十四五」期間,環保養殖不放鬆,全國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能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