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買盲盒時,有人已經靠它賺了4.5個億,秘訣都在這裡

2020-12-23 第一財經

評論贈書:沒有故事的生活潮玩藝術新品牌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將會選3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新品牌的未來》(互動平臺:「第一財經資訊微信公眾號

2019年8月,天貓發布了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盲盒(手辦)已經成為 95 後玩家增長最快燒錢最多的愛好。去年有近 20 萬消費者在盲盒上花費超過 2 萬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壕擲百萬。

圖片來源:泡泡網

跟之前的球鞋圈一樣,盲盒的火爆讓潮玩手辦這種小眾愛好開始出圈,甚至被賦予了金融屬性,不少人將盲盒當成理財產品一樣炒賣。

所謂盲盒,就是一個個裝著款式不同的玩偶的盒子,這些盒子包裝一樣,拆封之前不會知道裡面裝的哪一款,為了集齊全套玩偶,一大批 95 後 、00 後不惜一擲千金。

IP+盲盒,靠1個娃娃賣出4.5億

去年淨利潤超4億的網紅盲盒公司泡泡瑪特,在「六一」兒童節當晚,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開啟赴港上市之路。

沒有故事的生活潮玩藝術新品牌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

一、洞察消費者心理,建立文化認同

藝術追求絕對的獨特性,而商業設計追求一定程度的普遍性,設計的普遍性是更理性的。如何把一些很獨特的東西結合理性的商業設計變得普世化,這就是生活潮流藝術的品牌創建之路。

好的商業是滿足各種分層的消費者的心理和內在需求,即滿足隱藏的不同的人性,如「便捷」的滿足產生了電商購物、對「刺激」的需求形成了軟性癮品。現在消費者的偏好越來越個性化和小眾化,藝術感和設計感是形成差異化商品競爭的一種重要戰略。

消費者不再滿足於解決基本溫飽,他們需要更豐富的精神生活產品。在基礎生存需求獲得滿足之後,消費者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感、追求更好的情感表達,而且希望與眾不同的精神文化認同。

在日本市場中廣泛流行手辦文化、扭蛋文化、小額賭博,其市場容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成長性也非常好。這種潮流文化不僅在年輕人中間流行,還廣泛滲透到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最近在中國特別流行的盲盒玩法也迎合了類似的消費者心理。

潮流品牌具有明顯的人格化特徵,消費者把對人的感情寄託到玩具等物件上。單一的玩具形象不容易形成穩定的消費流量,但潮流品牌集合店通過連鎖門店的場景構建,把潮玩亞文化直接帶到了主流文化中,吸引了大量粉絲,通過大型潮流玩具活動來宣傳和推廣。其實是通過各種營銷手段,把情感附著在產品上來換取精神文化認同。

二、打造消費者情感連接的通道

從人群研究的角度長期來看,人總體上會進入更孤獨的狀態,人對人的感情寄託變得越來越難維持,這時大多數人會需要一些短暫的、讓自己快樂的東西或場景來轉移消極情緒。人們可能通過養寵物來獲得精神和情感寄託,寵物的互動性比較強,所以寵物通常會被視為家人,而不是動物。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孩子,很多成年人也都喜歡玩具,所有人都需要一個不設防的平靜的原點。越來越多的人會把精神寄託到一些美好的、勾起回憶的物件或玩具上,這種情感物化尋找那種短暫的情感依戀的感覺是在人性中一種長期的深層次的需求。

每個人的內心都想像個孩子一樣去尋找一種簡單的快樂。具有設計感的人物形象可以引起每個人內心的共鳴,回憶起很多小時候的遊戲和場景,帶來短暫的美好記憶。

潮流品牌構建的內核是品牌娛樂化,從銷售商品變成連接情感傳遞娛樂。「無用之物」只是功能上的無用,這些玩具恰恰給人帶來了精神安慰。

IP 的設計往往是藝術家的傑作,這種設計源自某種文化精神,所以IP 潮流的形成並非是確定性的,而是偶然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藝術靈感的多元化成功往往是由很多藝術家創造的,而不是一個人的貢獻。

如何對商品賦予文化精神的連接能力?

答案是「圓夢」,創造一個夢想並幫你保護夢想。文化和情感的連接直觀地表達為文字、圖案、色彩和IP 的視覺。包裝也在營銷策略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從消費者看到包裝、拆開包裝那一刻開始就開始實施營銷。

最佳案例是三隻松鼠品牌的營銷玩法,為消費者設計了很多貼心的小驚喜,如以僕人口吻和顧客溝通的漫畫卡片、收拾果殼的袋子、去殼的工具……消費者購買的是一種心情,具有情感附加值的商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有「僕人」來提供服務,而三隻擬人化的卡通松鼠來幫我們「圓夢」。

夢想是需要來守護的,不能輕易地打破它。這個原理和奢侈品的模式是相同的,奢侈品與購買者建立了一種情感連接,購買者向其他人炫耀了某一種「高貴」的形象。所以奢侈品一定不能輕易打折,要保護好這個夢想。這個夢想連接了虛榮、炫耀、喜愛、崇拜等複雜情感,也以商品來體現了購買者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泡泡瑪特是在潮流文化中一個非常特別的品牌。它經歷了多年的連鎖經營,在2018—2019 年實現了爆炸式的成長。它在形成潮流品牌的過程中完成了以下成長路徑。

首先是籤約多名創意藝術家。因為潮流單品到底是否受歡迎是不確定的,所以泡泡瑪特不斷推出新品,同時還要保證每一個產品都受歡迎。

泡泡瑪特最初是一家零售連鎖企業,可以幫助創意者銷售IP 衍生商品。泡泡瑪特作為渠道資源者,可以支持藝術家不斷進行創意創作,並且用方法論把IP 玩具進行了工業化、商品化的改造。它通過標準化的商品,使這個品牌能適合更多的人。這有點像風險投資,需要進行多個IP 創意的組合,通過零售門店的實踐來驗證其中的真正爆品。

過去這種潮流玩具的目標受眾更多是以男生群體為主,比如變形金剛、機甲類戰士、怪獸類玩具。而泡泡瑪特重點開發女生喜歡的產品,這些產品具有更加萌化、公主化、可愛化的形象。女生在衝動購買方面的力度遠遠超過男生。

盲盒類產品是泡泡瑪特高速成長的重要策略。盲盒的本質是小額賭博,這種玩法會激發年輕人的搜集欲望,類似於集郵。而且泡泡瑪特會定期推出限定款、隱藏款產品,增加收集難度,年輕人非常喜歡這樣的過程。那些限量版的IP 產品形成了一個小圈子內的價值共識,進而衍生出了溢價能力。有一些產品變成了收藏價值的產品,並且有些購買行為形成了線上的收藏交易行為,甚至一部分金融行為。這些衍生的價值共識使銷售變得異常火爆。

泡泡瑪特的文化特質給一線城市比較高檔的購物中心帶來了年輕的人群。門店場景使緊跟潮流的年輕人群快速接觸到品牌文化,並形成傳播效應。有時候泡泡瑪特的爆款會吸引很多人來排隊購買。其實線下的場景塑造是幫助泡泡瑪特形成品牌認知的一個重要方式。此外,形成品牌認知的另一個大招就是舉辦潮玩大展,既售賣潮玩,又推廣了中國潮玩文化。

在潮流品牌打造方面,雖然過去沒有可供學習的經驗,但是泡泡瑪特通過不斷試錯,自己搭建了整個產業鏈的基礎設施,大部分流程都是獨自完成的,線上、線下的直營門店渠道以及所有中間環節都形成了重要的壁壘。

評論贈書:沒有故事的生活潮玩藝術新品牌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將會選3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新品牌的未來》(互動平臺:「第一財經資訊微信公眾號

書名:《新品牌的未來》

作者:翁怡諾

出版社:湛廬文化/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相關焦點

  • 有人靠轉賣一年賺10萬元,「盲盒經濟」下誰是受益者?
    在閒魚上,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一位上海閒魚用戶轉賣盲盒一年就賺10萬元之多。這股盲盒風還會刮多久?誰都沒有定論,不過唯一確定的是,與此相關的產業鏈定會更細分、更多元化。集盲盒上癮的人在盲盒面前,金牛座「惜金如命」的基本屬性也失效了。
  • 虧損3年後,網紅盲盒公司再戰IPO:一年賺4.5億,堪比印鈔機
    靠著「盲盒」概念名聲大噪的國內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瑪特無疑是當下盲盒界的網紅,如今,這家夫妻店將赴港上市。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實現爆發式增長。單以2019年數據計算,淨利潤率達到26.8%。
  • 你在地鐵站隨意買下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當你在地鐵站的自動販售機隨意買下一個盲盒時,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人靠著盲盒這個不起眼的生意,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盲盒,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很多非常好的傳統營銷創意到了中國,見陣風就長大,成為與時俱進的網際網路營銷思維。比如說:盲盒。
  • 4年狂賺5個億,最牛個人投資者,投資新三板的三個秘訣
    然而,也有人找到辦法,在新三板大賺其錢。 Y先生就是這樣的人,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簡單算了一筆帳,Y先生從2015年開始投資新三板,投資了2個億左右。算下來,保守估計Y先生在新三板賺到了至少5個億。為什麼能如此賺錢?投資新三板股票的核心邏輯是什麼?逐鹿君最近拜訪了Y先生,聽他分享在新三板賺錢的秘訣。
  • 59元一個「盲盒」玩具,一年賣16.8億,這個點子你借鑑一下
    有這麼一家做玩具的企業,他們採用盲盒的玩法,去年的營收做到了16.8億,而淨利潤呢?更是高達4.5億,怎麼樣?這樣的成績是不是讓你有些驚訝,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在我看來呀,他們這個模式的核心無非就是一個字「賭」。你要問什麼生意最賺錢,是不是都寫在刑法裡面啦?如果你真的要去研究刑法的話,你可能會發現,暴利的模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夠讓人「上癮」。
  • 血賺 4.5 億的盲盒,正在悶聲發大財
    你玩過盲盒嗎?就在前不久,靠著賣盲盒發家致富的泡泡瑪特不是在港交所上市了嗎?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讓它進入你的習慣區間,其實就是讓你對它上癮。等你上癮了,掏心掏肺掏錢,一切就都水到渠成。 你投入產品越多,就越離不開它,繼而引發下次「觸發」,從而開始一個正向循環。 在我們的身邊,上癮模型幾乎無處不在,不管你買不買盲盒,它都與你我息息相關。 這篇我們就從「上癮模型」入手,講講盲盒經濟背後的故事。
  • 數百萬年輕人迷「盲盒」,I Do推出「愛情盲盒」新玩法
    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5.14億、16.83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9952萬、4.51億,毛利率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堪比白酒。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
  • 盲盒「拆」出4.5億盈利!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潮玩生意能「潮...
    原標題:盲盒「拆」出4.5億盈利!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潮玩生意能「潮」多久?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運營有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
  • 盲盒當道,韭菜橫行
    在這數萬個幸運盒子的開箱視頻裡,有人花600塊買了20個現金幸運盒子,開出了701塊現金,最終純賺101塊。也有人一次買了100個售價59.9的盒子,最後成功開出了遙控無人機、手持印表機等驚喜產品。這種所謂的幸運盒子網上都有賣,線下也有自動售貨機,價格在十幾塊到幾十不等。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比如,「它為什麼賣那麼貴?」、「這樣一家公司憑什麼千億市值?」 甚至有人認為,泡泡瑪特在「割年輕人的韭菜」、「收智商稅」、「沒有社會價值」。但也有它的用戶反駁稱,「不要問,問就說明你們不懂年輕人」。還有投資人士說,「你就當它是個線下實體遊戲,玩家氪金買皮膚裝備,偶爾還能有些二級市場交易行為,是不是好理解一些?」
  • 僅靠潘多拉式的盲盒,就能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如果你對泡泡瑪特是誰沒什麼概念。那聽完它的具體業務,你或許就會有一定的初步認識了。近幾年,它最火的產品就是盲盒。在金江的印象中,最神秘、誘惑力最大的還是潘多拉的盒子。但它只存在於神話故事之中。它的名字就叫做盲盒。關於盲盒,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或許已經入手過,甚至是盲盒的忠實消費者。確切來說,盲盒起源於日本,裡面裝的都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
  • 這種盲盒千萬別買!
    看到群裡很多人都在收購盲盒產品,小王十分心動,想要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取差價。等到盲盒發售時,小王成功搶到了68元的盲盒,隨後群內人員便以80元左右收購了。一開始,平臺發布的都是幾十元的「水滸盲盒」,小王所賺到的差價不過只有幾十元。
  • 泡泡瑪特上市,盲盒是收割韭菜還是承載夢想?
    根據阿里的數據,在天貓上,每年為盲盒花費2萬元以上的消費者,已經達到了20萬人。 在閒魚App上,2019年共計有42萬消費者交易盲盒,其中最高溢價達到39倍。也就是說,你若是以59元錢(一般定價)買一個盲盒,也許可以用2000多元錢賣出去。今年雙11,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銷售額達到8212萬元,同比增長295%。
  • 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我那會沒能力買手辦,都是舔。」直到雯雯工作後,才有了買手辦的閒錢,一開始是買盜版,後來攢錢買正版。雯雯告訴《未來商業觀察》,柜子上的所有手辦原型全部來自於她喜歡的動漫或遊戲人物,她從沒為一時興起的喜歡買過單,就連買盲盒也一樣。「一個IP它有聖誕節、動物等不同系列,看著幾十塊錢不貴,但一套下來不比一個正版手辦便宜。」
  • 半年賺8億,這個暴利行業為何沒有注意?
    一個小小的盲盒,你能想到,它居然能夠賣到身家450億嗎?一年的時間,這家企業從退市又上市,身價暴漲2150%。它究竟又有哪些魔力呢?又為什麼能夠那麼賺錢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市值近500億元,近期又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
  • 沒有故事的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4.5億?
    據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已運營 85 個IP,包括 12 個自有IP、 22 個獨家IP及 51 個非獨家IP。但是,泡泡瑪特的IP與世俗概念的IP不同,它之後並沒有故事支撐。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曾問過王寧:「以前大家買手辦,買的是它背後的故事,比如漫威、迪士尼這些常青IP,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在驅動消費者買單。
  • 男子靠放屁絕技賺到4.5億,錄製屁聲音效要收費30萬
    日本一名男子靠一門獨門「放屁」絕技巡迴表演,竟然用15場表演就賺到了4.5億日元(約3000萬人民幣)。而他為遊戲、影視公司錄製放屁音效,最高收費達到30萬日元(約合2萬人民幣)。
  • 《冰雪奇緣》同款公主裙賣了4.5億美元 為什麼我卻買不到《哪吒...
    都市快報訊 講真,現在已經到了一個人人都能短暫成為IP的時代。剛秒殺了「狗屆頂流」李佳琦家Never和完美日記推出的眼影盤,又忙著去搶購「奶茶界Supreme」喜茶推出的腮紅;靠著盲盒玩具掏空90後錢包的泡泡馬特,都衝擊港股IPO了。
  • 泡泡瑪特的「盲盒故事」還能講多久?
    二次進軍資本市場的泡泡瑪特顯然準備充足,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泡泡瑪特已經拿到了8輪融資。就在今年4月,泡泡瑪特剛完成了上市前最後一輪戰略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就像《阿甘正傳》中說過,「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盲盒也一樣,沒買下並拆開它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款式。這種由不確定性帶來的心理情感,就像賭博和遊戲一樣,往往讓人慾罷不能。同時,盲盒還戳中了人們的「收藏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