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良醫?天冷了別大意,這種病小心拖成呼吸衰竭

2020-12-23 瀟湘名醫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麻雲 馮瑤)三天前南京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氣溫直降至零下,「老慢支」患者到了他們最難捱的時候。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最近就出現了「老慢支」病人的扎堆現象,因為是慢性病,不少人「久病成良醫」。「我們不提倡久病成良醫的做法,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症狀加重情況,最好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說。

以為自己是良醫,最後拖成呼吸衰竭

家住南京城東的楊先生今年62歲,得了「老慢支」好多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一有不舒服,楊先生就前往醫院及時就診,後來嫌麻煩,加上之前在醫院也檢查過,「知道」自己是什麼情況,於是「久病成良醫」,乾脆自己在家弄了個「制氧機」進行輔助治療。入冬後,天氣變冷,楊先生感覺自己喘得厲害,咳嗽不停,就用自備的「制氧機」進行吸氧,可似乎並沒什麼太多的作用,就這樣硬生生的拖了四五天,感覺喘不過氣來,就好像瀕死一樣,家屬趕緊送到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就診。

「這個患者剛來的時候呼吸很困難,已經出現了呼吸衰竭的症狀」,接診的王毅軍主任介紹。在做好相關檢查的同時,急診科醫務人員趕緊為楊先生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並進行抗炎、平喘、止咳祛痰等藥物治療,經過積極的搶救,目前楊先生呼吸正常,病情已經相對穩定。

氣溫下降,「老慢支」迎來了難捱的季節

慢性支氣管炎,俗稱「老慢支」,是一種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由於起病慢,病程長,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以上,反覆急性發作而病情加重,所以常稱「老慢支」。

「『老慢支』多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個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環境因素與機體自身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比如吸菸、感染、空氣汙染、天氣寒冷、過敏、遺傳因素等都可能引起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病變。尤其現在,寒冷季節或氣溫突變,呼吸道非常容易受到刺激和傷害」,王主任介紹,「有部分老慢支患者由於不願意到醫院進行檢查和長時間住院,再加上心理上抗拒,而選擇家庭長期吸氧的方式自己輔助治療,但症狀加重時,我們還是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

寒冷刺激呼吸道,平時要注意這幾點

王毅軍主任提醒「老慢支」患者,1、平時要注意環境衛生,避免煙霧、粉塵及刺激性氣體傷害呼吸道,尤其是要戒菸。2、注意天氣變化,寒冷季節呼吸道容易受刺激,注意防寒保暖。3、注意開窗通風,但同時也要避免冷空氣的侵襲,不要長時間待在密閉的空間。4、避免受涼感冒,有條件的市民可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並保證充足睡眠。5、平時注意鍛鍊,可進行腹式呼吸法的練習。6、發現症狀加重,如咳痰、發燒、呼吸困難加重時,請及時到醫院就醫。

天寒地凍,專家提醒高血壓、心衰、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胃腸道、呼吸道疾病患者,一旦症狀加重,請趕緊撥打120或前往醫院就診。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冷了別大意 這種病小心拖成呼吸衰竭!
    以為自己是良醫,最後拖成呼吸衰竭   家住南京城東的楊先生今年62歲,得了「老慢支」好多年,剛開始的時候,一有不舒服,楊先生就前往醫院及時就診,後來嫌麻煩,於是「久病成良醫」,乾脆自己在家弄了個「制氧機」進行輔助治療。
  • 天冷了,小心這種病拖成呼吸衰竭!
    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最近就出現了「老慢支」病人扎堆的現象,因為是慢性病,不少人「久病成良醫」。「我們不提倡久病成良醫的做法,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症狀加重情況,最好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說。
  • 天冷了 小心這種病拖成呼吸衰竭!
    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最近就出現了「老慢支」病人扎堆的現象,因為是慢性病,不少人「久病成良醫」。「我們不提倡久病成良醫的做法,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現症狀加重情況,最好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毅軍說。
  • 天冷謹防這種病!東莞家長千萬別大意!
    肺裡有很多肺泡,當一個健康人呼吸時,肺泡裡充滿了空氣。但一個肺炎患者呼吸時,肺泡裡充滿了膿和液體,因而限制了氧氣的攝入,這會使患者感到呼吸疼痛或呼吸困難。對不懂醫學的新手父母來說,最直接、最準確的就是觀察孩子呼吸情況來做基礎判斷。在安靜狀態下,撩起孩子的上衣,通過胸廓及腹部的起伏來認真計數孩子的呼吸次數。如果一個咳嗽的孩子同時伴隨呼吸加快,那肺炎的可能性就大了。另外,如果孩子出現高熱,家長需要先給孩子服用退熱藥或物理降溫,再到醫院就醫。
  • 身體出現這種肉疙瘩,癌變率高達30%,別把小病拖成大病!
    結果丁女士因為疏忽定期檢查,腸息肉復發癌變,小病拖成大病!什麼是腸息肉?腸息肉是息肉的一種,是指腸道黏膜上的病變,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中老年人是高發人群,發病率為25%-80%。息肉既可以單獨作戰,也能成群結隊,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的一種,和大腸癌有密切關係。
  • 低度惡性腫瘤淋巴管肌瘤病,好發於育齡期女性,常死於呼吸衰竭
    導語: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種罕見的多系統、低度惡性腫瘤性疾病,這種疾病好發於育齡期的女性,並且淋巴管肌瘤病預後較差,就目前而言並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大多數的患者肺功能會出現持續性的下降,通常情況下患者易出現呼吸困難越發嚴重的情況,經常死於呼吸衰竭。
  • 莫名其妙呼吸困難?有這5種情況,可能是「呼吸衰竭」,快找醫生
    因此,有呼吸衰竭的相關信號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防止生命健康受威脅。1、呼吸困難呼吸衰竭也會讓身體有不良症狀,特別是感覺到呼吸不順暢,無法及時獲取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種呼吸困難的表現很可能就是呼吸衰竭。
  • 「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不論男女,孩子有這「3表現」時,別大意了!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不論男女,孩子有這「3表現」時,別大意了! 3.出血 在哪怕輕微的觸碰下患者鼻腔和牙齦都會容易出血,而且這種情況一般止血比較困難。
  • 範仲淹:不為良相,願為良醫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載,範仲淹少時禱告神靈,問日後能否當上宰相,卦象示以不能,又禱告,「不然,願為良醫。」相傳漢代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每月定期在公堂上接診百姓;南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撰《本草經集注》七卷,增擴可供使用的藥物種類達七百三十種;唐代名相狄仁傑尤善針灸,其一針落巨瘤的傳說流傳至今;唐代名相陸贄被降為忠州別駕後,集「古方名方」編錄《陸氏集驗方》五十卷,為當地祛除疾疫盡心盡力;劉禹錫匯集個人治療疾病的效驗方劑,編成了《傳信方》兩卷;蘇軾、沈括所集藥方被後人合編為《蘇沈良方》;曾經官拜右丞相的南宋洪遵將
  • 牙床上長包千萬別大意 或是成釉細胞瘤在做怪
    2018年01月15日 06:33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徐哲 譚小麗 韋佳澤 編輯:廖志榮 牙床上長包 千萬別大意或是成釉細胞瘤在做怪
  • 吳川人小心!這種假「跳跳魚」,千萬別吃,已有人中毒身亡!
    吳川人小心!這種假「跳跳魚」,千萬別吃,已有人中毒身亡!但是如果你買到或捉到這種「冒牌跳跳魚」,趕緊扔了!!這種魚叫「雲斑裸頰蝦虎魚」,它酷似跳跳魚,但卻含有劇毒:兩者外形非常相似,這種魚黏上泥巴後,很難分辨出哪個才是真身:
  • 醫生直言:身體出現4個症狀,別誤認為小病
    而肺部疾病就很善於「隱匿」,因為它是屬於人體中重要的呼吸場所,因此早期在出現疾病的時候,我們很難準確地做出判斷,等到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開始威脅到人的健康的了。但肺病其實也不是無跡可尋,醫生直言,身體上出現4個症狀的時候,別誤以為只是普通的小病,很有可能會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
  • 晨起出現4個症狀,小心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別大意!
    殊不知,這種「養生」行為無異於一邊「作死」,一邊努力自救。提醒:晨起出現4個異常的你,小心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別大意1、手指僵硬若有朋友早晨起床後,出現手指僵硬,不能正常握拳的情況,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緩解,這很可能是風溼關節炎的症狀。在現代醫學中,早上起來用僵硬的手指是診斷風溼關節炎的重要手段,僵硬的關節越久,說明病情越嚴重。
  • 因一首歌走紅,34歲呼吸衰竭,死在母親懷中
    因一首歌走紅,34歲呼吸衰竭,死在母親懷中"高楓是位全能音樂人,也是中國通俗歌壇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主流音樂的推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為歌壇也為影視音樂的創作作出了矚目的貢獻,深受業界與廣大歌迷的尊敬與愛戴
  • 這種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千萬別大意…
    這種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千萬別大意… 2020-10-16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會呼吸的痛!60歲以上每4人就有1個患有這種病!千萬要當心…
    如果不加以控制,患者會逐漸進展為慢性呼吸衰竭,影響心、腦、腎等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 於雪梅與張大爺溝通後,詳細告知了此類疾病的危害,並為他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並指導他院外如何規範治療、如何進行肺康復訓練和自我生活方式的管理。 張大爺經過院內治療,不適症狀明顯改善,並遵照於雪梅的囑咐,出院後認真進行治療和康復鍛鍊。
  • 國外一家7人中毒,可導致嘔吐,癲癇,呼吸衰竭...
    疾控中心警告說,Zoanthid(紐扣珊瑚)可能含有一種叫做palytoxin(海葵毒素)的物質,攝入後會導致嘔吐,癲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這種毒素是自然界的第二毒物。1克海葵毒素可以殺死30萬隻小鼠和80個人。這種毒素可以透過人的皮膚,還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變成氣體,只要很少的量就可能致命。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胃炎到胃癌的距離其實只有四步,若一直硬扛著,可能就會變為萎縮性胃炎,再到腸上皮化生,最後就會發展成胃癌了。
  • 總是感覺到手麻,是哪些病來臨的前兆?別大意,早緩解早健康
    在體檢的時候,被告知患了大病,徹底被嚇壞了,事實上,任何病症都不是突然到來的,在早期都有預警信號,重視這些預警信號,可以提前保健,例如感覺到手麻,就屬於一些病來臨前的徵兆,希望你能提前了解。說到手麻,大家並不陌生,如果是雙手握著手機,一直玩個不停,可能會因為長時間,固定某一個姿勢,造成手部僵硬,引起手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