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八佰》

2021-02-08 流沙走石
無論是經典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是二零二零年上映的電影《八佰》對觀影人而言都是兩部經典抗日之作。前者講述滇緬抗戰的歷史,而後者講述上海四平倉庫保衛戰。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與《亮劍》被視做影視經典之作,永遠的留在了觀眾心裡。而其之所以經典,不在於畫質有多精美,不在於特效有多炫酷,而在於充分尊重和貼合那段崢嶸歲月。而在特效技術成熟,畫質製作精良的今天,管虎導演用不一樣的拍攝手法帶著他的新作《八佰》又走進了大家的視野。電影八佰上映的那一天,電影院裡不知有多少人在默默地流淚,沒有先輩義無反顧地保家衛國,哪裡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呢?看完電影八佰,不僅記住了電影臺詞:「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也記住了先輩們的光榮事跡。

                                       電影《八佰》

在那段崢嶸歲月裡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共同抵禦外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保家衛國,乃泱泱大國國民之責任。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戰爭是殘酷的,到處都是流血和犧牲。可我們的先輩們,為了家國,為了守衛自己的土地和親人們,義無反顧地向前衝。他們也只有一條命,可他們知道保衛祖國比命還重要。有國才有家,保衛祖國就是保衛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家。

謝謝你喜歡我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比起破億的《八佰》,《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更應該被觀眾熟知
    個人覺得這部劇甚至比《八佰》更加好看。《我的團長《八佰》講述了一群殘兵潰將死守戰場的故事,其實說八佰有點過多,真實記載只有四百人,在淞滬會戰期間死守上海,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註定赴死的搏鬥,最後以悲壯的犧牲而告終。而《我的團長我的團》同樣是一批殘兵,但對人物印象的刻畫更為深刻。尤其是小書蟲。
  • 10年後,因為《八佰》,我看懂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能夠在上映的第5天就拿下11.11億的票房,這樣的電影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在今年電影市場極端不景氣,寒冬剛剛回暖的時候,能夠打出這麼漂亮的場面,《八佰》算得上是成功的。這些年來,能夠真實、客觀還原正面戰場的實況的影視作品不多,劇照 和當年《我的團長我的團》相似的是,《八佰》也是一部真實反映正面戰場的戰爭劇。都是從殘兵敗將被整合開始,都是以非常悲壯的方式收尾。
  • 終於等到《八佰》,為什麼我還是對《我的團長我的團》念念不忘
    電影《八佰》的上映,再度喚醒了觀眾對民族歷史的求索,隨著討論的展開,一部多年前的老劇也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播十一年以來,再沒有任何國產影視劇有這樣的膽魄和野心,去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對著記憶的深谷,對著世道人心,拷問我們曾經的潰敗,拷問我們丟掉了又被找回來但很快又被丟掉的那部分。
  • 《八佰》電影謝晉元是中校團附,他們團的團長是誰?
    昨天我看了電影《八佰》,拍的很感人,保衛四行倉庫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團第一營,1937年10月底,在中校團附謝晉元的帶領下,抗擊日寇,謝晉元並不是五二四團長,那麼,當時的團長是誰?當時的五二四團團長是韓憲元,韓憲元出生於1906年,是廣東文昌人,在1924年,他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1926年1月畢業,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他作為團長,在上海閘北作戰,在撤退前留下五二四團一個營防守四行倉庫,由中校團附謝晉元和少校營長楊瑞符率領,在分別前,韓團長親自勉勵謝
  • 為何《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抗戰劇?
    8月21日,華誼兄弟出品,號稱拍攝周期達到十年的電影《八佰》終於歷經波折後終於與觀眾見面,上映十一天後,《八佰》票房突破20億大關,無論是對於受疫情影響巨大的電影行業,還是對於麻煩不斷的華誼兄弟而言,都是一劑強心針。
  • 《我的團長我的團》僅談藝術性
    八佰讓我重溫了國劇之光:我的團長我的團。比起不顧戰爭邏輯、歷史史實的「歷史大片」,團長的真實和踏實、思想立意更值得讚揚和銘記。我的團長我的團堪稱國產戰爭歷史片的扛鼎之作。團長說清楚為什麼前期我們會被日本欺負成那樣,也說清楚了即使被欺負成那樣中華民族也沒有屈服,既告訴世人怎麼敗的和怎樣反敗為勝的,又啟迪了後人如何避免歷史重演。從電影藝術性來說,團長不論是敘述還是拍攝畫面更或是演員演技都達到國產戰爭片的至高水平。
  • 同樣虛構了歷史,為什麼《八佰》和《團長》評價差這麼多?
    借《我的團長我的團》劇迷們的話說,就《八佰》這種對主題的表現水平,也就是電影投入大,包裝好,宣傳搞得大,才會出現爭議。如果這樣的水平只是一部電視劇,拿來和《我的團長我的團》相提並論,早就被噴出翔了。對於此話,在下是深感認同的。
  • 為何《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抗戰劇? | 循跡曉講
    相比於對岸1975年拍攝的《八百壯士》,管虎為電影取名《八佰》,目的是讓大家看到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人,電影設法刻畫出戰爭中的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如何經歷思想上的鬥爭而後最終選擇捨生取義,以生命捍衛國土。
  • 我對電影《八佰》的評價
    分了三天晚上把《八佰》這部電影看完了,是網上的超清版本,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這辣雞電影,真是我浪費時間,去電影院看那就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即便放下了之前對這部電影的偏見,確實電影的主角不是孫元良,當然也不是謝將軍,而是小湖北,以及一眾的普通戰士,讓人覺得它是像《我的團長我的團》一樣的模式,但是即便不管歷史上的情況,這《八佰》電影也是乏善可陳,除了拍攝手法很高級,畫面的對比很不錯之外,電影故事本身是很違背常識的,比方說大冬天在河水裡泡著
  • 《八佰》我推薦的理由
    丈夫許國實為幸事,《八佰》真的值得一看。我推薦的理由特別簡單,這部電影展現了國民黨八佰壯士氣吞山河臨危不懼的精神,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侮的偉大篇章。看完後你會熱血憤張,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 《我的團長我的團》11載,段奕宏進步,張譯大跨步,張國強沉寂
    身邊的朋友就不止一次給我安利,蘭曉龍的同名小說《我的團長我的團》,認為小說配電視劇更有味道!不是沒時間,而是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太經典,我不忍破壞那些腦海中的畫面,那一群有血有肉的群像已經深深的刻在腦海!
  • 《我的團長我的團》續集將至,張譯回歸,康洪雷蘭曉龍能否上陣?
    比如最近的熱映並登頂2020年度全球票房冠軍的《八佰》,還有十幾年前的《亮劍》,都同樣經典。不過,好的抗戰劇總是百裡挑一,近年來也出了不少「雷劇」,一度刷新觀眾的三觀。這部劇的續集叫《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這部劇的故事背景是解放戰爭時期,所以不是翻拍,是實打實的續集。 今年1月份,這部劇已經通過了備案,由安瑞影視出品,而這家公司,正是當年《我的團長我的團》裡「孟煩了」的扮演者張譯名下的公司。
  • 八佰劇組:去油的中年演員,脫稚的偶像,比《團長》差在哪?
    看這部電影時,突然就讓人想到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首先是隊伍構成上有些類似,再加上張譯、李晨這些人物的出場,特別是人物性格和造型上和《團長》還有一些相似。震撼淚目之餘,還是有些遺憾。在劇情上,電影有一點《團長》那個味了,可單從個人觀感來說,還是差了一個檔次。
  • 讓《八佰》、《團長》來掃清那些抗日神劇的「蠹蟲」
    這幾天可能大家一打開頭條,刷屏率最高的就是電影《八佰》的宣傳以及大家對電影的褒獎,不管是是從電影的劇情還是到演員的實力以及導演對電影的演繹技巧和手法,一眼所及的大部分都是非常高的評價,看來這部劇將有可能會成為今年最好的一部電影,不管是票房還是口碑。
  • 13年了,張涵予的這部作品,堪稱電影界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近日,由管虎執導,張譯、黃志忠、王千源、姜武主演的電影《八佰》正在點映。目前,該片首日拿下了近1500萬票房,成績喜人,不出意外的話,《八佰》很有可能將是今年首部破10億的電影。伴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不少觀眾對抗戰片的討論又多了起來。只不過,這次討論的不是抗日神劇,而是哪一部作品算是國產最佳戰爭片。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電影《八佰》
    也許是太久沒進影院看過一場電影,也許是從前天起微信的朋友圈被刷屏,也可能是自己想解一場看電影的毒,還有可能是朋友圈裡那些的女人們屢屢感慨《八佰》將她們的男人們感動到痛哭流涕以至於一包紙巾不夠用使我的好奇心再按耐不住,無論動機怎樣,結果是我手持影票走進了大悅城的IMAX影廳。
  • 誰還記得《我的團長我的團》?
    其實有很多強烈要求寫《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留言,尤其是《八佰》熱映的時候。這條簡直令人受寵若驚,🍑甚至有一種,寫不好羞於面對各位桃廠猛男辣妹的感覺。一個溫知識,打過淞滬之戰的兵,沒死的,後來又去打松山戰役了(《三毛從軍記》也暗示了這一點)。所以我看《八佰》那些好不容易從日寇槍彈下逃生的士兵,其實後面還有更慘烈的松山戰役等著他們時,心裡一陣悵然。
  • 戰爭正劇的娛樂化與戰爭兩面性,三個角度回看《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團長我的團》一開始,國軍部隊從雲南入緬參戰,打了敗仗,潰退,沒了建制,沒了士氣。兵敗,讓一些中國抗日遠徵軍戰史的細節浮出水面。這是在《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一集,從獸醫口中,用陝西方言說出的抗日將士的豪言壯語,傳達了希望。後來,他們進入緬甸作戰,敗了。如果《我的團長我的團》《八佰》表現了戰敗,那麼,美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勝利了又如何?作為盟軍中國戰區司令的蔣介石聽到消息很高興,然後,他就陷入了國內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 張譯《八佰》演得真慫,看完想起孟煩了,更期待他拍《團長》續集
    》,不由讓人想起同是戰爭戲裡的另一個張譯,《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那個嘴上惡毒、內心善良的「孟煩了」。從內容提要中可以看出,這部劇的主角是孟煩了,講述的是《我的團長我的團》時間線之後發生的故事,禪達則是讓孟煩了心繫一生的地方。從劇情上來看,可以看做是《團長》之「孟煩了續集」。
  • 誰還記得《我的團長我的團》?
    其實有很多強烈要求寫《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留言,尤其是《八佰》熱映的時候。這條簡直令人受寵若驚,甚至有一種,寫不好羞於面對各位桃廠猛男辣妹的感覺。所以我看《八佰》那些好不容易從日寇槍彈下逃生的士兵,其實後面還有更慘烈的松山戰役等著他們時,心裡一陣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