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集合了一眾老戲骨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劇中的角色也相繼走紅於網絡。
而其中尤以各種表情包段子而爆紅的李達康書記最受粉絲追捧,婊姐作為一枚達康粉,也是沉迷darkcom,無法自拔。
達康書記能夠爆紅網絡,離不開該劇優秀的人物塑造和演員的精湛表演。
儘管老戲骨吳剛老師並非是作為主角,但他用自己在劇中表演徵服了許多觀眾,這正是一個演員最大的銀幕魅力。
其實吳剛老師在成為達康書記之前,早就在影視圈浸淫多年。
但是在吳剛老師所有參演的電影當中,由他真正主演的電影至今也只有兩部:
一部是主旋律題材《鐵人》。
吳剛在電影中扮演著名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這部電影幫助吳剛拿到了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鐵人/劇照
而另外一部則相對不那麼有名,看過的人很少,原因就是:
這部電影題材非常敏感,在當年差點無法「過審」……
這部電影講述:
達康書記在當上京州市市委書記之前,在雲南邊陲的一座名叫黑井村的村子裡當村支書時候的經歷。
《光榮的憤怒》
故事要追溯到十多年以前,那時候的達康書記還不叫李達康這個名字。
他叫葉光榮。
在雲南的一座小村莊裡,剛剛升任村裡的支書。
新官上任的村支書葉光榮雄心勃勃,他有心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並為此籌劃很多。
但他不知道的是,想要建設理想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擺在他面前的卻有四座大山:
熊家四兄弟。
黑井村的村長姓熊,排行老三。
他還有三個惡霸兄弟:
老大囂張跋扈,一言不合就動手的黑社會本性;老二是村子裡的會計,負責管帳經常敲詐勒索;最小的老四則是個混混廠長,喜歡姦淫婦女……
這兄弟四人仗著老三是村長,在黑井村裡為非作歹,村民卻是敢怒不敢言。
這天村子裡小飯館的老闆土瓜偶然發現,熊家兄弟囚禁了兩個外鄉的年輕女子,並將這一發現報告給了葉光榮。
葉光榮認為熊家兄弟涉嫌拐賣婦女,準備到鎮上上訪檢舉。
結果就在鎮政府門前遇到了熊家老三,熊老三為了拉攏葉光榮,幫著他解決了葉光榮老婆工作轉正的問題。
這下讓葉光榮慌了神,他意識到熊家兄弟與「上面的領導」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
這讓葉光榮打消了通過檢舉推翻四人的想法。
回到村裡的葉光榮打算召集了幾個曾經遭受欺壓的村民一起推翻熊家兄弟,想要通過他們發動民眾。
然而這些村民都被熊家兄弟嚇怕了,葉光榮不得編了個理由,是鎮政府的張書記賦予了自己「抓熊」的大權,藉以鼓舞大家的勇氣。
借著發動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戰術,葉光榮終於集結了一幫決意反抗的村民。
他們打出了「打倒四人幫,黑井村有希望」的口號,準備隨時除去這個讓人們咬牙切齒的「村霸集團」。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葉光榮的「抓熊計劃」實施了!
按照葉光榮的計劃,村民兵分幾路的開始往熊家兄弟家裡奔去,葉光榮交代一定要找那兩個被拐騙的女子才有證據。
可是不知道誰走漏了風聲,狡詐陰險的熊老三發現了異樣,葉光榮由於缺乏真憑實據而對熊老三久攻不破。
就在雙方陷入焦灼之中的時候,葉光榮臨時找來帶頭的村裡的愣頭青狗卵,帶著村民開始洗劫熊家兄弟的家。
有了狗卵的帶頭,村民們迅速忘了葉光榮行動前的交代,一下子從尋求正義的「抓熊行動」結果成為了「入室搶劫」作案。
於是兩派開始火拼起來,葉光榮一幫明顯拼不過「身經百戰」的熊家兄弟,眼看一個個都被熊家兄弟的手下打的慘不忍睹。
就在葉光榮感到絕望之際,終於公安幹警神兵天降,熊家四兄弟被制服。
原來是在英明的鎮領導張書記的帶領下,書記對葉光榮神秘一笑,表示自己早就準備打掉這夥為禍鄉裡的惡霸了。
最終將惡行累累的熊家四兄弟抓捕歸案,而黑井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村長選舉大會……
之所以婊姐要劇透這部電影的結尾,也是因為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部電影的結尾「被做過調整」。
這部電影改編自自作家闕迪偉的小說《鄉村行動》,小說講述了一個現代社會裡發生的「官逼民反」的故事。
只是不同之處在於,葉光榮飾演的村支書成了被壓迫人民的象徵與代言人。
影片的片名《光榮的憤怒》實際上是一語雙關。
這首先是主角葉光榮的「憤怒」,而另一層則是:
村民與村霸之間激化的矛盾所催生的「憤怒」,但在這個層面上導演則處理的相對隱晦。
這「憤怒」足夠「光榮」嗎?
其實不然。
當長期被欺壓的村民獲得了權力,原本被壓迫的村民居然瞬間轉變成了「暴民』,而那些盲目跟從的人,正是這個時代社會裡的大多數。
而主角葉光榮看到自己為了村民解放而籌劃的「抓熊行動」居然在實施的過程中,事件的性質發生了根本的逆轉。
這一幕,他只有苦笑,觀眾卻感到無奈和悲嘆。
儘管是農村題材,但曹保平嘗試加入了類型片的敘事手法,甚至在影片的故事當中延伸出更具有深度的話題。
比如:
從影片裡的臺詞就不難看出這部電影所帶有的強烈隱喻和映射。
當葉光榮召集村民行動時的口號居然是「打倒四人幫」。
而葉光榮來到熊老三家中攤牌的時刻,熊老三故作驚訝,說出了一句:
老子真是眼睛瞎了,旁邊睡著個林彪我都曉不得。
這些臺詞裡的含義不言而喻。
可以說,導演曹保平用這部電影,試圖去觀察和剖析中國農村社會裡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
影片的最大優點在於題材的敏感性。
可也正因為敏感:
這部電影最初從劇本的審核就曾遭遇多次修改才通過,修改意見多達幾十條。
事實上,這不是導演曹保平第一次作品遭遇修改,他的很多電影都曾遭遇審查的限制而被迫「閹割」。
導演曹保平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商業類型片導演。
他出身學院派,卻敢於在國內的審查範疇之內嘗試犯罪懸疑類型片,而且至今為止每一部電影作品都口碑不俗。
在《光榮的憤怒》之後,曹保平又拍攝了周迅出演的《李米的猜想》。
在這部電影裡周迅貢獻了一次精彩絕倫的演出,將一個絕望失意的女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可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因為涉及販毒題材,而從劇本審查階段便遭遇重重問題,審查部門質疑這部電影。
最終片子刪了50多分鐘,從一個尖刻的罪案片釀成了戀愛故事。
罪案片不讓拍,青春片總能過審吧。
於是到了2013年,曹保平拍完幾許部電視劇後,又拍攝了一部講述少女青春故事的《狗十三》。
電影原定片名《愛因斯坦與愛因斯坦》,審查沒通過,因為「狗不能取科學家的名字」。
後來改成《狗13》,又被提醒不要用阿拉伯數字。
但據知情人報導,其實是因為片子裡涉及對中國教育制度的映射而無法過審,導致這部電影至今無法上映。
在之後,曹保平又拍攝了一部當年中國影壇公認的傑作,改編自作家須一瓜小說的《烈日灼心》。
這部電影又一次突破了中國的審查制度,兇殺強姦、同志戀情、注射死刑……
影片從一樁「滅門慘案」入手下手,講述了三個迷途的罪犯的贖罪人生。
這部電影據說原始版長達220分鐘,到了上映時被剪成了139分鐘,足足刪減了81分鐘。
回到這部《光榮的憤怒》來說,在原著小說裡,張書記這個角色是和熊老三勾結的同夥。
導演在結尾打出了字幕,於是警察神兵天降!
可在電影的結尾,在英明的張書記的帶領下,「抓熊行動」圓滿成功。
這是一個尷尬的現實,它打亂了影片之前所有的敘事節奏,也讓電影的發展變得突兀起來。
如果僅憑電影前八十分鐘,這部電影足以算作國內現實題材的力作,就像同類型的《盲山》、《天註定》一樣。
《盲山》也因為題材過於寫實而被要求修改了電影結尾
可正因為加了最後結尾的十分鐘戲份,削弱了影片的現實批判的深度,但即便是這樣,本片豆瓣依然有7.9的高分,可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話說回來,類似這樣強行大團圓的結局,在中國電影圈這樣的案例還少嗎?
婊姐不用說,大家也心知肚明。
或許這就叫做有特色的「魔幻現實主義」吧!
恩,晚安咯,明天見。
PS:想看的 1905電影網 就有在線
老規矩,搶到沙發8.8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