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青面獸楊志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之命,押送10萬貫生辰綱,前往東京給蔡京祝賀。但楊志一行人在路過黃泥崗時,卻被晁蓋、吳用等人劫下。
過去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認為梁中書是個奸臣,為了討好蔡京,竟然收颳了10萬貫的民脂民膏,不過最後好在晁蓋等人劫下了這筆不義之財,簡直是大快人心。
但實際上,當你回過頭來仔細看這個故事的話,會發現,其實「智取生辰綱」是不義之舉,梁中書等人固然可恨,但晁蓋等人也不值得頌揚。為何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梁中書送給蔡京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智取生辰綱」發生在宋徽宗時期,而當時的宋朝所實行的貨幣政策為「銅本位」,即以銅錢作為本位幣。因此這裡的10萬貫,指的也就是10萬貫銅錢。
而按照當時的兌換比例來看,一貫銅錢等於1000文。我們以米價為例,宋徽宗年間的一石大米,大致是兩貫左右;也就是說,一石大米的價格平均在2000文左右。宋代的一石大米,相當於今天的60公斤左右。按照今天5塊錢一公斤的米價計算,宋徽宗年間一貫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150元左右。
那麼這裡的10萬貫,也就相當於現在的1500萬元左右。
當然了,這也只是個粗略數字而已,並不能當作唯一的答案,但我們大致可以肯定的是,10萬貫生辰綱,應該不會小於現在的1000萬元。
在解決完這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之後,我們再來解決第二個問題,即;為何說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是不義之舉?
「智取生辰綱」是否正義?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來看的話,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當然是正義之舉,原因也很簡單,這生辰綱本就是不義之財,所以晁蓋等人將其奪取,自然是正確的。
可問題是,他們奪取生辰綱的目的是出於對梁中書這樣貪贓枉法之輩的義憤嗎?是所謂的「劫富濟貧」嗎?是為了制止貪官汙吏荼毒和盤剝老百姓嗎?或者說是將其來做正義的事情嗎?
顯然都沒有!劫富濟貧本身就不一定具備正當性,更何況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的目的還不是為了濟貧。
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不過只是一場「生意」而已,其目的只是為了能夠實現「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論秤分金銀」,享受快活人生罷了。
梁中書收刮民脂民膏,圖的是自己能夠快活,而晁蓋們將這些「贓款」搶奪過來,其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快活。梁中書身為朝廷官員,如此橫徵暴斂,自然十分可恨。但晁蓋等人用暴力去搶奪,是不是也同樣傷害了社會的法律和秩序呢?
所以在看完這些之後,你還會認為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是正義之舉嗎?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時候,都不能簡單從表面出發,一定要探尋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如此方能使我們對該事物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當然了,在《水滸傳》中,關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只要你肯仔細去讀,去理解,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因此我也極力推薦我們的青少年們能夠多看一下四大名著,感受名著帶來的魅力,這比看一些漫畫小說要好得多!
不過現在網上的「四大名著」版本很多,良莠不齊,因此想要選一套正版,且適合的並不容易。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推薦一套正版,且適合我們青少年閱讀的四大名著;這套書一共有五冊,除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外,還有配套有一本《中考新增名著導讀與創新試題集萃》;
在閱讀課外書目的同時,還能增加對相關文學常識的積累,從而做到閱讀與考試兩不誤!
這套書原價198元,現在活動價僅售148.5元,一本不到30元,也就一頓飯錢而已,但卻可以拓寬孩子的眼界,增加孩子的學識,何樂而不為呢?
要知道,讀過四大名著的孩子和沒讀過的孩子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試想一下,當你的孩子在與別人談話時,總是能引經據典,讓對方刮目相看;在考試中遇到這類的文學常識題,也能夠輕鬆解決。如此豈不很好?
說了那麼多,你是不是也想為孩子來上一套呢?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拿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