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呼吸困難?有這5種情況,可能是「呼吸衰竭」,快找醫生

2020-12-22 醫聯媒體

身體保持健康,呼吸是比較順暢的,可以及時獲取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有部分人存在呼吸衰竭這種情況,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以及換氣功能障礙,無法正常進行氣體交換,會發現身體氧氣缺乏,體內的二氧化碳滯留,在影響下身體正常功能無法發揮,還會有代謝紊亂的情況。因此,有呼吸衰竭的相關信號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防止生命健康受威脅。

1、呼吸困難

呼吸衰竭也會讓身體有不良症狀,特別是感覺到呼吸不順暢,無法及時獲取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種呼吸困難的表現很可能就是呼吸衰竭。通氣,換氣功能保持良好,獲取氧氣十分輕鬆,無時無刻都可以進行,呼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並不會感覺到換氣速度緩慢,獲取氧氣難度大而有呼吸不順暢的表現,發現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2、意識模糊

如果有意識模糊這種情況出現,很可能是呼吸衰竭。呼吸保持正常,及時獲取人體需要的氧氣,氧氣、血液等可以及時提供會發現大腦保持功能正常,大腦重要的組織,神經保持健康,不會有意識障礙這種情況出現。但是,部分人昏迷或者嗜睡都是呼吸衰竭無法及時獲取氧氣引起。

3、嘴唇發紫

呼吸衰竭的人多有嘴唇發紫的表現,身體保持健康,氧氣獲取量充足,及時換氣,通氣的時候身體各大器官共同協調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會發現臉色紅潤,嘴唇也保持顏色正常。但是,有部分人的嘴唇發紫,沒有血色,這種情況跟缺血,缺氧有關,在呼吸衰竭的影響下氧氣,血液供應量不足,皮膚或者黏膜顏色會變淡,嘴唇也容易發紫。

4、氣短氣促

呼吸衰竭還會讓患者有呼吸急促的表現,正常情況下呼吸是比較順利的,在呼吸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外在的特殊表現,但是很多人卻感覺到氣短氣急,呼吸變得十分急促,總是需要大口用力呼吸,有這種情況也可能是呼吸衰竭了。

5、消化系統異常

有呼吸衰竭情況的人消化系統會功能降低,因為人體需要的血液,氧氣無法滿足身體需求,很多重要器官也會有功能障礙,血液中的碳酸濃度升高,胃黏膜變得脆弱,容易破裂而出血,而在出血之後胃部受到刺激,通常會有局部疼痛情況。可見,消化道有不良症狀產生不排除是疾病發出的信號,需要通過檢查來判斷是否呼吸衰竭,通過合理治療讓呼吸保持正常,及時獲取人體需要的氧氣。

相關焦點

  • 狗狗呼吸困難怎麼辦 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
    2.咳嗽:如果伴隨呼吸困難,並出現比較輕微且溼性咳嗽症狀時,有可能為充血性心臟衰竭,如果是乾性咳嗽及鵝鳴聲的話,氣管塌陷的機率最高。    3.鼻腔阻塞:可將衛生紙片輕輕放在鼻腔出口,判斷有無氣流。    4.上呼吸道阻塞:氣管塌陷、喘鳴、鼾聲、氣管變得很敏感,鵝鳴導致呼氣及吸氣都會出現困難。
  • 經常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咋回事?醫生幫你揪出「禍首」
    呼吸是一件司空見慣,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平常的有時會被人們忘記,因為它本來就是人體的一種本能反應,人們通常不會去思考「我今天應該如何呼吸呢」,思考的比較多的可能是,今天穿什麼衣服,見哪些人;今天的一日三餐吃什麼;還有今天的工作或者學習的任務是什麼等等。
  • 30多歲男子連續兩次呼吸衰竭送入ICU搶救,這種致命因素不少人都有
    曾經,30多歲的他連續兩次三更半夜呼吸停止被急送入ICU搶救,命懸一線。死裡逃生後,醫生警告,當務之急一定要把體重減下來否則再一次「午夜驚魂」醫生也無能為力了。生活中,像徐先生這樣因肥胖被死神「召喚」的人不在少數,有資料顯示,全球每年肥胖致死的人數達280萬。
  • 深夜呼吸衰竭兩進ICU 罪魁禍首就是一個「胖」字
    他曾經連續兩次在半夜因呼吸停止被急送入ICU搶救,命懸一線。醫生告訴他,當務之急一定要把體重減下來。像徐先生這樣因肥胖被死神「召喚」的人不在少數,數據顯示,全球每年280萬人因肥胖死亡。因太過肥胖他兩次進ICU搶救家住浙東某縣的徐先生身高1.74米,體重300多斤。
  • 天冷了,小心這種病拖成呼吸衰竭!
    「我們不提倡久病成良醫的做法,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症狀加重情況,最好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說。以為自己是良醫,最後拖成呼吸衰竭家住南京城東的楊先生今年62歲,得了「老慢支」好多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一有不舒服,楊先生就前往醫院及時就診,後來嫌麻煩,加上之前在醫院也檢查過,「知道」自己是什麼情況,於是「久病成良醫」,乾脆自己在家弄了個「制氧機」進行輔助治療。
  • 天冷了 小心這種病拖成呼吸衰竭!
    「我們不提倡久病成良醫的做法,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症狀加重情況,最好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說。以為自己是良醫,最後拖成呼吸衰竭家住南京城東的楊先生今年62歲,得了「老慢支」好多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一有不舒服,楊先生就前往醫院及時就診,後來嫌麻煩,加上之前在醫院也檢查過,「知道」自己是什麼情況,於是「久病成良醫」,乾脆自己在家弄了個「制氧機」進行輔助治療。
  • 生命健康之呼吸困難
    呼吸是受大腦皮層和皮層下中樞控制,呼吸困難的性質和強度受患者的經歷、 期望值、行為方式、 情感狀態影響, 焦慮、 生氣、 絕望可能使中樞驅動增加, 呼吸困難加重, 這可以部分解釋呼吸困難與肺功能損失程度不一致的關係。
  • 孕婦睡覺時感到呼吸困難,是胎兒缺氧嗎?兩種情況可能是異常
    有一次半夜感覺呼吸困難、心慌氣短,睡著睡著覺突然醒了,擔心是寶寶缺氧,趕緊喊醒家裡人連夜去醫院掛急診,結果看上醫生時狀態已經恢復了。一詢問才知道,原來這些症狀都是正常的,但醫生也特意囑咐她要多加小心。01孕期睡覺突然呼吸困難是為啥?這種情況會讓胎兒缺氧嗎?其實是不會的。
  • 老是覺得呼吸困難,咋回事?強調:可能是這4種問題在作怪
    呼吸困難屬於主觀感覺,某些疾病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感覺到呼吸費力、吸氣不足,有這種呼吸困難的表現,嚴重時還需要張開嘴巴呼吸,都有可能是身體存在健康問題。因此,要了解呼吸困難是怎麼一回事,採取好的方法來改善,才能讓自己的呼吸更加順暢,及時獲取氧氣保持身體正常的運轉。那麼,總是呼吸困難,哪些原因會引起呢?1、過度肥胖發現自己有呼吸困難的感覺,要了解是否跟身體過度肥胖有關。
  • 血氧飽和度極低卻無呼吸困難?「隱性缺氧」或不知不覺致新冠患者死亡
    但根據紐約時報急診科醫生理察·萊維坦(Richard Levitan)的一篇專欄文章,或許有一種方法可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如果病人在家使用一種叫做脈搏血氧計的氧氣監測設備來監測症狀,他們可能會更快地尋求醫療治療,並最終避免最具侵入性的治療。「這不是一個新現象。」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校區肺部科學和重症監護醫學部門負責人馬克·莫斯(Marc Moss)博士說。
  • 呼吸困難可能是哪些病因,該如何鑑別診斷?
    呼吸困難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 其中,在緊急醫療救援、醫院急診和全科醫療實踐中,呼吸困難更常見。 表1 不同環境中,呼吸困難發生情況
  • 疫情期間總感覺胸悶、呼吸困難,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期間總感覺胸悶、呼吸困難,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亦或是潛伏期表現?在最近遇到的很多病人,都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這段時間總感覺胸悶、呼吸困難,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亦或是潛伏期表現?我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它的臨床特點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感染的過程,身體會產生一些相應的反應,第一個反應就是發燒,所以說這種病人,往往會有發燒的情況。
  • 天冷了別大意,這種病小心拖成呼吸衰竭
    「我們不提倡久病成良醫的做法,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症狀加重情況,最好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說。以為自己是良醫,最後拖成呼吸衰竭家住南京城東的楊先生今年62歲,得了「老慢支」好多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一有不舒服,楊先生就前往醫院及時就診,後來嫌麻煩,加上之前在醫院也檢查過,「知道」自己是什麼情況,於是「久病成良醫」,乾脆自己在家弄了個「制氧機」進行輔助治療。
  • 天冷了別大意 這種病小心拖成呼吸衰竭!
    以為自己是良醫,最後拖成呼吸衰竭   家住南京城東的楊先生今年62歲,得了「老慢支」好多年,剛開始的時候,一有不舒服,楊先生就前往醫院及時就診,後來嫌麻煩,於是「久病成良醫」,乾脆自己在家弄了個「制氧機」進行輔助治療。
  • 經常胸悶,呼吸困難,是怎麼回事?醫生提醒中年人,要留意3種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體驗,所以往往不大當回事。出現這種情況確實跟很多因素有關,如天氣原因,比較沉悶的天氣裡,由於大氣壓強的原因,人確實容易產生胸悶的感覺。還有比如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有些人缺乏鍛鍊,心肺功能比較弱,往往小幅度的鍛鍊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這些不起眼的小症狀,在普通人眼裡很可能不值一提,並不把它當成是與某些身體疾病有關。但是醫生提醒,經常性胸悶、氣短,除了與環境、生理等等因素有關,還可能與這3種疾病有關,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 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危害不容小覷,還需注意
    01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多可怕?休克、嚴重感染、燒傷及創傷等非心源性疾病會對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引起瀰漫性肺泡及肺間質水腫,從而導致頑固性低氧血症,這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病理生理學改變。
  • 從呼吸衰竭到下床行走需要多久?66天,協和專家從死神手裡搶回新冠...
    冒風險連夜轉運患者1月13日晚上8點,武漢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尚遊教授緊急電話召集:湖北省中山醫院ICU有患者嚴重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緊急支援!該院ECMO小組專家迅速集結。第一時間,鄒曉靜教授帶隊趕往省中山醫院ICU,了解患者病情。
  • 浙江300多斤男子兩次半夜呼吸停止送進ICU
    曾經,30多歲的他連續2次三更半夜呼吸停止被急送入ICU搶救,命懸一線。死裡逃生後,醫生警告,當務之急一定要把體重減下來 否則再一次「午夜驚魂」醫生也無能為力了。「重量級」病人兩次進ICU搶救「徐先生身高1.74米,體重300多斤。他入科時呼吸衰竭,神志不清,還高度懷疑患有高血壓等其他疾病。病情來勢洶洶,不及時救治有很大的死亡風險。」
  • 低度惡性腫瘤淋巴管肌瘤病,好發於育齡期女性,常死於呼吸衰竭
    大多數的患者肺功能會出現持續性的下降,通常情況下患者易出現呼吸困難越發嚴重的情況,經常死於呼吸衰竭。大多情況下,患者在確診後十年仍然存活,有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存活時間長達20年。,通常表現為雙肺瀰漫性囊性改變,在早期時症狀比較輕微,但是隨著疾病的進展,肺部的功能逐漸惡化,可出現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和反覆發作的氣胸,或者是乳糜胸。
  • 沒有心臟病,卻感覺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
    有位朋友和華子說,她總是心動過速,心前區偶爾還會疼痛,同時感覺呼吸困難,四肢發麻。她認為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但去了醫院檢查心臟很多次,得出的結果都是正常。醫生說她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並建議她去心理門診治療。她問華子,難道是她的精神出了問題,真的要去看心理醫生才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