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
是不是光聽到這幾個字
就瑟瑟發抖了?
尤其是體檢之後,
看見自己的腫瘤標誌物那欄,
赫然有個+號,
是不是感覺惡性腫瘤正向你發出召喚?
相信很多朋友
都有被腫瘤標誌物嚇掉半條命的狀態,
那麼這嚇人的指標究竟是個什麼?
到底靠不靠譜?
小U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腫瘤標誌物,到底是個啥?
腫瘤標誌物
是指在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所產生的或者由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
目前具有臨床意義的腫瘤標誌物已達100多種。如: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肝臟和卵黃囊合成的一種糖蛋白,正常人中<20ug/L,可用於診斷原發性肝癌,陽性率為60%-70%;
癌胚抗原(CEA)是從胎兒及結腸癌組織中發現的一種糖蛋白胚胎抗原,正常值<5ug/L,可用於惡性腫瘤如結腸癌等的發現;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並分泌至精漿中的一種糖蛋白,PSA主要存在於前列腺組織中,女性體內不存在,血清參考值<4μg/L,是前列腺癌的診斷指標,陽性率為91%;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為烯醇化酶的一種同工酶,是小細胞肺癌(SCLC)的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應具有下列特徵
① 靈敏度高;②特異性好;③能對腫瘤進行定位;④與病情嚴重程度、 腫瘤大小或分期有關;⑤能監測對腫瘤治療的效果;⑥測腫瘤的復發;⑦預測腫瘤的預後。
篩查腫瘤,得用對腫瘤標誌物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懂了,腫瘤標誌物,
確實可以用來篩查腫瘤。
那麼是不是可以有事沒事都去查查看呢?
小U建議大家了解一下
用腫瘤標誌物進行篩查的原則:
① 該腫瘤標誌物對早期腫瘤的發現有較高的靈敏度;
② 測定方法的靈敏度、特異性高和重複性好;
③ 篩查費用經濟、合理;
④ 篩查時腫瘤標誌物異常升高,但無症狀和體徵,必須複查和隨訪的。
但實際上沒有一種腫瘤標誌物的特異性和靈敏度均能達到100%,使腫瘤標誌物用於篩查受到限制。
對腫瘤篩查需要進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以及相關影像學檢查,比如單純採用AFP以篩查肝癌檢測會造成病例被漏診,目前多採用超聲顯象與AFP聯合檢測;篩查宮頸癌常用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胃癌篩查可以採用纖維胃鏡和氣鋇X線雙重造影檢查;肺癌篩查的方法多是低劑量螺旋CT掃描或X線胸片,亦有同時合併作痰液脫落細胞學檢查。
腫瘤標誌物一般不適宜對無症狀的人群進行篩查,其臨床價值主要體現在分析療效、判斷預後、預測復發及轉移等方面。
聯合檢測,讓腫瘤標誌物更精準
前面提到有些腫瘤標誌物來診斷相關腫瘤陽性率可以達到90%,但是如果特異性不強,陽性率就只能達到60%-70%,甚至有的只有50%。
為了提高診斷的陽性率,臨床上常將幾種的相關的標誌物組成聯合標誌物組,同時對某一腫瘤進行檢測,提高臨床診斷的正確性。
如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TK1及TSGF水平明顯高於良性組和對照組,且四類血清在腫瘤不同分期中差異較大,水平隨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四項聯合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高於單項檢測,提示聯合診斷價值更高。其他常見腫瘤的聯合檢測方案可見文末詳細介紹。
腫瘤標誌物異常,一定有事嗎?
說了這麼多,
下面就到大家最關心的部分了!
如果體檢單上某項腫瘤標誌物升高了,
一定是惡性腫瘤嗎?
小U的答案是:
別慌,真不一定。
原因
大多數腫瘤標誌物可同時存在於惡性腫瘤及某些良性腫瘤、炎症、甚至正常組織中,沒有特異性為100 %的腫瘤標誌物,因此腫瘤標誌物的升高不一定是腫瘤造成的。比如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婦的AFP可能升高,梗阻性黃疽或風溼病患者的CA19-9數值可以高出正常值數倍,甚至長期吸菸者CEA也會有輕度升高。
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單次腫瘤標誌物的輕度升高或每次檢查的結果沒有大的變化時臨床意義不大,只有動態的持續升高才有意義。對體檢中發現的某個或幾個腫瘤標誌物的持續升高應該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通過B超、CT、MR、內鏡或PET/ CT等手段檢測,必要時須通過病理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因此
腫瘤標誌物陰性,一定沒事嗎?
那麼問題又來了,
如果腫瘤標誌物都正常,
是不是就可以打包票說自己一定沒事呢?
很可惜,也不是。
大多腫瘤標誌物的敏感性可以達到80 %以上,但由於腫瘤的異質性,一部分患者在腫瘤發病過程中沒有相應腫瘤標誌物的表達,導致許多醫生和患者面對腫瘤標誌物的陰性結果,沒有做進一步的輔助檢查,結果失去了治療腫瘤的最佳時機。
如AFP這種對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其陽性率也僅達到79 % ~90 % ( AFP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陽性閡值為 > 400 ug/L )。對於結腸癌來說,由於CEA的特異度和靈敏度不高,因為分期差異和個體差異,結腸癌患者的CEA水平不一定升高,甚至可能低於正常值。
總結一下:
腫瘤標誌物對篩查腫瘤具有一定的意義,
但並不絕對。
如果你的體檢單上有某項指標升高了,別慌,並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記得進行進一步檢查或者隨診。另一方面,如果腫瘤標誌物都正常,也不絕對意味著就沒事了,該當心還是得當心,該看醫生也得看醫生!
- 參考文獻 -
[1] 白曉楓,趙平.正確認識腫瘤標誌物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刊,2010,45(06):6-7.
[2] 鞏曉瑞,馬銳.腫瘤標誌物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J].醫學與哲學(B),2018,39(12):48-52.
[3] 張穎聰,張澤,於洪偉,桑卓琦,常東.腫瘤標誌物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2018,33(11):1036-1042.
[4] 崔雲朋,景元河,吳淑榮.聯合檢測血清腫瘤標誌物對胰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08):978-981.
圖片來源於網絡
撰稿:腫瘤傷害防治科 滕超 柳青
審稿:楊琛 林濤
原標題:《腫瘤標誌物升高了?!我是不是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