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洪水影響的綦江大橋恢復部分通行 它的風雨48年你知道多少?

2020-12-24 上遊新聞

△綦江大橋成為綦江的一道靚麗風景

7月1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綦江區獲悉,因受「6·22」特大洪水影響臨時封閉檢測、檢修的綦江大橋,已於近日恢復七座(含)以下客車、摩託車及行人通行。

在綦江大橋檢修期間,綦江區城市管理局安排專人對綦江大橋進行巡查、維護。作為綦江城區的首座大橋,綦江大橋已經在綦江河上經歷了48年風雨,是綦江最繁忙的一座大橋。

關於綦江大橋的歷史,你知道多少?上遊新聞為你講述。

11個民兵連出動

上千人建設綦江大橋

最近,綦江大橋封閉檢修的消息,牽動著77歲陳章發的心。40多年前,1000多名建設者共同建設綦江大橋,陳章發就是其中一員。

時間回到1971年8月1日,綦江大橋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

「建設綦江大橋的主力是民兵團。」陳章發說,當年綦江縣武裝部成立了由城郊、三角、隆盛、郭扶、城關、東溪、趕水、石角、永新等地的民兵組成了11個民兵連,這11個民兵連組成了一千多人的民兵團建設綦江大橋。

石角鎮由26個民兵組成一個排,陳章發被任命為排長。

「能夠參加綦江大橋的建設,我們都很自豪。」陳章發回憶說,綦江大橋將綦江城東、西兩岸連為一體,改寫了綦江城區無橋的歷史。

當時,綦江河兩岸掛著不少紅色標語,說出了綦江人民的心聲:「73萬綦江人的幸福橋」「綦江橋,幸福橋」「修好綦江大橋,造福子孫後代」……

陳章發是石匠出生,在工地上,他既是民兵排長又是技術員。大橋建設需要大量石材,陳章髮帶隊到各鎮去找適合的石材,然後開山取石,運到綦江河邊,再由石匠把石材加工成需要的形狀。

「那時候石材加工完全是手工操作,加工一塊拱石往往要耗費一天的時間。」陳章發說,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準備,建橋所需的石材基本加工完成。綦江河兩岸堆滿了如山的水泥、河沙和石材。

時間到了深秋季節,這是綦江河的涸水季,大橋建設也到了最困難的階段——在水下砌基石。

工人需要下到河裡作業,因為是深秋比較冷,每個人只能在水裡工作15分鐘然後就要上船。「當時的水下工作設備差,為了保暖防感冒,工作人員上船後就要立馬喝上幾口白酒。」陳章發說,儘管條件差,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工作很努力。

△1972年8月1日,綦江大橋通車

綦江大橋通車

一大早橋兩頭就擠滿人

綦江大橋沒建成前,人們過綦江河要坐渡船。「坐一次過河船,要一分錢的船票,遇到漲河水,每次過河就要2分錢船票。」當年家住綦江城區的張錫榮說,要是洪水上漲到了警戒水位線,渡口就會封渡,過河船也會停開。

綦江大橋不僅將極大地方便城區居民出行,也將加快進出城貨物流通,為綦江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因此,綦江大橋是綦江人民的共同期盼。

據《綦江街鎮歷史文化叢書》記載:綦江大橋項目建設資金為120萬元,大橋由重慶設計院總設計師陳明恕、汪建廷設計。

綦江大橋為空腹式懸鏈線等截面石拱橋,總長320米,其中正橋長181米,兩端引橋139米,橋高19.84米;橋寬11米,其中車行道7米,兩側人行道各寬2米。橋身負荷量為20噸。

綦江大橋建設工程分為三個階段:1971年8月1日到1972年1月,完成水下基礎和灌漿砌石墩任務;1972年2月到5月,完成3個40米大跨度和1個10米跨度及18個3米小跨度的拱圈安砌任務;1972年6月至1972年7月,完成欄杆、冀牆、人行道的安砌,鋪設路面,安裝電路和橋臺回填等橋的上部建築工程。

大橋施工中,既堅持高工效,又要求高質量,同時把節約貫穿在整個建橋過程。比如,原設計為井架吊裝,改為「獨腳爬杆」吊裝,僅此一項,就節約30餘萬元。民兵團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鋼材、木料、水泥和機械設備的管理使用,大橋修完後,回收處理物資折款64651元,上繳縣財政。

1972年8月1日,綦江大橋建成通車。

「開通典禮那天很熱鬧,綦江人奔走相告,就連東溪、趕水等鎮上的人都趕來看熱鬧了。」張錫榮回憶說,早上天不見亮,大橋兩頭就擠滿了人。典禮結束後,人們蜂擁著朝橋上跑去,在橋上盡情感受幾分鐘就可以跨越綦江河的幸福快樂。

△綦江大橋連接了綦江城東、西兩岸

破解發展瓶頸

橋面由11米拓寬至15.5米

隨著城鄉經濟建設的發展,綦江城區的人流、車流量逐年增加。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綦江大橋的堵塞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城市建設發展的瓶頸。

為了破解這個瓶頸,原綦江縣委縣政府決定拓寬綦江大橋的橋面,並委託重慶市政勘測設計研究院,對綦江大橋拓寬方案進行了技術論證。

根據當時的財力,優選了採用挑梁將人行道挑出懸空,從而拓寬橋面的方案。

橋面車行道採用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厚度為2米。由綦江縣市政公司承建,橋面拓寬工程1988年10月3日動工,1989年4月5日竣工,總投資71.5萬元。

拓寬後的綦江大橋,由原來的11米寬,變為 15.5 米。其中,車行道9米,兩側人行道各 3.25米,一直保持到現在。

48年風風雨雨,綦江大橋早已成為綦江河上一道靚麗的風景,也見證了綦江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

相關焦點

  • 洪水退去,在新都,有一群忙碌的身影!
    當石板灘的洪水退去後,隨處可見被洪水帶上街的淤泥。石板灘街道迅速組織力量,對場鎮進行清掃、消殺,水退到哪裡就清掃到哪裡,還市民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 如今 石板灘的街道已恢復通行 出行腳踩實地的感覺 清掃如新的街道
  • 《失孤》取景網紅橋被洪水衝毀 官方:將申請修復
    6月22日,綦江出現1940年以來的最大洪水。流經重慶綦江區的綦河超保證水位4米,超歷史峰值的洪水導致綦江著名的網紅橋-----甩甩橋被洪水衝垮。據目擊者介紹,當時從上遊衝下來一個活動板房,正好被鐵索橋攔住了。
  • 重慶綦江鐵索橋,劉德華、井柏然走過的「甩甩橋」被洪水「甩」走
    重慶綦江的這座網紅鐵索橋周圍景色秀麗,劉德華的電影《失孤》曾經在這裡拍攝取景,該座鐵索橋位於綦江篆塘鎮蓋石社區。著名演員劉德華和井柏然曾走過這座鐵索橋,井柏然飾演的曾帥駐足於鐵索橋上,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也在鐵索橋的一端看著曾帥,正當曾帥回憶曾經兒時情景的時候,一群背著書包的兒童也從橋上走過,仿佛是其小時候的情景……同時電影中被拐賣的少年原型也來源於綦江,此外電影《失孤》還在綦江多地取景,比如橫山九道拐等景點。隨著電影的上映,該座鐵索橋也逐漸成為了網紅橋。
  • 港珠澳大橋通行規則收費標準及通行費用通行條件是什麼
    舉世矚目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營運通車。  很多人可能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下海底行車的愜意,一睹世紀工程的風採。但問題來了,哪些車輛可以上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費用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還不太清楚,為你詳細介紹。
  • 好消息:5月6日高速恢復收費,這幾類車通行費半價!
    018座、9座車:收費下降50%根據交通運輸部發文: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跑高速的車輛收費都將按照去年7月印發的新《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標準核定收費。由於今年情況特殊,相信很多車主都沒有享受過,甚至不知道這條新規定吧。根據新《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一類和二類客車分類界定值由核定載人數7人修訂為9人。
  • 浙江一跨海大橋因大風產生短時渦振 限定車輛通行
    (原標題:浙江一跨海大橋因大風影響產生短時渦振 限定車輛通行)中新網舟山6月19日電(記者 林波)6月19日,據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舟山發布」最新消息,該市西堠門大橋於18日因大風影響產生短時渦振,採取暫時雙向封橋措施,18日24時起,舟山跨海大橋採取限定車型有序通行措施。
  • 吉林口前遇千年一遇洪水 死亡人數尚無法估計
    貨運列車被衝出數百米  昨日上午9時許,通往永吉縣、磐石市、樺甸市的最直接的通道吉林市溫德河大橋由於溫德河水位迅速上漲,流量非常大,同時有洪峰要通過,加上該橋又是危橋,所以吉林市封閉了該橋。而吉林市的外環也被封閉,這樣使得吉林市通往永吉、樺甸、磐石的大型車輛等一切交通基本上隔絕,小車只能繞到豐滿大橋通行。
  • 信宜客車恢復營運 白石樂義橋被洪水衝走 池洞有雞場被淹死大片雞
    24日中午信宜客運交通情況更新    早上十點前,有旅客在信宜客運車站被告知客車因颱風影響還沒恢復運行。    中午時分,客運站收到上級主管部門指示後,正式恢復除終點地為到村的縣內班車繼續停運外,其餘省際、市際、縣際、終點地到鎮一級、村公路達到6米以上水泥路的客運班車以及駕校車輛、公共汽車,可恢復運行。
  • 剛剛,富灣特大橋解封了,逐步恢復正常通車!
    從5月底起進行圍蔽維修施工的富灣特大橋就在剛剛,橋面解封了!逐步正常通車!今天上午10點43分,富灣特大橋(往高明方向)橋面解封了,逐步恢復正常通行。▲恢復通車公告▲廣明高速富灣特大橋解封,車輛有序通行。在恢復通行之前,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有序指揮。路面上的水泥墩、水馬等交通安全設施也陸續撤出。
  • 布拉格的查理大橋是如何建成的?3D動畫告訴你答案
    1357年,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下令在伏爾塔瓦河上建造一座石橋,以取代之前被洪水衝垮的木橋。石橋於1402年正式投入使用,當時的名字是「石橋」和「布拉格橋」。直到1870年,才被稱為「查理大橋」。  幾個世紀以來,查理大橋是穿越伏爾塔瓦河流域這一地區的唯一手段,也是連接布拉格城堡和布拉格城區及周邊地區的交通要道,對促進布拉格市的商業和交通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呂蒙大橋爆破啦!新的大橋將建成這樣!
    11月2日上午10時,隨著現場一聲指令,歷經近半個世紀風雨、承載了無數景德鎮人回憶的呂蒙大橋成功爆破拆除。這樣另外,爆破後臨時橋恢復通行,請兩岸非機動車和行人經由新建鋼棧橋通行,方向車輛可從古城路飛虹大橋繞行。
  • 港珠澳大橋通行車輛寥寥無幾?車主:這個限制讓它成擺設!
    2009年開始修建,耗時八年的港珠澳大橋於2017年實現全線貫通並且於2018年10月份開通運營。這座跨海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橫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承接在珠海和澳門部分的人工島上,將內地和港澳地區通過一座大橋緊密聯繫在一起。
  • 航拍洪水過境南昌 南昌艦主題公園被淹
    7月以來,江西省贛北和贛中北部地區多次遭受暴雨或大暴雨襲擊降雨總量達到常年的3倍以上南昌等多地7月來降雨量列歷史第一今年以來20河51站次發生洪水多地洪水百年一遇全省439.8萬人受災未來水位仍將上漲7月11日據江西省水利廳消息據水文實時監測數據顯示
  • 「扛過」地震,「挺過」兩次爆破的四川大橋,卻被專家認定為危橋
    當地政府為了保障橋梁的安全性一直對沱江大橋進行修繕與管理,直到1996年,沱江大橋依然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已經出現了擁堵的現象。為了減緩交通壓力,當地政府就對這座橋進行了拓寬,拓寬後的沱江大橋頂住了一次次洪水的襲擊,堅固的矗立在湍急的沱江上2008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嚴重損害了河流兩岸的房屋、建築,許多橋梁也嚴重受損,許多人因此無家可歸。
  • 曾讓全世界佩服的港珠澳大橋,通行車輛寥寥無幾,車主:沒資格!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創下了8個「世界之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用鋼量達到了42萬噸,最精準的深海對接,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
  • 受道路結冰影響 多省高速、國道路段封閉 預計明日恢復通行
    截至今日(8日)17時,受降雪及路面結冰影響,湖南、貴州、西藏境內5條高速、8條國道、8條省道共計27個路段封閉,具體情況如下: 湖南: G106炎陵段,G357炎陵段,S204炎陵段; 貴州: G7611都香高速猴場至高坎子段,S04六盤水繞城高速魚塘至天湖段
  • 【尋找重慶水利實幹家】尹章文:洪水來臨時,那個「遞哨子的人」
    洪水來臨 他當了「遞哨子的人」從綦江區東溪古鎮沿著一條鄉間小道前行,幾棵大樹包圍著一棟建築,建築的一旁,立著一塊頗有年代感的牌坊,扒開遮擋的樹葉,上面寫著:東溪水文站。東溪水文站位於綦江上遊,是國家基本水文站,建於1969年。
  • 洪水裡,一個信號曾消失的島鄉
    載著泥土和砂石的運輸車穿過堤壩路,再經蓮湖大橋抵達蓮湖鄉。村民的手機顯示屏上,信號一欄不再出現小叉。 此前兩天,這個位於江西省鄱陽縣、四面環水的島鄉,通信光纜被洪水衝斷,電路也被切斷。洪水淹沒了蓮湖鄉一個自來水廠的機房,導致部分村莊停水。唯一連接鄱陽縣城和蓮湖鄉的鄱蓮公路,也因洪水漫入無法通行。 船隻幫助蓮湖鄉與外界溝通。
  • 直擊重慶洪災一線,當地居民:如此兇猛洪水,我這輩子沒見過
    7月2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發布消息,"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烏江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重慶綦江、湖北宜昌等遭遇了罕見特大暴雨的城市,再次高度警惕。為了解抗洪一線的真實情況,《新民周刊》迅速集結精銳力量奔赴受災地調查採訪,且看前方記者發回的現場報導。重慶綦江,正遭受歷史上最嚴重的一輪洪澇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