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導演的《劇場》深受好評,在我心中這算得上是目前排名第一的節目。我歸納了一下,有兩點原因。
第一、它是《演員請就位2》舞臺上不講親情、愛情的故事。
愛情、親情容易打動人,在舞臺上也容易出彩。可是劇情偏偏沒有走捷徑,而是踏踏實實去講一個故事。
第二、三位演員的精彩表演,推動了劇情劇情的發展,讓觀眾相信並融入這個故事。
其實三位演員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孫陽和賀開朗演技有待提高,孫陽還好點,賀開朗確實有點太嫩了。王智演技可以,但是又面對一個突破,她要演一個與自己性格反差很大的人。
趙薇導演是怎麼做的?
她給賀開朗安排的角色是一個冷酷的偏執狂,冷麵形象不需要太多的表情,反而更加襯託出賀開朗的帥氣。
孫陽演技是有的,只是有很多瑕疵。導演就給他細緻地分析人物的心理,引導他走上正規。
王智演技是很不錯的,只是這次反差太大。她需要突破,秋雅女神要變成一個刮躁、浮誇的網紅。導演給了她突破的機會,一直在鼓勵他。事實證明,王智確實優秀,她成功地塑造了這個有點討厭的人物。
趙薇導演選擇角色和調教演員是很有一套的,她根據演員個人的性格、特長來具體安排,揚長避短,發揮每個人最大的優點。這不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嗎?
作為家長,如何來了解孩子的性格和特長,做到因材施教呢?
1、了解孩子的性格
每個孩子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天生活潑好動,有的就比較穩重。不能要求活潑的坐著一動不動,也不能要求穩重的出去一直上蹦下跳。
2、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孩子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是一個動態的存在。多與他溝通,了解當下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
3、科學引導
凡事講究方式方法,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太陽和風比賽誰能讓人脫掉衣服。風就一直吹,結果衣服都不掉。人們因為冷,反而裹緊了衣服。而太陽呢?曬得大家越來越熱,最後都脫了衣服。
看來用對了方法,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4、多方面嘗試,及時調整
不嘗試,不去做,就不會知道是否適合孩子。如果不適合,就換成另外一個選項。沒有最適合,只有更適合。
孩子不會一成不變,家長也要不斷學習。「因材施教」,首先要知道「材」是什麼樣的,然後再找合適的方法去「施教」。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