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籠式多功能場地、400處健身設施落地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不斷升級

2020-12-2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道光 青島報導

2020年是青島體育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青島市體育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強化擔當、主動作為,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和國際時尚城攻勢確定的各項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體育、建設體育強市取得新的成績。

一、辦實事、解難題,青島體育聚焦民生,回應社會關切,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以變應變,危中尋機,疫情時期全民健身不斷線。疫情打亂了社會生產生活秩序,但沒有終止體育前進的步伐。在疫情防控、居家隔離的關鍵時期,市民不能到室外鍛鍊,我們就及時推出居家健身,每日推薦1個室內健身項目,開設居家健身空中大講堂、電視教學專欄,開通健身諮詢熱線、網絡公益課程,有效地滿足了疫情期間群眾健身健康需求。線下活動不能辦,我們就線上辦,開展50餘項線上體育賽事活動,得到市民積極響應與熱情參與,訪問量超過1000多萬人次,我市居家健身被國家體育總局作為典型向全國推廣。

——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不斷升級。市民健身最關心、最緊迫的是場地。我們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藉助「市辦實事」,全年建設籠式多功能場地100片,建設口袋公園、森林公園、時尚健身公園104處,社區健身吧、智能健身設施、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60處,更新新建400處健身設施,群眾健身更加便利。根據疫情形勢,及時布局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全民健身,啟動「全民健身月」,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集中推出登山節、社區健身節、沙灘體育節、「十百千萬」 健康大使評選、「青島球王」系列賽等群眾體育活動,做到了全民健身強度熱度不減、總量不減。

——你健身,我買單,讓市民得到實實在在的體育實惠。率先推出全民健身消費券派送活動,通過市場化運作,讓利於民。2期派送共30餘家健身機構近百家門店參與,發放各類消費券19萬餘張,市值2億多元,為健身經營單位引流客源超過4萬人次,為市民健身提供了方便,也有效拉動了體育消費,新華社為此還專門發了通稿。開展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測驗和國民體質監測,把科學的運動體檢和健身指導服務送到市民身邊。

二、勇擔當、善作為,青島體育亮點紛呈,點燃城市激情,捍衛城市榮譽

——足球振興再結碩果。黃海青港隊在2020中超聯賽以頑強的精神保超成功,再次燃放了城市激情。四支專業足球隊同時徵戰職業賽場,創青島足球歷史,膠東杯、社區杯、足協杯、市長杯足球賽精彩紛呈,2023年亞洲杯專業足球場7月31日順利開工,再現足球之城輝煌。

——賽事引進取得突破。全力引進有影響力的大型體育賽事,6月20日,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首個全國性大型體育比賽--2019-2020賽季CBA聯賽複賽在青島順利開賽,季後賽、總決賽幾乎整賽季都在青島舉辦,並留下首張20支球隊全家福,開創了CBA歷史,極大提升了青島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國籃協授予我市「2020中國籃球特殊貢獻獎」。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第四次花落青島,遊出一個世界紀錄,引爆全國體育界,讓青島再次成為焦點。

——競技體育成績喜人。全年青島籍運動員參加全國以上比賽獲得金牌31枚。陳夢在國際乒聯女子世界盃上收穫個人首枚世界三大賽單打金牌,蟬聯國際乒聯巡迴賽總決賽冠軍,實現重大突破。周靖然在第十四屆冬運會上實現我市冬運會獎牌「零突破」。青島仁洲第五次奪得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總冠軍;國信雙星男籃第二次打入聯賽八強,我市競技體育繼續保持全國領先、省內龍頭地位。

——體教融合全國領先。堅持先試先行、改革創新,我市做法在全國、全省青少年體育會議上作交流。目前,全市各級各類體育特色學校已達 658 所,校園體育更加豐富。體校建設納入教育發展整體規劃,2020年市體校156人參加高考,121人順利升入高等院校,其中20人考入北大、清華等雙一流大學。

三、市場化、平臺化,青島體育強力復甦,賦能經濟發展,體育產業駛入快車道

——堅持融合思維,產業發展的路子更寬了。全面落實「六保」「六穩」任務,出臺我市促進體育消費意見,入選第一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開拓思路、制定政策,潛水、帆船、水上摩託艇等涉體海上旅遊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規範;水陸環島戶外體驗路線,上榜全國國慶黃金周19條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舉辦第十二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30項賽事、交流、文體、商貿活動,掀起了體育旅遊的嘉年華。召開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搭建體育時尚創意交流和產業合作平臺,促進時尚和體育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體育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精準招商,項目招引的力度更大了。緊盯龍頭企業,推進總部經濟,重點項目紛紛落地。藍谷電競產業園項目成功籤約,世界羽聯青島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基本完工,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順利開工,中國休閒體育運動學院(萊西)落戶青島,IBF總部機構落戶、中國羽協及羽毛球國家隊訓練基地項目正在積極對接,體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堅持市場運作,時尚體育看點更多了。堅持開放辦體育,引導社會資本通過投資運營、聯辦合作、冠名贊助等形式參與體育,100餘家企業與體育牽手,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完善賽事補貼辦法,鼓勵社會力量承辦賽事活動,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開門辦賽的模式初步形成。時尚體育節、城市定向賽、周末帆船賽、馬術邀請賽、快樂網球賽等時尚賽事,讓城市更加充滿活力;發起成立膠東經濟圈體育協同發展聯盟,舉辦膠東經濟圈城市青少年雲上夏令營、青少年桌球賽、網球聯盟團體邀請賽、半島城市帆船賽,築起了區域時尚體育新高地。山東省首屆品牌體育賽事評選中,我市「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嶗山100公裡國際山地越野賽3項賽事獲評「十大精品賽事」,「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等6項賽事獲評特色賽事等獎項。

一年來,青島市體育局緊密結合「三我」活動,堅持「開門辦體育」,廣泛聽取廣大市民、體育愛好者、運動員家長及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主要領導帶頭參加民生在線、行風在線、網絡問政,回應社會關切,現場答覆或解決問題。主動聘請133名體育社會監督員、作風監督員,公布局長電話,全過程全方位參與體育工作,人民滿意體育辦得怎麼樣,真正讓群眾說了算。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對標先進城市、對照市民期盼,我們的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管理維護跟不上、不及時的問題依然存在;競技體育有「高原」但「高峰」不夠明顯,在全國拔尖的運動員偏少;發展體育產業的思路不夠寬,體育俱樂部實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涉體類消費糾紛時有發生,協調處理的工作機制還需完善。

2021年,全市體育工作將圍繞推進體育強市和健康青島建設目標,瞄準建設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國家體育中心城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辦好人民滿意的體育,讓人民得實惠,讓城市添光彩。

相關焦點

  • 梁平:完善體育設施網絡建設 推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近年來,梁平搶抓機遇,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速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高密度布局健身場所和設施,接連舉辦多項體育賽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體育事業正成為新時代梁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動能。推進體育設施建設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在全民健身中心,市民運動健身的身影讓冬季充滿了激情。
  • 十三五期間健身全民總動員 青島「8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健身設施1萬餘處,基本建成了城區「8分鐘健身圈」 ,農村基本實現了健身設施全覆蓋。自2015年開始,將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地建設列為「市辦實事」,每年投入3000萬元,五年來共建成686處以籠式多功能運動場為主的運動場地。
  • 五年投資3億促進全民健身!青島「8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組織群眾身邊的健身活動,通過舉辦群眾身邊的健身賽事,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提供群眾身邊的健身指導,逐步實現了全民健身總動員,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了全民健身當中。群眾健身更加便利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來,青島市共計投入約3億元,著力解決市民健身去哪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健身設施1萬餘處,基本建成了城區「8分鐘健身圈」,農村基本實現了健身設施全覆蓋。
  • 推進全民健身 我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今年將超過2平方米
    來源:來源:平陽新聞網  清晨,鳳湖公園的健身路徑上,幾個統一著裝的大爺正悠然地打著太極拳;夜晚,河心亭旁的廣場上,一群大爺大媽正在跳著節奏歡快的廣場舞……這些都是記者在昆陽鎮經常看到的景象。  近年來,縣體育局積極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使全民健身組織逐步健全、體育公共服務設施日趨完善。為增強廣大群眾的健身意識,提高國民體質水平,縣體育局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一致好評,營造了健康向上的全民健身氛圍。
  • 數字體育為浙江省全民健身插上智慧翅膀
    全省群眾體育工作成績斐然,基層體育場地設施增長,公共體育服務更便捷,基層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更豐富,全民健身指導更科學。  伴隨浙江體育數位化改革轉型的腳步,「網際網路+」不斷賦能浙江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慧化、智能化,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中不斷發揮更大作用,成為今年浙江省群眾體育工作的一大亮點,為全民健身插上了智慧翅膀。一個更加「聰明」的「10-15分鐘健身圈」正躍然紙上。
  • 全民健身日上海近千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跟著「琪琪」「康康...
    今年8月8日是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當天,全市近千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同時鼓勵、支持和引導經營性體育場館向市民免費開放。期間,將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做好預約、限流等工作,確保場館開放安全有序。近年來,上海全民健身設施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讓市民可以就近就便健身。上海體育健身地圖於7月底正式上線。
  • 「建」康有我,中建集團助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建」康有我,中建集團助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2020-10-22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年投入三億打造「公眾健身房」,青島居家健身成全國典型
    ,提供群眾身邊的健身指導,講好群眾身邊的健身故事,大力實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加快推進「親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健身設施1萬餘處,基本建成了城區「8分鐘健身圈」 ,農村基本實現了健身設施全覆蓋。自2015年開始,將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地建設列為「市辦實事」,每年投入3000萬元,五年來共建成686處以籠式多功能運動場為主的運動場地。
  • 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體育總局召開群眾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國家體育總局12月9日在京召開群眾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苟仲文出席會議並講話,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建明主持會議。
  • 全民健身日 健康動起來(健身新視野)
    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題是「推動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將帶動新一輪的健身熱潮。  激發參與熱情  今年全民健身日,各項目協會或發揮運動專業的優勢,或藉助體育冠軍、體育明星的榜樣號召力,營造熱愛體育鍛鍊的良好氛圍,激發全民參與健身的熱情,推動全民自覺健身、便利健身、科學健身、文明健身。
  • 河北省全民健身條例獲人大常委會通過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協調機制,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的全民健身相關工作,並指導村(居)民委員會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 歡樂濱海城新建11處健身設施 昌福路將建健身口袋公園
    市北區歡樂濱海城區域內新建11處健身設施車景華介紹,市北區在歡樂濱海城區域內新建11處健身設施,安裝118件各式各類健身器材和休閒設施。2020年計劃在昌福路新建一處時尚健身口袋公園。下一步我們將協同市南區加強體育設施規劃,選擇新建樓宇,利用老舊廠房改造、以及城市金角銀邊等空間,建設一批規模適中的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努力滿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 全民健身讓城市更活力-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近年來,潼南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抓好「體育事業產業發展」「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及開放」「體育志願服務」等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好體育人行動」,以實際行動、實際效果,為廣大群眾參與體育運動搭建平臺,形成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階段有高潮,常年不斷線」的群眾體育特色,營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為潼南社會事業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
  • 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國家體育總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十四五」時期,圍繞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建設及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目標,我們要堅持以不斷滿足人民的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為主線,以提升群眾的體育參與水平和質量為核心,積極倡導運動促進健康理念,拓展公共體育空間,開展科學健身指導,解決好人民群眾去哪兒健身、怎麼健身等問題。  要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
  • 北京西城提升「一刻鐘健身圈」品質 南北護城河將建濱水健走體系
    此外,今年西城區將建設32處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隨著西城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健身已成為人民群眾嚮往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盼。但地處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西城區由於轄區面積有限,人口密度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與場地設施緊缺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健身去哪兒?」——成為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
  • 五年投資三億促進全民健身!青島「8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綜合消息,青島市在過去5年投入約3億元,著力解決市民健身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健身設施1萬餘處,基本建成城區「8分鐘健身圈」,農村基本實現健身設施全覆蓋。   2015年以來,青島市將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地建設列為「市辦實事」,每年投入3000萬元,五年來共建成686處以籠式多功能運動場為主的運動場地。
  • 讓全民健身「熱」起來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提升建設運營水平等多方面,為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指明了方向,引發業內熱烈反響。
  • 全民健身日上海近千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開放,跟著「琪琪」「康康...
    今年8月8日是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當天,全市近千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同時鼓勵、支持和引導經營性體育場館向市民免費開放。 近年來,上海全民健身設施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讓市民可以就近就便健身。上海體育健身地圖於7月底正式上線。市民通過上海體育微信小程序「來滬動|健身地圖」即可使用。健身地圖包括體育場館、遊泳場所、學校場地、公共設施、共享球場、賽事活動6大服務內容,覆蓋全市各類體育場所近2萬處。
  • 全民健身 有你有我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系列報導來看天津如何通過完善設施場館、培養專業人才,助力全民健身活動開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有個好的鍛鍊場地,「十三五」期間,天津著力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第一步,就從設施建設入手。依託已有公園,建設15個全民健身中心,以及3700多個健身園,讓市民出門步行15分鐘,就能找到一個鍛鍊場所。西沽公園裡,也建起了健身中心,籃球、遊泳、桌球都有了活動場地。條件好了,隊伍也逐漸壯大,兩年裡,人數增加了十倍。
  • 包頭市青山區:10分鐘打造全民健身「幸福圈」
    人民身體健康是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全民健身則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近年來,包頭市青山區不斷完善體育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努力打造10分鐘全民健身「幸福圈」,讓市民享受更高品質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