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 在最長白天觀賞「金邊日食」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當露珠跳下層層荷葉來到池塘,點綴一汪清水,倒映出壯麗燦爛的日出美景;

  當蟬鳴如約而至,劃破午間燥熱的寧靜,刻錄下人們又一年的聲音記憶;

  當石榴花開出一片紅紅火火的烈焰,瓦藍瓦藍的天空裡似乎看得到熱氣的升騰,盛夏時節,來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日影最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即如古人所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夏至成為晝夜變化的界限。民間因此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

  中國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很多地區的人們把夏至吃麵當成了重要習俗。夏至代表著炎炎盛夏的到來,人們的飲食也有所改變,以熱量低、便於製作的食品為主要食物。麵條常常是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

  夏為大,至為極。夏至是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但在這一天之後,陽氣開始衰弱。上古先民們不但從飲食上來調整生活作息,吃一些符合時令、口味清淡、消夏避暑的食物,還會通過一些活動來鼓舞陽氣,讓身體和大自然的節律合拍。

  夏至時值農作物開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豐年。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夏至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這是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

  這個時節降水也更加頻密,「夏至不熱,五穀不結」,充足的日照和雨水讓地裡的莊稼開始卯足了勁兒生長,因此在收割完新麥之後,農人們也開始了「三夏」大忙——田間管理、施肥除草,祈盼金秋的碩果纍纍。

  雷陣雨是夏至時節最常見的天候。多變的天氣裡,雷雨與驕陽往往回交替出現。「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代劉禹錫的這首《竹枝詞》,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夏至時節天氣的變化無常,卻也是一幅「晴日雨」的浪漫景象。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主角本來只有地球和太陽,基本沒月亮啥事。

  不過,月亮可不甘心每次都跑龍套。這不,今年夏至日趕上農曆五月初一,朔日,月亮終於抓住機會,跑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搶個「C」位,在天宇上演一場罕見的夏至日日環食。

  看臉的時代,月亮也不甘寂寞。

  日食可以說是月亮追著太陽比誰臉大的結果,根據月球追上太陽後的對齊程度和月球遮住太陽的程度,日食分為全食、環食、全環食、偏食等。

  夏至時地球接近遠日點,太陽的視直徑較小。這次夏至日日環食食甚時,太陽的視直徑為31'28"(或0.5246°),而月球的視直徑為30'48"(或0.5134°),二者只相差40",相當於把剛才那粒黃豆放到25米開外的張角!

  哪些地方能看到?

  此次日食的環食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開始,經過中非、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國等國,在北太平洋西部結束。在非洲(除西部和南部)、歐洲東南部、亞洲(除北部和極東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北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

  在中國境內,本次日食的環食帶自西向東穿過中國的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特點+看點

  特點一:太陽高。夏至日日環食,太陽高度角很高,尤其在中國境內最早發生的西藏地區,初虧時接近正午,太陽幾乎就在頭頂。

  特點二:食分大。接近全食。所謂「食分」是指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日環食的食分越接近1,太陽邊緣亮邊越窄。此次環食帶中心線附近地區的食分大多在0.990以上,是絕妙的「金邊日食」奇觀。

  三大看點包括:可能有機會看到通常只有日全食才得一見的「鑽石環」——貝利珠,還有日珥、日冕等太陽活動現象,以及金(星)日同輝。

  特點三:食帶窄。食分大造成環食帶非常細窄,我國境內最寬處也只有約40公裡(作為對比,2010年1月15日日環食的環食帶約為300公裡)。

  特點四:食延短。食分越大,環食食延就越短,稍縱即逝,要把握住。

  觀測須知

  為令公眾獲得最佳觀賞體驗,A青年給大家提供了安全觀測須知。

  觀測日食不能這樣做

  不可以用肉眼直接觀看日食;不可以佩戴日常的太陽鏡或墨鏡觀看日食;不推薦在望遠鏡前端加減光膜或減光片,在目鏡端直接用肉眼觀看。

  不推薦使用曝光過的底片、蠟燭燻黑的玻璃、曝光過的X光底片等辦法觀看日食。使用攝影器材拍攝日食時,也需要安裝濾光片或減光膜。

  安全的觀看日食的方法

  通過小孔成像的原理,製作創意投影來觀看。在一張紙上用小孔寫一句話、畫一個圖案,將太陽投影到另一張紙上、牆上或地面上觀看日食;尋找附近有茂密樹葉的樹木,透過樹葉縫隙觀看投影到地面上的日食。

  望遠鏡投影法。在目鏡後放置一張白紙,將太陽像投影到紙上觀看日食。需要注意的是太陽光經過望遠鏡匯聚,目鏡後的溫度很高,不能用眼睛貼著目鏡觀看,也不能用手觸碰目鏡。

  使用專用日食眼鏡。使用前需檢查濾光膜表面是否有劃痕或磨損,使用完好的觀食鏡觀賞日食。

  這個特別的夏至還是父親節。

  相比母親節,父親節要低調很多。我們對父親愛的表達也常常會比較含蓄。正好遇到夏至日,不如跟爸爸說:「你餓不餓?給你煮碗面吃,吃完一起去看日食吧!」哈哈,祝爸爸們,節日快樂!

  交匯點記者 王甜

  策劃 沈崢嶸

  部分素材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今天一起觀看「金邊日食」!
    今天一起觀看「金邊日食」!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伴著炙熱的朝陽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夏至是晝夜變化的界限北半球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太陽將走「回頭路」白天漸短,黑夜變長除此之外>今天還恰逢日環食小夥伴們可以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本次日環食是 8 年來國內第一次日環食也是 10 年內中國唯一的大日食更是 196 年內廈門唯一的環食觀測機會天氣好 適合觀看日環食日環食帶今天下午將經過福建省南部
  • 今日夏至,天象奇觀「金邊日食」與避暑香珠
    今日夏至,恰值父親節,又巧遇十年難得一見的天象奇觀「金邊日食」。所謂金邊日食,指在日食發生時,月影與太陽視直徑非常接近,整個日光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太陽邊緣只露出極細一圈,是非常接近全食的日環食,而這概率是非常小的,下次出現金邊日食天象要等到2032年5月9日。
  • 2020金邊日食在哪裡可以看到 6月21日觀賞日食地點及時間匯總
    2020金邊日食在哪裡可以看到 6月21日觀賞日食地點及時間匯總 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當天,將會出現金邊日食
  • 夏至,我國全境將上演「天狗食日」,多地可見「金邊日食」!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在夏至日,恰好我國境內將出現一次日環食天文景觀,此次日環食是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而且此次日食可謂非常照顧中國人民——我國全境可見日偏食,多地可見日環食。日食怎樣形成的?
  • 日食來了!難得一見的「金邊日食」今天上演!
    這是8年來第一次能在我國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良機,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10年,到2030年6月1日才有機會看到。今天,除觀賞到日環食外,我國其他各地都可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日食通常分為四種聽到「日環食」「日偏食」這些概念,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楚?
  • 夏至當日將現「天狗食日」,或將出現「金日同輝」奇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夏至,一年之中白天最長的一天,一年之中黑夜最短的一天!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而在今年夏至當日,有「金邊食日」這樣一場天文大戲,據紫金山國家天文臺消息,2020年6月21日下午一場罕見的日環食將在天空上演,我國境內大多數地方均可觀看!
  • 它帶著「金邊」來了!多地可見日環食,錯過再等十年!
    北京時間 6 月 21 日 5 時 44 分,我國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 " 夏至 "。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今年夏至日恰逢 " 日環食 " 天象發生和父親節,大家尤其是 " 父子組合們 " 可在 " 最長白天 " 觀賞到 " 金邊日食 " 的勝景。
  • 「金邊日食」巧遇「最長白天」 超級日環食震撼上演;錯過今天再等...
    一場十年以來最佳的「金邊」日環食超級天象於2020年6月21日13時10分至17時30分天宇上演,覆蓋中國全境,這將是2020年最短也是最驚豔的一次日環食。6月21日的這次日環食,月球遮擋太陽的區域很大,幾乎把整個太陽遮擋住,只留下周圍很小的一圈日光可以透過,所以看到的環要纖細許多,就被冠以了「金邊日食」的名稱。雖然是最美「金邊日環食」,但大多數人看到的,更可能是日偏食。當日食發生時,隨著三個天體之間的相互運動,月球影子在地球上也會自西向東掃過一片區域。
  • 「金邊日食」今日上演,幾點看?哪裡看?戳
    今兒個日子真呀真呀真特別~我們既迎來了24節氣中的「夏至」,又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還有令小編覺得最最難得的是——就在今天,我國境內將發生一次21世紀以來最大、最接近日全食的日環食!本次日環食,月球的影子首先從非洲開始登陸地球表面,並先後穿過阿拉伯半島、巴基斯坦、印度等國之後進入我國。
  • 杭州人無緣「金邊日食」,那明天下午天會突然變黑嗎?
    厲害就厲害在這次日環食,環食階段太陽視圓面被月球覆蓋的面積達到99%以上,已經接近日全食了,非常少見,而且「金邊日食」稍縱即逝,環食持續時間最多也只有50幾秒,不超過一分鐘。下一次日環食要再等10年。明天是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
  • 「古法」觀測日食火了
    用古代天文觀測儀器仰儀觀測日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文許俊文攝影孫貝直播用古代天文觀測方法,觀測夏至日影、日食,是怎樣的感受?當夏至「牽手」日食,當「最長白天」邂逅「金邊日食」,今年的6月21日很特別。在特別的日子裡,大河報為讀者帶來了一場特別的「古法測日影、觀日食」的直播。直播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豫視頻、河之洲聯合鄭州市文物局、登封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告成鎮人民政府在登封觀星臺呈現。
  • 夏至金環日食,本世紀唯一一次!天狗食日、黃巢起義傳說你知道嗎
    今天是父親節,全國兒女感恩父親的節日,又恰逢夏至節氣,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一場「金邊日食」的重磅天象要上演。本世紀夏至日恰逢日食會出現四次,分別在2001年,2039年,2068年,以及今年的今日。在中國可見的就是今天這次。
  • (附各地最佳觀賞時間)
    明天是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夏至日,一年裡白天最長的一天,也是父親節!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明天!你將看到難得一遇的天文奇觀——日環食。這一天,月亮正在太陽和地球的中間。那在我們地球人眼裡:太陽變成了一個火環——俗稱:「金邊日食」。在古代,日食這些天文奇觀,都看成是妖怪吃掉了太陽!
  • 明天若晴好 莫忘看日食
    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到達一年的最北端,角度最高,北半球的白晝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開始南移,北半球的白晝逐漸縮短。民諺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 「金邊日食」被雲給攪和了?專家:今天氣象條件總體不利觀測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此次日環食太陽表面遮擋比例達98.81%,金邊較窄,接近日全食,因此也被稱為「金邊日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網友表示今天天公不作美,即將錯過這場奇觀:「被雲擋住了」「難得的一次奇觀就這樣被雲給耽誤了」「成都今天到處是雲,太陽在哪裡」「遺憾我們家這邊陰天」「在下雨」。
  • 「超級日環食」夏至來襲,如何拍好這「天狗食日」?日食拍攝攻略
    ▲中國主要城市見食情況表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日環食有這樣幾個特點:食分超大,接近日全食,又被稱為「金邊日食」;日環食當天恰逢夏至日,夏至時刻為北京時間05時44分。另外,本次日環食發生時,金星位於太陽西邊不遠處,也可嘗試觀賞「金日同輝」。
  • 生活地理 | 夏至日環食的「十大地理問題」你都清楚嗎?(附直播入口)
    今天,不僅是父親節,同時,也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從節氣的角度來講,這一天被稱作「夏至」,這一天也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 濟南今日份日食請查收
    金邊日食來了!6月21日這一天,碰上父親節+夏至+日環食,絕對是特別的一天。當日下午2點34分,超級日環食在濟南上空震撼登場。由於地理位置原因,濟南市民只能看到一次日偏食,具體時間為14:35—17:05,遮擋比為58.5%。
  • 今年夏至將迎我國8年來觀測條件最好的一次日食,錯過需再等十年
    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今年夏至時刻是6月21日5時44分,在夏至這一天,將發生8年來我國觀測條件最好的一次日食。新華社資料圖本次日環食,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可見到大食分日偏食。「如果錯了這次機會,在中國境內想看到同樣的日食就要再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