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2021-01-13 努力的威廉

所謂生辰綱,就是指唐、宋時期是指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是指梁中書給他的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

先說一下古代的換算單位。1貫=1000文,一石(宋代)=十鬥=約120斤(當代)。

我們先來看看北宋的物價演變,一般以米價來衡量。

1、北宋初年。

北宋最初的幾十年間,一方面在求政治上的統一,一方面也想整理五代所遺留下來的混亂的幣制。當時的流通貨幣以鐵錢為主,也有不少的銅錢流通,也就是說貨幣比較混亂。但由於新朝開始,所以購買力還是比較高的。

開寶四年(971年)時,每鬥70文左右,到了太平興國年間,米價還在下降,每鬥也就是十餘文。隨著與西夏的開戰,物價也隨之上漲,但也基本維持到了太祖時期的米價,一般在每鬥100~120文左右。

2、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王安石變法」了。

隨著人口的增加,通貨膨脹也隨之而來,貨幣數量隨之增加,但米價似乎沒有太大的增長。熙寧二年(1069年)京師米價每鬥雖要100錢,但外郡只要40錢,河朔則70錢。即使三年陝西大旱,四年每鬥100文。這主要是因為,王安石的免役法把通貨集中國庫,衝銷了一部分通貨的作用,加上宋代貨幣經濟十分發達(交子的使用)也抵充了不少的通貨膨脹。

3、北宋末年。

隨著宋徽宗趙佶的繼位,北宋開始大幅度的走向衰落,對內有蔡京弄權,民不聊生,引起方臘宋江等人的反抗;對外因童貫啟禍,失卻信用,招致金人的進攻。開支增加,發生了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政和二年(1112年),米價還能維持在每鬥120文,到了宣和年間,米價開始大幅度增長,宣和四年(1122年)每石是2500-3000文。七年(1125年)底每石要一萬。

而《水滸傳》發生的年代,大約就是北宋的宣和初年。我們按照米價每石2500文,相當於4萬石米、480萬斤米(當代)。按照現在米價大約3元的價格,十萬貫生辰綱的價值大約是1440萬人民幣。

但是,要考慮到現在生產力的極大提高,米價本身就不是很貴,現在我國糧食產量是北宋的10倍,當然現在的耕地面積也比北宋要多得多。個人覺得當時的十萬貫生辰綱的價值起碼要翻一倍以上吧,應該在3000萬到5000萬人民幣左右。

我們確實應該慶幸生在這個年代,起碼吃飯不成問題,糧食價格整體還算是穩定的,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多少購買力呢?
    在《水滸傳》裡第十三回寫道,赤發鬼劉唐有一套富寶貴要送給晁蓋,是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的老丈人蔡太師慶生辰。這十萬生辰綱被晁蓋在黃泥岡智取,也成了晁蓋在梁山起家的第一桶金。那麼十萬貫的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 《水滸傳》:晁蓋等人智取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青面獸楊志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之命,押送10萬貫生辰綱,前往東京給蔡京祝賀。但楊志一行人在路過黃泥崗時,卻被晁蓋、吳用等人劫下。過去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認為梁中書是個奸臣,為了討好蔡京,竟然收颳了10萬貫的民脂民膏,不過最後好在晁蓋等人劫下了這筆不義之財,簡直是大快人心。
  • 《水滸傳》中的「生辰綱」,放在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智取生辰綱」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情節——楊志奉命押運生辰綱,在途徑黃泥岡時候,被吳用、晁蓋等人用蒙汗藥放倒後,巧妙奪取了。楊志因為無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後來在二龍山落草。 所謂生辰綱,就是生日賀禮。是當時大名府梁中書給他的老丈人蔡京送的生日賀禮。
  • 楊志丟了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水滸傳》裡面就有這麼一個描寫聰慧之事。「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裡第十六回的故事,大概是講晁蓋、公孫勝、吳用等人巧奪以楊志為首的幾名官兵護送的生辰綱。而這裡所盜取的生辰綱,就是梁中書給當時的宰相蔡京敬獻的價值十萬貫錢的奇珍異寶,美名其曰為蔡京的生日禮物。
  • 水滸中楊志丟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生辰綱」在唐、宋時期,指的是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生辰綱是梁中書給他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智取生辰綱」則是小說中非常經典的一幕。 蔡京是北宋史上的真實人物,並且先後四次任宰相,不過這人不是位賢相,太學生陳東曾上書,將蔡京稱為「六賊之首」。蔡京領著僕射的俸祿,還首創司空寄祿錢,位極人臣之時大興花石綱,花石綱就是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宋徽宗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
  • 「生辰綱」 那麼容易打劫嗎?
    任憑楊志多麼謹慎提防,也不由自主地著了招兒,整整十一擔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成了晁蓋的囊中之物。可是,這個故事就沒有一點破綻嗎?生辰綱乃是大名府中書梁世傑給其嶽父當朝太師蔡京送的賀禮,乃是一套不義之財;智取之前,晁蓋、吳用、劉唐以及三阮兄弟等六人設誓云:「梁中書在北京害民,詐得錢物,卻把去東京與蔡太師慶生辰,此一等正是不義之財。」
  • 梁中書為給嶽父祝壽,收羅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在小說《水滸傳》中,有很多精彩的情節,而「智劫生辰綱」,絕對是這部小說的重中之重。正是因為有了七星智劫生辰綱,才有了後來眾人齊聚梁山的壯舉。這一章節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可謂不重。很多讀者對一件事感到好奇,那就是晁蓋等人劫走的10萬貫生辰綱,到底相當於今天多少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算一下。
  • 水滸傳中的生辰綱有十萬貫錢,如果換成現代,是多少人民幣?
    在水滸傳中,生辰綱這事大家都知道,當時楊志因為押送朝廷的寶物,被大浪衝翻在海中,因此而受到高俅的重罰,直接將楊志貶為庶民,永生不得錄用。楊志的武功可以算是一流的,那些花拳繡腿當然是不敵楊志了,因此楊志獲勝,梁中書直接將護送生辰綱的重任交給了楊志。這生辰綱是梁中書要送給他老丈人蔡太師賀壽的,非常的珍重,因為去年的生辰綱就被劫走了,今年定然是要小心為上的。但消息再怎麼隱秘也沒有用,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還是讓晁蓋等人知道了押送生辰綱的路線,並且做好一系列的戰術,直接將生辰綱給智取了。
  • 智取生辰綱白勝也是一大功臣,為何上梁山後,排名這麼墊底?
    水滸傳裡面有無數的英雄豪傑,整部水滸傳下來更是有非常多的名場面可以讓我們感覺震驚和回味,這其中智取生辰綱這一篇,也是水滸傳裡面濃墨重彩的一場大戲
  • 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為何要帶上白勝?不是多此一舉而是非他不可
    《水滸傳》中,晁蓋、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兄弟一起設計劫取了楊志負責押運的生辰綱,發了一筆大財,不料卻被白勝出賣,無奈之下走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其實,白勝看起來除了拖後腿沒什麼作用,可他並非是作者為了湊齊一百單八將,隨意安排的沒什麼意義的小人物,智取生辰綱這件事情中,他不僅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反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晁蓋等人「七星聚義」為何是8個人?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
    其中晁蓋等人「七星聚義」,然後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情節非常精彩,但同時也令人生疑:因為他們明明是7個聚義,為何最後是8個人參加了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呢?我們先來看看參加劫取生辰綱的到底都是哪8人!
  • 《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三大軍師
    一說到《水滸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馬軍五虎將、馬軍八虎騎等等,仿佛《水滸傳》中,只重視好漢不重視謀士,除了軍師吳用,其他人仿佛都沒有太多的描寫謀略,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梁山泊的三大軍師。
  •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之後,為何楊志最痛恨吳用,對其他人毫無恨意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之後,為何楊志最痛恨吳用,對其他人毫無恨意在《水滸傳》這部小說裡面,智取生辰綱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事,乃是梁山泊好漢聚義的最開始的起點。而在這次智取生辰綱的活動當中,參加的這些人也全部都是梁山上面的大人物。
  • 《水滸傳》中,宋江跟晁蓋關係又不熟,為何要冒險私放晁天王?
    《水滸傳》中,晁蓋一行人劫走生辰綱之後,太師府方面大為震怒,嚴令案發地負責方——濟州府限期破案,碰到這種倒黴事兒,濟州府尹自然壓力山大。一般來講,領導的壓力,往往都會向下傳遞,這可就苦了緝捕使臣何濤,不光被上司痛責一通不說,臉上還被黥了一個空著字的面,破不了案,就要被填上直接發配。
  • 一小學倒閉,下崗教師聯合村長打劫生辰綱,曰: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萬般無奈之下,吳用異想天開,他來找村長晁蓋,商量著去打劫運鈔車。二、村長晁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幾個好朋友不請自來——下崗民辦教師吳用,社會閒散人員劉唐,招搖撞騙哄鬼的公孫勝。幾個人明明是找晁蓋共同犯罪,偏偏說要送給晁蓋「一套富貴」。晁蓋被幾個剩男一忽悠,就輕易地相信了「不義之財,取之何礙」,出手晚了,就會有人捷足先登。
  • 晁蓋為何能坐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將如何?
    那麼,晁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何能坐上梁山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的未來又如何呢?  在《智取生辰綱》故事中,原著曾經提到「晁蓋家中有廣有錢糧,為人喜好槍棒,又做著村中保正,在地方上頗有名望。」從晁蓋的出身看,晁蓋身為保正,有一定社會地位,家有錢糧,武藝不凡,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 白勝賣的明明是白酒,為何晁蓋和楊志屬下想用來解暑?
    隨著十萬貫生辰綱而去的,還有楊志的前途,他「一刀一槍拼個功名,封妻蔭子」的夢想,當時就沒了。若非後來想得開,他早已了結了自己。其實從旁觀者角度來看,「智取生辰綱」並不是很好的計劃,甚至可以說「漏洞百出」。因為劉唐臉上有硃砂記,特徵太明顯;白勝好賭博;晁蓋名氣大,許多人都認得他,這些都容易出問題。後來何濤能破案,正是因為何濤弟弟認出了晁蓋。
  • 智取生辰綱中,楊志等人為何要喝酒解渴?喝水不才是最佳選擇嗎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其中有不少經典回目。比如,楊志奉梁中書之命,押解生辰綱前往汴梁,給丞相蔡京賀壽。可是楊志半路上,喝了晁蓋、劉唐、吳用、白勝等人的"蒙汗藥酒"。讓楊志一夥官差,眼睜睜看著大筆財物被託塔天王等人取走。
  • 楊志押送生辰綱從山東鄆城繞道,施耐庵真的是地理知識不過關嗎
    罡星起義在山東,殺曜縱橫水滸中。可是七星成聚會,卻於四海顯英雄。人似虎,馬如龍,黃泥岡上巧施功。滿馱金貝歸山寨,懊惱中書老相公。這首《鷓鶘天》說的就是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楊志要把生辰綱從北京大名府送到東京汴梁,路過山東鄆城附近的黃泥岡,十萬貫生辰綱被晁蓋為首的八人劫走,梁山好漢的故事到這裡算是真正的開頭了。
  • 盤點水滸傳人物綽號主要人物前十名
    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後因私放晁蓋等人,被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輾轉周折上了梁山。晁蓋死後繼任梁山大寨主,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晁蓋託塔天王施耐庵所寫的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總寨主,山東省鄆城縣東溪村人,東溪村保正,本鄉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