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為什麼葉問的兒子成為不了「李小龍」?因材施教成亮點

2020-12-24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朋友圈被電影《葉問4》刷屏了,大家紛紛都誇讚電影中激烈熱血的打鬥動作場面,直呼"太過癮啦!"

在朋友的邀約之下,我也走進電影院欣賞了這部武打動作片《葉問》系列的最後一部,整部影片下來除去心中巨大的震撼外,還有遺憾與不舍,不得不說,《葉問》系列電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正能量,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精粹的代表性電影。

而電影情節中還有一些細節讓我有所感觸,也是身為一個育兒博主的職業性習慣吧,《葉問4》電影情節中,葉問對其兒子的教育歷程讓我多了一些關注和思考。

看過電影的讀者們應該都有所了解,在電影中,葉問本身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打拳,而是想讓其好好讀書學習,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發展,但是他的兒子就是對打拳很感興趣,也因為父親的不贊同從而和父親之間產生了隔閡,後來葉問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和兒子進行溝通,才選擇支持兒子的想法和願望,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兒子。

看到這裡,不免又有一個疑惑,眾所周知,在功夫領域稱得上是代表之一的李小龍,其實也是葉問的徒弟。那麼為何說呢麼,葉問的兒子和李小龍的發展情況卻不一樣呢?明明都是受到葉問的傳授和指導。

這就是"因材施教"所體現出來的結果,也正是葉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讓其兒子和李小龍得到了不同程度以及在不同領域的發展。

今天,我們就聊聊一聊,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的對自家孩子進行培養。

一:什麼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源於《論語》中的一句話,子遊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從這個典故中可以看出,因材施教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一個人的才能、性格和興趣來實施教育,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

由於每個孩子不僅擁有年齡上的差異,還存在著個體的差異,這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因素需考慮的環節。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的天賦和興趣所在,因材施教就是告訴家長們,多觀察孩子所展露出的天資來判斷孩子在哪些方面上有過人之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做他們更加感興趣的事情,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提高學習效率。再者,每個孩子的性格與處事方式也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家長們在實行因材施教時需考慮的方面。

總之,因材施教,更能讓一個人的天賦潛能得到發揮,更能讓孩子在某一方面獲得比同齡人更高的成就。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1.更有利於孩子的進步

任何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有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大的成就。

而現在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給孩子進行了很多課目的培訓。可是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的學習項目導致他們的精力被分散,不僅不能取得一個整體大的進步,也會導致孩子心力交瘁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而因材施教更多的是讓孩子學習他們感興趣的,更加得心應手的任務,這也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2.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定位

我們雖說技多不壓身,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優勢是一個人能否獲得機會甚至是獲得成功的砝碼,試想,孩子雖然在每個領域都有涉及,但都是水平一般,而面對一個崗位的競爭,對手在這一方面屬於高水平階段,自然孩子的勝算會大大減半。

我們常誇讚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也多是看到其優點特長所在,而且觀察那些享譽盛名的成功人士,都是在某一領域獲得了極高的成就。

所以,因材施教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其自身能力水平的技能,讓孩子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就,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定位。

3.減少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思想衝突

因材施教的對立面就是家長按照自身想法和意願來對孩子進行安排,最常見的一個情況就是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在某一方面獲得了成就,於是就開始套用其教育模式來施加在自家孩子身上,但往往都是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而且,家長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不顧及孩子想法和選擇,這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被尊重,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也會讓孩子學習效率不高,長此以往,勢必導致孩子的叛逆反抗,親子關係出現矛盾和隔閡。

三:如何進行因材施教?

慢慢的,我們現如今的家長也開始重視起因材施教這一教育方法,但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去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其實,因材施教主要遵循孩子的天資和性格兩個方面。

肯羅賓遜認為:"天賦應當是天資與熱情的結合。"

也就是說,天賦不一定是孩子表現在某一方面非常的優秀,只要是他不在受外力推動的情況下,自發性的朝某一方面發展,且速度高於普通人,就屬於有天賦。

至於天資如何,其實也很好判斷,一是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的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好;二是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相同的時間,他通過學習獲得的進步要比其他孩子更多。

如果家長想要從孩子的天賦天資方面入手來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那麼就要對孩子有以下幾點觀察:

· 孩子在哪方面花費的時間最多?

· 孩子在哪些方面展現出的學習能力更強?

· 孩子願意嘗試哪方面,也就是找尋孩子的興趣。

· 有的時候,最大的缺點可能也是最大的優點。

最後一點的意思是說,比如孩子"話很多",即使沒有人聽他們話說,自己也能像一個機關槍一樣說不停,家長們可能覺得這是孩子的一個特點,但是使用逆向思維思考一下,孩子可能在語言表達上具有天賦,有做演講家和辯論家的天資。

所以天資其實也包含著孩子所展露出的興趣愛好,性格也是家長們需要考慮的方面。

四、對於因材施教中幾點注意事項,家長們也不容忽視:

1.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個性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們只有在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個性後,才能懂得如何揚長避短,而且家長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人都是不完美的,要接納孩子的缺點,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之處。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的人生畢竟是孩子自己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合理的前提下,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自身想法和選擇,讓他們去嘗試自己更感興趣的東西,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3.切勿生搬硬套

生搬硬套真的是一種很"不負責"的做法,很多時候不考慮自身孩子真實情況,借學他人的教育模式,都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的,甚至適得其反。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是會綜合自家孩子能力水平,發掘孩子的天資潛能,來對孩子制定專屬的教育方案。

育兒的路上註定是困難多多的,但只要堅定信念,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多觀察孩子的發展情況,一定會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小龍是葉問的得意門生,葉問為何卻說李小龍是短命鬼?
    一提到中國武術,李小龍的名字如雷貫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儘管他的一生僅有短短的三十二年,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將中國武術帶向全世界。
  • 《葉問4》中李小龍的實力被嚴重弱化了?
    《葉問4》太極萬宗華和詠春葉問與葉問系列的前三部不同,在第四部中,李小龍有了武打戲份,那就是與外國藍衣空手道高手巷戰的那部分。《葉問4》李小龍劇照那麼問題來了,影視中的李小龍實力究竟和現實中有沒有差距呢?首先,必須要清楚的一件事是,影片中故事所發生的年代。故事是1964年葉問去美國幫兒子找學校,順便幫了唐人街的中華總會街除惡。
  • 《葉問4》:不做功夫片的絕唱
    葉問無疑是一代功夫宗師,片中的葉問不卑不亢,正直善良,卻又給人一往無前、不可戰勝的印象。看起來很強大而不是看起來很強壯,這是看其他武打明星所看不出來的感覺。 《葉問4》中的戰場由之前系列的中國,一躍轉移至大洋彼岸的美國。為了給生性要強而桀驁不馴的兒子找到學校上學,葉問不得不向在美國的友人尋求幫助。而由於徒弟李小龍的關係,葉問遭到了唐人街華人總會萬會長的拒絕。
  • 《葉問》4中為什麼葉問不讓自己的兒子學詠春?
    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終章,《葉問》4的票房還是不錯的,雖然《葉問》的口碑和評分在不斷地下滑,但是也無法阻止人們去熟悉這位功夫大師。在電影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就是,為什麼葉問不讓自己的兒子葉正學習詠春呢?其實這應該有好幾個原因。
  • 葉問落幕,李小龍要崛起了嗎?
    原本這只是眾多中國拳術中的一種,而且是不太起眼的一種,但有了葉問,詠春拳儼然成了文化代表,成為了最為耀眼的一個。其實,這所有的功勞,都是李小龍飲譽全球帶來的結果。早年間,香港電影也拍過《詠春》《贊先生與找錢華》《洪拳與詠春》等不錯的詠春拳片,但那時拍這些片的主要意圖並非推廣詠春。
  • 葉問和李小龍之間的五大謎團
    在《葉問4》裡,雖然也有不少虛構的情節,比如葉問隻身來到美國,拳打美帝軍方,事實上,在現實中葉問並沒有到過美國,真正在美國揚名立萬的是葉問最有名的徒弟——李小龍。《葉問4》作為整個系列的完結篇,也把葉問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章節給補齊了,就是他和李小龍這對師徒之間的故事。
  • 《葉問4》成甄子丹最後一部功夫片!發布會還原葉問李小龍「師徒同框」
    11月27日,電影《葉問4》在京舉行「十年傳奇,最後一戰」發布會,本片出品人於冬、總監製黃百鳴、主演甄子丹、吳樾、陳國坤、高戰(Chris Collins)出席。發布會上,甄子丹表示《葉問4》不僅是《葉問》系列的完結篇,也將是其主演的最後一部功夫片。當日,甄子丹在《葉問》經典道具木人樁上寫下「再會!」,並深情擁抱木人樁,宣布徹底告別角色。
  • 李小龍和葉問誰利害?
    泰森曾在節目中稱,李小龍是殺手,自稱不如李小龍,可以看出做為一代拳王對李小龍前輩的尊敬以及個人的虛懷若谷。這兩位偉大的格鬥家,都值得森迷和龍迷的尊敬。相信很多的龍迷和網友都想知道,李小龍和葉問誰更利害?那麼今天筆者給大家分析一下。
  • 《葉問4》:葉問,李小龍,萬宗華,中國功夫的隱忍與亮拳
    《葉問4》:家庭教育,安身立命,文化傳承《葉問4》完整的故事情節,激烈真實的打鬥場面,深深吸引著觀眾。我更感興趣的是詠春拳背後藏著的哲理思索:家庭教育,安身立命,文化傳承。為子女選擇規劃人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葉問希望孩子能好好讀讀書,孩子卻希望能跟著父親學習打拳。孩子學校打架,被學校勸退,葉問又不惜代價,送孩子到美國讀書。葉問原打算是不接受徒弟李小龍的邀請,到美國去,但為了孩子,葉問又改變了選擇,萬裡奔波,前往美國,為孩子選擇學校。中華總工會萬會長的女兒喜歡跳舞,萬會長卻希望女兒勤練武術,傳承文化。
  •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葉正想學詠春,葉問又想讓兒子學文化,在葉問眼裡,葉正叛逆、不聽話、愛打架。在葉正眼裡,自己做什麼事都是錯的,父親不理解他,不支持他。兩人的爭吵最終升級,葉問第一次打了兒子一巴掌。《葉問4》的故事也剛開始,葉問去往美國給兒子找學校,因為身邊有海歸回來的學子當了醫生,加上一些例子。葉問也以為去美國深造兒子,一定有出息。
  • 李小龍是葉問是最喜愛的弟子,為何葉問卻「詛咒」李小龍會短命?
    可他「短命」卻是他的師傅葉問所預估到的。李小龍作為葉問的得意門生,葉問為何會說他短命呢?一方面源於李小龍性格中的致命弱點。李小龍是童星出身,但由於身體多病,父親便想讓他習武以強健體魄。他於1954年拜師於葉問的門下,在李小龍出現在葉問面前時,葉問非常欣賞他,認為他有天賦,在李小龍的努力與投入下,更是成績喜人,他從不缺課,每天放學後都去武館練習,走在路上也拳不離手。
  • 《葉問4》:陳國坤李小龍傻傻分不清楚,神復活李小龍演技滿分
    《葉問4》是最為讓人過癮的,這是中國功夫與空手道一次又一次的較量,李小龍與空手道高手的pk,葉問與萬宗華的pk,葉問與哥連的pk,赫文與哥連的pk,萬宗華與巴頓的pk,葉問與巴頓的pk,眾宗師與巴頓的pk,八場打鬥場面,每一次較量都是巔峰對決!特別是李小龍與空手道高手的pk,雙節棍戰鬥霸氣開場,作為影片開場熱身的第一個動作戲特別精彩,恍惚間仿佛真的回到了李小龍時代。
  • 《葉問4》:陳國坤李小龍傻傻分不清楚,神復活李小龍演技滿分
    4》的首映禮上所說,當年葉偉信導演籌拍《葉問》的時候,知道葉問的人少之又少,也很少有人知道聞名世界的李小龍師承葉問,而十一年後的今天,葉問不僅在中國是一個超級IP,也開始走向國際,像他的徒弟李小龍一樣聞名世界。
  • 李小龍跟葉問都打不過他!《葉問》系列回顧|十大高手評比|
    《葉問4:完結篇》是《葉問》系列最後一部。自12月20日在大陸上映以來。《葉問4:完結篇》在票房上表現強勁,連續11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打破了《葉問3》創下的一系列票房紀錄,而且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功夫電影。
  • 李小龍要錢,葉問要命?
    大餐,旅行,電影……說到電影,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篇講述電影明星李小龍和他的師父一代宗師葉問的文章吧!文/周南(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李小龍活了33歲 (1940—1973), 他的師父葉問活了79歲 (1893—1972)。 為什麼?
  • 李小龍終於在《葉問4》中一展身手
    「你為什麼想學拳?」「看到不順眼的人,我就要打他!」三言兩語,便將李小龍「好勇鬥狠」的形象詮釋出來。作為比師父葉問影響力還要大的人物,李小龍的出場一下子吸引住了觀眾的目光。至於主線劇情,壓根就跟李小龍沒有任何關係,李小龍的出場更像為了滿足影片營銷噱頭。可憐了李小龍等這麼久,都沒拜成師。
  • 《葉問4》主要角色全方位解鎖 葉問李小龍「師徒團聚」打出民族氣節
    今日,由博納影業、東方影業、貓眼影業出品,葉偉信導演並監製,甄子丹主演並監製,袁和平擔任動作導演,黃百鳴擔任總監製的電影《葉問4》發布了一組群像劇照,將眾人的模樣瞬間定格:眉帶愁緒的葉問、擺出太極姿勢的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身處美國軍營中的赫文、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巴頓、暗自思索的肥波、蓄勢待發的李小龍、身著空手道服的高戰以及華人學生萬若男……分別展示了演員甄子丹、吳樾、吳建豪、斯科特·
  • 《葉問4》神還原李小龍雙節棍,讓人難忘演員陳國坤
    故事從60年代初的美國說起,彼時的李小龍剛剛創辦「振藩國術館」,在美國聚集了中外熱愛華人武術的有志之士。在彼時的移民國家美國,華人時常受到歧視,所以才會有一次一次的武術切磋,我們有幸從電影《葉問4》裡看到四處李小龍神還原的畫面。李小龍的出拳速度。
  • 《葉問4》神還原李小龍雙節棍,讓人難忘演員陳國坤
    都知道李小龍師承葉問,所以在電影《葉問》這個系列中,多次見到了李小龍的身影。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葉問3》,此時也展開了李小龍的正面。陳國坤在電影中驚鴻一瞥,令我早早開始期待《葉問4》的上映。電影《葉問4》葉問出場時,出現在美國舊金山,彼時的李小龍邀請師父葉問來觀看自己比賽,只見對方在李小龍快速出拳之下,精準地被擊到椅子上,被擊中的一瞬,人的身體懸空,幾乎飛了出去。這種出拳速度,尤其講求爆發力,此處是為陳國坤為《葉問4》裡的一個精彩開頭。
  • 身為李小龍的師父,葉問為何說他「短命」?
    (《葉問3》角色海報) 3月4日上映的功夫巨片《葉問3》可謂是萬眾矚目,尤其是片中李小龍和師父葉問的對打更是備受觀眾期待。他於22年間,把詠春拳傳播到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武術界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