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從南寧出發到欽州三娘灣看海豚,吃過午飯轉到北海海底世界欣賞精彩刺激的水下表演,享用海鮮大餐後再悠閒地返回南寧……到今年年底,這樣愜意而輕鬆的「一日遊」就可變為現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實施交通同城化,讓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4市的交通更快捷,城際間往返猶如坐公交車一樣方便。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發展推進方案》對交通同城化提出明確目標:2013年,實現六景-欽州港、玉林-鐵山港、防城-東興、南寧市外環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南寧-欽州、欽州-北海、欽州-防城高速鐵路公交化運營;初步完善欽州、防城港兩市機場候機樓,啟動北海第二機場建設工作。2015年底,經濟區實現交通同城化。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交通同城化,就是要整合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打造北部灣經濟區高速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建成了崇左至欽州、玉林至鐵山港、南寧(六景)至欽州港的高速公路,並啟動了沿海鐵路擴能和支線鐵路建設,以增強防城港、欽州、北海等港口的疏港能力,同時著重推進與東協國家和泛珠三角的公路、鐵路和海路交通對接,形成開放型交通網絡。
南寧至欽州、欽州至北海、欽州至防城港3條沿海高鐵通車後,南寧到欽州和防城港20分鐘、到北海50分鐘,欽州到北海30多分鐘。得知這一利好消息,在防城港工作的覃先生馬上算起了經濟帳:防城港的房價比南寧的房價低,高鐵公交化運營後,在南寧工作的妻子可以十分方便地往返兩地。於是,6月底,覃先生果斷出手,在單位附近交了首付買下一套兩居室,正式晉升為「有房一族」。而對欽北防三地的房產商來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實現交通同城化,不亞於是一劑「強心針」。「優美的環境,便捷的交通,相對較低的房價,將會吸引越來越多外地人到北海買房。」北海一房產商對該市的房地產業前景滿懷信心。據業內人士透露,交通的改善,時空距離的縮短,將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觀念。如今,北部灣房地產市場正逐漸凸顯價值,跨區域投資成為很多投資置業者的新選擇。
旅遊同城化:套票走遍北部灣4市
「實現旅遊同城化後,遊客可憑一張套票遊遍南、北、欽、防4市主要景區。」7月2日,廣西北部灣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寧是綠城,北海有銀灘,防城港有山海文化,欽州有白海豚……北部灣4市的旅遊資源各有特點,同城化後,將改變這4座城市旅遊景點「各行其是」的現狀。
據了解,雖然旅遊同城化詳細方案還未出臺,但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制訂,爭取12月底前完成旅遊同城化「六個一工程」:一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遊發展規劃》、一部旅遊形象宣傳片、一體旅遊優惠套票、一張旅遊示意圖(或一冊旅遊指南)、一本導遊詞及一個旅遊網站。到2014年底,經濟區實現旅遊同城化。
今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實現4市無障礙旅遊,形成旅遊共同體,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通過統籌加強經濟區旅遊整體規劃建設、宣傳促銷、行業監管等工作,建立旅遊投訴機制,共同建設安全、文明、健康、和諧的旅遊環境。
4月8日,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等7市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聯席會議在崇左召開。會議籤署的《南北欽防玉崇百七市旅遊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提出,共同啟動北部灣旅遊同城一體化,打造北部灣7市無障礙旅遊。
今年起,經濟區逐步整合7市資源優勢,形成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市場共建的大旅遊、大產業格局;合力消除7市旅遊產業發展的障礙因素,建立7市旅遊區無壁壘旅遊標準體系和旅遊投訴處理聯動機制,共同建設安全、文明、健康、和諧的旅遊環境;建立7市旅遊區域合作機制,增強整體競爭力。
專家指出,從旅遊業發展基礎看,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旅遊服務基礎設施發展還很不均衡,旅遊產品組合和推廣還面臨許多基礎障礙。因此,需要積極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接待能力,推進無障礙旅遊區建設,創造合作發展的良好基礎條件。
北海市市長周家斌認為,整合區域旅遊資源,打造旅遊精品線路,把景點連成線,讓景區形成面,共享資源、共拓市場、共鑄品牌,必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形成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從今天起,廣西北部灣通信同城化政策措施開始施行,實現通信「服務同城化、資費同城化」。北部灣經濟區在優化開發環境、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實現「三基地一中心」功能定位的發展中,又邁進了一步。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正式批准實施後,我區堅持項目、交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三個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搭建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型平臺,加快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布局,構建對內及面向東協國家的現代交通立體網絡,加速了經濟區的開放開發進程。經濟區不負眾望,「1小時經濟圈」和同城化效應初顯,且以不到全區1/5的土地、1/4的人口,創造了超過廣西1/3的生產總值、近2/5的財政收入和近1/2的進出口總額,在我區構建「兩區一帶」區域經濟新格局中的龍頭作用凸顯。
通信同城化,只是北部灣經濟區加速開放開發邁出的又一步。按照自治區的戰略發展思路,我區將加快建設南寧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著力將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成為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一極。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更要解放思想,加倍努力,加速集聚「龍頭」的精氣神,擴大經濟區的輻射強度和廣度,如此,才能實現優勢互補,強勢挺進。
經濟區通信同城化的意義所在,不只是通信技術與服務的升級換代,更應該是北部灣擴大開放合作的又一個突破。不斷以經濟區開放開發的先行先試舉措,消除部分還存在的「劃地」而治現象和封閉的思想觀念,加快管理與服務體制機制的綜合配套改革。以職能的轉變和管理的創新,以更多開放合作政策與措施的實行,推動市場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的「互聯」與溝通,形成我區以面向東協為重點的沿海、沿邊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
集聚「龍頭」的精氣神,實現北部灣經濟區的加速開放開發,既需要政府各部門轉變職能、強勢推進,也需要市場各主體的應時而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推動包括金融物流等產業發展模式的升級、置換與擴張。以市場的前瞻選擇,聚風見氣勢,集液成汪洋,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中國-東協開放合作的先行示範區,坐實其在多區域合作中的戰略地位和影響力,使「三基地一中心」早日建成,成就氣候。
通信同城化跨步先行每個用戶月均可節約10%話費
南寧、防城港、欽州、北海、崇左五市通信同城化後,中國移動廣西分公司、中國聯通廣西分公司、中國電信廣西分公司、中國鐵通廣西分公司等四大通信企業每年將減少收入4億元。雖然讓利巨大,但四大通信運營商積極支持和配合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切實從便民、利民的角度出發,克服技術、成本等困難,齊心協力勇敢邁出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的第一步。
政企合作大步探索
2011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作出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加快開展同城化工作的部署,醞釀兩年,於今年4月27日正式下文,由自治區北部灣辦公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牽頭統籌推進通信同城化工作正式啟動。
「4月份開始,公司按照要求向總公司匯報了北部灣資費調整等情況,對套餐進行梳理並提出調整意見;5月,自治區有關部門協助公司辦理審核套餐的報批手續,並對北部灣通信同城化進行了資費審批備案;6月,政府有關部門協調公司開展計費系統,涉及通信設備的升級改造等工作。6月下旬,在政企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完善實施方案。」某通信運營商工作人員訴說了同城化「後臺」運行情況。
據了解,北部灣經濟區通訊同城化將分三步走:一是7月1日起,取消北部灣經濟區5市行動電話之間的通話漫遊費和長途費;二是10月1日起,實現固定電話資費同城化,取消5市固定電話之間的通話長途費;三是在條件成熟時,統一4市的長途區號,推進固話區號升位,最終實現北部灣經濟區全區域、全方位通信同城化。
「原封不動」享優惠
「資費同城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現網網絡、平臺、支撐系統、網元等大量設備調整、升級割接。」中國鐵通廣西分公司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發展推進方案》,公司專門組織成立了網絡、業務、綜合等工作組,做好技術攻關和方案論證,以解決網絡結構複雜、網元設備眾多、業務複雜多樣等技術難題。」
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介紹說,北部灣經濟區通信同城化在技術上借鑑了湖南長株潭的合併區號模式和廣東廣佛肇的設置5元疊加資費包模式,開創了全國第三種通信同城化模式,可謂是「廣西模式」,即長途區號和電話號碼不變、用戶撥號方式不變,直接將長途費和漫遊費調整為本地通話費,實現「服務同城化、資費同城化」,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最為方便和實在。
每個用戶月均可節約10%話費
近日,各電信營業廳開始出現關於北部灣經濟區通信同城化的宣傳和通告,工作人員對前來諮詢的客戶耐心解釋:同城化之後,比如南寧使用「都市零聽計劃一」資費的客戶,撥打其他四城市親友的電話,均按照本地主叫資費計費,長途電話每分鐘最高可節省5毛錢,漫遊至其他城市接聽電話,由原來的每分鐘4毛錢變為免費。「每個客戶訂購資費套餐不同,優惠幅度不同,總體來說,平均每個客戶月均可以節約10%左右的話費。」移動防城港分公司負責人計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