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丟了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2020-12-23 江湖談客s

「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這是唐代詩聖杜甫所寫的《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一個人聰明如玉,自會有法子應付一切。《水滸傳》裡面就有這麼一個描寫聰慧之事。「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裡第十六回的故事,大概是講晁蓋、公孫勝、吳用等人巧奪以楊志為首的幾名官兵護送的生辰綱。

而這裡所盜取的生辰綱,就是梁中書給當時的宰相蔡京敬獻的價值十萬貫錢的奇珍異寶,美名其曰為蔡京的生日禮物。1047年2月14日蔡京生於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裡赤嶺,他是北宋時期在位長達17年的宰相,晚年被貶至嶺南,但是在去往的途中,餓死於潭州,享年81歲。

根據歷史文獻上的記載,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奸臣,也是歷史上的「六賊之首」。他幹過的壞事比比皆是,迫害忠良、貪汙腐敗,他都佔齊全了。有的官員為了能夠討好他,往往是大把大把地往他手裡送東西。而此時蔡京過生日,梁中書私底下送生辰綱的事情並不是件人盡皆知的事情。

但是耐不住晁蓋一行人的多方打探。吳用是「智多星」,知曉青面獸楊志是個武藝精深之人,如果不想想法子智取,那麼此次截取生辰綱的任務鐵定會十分艱難。而且硬碰硬的話,會損失一大半元氣。因此,他們打算從長計議。在吳用的帶領下,決定使用蒙汗計。騙楊志喝下了摻有蒙汗藥的烈酒,光明正大地抬走了生辰綱。

楊志被搶生辰綱之後也是東躲西藏,不敢露面,剩下的晁蓋等人也是在這個時候去了梁山做了綠林好漢。官府對這批奇珍異寶都十分警惕,而且丟了以後都沒有輕易放過運輸之人,可見這十萬貫錢的生辰綱不是一筆小數目。那吳用他們智取的生辰綱到底值多少錢呢?

公元976年,盛行年號錢幣制度化,按照當時的匯率換算,一兩黃金等於10兩銀子,1兩銀子等於100文銅板,也就是這裡所說的一貫錢。而晁蓋吳用等人劫走的生辰綱價值10萬貫錢,也就是十萬兩白銀,換算成金子的話,大約值一萬兩黃金。

為了更顯直觀,換成大米來計算的話,宋朝的一貫錢也就是一兩銀子,大約能買到一石米,一石等於現在貨幣的60斤。按照現在大米的價值3元每斤來算,60斤的大米相當於180元人民幣。如果按便宜的米價2元每斤來算,也有120元人民幣。

放回到生辰綱所值的石數裡,可得這筆生辰綱價值最少為1200萬元。也就是說,這筆生辰綱的價值放到現在來講,至少值得了1200萬人民幣。眾所周知,宋朝經濟發展還算可以,但是在當時的銀錢購買能力上,絕對要比現在多得多。

也就是說,我們兌換算出來的人民幣遠遠不止這個數。梁中書能拿得出這麼多錢財,可見不一般,要知道,當時蔡京的工資都沒這麼高。可想而知,當時為了討好蔡京的梁中書到底搜颳了多少老百姓的錢財才湊齊了這十萬生辰綱。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晁蓋等人智取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的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中,青面獸楊志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之命,押送10萬貫生辰綱,前往東京給蔡京祝賀。但楊志一行人在路過黃泥崗時,卻被晁蓋、吳用等人劫下。過去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認為梁中書是個奸臣,為了討好蔡京,竟然收颳了10萬貫的民脂民膏,不過最後好在晁蓋等人劫下了這筆不義之財,簡直是大快人心。
  • 水滸中楊志丟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生辰綱」在唐、宋時期,指的是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生辰綱是梁中書給他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智取生辰綱」則是小說中非常經典的一幕。 蔡京是北宋史上的真實人物,並且先後四次任宰相,不過這人不是位賢相,太學生陳東曾上書,將蔡京稱為「六賊之首」。蔡京領著僕射的俸祿,還首創司空寄祿錢,位極人臣之時大興花石綱,花石綱就是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宋徽宗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
  • 梁中書為給嶽父祝壽,收羅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在小說《水滸傳》中,有很多精彩的情節,而「智劫生辰綱」,絕對是這部小說的重中之重。正是因為有了七星智劫生辰綱,才有了後來眾人齊聚梁山的壯舉。這一章節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可謂不重。很多讀者對一件事感到好奇,那就是晁蓋等人劫走的10萬貫生辰綱,到底相當於今天多少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算一下。
  • 《水滸傳》中的「生辰綱」,放在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智取生辰綱」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情節——楊志奉命押運生辰綱,在途徑黃泥岡時候,被吳用、晁蓋等人用蒙汗藥放倒後,巧妙奪取了。楊志因為無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後來在二龍山落草。 所謂生辰綱,就是生日賀禮。是當時大名府梁中書給他的老丈人蔡京送的生日賀禮。
  • 《水滸傳》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多少購買力呢?
    在《水滸傳》裡第十三回寫道,赤發鬼劉唐有一套富寶貴要送給晁蓋,是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的老丈人蔡太師慶生辰。這十萬生辰綱被晁蓋在黃泥岡智取,也成了晁蓋在梁山起家的第一桶金。那麼十萬貫的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 《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所謂生辰綱,就是指唐、宋時期是指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是指梁中書給他的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先說一下古代的換算單位。1貫=1000文,一石(宋代)=十鬥=約120斤(當代)。我們先來看看北宋的物價演變,一般以米價來衡量。
  • 「生辰綱」 那麼容易打劫嗎?
    生辰綱乃是大名府中書梁世傑給其嶽父當朝太師蔡京送的賀禮,乃是一套不義之財;智取之前,晁蓋、吳用、劉唐以及三阮兄弟等六人設誓云:「梁中書在北京害民,詐得錢物,卻把去東京與蔡太師慶生辰,此一等正是不義之財。」(《水滸傳》第十五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吳用等人也做了精心的準備。然細加推敲,筆者發現,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的謀划過程,實有許多疏漏之處。施
  • 水滸傳:楊志賣刀價格三千貫錢,折合人民幣多少?普通人就算了吧
    水滸傳:楊志賣刀價格三千貫錢,折合人民幣多少?普通人就算了吧文/萌萌的吳道靖一提到英雄好漢的故事,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浮現了《水滸傳》。這本小說是講述的就是一些英雄好漢的江湖故事,這些人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相信大家注意到他們每天生活中有一個細節就和別人不一樣。
  • 水滸傳中的生辰綱有十萬貫錢,如果換成現代,是多少人民幣?
    楊志此舉也算是為民除害,到了司法部,也得到了一定的寬恕,並沒有將楊志判死刑,而是發配到了大名府充軍,奈何金子到哪裡都可以發光,剛到大名府就得到了梁中書賞識,不但沒有把楊志當成一個殺人犯,而是立馬送了楊志一套盔甲,並且舉辦了一場比武大會,讓楊志挑戰那些軍官。楊志的武功可以算是一流的,那些花拳繡腿當然是不敵楊志了,因此楊志獲勝,梁中書直接將護送生辰綱的重任交給了楊志。
  • 一小學倒閉,下崗教師聯合村長打劫生辰綱,曰: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三、對楊志來說,凡是帶「綱」的活計總是他倒黴的開始。黃泥崗碰上晁蓋、吳用等人,楊志一行人不出所料的鑽入了圈套。事發之後,楊志只好流落江湖。那麼多送禮的不搶,為什麼偏偏來搶楊志?據說,這與他臉上的胎記有關,據相書記載:印堂發暗的人,走黴運。更何況他臉上發青呢!四、送生辰綱,梁中書有意安排親信掣肘楊志。
  •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之後,為何楊志最痛恨吳用,對其他人毫無恨意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之後,為何楊志最痛恨吳用,對其他人毫無恨意在《水滸傳》這部小說裡面,智取生辰綱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事,乃是梁山泊好漢聚義的最開始的起點。而在這次智取生辰綱的活動當中,參加的這些人也全部都是梁山上面的大人物。
  • 《水滸傳》中楊志賣刀要價三千貫,這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可惜命運弄人,運送花石綱時,遇水翻船,丟了皇帝玩物的同時,也丟了自己的前途。好不容易來到東京汴梁殿帥府,想找高太尉將功補過,謀個差事。可惜物是人非,犯了錯的楊志,已經不再是那個殿帥府制使了,昔日的光環不再,沒有人搭理他。從殿帥府出來後,盤纏用盡的楊志,飢餓難忍。走投無路之下,他只能時選在來到天橋邊上,叫賣自己隨身攜帶的家傳寶刀,以換攜飯錢和回鄉的路費。
  • 古人常說「腰纏萬貫」,古代的「十萬貫」,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一萬貫在古代到底是個什麼數目,與現在相比又是什麼概念呢?古人說的「腰纏萬貫」怎麼理解腰纏指隨身攜帶的財物;貫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為一貫,比喻錢財極多。由於所處的年代不同一文錢的價值也不相同,萬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不好說,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千萬級富翁吧。古人說的「腰纏萬貫」,與現在相比又是什麼概念呢?
  • 楊志押送生辰綱從山東鄆城繞道,施耐庵真的是地理知識不過關嗎
    這首《鷓鶘天》說的就是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楊志要把生辰綱從北京大名府送到東京汴梁,路過山東鄆城附近的黃泥岡,十萬貫生辰綱被晁蓋為首的八人劫走,梁山好漢的故事到這裡算是真正的開頭了。智取生辰綱都是黃河惹的禍這裡有個問題,楊志送生辰綱為什麼要從山東鄆城走呢?
  • 林衝買刀花費1000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林衝花1000貫買刀,相當於現在的25萬。這一點都不誇張。你不信的話,不妨跟我一起來算算,在宋代1000貫到底是多少錢。貨幣兌換率專家黃仁宇先生和吳思先生對於宋代一貫錢值多少人民幣做過深入的研究。在討論古貨幣時通常都用這個假設: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是合理的。二位先生說出了三種計算方法來解釋宋代的一貫合今天多少人民幣。
  • 名著人物賞讀(3)· 青面獸楊志
    楊志與林衝鬥到三、五十個回合,不分勝敗,兩個人「好兩口樸刀!神出鬼沒!」一員虎將的形象頓時樹立在了讀者面前。在「智取生辰綱」這一段故事中,楊志火爆急躁的性格更是被刻畫的入木三分。為了避免生辰綱遭劫,急於趕路的楊志對挑擔的十一個軍漢「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對職位比自己低的兩個虞侯張嘴便罵「你這般說話,卻似放屁」;對資歷、地位都比自己高很多的謝都管也毫不客氣,「你也沒分曉了!
  • 智取生辰綱白勝也是一大功臣,為何上梁山後,排名這麼墊底?
    參與到其中的除了押送生辰綱以外的楊志一共有7個人,而這7個人當中最有特點的一位無異於就是白勝了,也是整場大戲離不開的小人物。這件事情是在黃泥崗這一帶發生的,與黃泥崗與晁蓋吳用等人居住的東溪村其實還是有著一段距離的,如果其他的幾個人貿然的出現在黃泥高,這肯定會引起很多人的懷疑,這時候白勝的出現就已經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 楊志押送的生辰綱為何被劫?一首28個字的山歌,道出了背後的緣由
    這首詩不但描述了楊志護送生辰綱時的炎熱環境,而且還恰到好處的描寫了當時的貧富差距,這種環境的描寫,襯託的是護送生辰綱是不義之舉,而奪取生辰綱是正義之舉,這一點或許是楊志護送生辰綱失敗的重要原因。不過,楊志護送生辰綱之所以失敗,還和楊志這個人是有一定關係的。
  • 智取生辰綱中,楊志等人為何要喝酒解渴?喝水不才是最佳選擇嗎
    讓楊志一夥官差,眼睜睜看著大筆財物被託塔天王等人取走。隨後青面獸楊志遭到同行差人誣告,至此堂堂楊家將後代落草為寇。筆者每次看到智取生辰綱這一節時,總是會非常的不解:楊志等人確實趕路趕得疲累,烈日炎炎之下需要趕緊緩解疲勞。可是喝水或許比喝酒更加解渴,為何楊志等人,執意要吃白日鼠白勝挑著擔子賣得蒙汗藥酒呢?難道喝水不是最佳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