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的蓮湖鄉。
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晞
編輯 | 秦珍子
7月13日,蓮湖鄉恢復了與外界的聯絡。
鄉間道路兩旁的房屋門口,曬著村民提前搶收的穀子。載著泥土和砂石的運輸車穿過堤壩路,再經蓮湖大橋抵達蓮湖鄉。村民的手機顯示屏上,信號一欄不再出現小叉。
此前兩天,這個位於江西省鄱陽縣、四面環水的島鄉,通信光纜被洪水衝斷,電路也被切斷。洪水淹沒了蓮湖鄉一個自來水廠的機房,導致部分村莊停水。唯一連接鄱陽縣城和蓮湖鄉的鄱蓮公路,也因洪水漫入無法通行。
船隻幫助蓮湖鄉與外界溝通。它們將從縣城採購的物資供給有需要的村民,也將島上一個患有尿毒症的病人,送到縣城做血液透析。洪水漲得太快時,村中廣播站接上小型發電機,向村民傳遞最新信息。
正在鄱陽縣鞏固堤壩的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班長伍德文,聯繫不上住在蓮湖鄉的外婆和舅舅。和他一樣,不少外地的遊子關心住在蓮湖鄉的約8.1萬人。
每逢汛期,蓮湖鄉的村幹部住在堤壩上,以便第一時間掌握洪水情況。
1
這是28歲的伍德文第一次在鄱陽縣抗洪。
此前,他已經參與過5次抗洪搶險。今年襲擊家鄉的洪水,是他經歷過最大的。
這次抗洪,他帶著班裡9名同志一起參加。9個人裡,年紀最大的22歲,最小的19歲,都是第一次抗洪。伍德文感受到他們的熱情:一邊裝沙袋一邊喊口號,輪休時還有人不願意休息。
怕家人擔心,伍德文沒說自己是去執行什麼任務。他曾提醒過外婆,蓮湖鄉可能會發洪水,要提高警惕。等他再次嘗試聯絡時,外婆的電話一直無法撥通。
伍德文在昌江圩朱家嶺村段扛沙袋、鏟泥砂,守護堤壩沿岸的房屋和居民。他猜想,外婆在蓮湖鄉居住的房屋地勢較高,能平安度過汛期。
鄱陽縣農業農村局在蓮湖鄉有個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張明華的三個兒女也盼望著蓮湖鄉的消息。他們在大城市工作,從新聞媒體上了解到,饒河鄱陽站的水位已超過1998年最高水位。他們擔心守在故土的長輩,不斷撥打父親的電話。
7月11日早上6點,蓮湖鄉的電路中斷。8點半,通信信號也中斷了。58歲的張明華沒能接到家人來電。他開著小貨車,加入蓮湖鄉抗洪搶險的隊伍。他的車運送防雨布、蛇皮袋、礦泉水,從鄉政府出發,開往蓮南圩、蓮北圩。這是蓮湖鄉最重要的兩處堤壩。鄉裡的多處道路已經無法通行,蓮湖鄉鄉長江敏介紹,全鄉有7.8公裡水泥路,4公裡柏油路被洪水損毀,有1個電排站被洪水衝毀。
洪水漲高后,蓮湖鄉某村民的房屋只有屋頂露出水面。
從蓮湖鄉到鄱陽縣城,要穿過蓮湖大橋,再經過鄱蓮公路。7月11日早上,鄱蓮公路有一段道路進水。
2007年蓮湖大橋通車之前,蓮湖鄉的村民通過渡船往返饒河兩岸。島上的生活離不開船,洪水來時,孫坊村51歲的村民餘取林,自願提供小型柴油機動船,義務往返各個村莊,傳送物資、人員和信息。
這艘船為6口之家送過蔬菜、鹹肉和鹹魚。緊急信息無法通過手機傳遞,一名村幹部搭乘這艘船,趕往同事所在的位置。
它駛過的水域,水面露出屋頂、樹冠和電線桿的頂端。數十隻白鷺並排站在蓮南圩邊,船駛過時,柴油發動機轟鳴,鳥兒驚飛。
有些村民忙著搶收水稻,減少洪水淹沒稻田帶來的經濟損失。有婦女結伴走去圩堤附近,觀察洪水的漲勢。誰家有菜地或水井,都會為鄰居親朋提供蔬菜和飲用水。
2
蓮湖鄉人對洪水並不陌生。
江敏介紹,7月8日,蓮湖鄉已經轉移200戶人家、上千名村民到地勢更高的位置。少數村民入住安置點,更多村民因移民建鎮工程,在地勢更高的區域,有自己的房屋。
75歲的孔雪珍就是其中之一。1998年,她因舊房屋被水淹沒,搬遷到新房。水退去後,她卻回到老屋,不願離開,「住習慣了」。屋前有一畝七分地,她請人幫忙種水稻,等到大暑,全部收割,能賺700元。
7月8日,村支書致電孔雪珍在外務工的小兒子,洪水將至,希望他說服母親,搬遷到新房。孔雪珍回憶,小兒子在電話那頭急了,催她簡單地收拾行李,帶好他的一對兒女。
水漲得很快,超過孔雪珍的想像。她剛把11歲的孫女和9歲的孫子帶到新房,來時的道路已被水淹沒。水淹到小腿,她才意識到,這次洪水比1998年的更大。
蓮湖鄉原有兩個自來水廠,一個被洪水淹沒,另一個水厂部分自來水管道被洪水衝斷。江敏介紹,移民建鎮所選擇的新址,大多配有水井。經過搶修,未被淹沒的水廠和新址的水井保證了村民的日常用水。
孔雪珍打了3桶井水,挪到太陽底下曬。她特意用塑料紙覆蓋水面,防止有蟲爬進水裡。等到井水變溫熱,她喊來孫子孫女,每人分一桶井水洗澡。
汛期蚊子多,孩子被叮了會哭。在停電的夜晚,這位祖母點燃一根粗蠟燭照明。天亮時,蠟燭恰好燃盡。
新房屋沒有桌椅。她把木門門板拆下,架在門檻上。祖孫三人坐在臺階上,飯菜擺在門板上,借著屋外的一點亮光吃晚飯。
蓮湖鄉很多居民都對洪水有記憶。一個年輕村民記得,1998年,他在安置點吃過某個牌子的方便麵。
鄱陽縣雙港鎮楊家小學附近,一位老人站在水裡,撿拾被洪水衝到馬路上的葵花籽。
伍德文回憶,1998年,家裡房子被水淹了,全家搬到父親的漁船上,在岸邊過夜。學校也被淹了,校方借了一間民房讓同學們讀書。他回憶,有活魚被洪水衝到低洼區的道路上,他和同伴用魚簍子抓魚,拿棍子戳魚玩兒。
如今,伍德文面對災難時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他看到村民辛苦種植的稻穀,即將成熟,卻瞬間被洪水淹沒。
……
全文共計34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