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卷22冊填補空白!《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

2020-12-27 廣州日報

在中國戲劇出版社的支持下,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策劃指導,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編的《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正式出版發行。12月3日,該書首發式在星海音樂廳舉行。「這是對廣東戲劇文學創作的一次梳理和總結,也是廣東戲劇在新徵程上的一次新的展望。」首發式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如此表示。

首發式上,業內專家踴躍發表真知灼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據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王煒介紹,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自2018年開始啟動《廣東戲劇文庫(1949-2019)》系列叢書出版工程,擬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廣東戲劇70年的創作與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版含《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廣東戲劇文庫·廣東地方戲曲劇種史》《廣東戲劇文庫·廣東地方戲曲研究論文集(1949-2019)》《廣東戲劇文庫·廣東戲劇年鑑(1949-2019)》等內容的系列叢書。

從近2000個劇本中挑選出來兩百多個

1949年以來,被譽為「南國紅豆」「南國鮮花」和「南國牡丹」的粵劇、潮劇和廣東漢劇「三大劇種」與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客家山歌劇、粵北採茶戲、雷劇、紫金花朝戲、樂昌花鼓戲等其他地方劇種一起百花齊放,其中不少已成為本劇種的經典劇目。這些作品在省藝術節和國家級賽事上大放異彩,亮出了廣東文化名片。

2018年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策劃,廣東省藝術研究所主編的《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正式啟動。2019年春節後,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藝術研究中心向全省各演出院團、各地戲劇研究室,徵集當地的優秀劇本。同時聘請各劇種的專家和各院團長、及一批著名的戲曲學者、編劇共30餘人擔任遴選專家,按照藝術質量與社會影響力雙重標準遴選。歷時2年,從近2000個劇本中挑選出來兩百多個,結集而成《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交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

劇本是一劇之本。在戲劇藝術進一步繁榮的同時,「劇本荒」成為目前制約戲曲藝術高質量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普遍性問題。強化戲劇文學創作,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對廣東戲曲文學創作成果的一次全面梳理,填補了廣東戲曲工作的一塊空白。」 首發式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如此表示。

戲曲部分7卷22冊,真實反映了廣東戲劇七十年劇目情況

此次《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7卷22冊),正式首發,在全國的新華書店有售。其中,粵劇卷8冊、潮劇卷4冊、廣東漢劇卷2冊、雷劇卷2冊、稀有劇種卷含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花朝戲等4個劇種,共3冊、客家山歌劇卷2冊、韶關戲曲卷1冊,含粵北採茶戲和樂昌花鼓戲。

該劇作選所選錄的劇本,就戲曲部分而言,既有經過整理的傳統戲,如粵劇《白蛇傳》《秦香蓮》《審死官》,潮劇《荔鏡記》《蘇六娘》《告親夫》,廣東漢劇《齊王求將》,正字戲《張飛闖轅門》,白字戲《白羅衣》,西秦戲《轅門罪子》等;又有現當代新編寫的歷史劇,如粵劇《關漢卿》《昭君公主》《袁崇煥》,潮劇《辭郎洲》《陳太爺選婿》《東吳郡主》,廣東漢劇《白門柳》,西秦戲《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更有全新創作的現代戲,如粵劇《土緣》《駝哥的旗》《刑場上的婚禮》,潮劇《老兵回鄉》《贈梅記》,廣東漢劇《熱嫁冷婚》,雷劇《抓鬮村長》,梅縣山歌劇《漂流的新娘花》《等郎妹》,粵北採茶戲《人生路》等。

這些劇本在思想內容和藝術上都有一定的成就,這些劇的演出也受到歡迎。其中大部分為全省乃至全國歷屆藝術盛事的得獎劇目,並且是現代題材、歷史題材各佔一定比例,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廣東劇目七十年來在挖掘傳統、推陳出新方面的成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張素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亞妮

相關焦點

  • 《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
    《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出版發行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2-03 12月3日,《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部分正式出版發行
  • 《戲曲研究》第一一三輯目錄、2019年度《戲曲研究》優秀學術論文名單、稿約及2020年度約稿專題
    王 偉《戲曲研究》稿約《戲曲研究》2020年度約稿專題二  2019年度《戲曲研究》優秀學術論文名單編者按:自2018年起,本刊從上一年度發表的論文中推選出4篇論文作為年度優秀學術論文,在每年的第一輯予以公布
  • 黃仕忠:日本江戶時代對中國戲曲之接受
    著有《日本所藏中國戲曲文獻研究》《中國戲曲史研究》《琵琶記研究》《日藏中國戲曲文獻綜錄》等。內容提要:江戶時期(1603—1867),大量中國戲曲劇本流入日本,並受到喜歡中國文學的人們的歡迎。人們在展開閱讀的同時,也對中國戲曲作介紹、翻譯,考察演劇有關的詞彙,並與日本演劇作比較,探討日本戲劇與中國的關係,這是日本對中國戲劇接受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貴州文庫》第三批94冊圖書出版發行
    隨著《貴州文庫》第三批圖書14種94冊的正式出版發行,自2016年啟動的我省這一重大出版工程已出至52種239冊。第四批56種175冊目前正在接續出版中。1979年進入貴州省圖書館,在歷史文獻部主任、省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的任上退休的陳琳研究員說,我省歷史上對本土文獻曾有六次大摸底,1949年以前編撰民國《貴州通志·藝文志》是第一次;1949年以後有五次,形成了《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貴州省古籍聯合目錄》等成果。
  • 構想:建立閩臺早期的戲曲音樂有聲檔案(1905-1949)
    外國唱片公司1903年進入中國開始錄製中國的第一批北京和廣東唱片後,於1907年前後便開始灌錄了大量的「御前清曲」「福州儒林」唱片。2019年5月29日,上海師範大學與GHT(保護歷史聲音協會,奧地利維也納)「唱片世界的歷史演變與發展——國際唱片學術研討會」朱恆夫教授作《戲曲唱片研究的現狀與深入研究的路徑》文中「國內公共和私人收藏」一節披露: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主要收集各類唱片模板,舊唱片模板庫存約為34300個,其中約14000個是戲劇模板。上海音樂學院館藏戲曲音樂唱片8到12萬張。
  • 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開機。南國牡丹將再次綻放
    本報訊 (記者林麗妙 通訊員楊苑東)1月1日,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影視小鎮開機拍攝,這是廣東漢劇在新時期拍攝的第二部戲曲電影。  活動現場,影片領銜主演李仙花,主演張廣武、姜文革,嘉賓以及主創人員共同揭開紅綢,並宣告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正式開機。據了解,拍攝戲曲電影《蝴蝶夢》是出品方廣東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和出品方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中視長藝(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第二次銀幕合作。
  • 約會大作戰22卷3月發售,富士見文庫官網透露重要信息,十香歸來
    2020年2月19日,輕小說富士見文庫發布了《約會大作戰》22卷的發售時間,和往常一樣3月19日。富士見文庫的22卷發售預告標題為「來吧,讓我們結束戰爭」(涉及日文大致翻譯,請諒解),再加上21卷文末的後記也曾說到過「最終章」,所以沒有意外的話22卷就會結束。
  • 非遺動態 | 2019粵戲越精彩——廣東戲曲行當展演閉幕 · 「十佳...
    「2019粵戲越精彩——廣東戲曲行當展演」7日晚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閉幕。活動自1月5日開始以來,歷經了3天4場緊鑼密鼓的展演。參加本次「廣東戲曲行當展演」的是「青衣」和「醜」兩個行當。展演形式是嚴格規定了時長的戲曲片段——單人獨演不超過15分鐘,兩人合演不超過20分鐘。
  • 彭秋溪:明太祖反「胡俗」及其與明初戲曲發展之關係
    [20]朱元璋《御製大誥》「胡元制治」條,《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第447冊,第1131頁。[21]朱元璋《御製大誥》「諭官之任」條,《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447冊,第1131頁。[22]《太祖實錄》卷二六,第1冊,第402頁。[23]《太祖實錄》卷三六,第2冊,第709—710頁。
  • 演藝大世界·中國大戲院2019國際戲劇邀請展正式發布
    3月26日下午,演藝大世界2019國際戲劇邀請展在中國大戲院發布。發布會上,中國大戲院藝術總監田沁鑫導演全面介紹了2019年國際戲劇邀請展邀約劇目,十六部中外精品將於2019年6到10月期間在中國大戲院陸續上演。
  • 2019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嘉年華正式啟動
    作為首個專注於兒童戲劇教育的專業展示活動,首屆「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演於2018年7月19日在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成功舉辦,「金畫眉」兒童戲劇新春大聯歡暨第二屆「金畫眉」兒童戲劇教育成果展演於2019年2月12日在中國國家話劇院成功舉辦,累計共有來自六十多個城市,近一百個優秀作品參加了劇目展演
  • 首部秦腔3D電影《三滴血》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
    「優秀戲曲電影獎」。3D電影版《三滴血》是繼上世紀60年代首部秦腔黑白電影《三滴血》問世之後,這部秦腔經典結合新時代電影高端科技,展現於當代觀眾眼前的又一「新顏」,對戲劇「活化石」秦腔的傳承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大埔廣東漢劇拿下全國大展金獎
    由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選送的廣東漢劇小戲《客家之子·田家炳》獲優秀劇目金獎。這是大埔廣東漢劇首次在國家級戲劇大展上斬獲金獎。  據悉,本屆大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合肥市文化和旅遊局、長豐縣政府主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0個劇目同臺角逐。
  • 演藝大世界·中國大戲院 | 2019國際戲劇邀請展即將重磅登陸!
    發布會上,中國大戲院藝術總監田沁鑫導演全面介紹了2019年國際戲劇邀請展邀約劇目,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智利及中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6部作品將亮相今年邀請展。其中,7部國際劇目全部為中國首演,其中5部為亞洲首演,1部為全球首演。
  • 2019中國戲劇發展報告
    繼成立民間職業劇團工作委員會和舉辦首屆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之後,中國劇協又於9月舉辦了第二屆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而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繼2018年在崑山掛牌民間職業劇團基地之後,也於2019年舉辦了相應的展演活動。
  • 聚焦新時代戲曲電影的守正與創新
    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共話戲曲電影發展。11月21日,第二屆新時代戲曲電影發展論壇在廣州增城1978電影小鎮正式拉開序幕,吸引了中國劇協、中國影協、中國評協有關領導,以及來自中國全國各地近20家協會、劇院等單位機構近300名戲劇影視界嘉賓齊聚一堂,共赴盛會。
  • 孫崇濤:中國戲曲本質論 ——兼及東方戲劇共同特徵
    但傳統戲曲更多的還是以主演者的表演行當(或扮演的人物身份)與表演特長作為分類原則,如古代有元夏庭芝《青樓集》所稱「閨怨」、「花旦」、「架頭」、「綠林」、「邦老」等的雜劇區分[7],近現代戲曲有「老生戲」、「武生戲」、「花臉戲」、「花旦戲」、「青衣戲」或者「唱工戲」、「做工戲」、「武工戲」一類稱分。
  • 馬場公彥:日本「文庫本」是怎麼誕生的
    在巖波文庫創刊前一年的1926年,改造社(社長是山本實彥)出版了名為《現代日本文學全集》的大尺寸(菊判)書籍,定價為一円一冊,因此被稱作「円本」,當時的計程車的價格均為一円。只不過,這一系列的書籍基於草率的編輯方針,用非常小的字體將已經出版的日本文學的作品集合了起來,而且因其是預約出版,必須將60餘卷書籍一齊購買才可以。緊隨著這種爆炸式的銷售行為,新潮社也開始出版了《世界文學全集》。
  • 陳維昭:清代《金瓶梅》戲曲的版本及作者問題考辨
    7-11.程硯秋先生玉霜簃藏有五種清抄本《金瓶梅》傳奇,均為殘本。收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程硯秋玉霜簃戲曲珍本叢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版)第16冊(以下稱其第一種為「程藏甲本」,第二種為「程藏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