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雙標皇帝?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屬!

2021-02-18 人文歷史探秘

作為古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毫無疑問是位賢明的君主。但皇帝也是人,不是端水大師,更別說五指尚有長短,人心天生長得就是偏的,所以就算是唐太宗這位明君,也難免在處理事情時出現雙重標準的情況。

而說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雙標事件,最典型的莫過於貞觀十七年齊王李祐、太子李承乾先後謀反,唐太宗面對兩個兒子的謀反,給出的判決卻大不一樣。

按照唐律,謀反乃是十惡之首,下場只有死路一條。所以李佑謀反後,唐太宗是毫不留情地直接賜死了這個兒子,但處置李承乾時,唐太宗卻將這個棘手的問題拿到了朝上,扔給了諸位大臣——你們說說,該怎麼辦?

在場的大臣都不傻,一下子就領悟了唐太宗此舉真正目的何在。於是通事舍人來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有了這個臺階,唐太宗順勢只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保全了他的性命。至於追隨李承乾謀反的從犯們,如漢王李元昌、駙馬杜荷、重臣侯君集等人,則全部按律處死。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李承乾、李佑都是謀反,可下場卻完全不同的情況呢?原因很簡單:李承乾得寵,李佑無寵。

正因為李承乾、李佑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大不一樣,這才造成了李承乾謀反後,唐太宗想方設法為他法外開恩,而輪到李佑時,唐太宗卻是頗為厭惡的一句「汝生為賊臣,死為逆鬼」,剩下來的只有公事公辦。

看到這裡,是不是想為被唐太宗視為「國讎」的齊王李佑掬把同情淚?先別著急,因為與李佑同病相憐的,還有趙節。

趙節是追隨李承乾謀反的從犯之一,不僅如此,他還是長廣公主的兒子,唐太宗的親外甥。

李承乾謀反事發後,長廣公主為了給兒子求情,不惜跪在弟弟面前,痛哭流涕地磕頭謝罪,就為了懇求唐太宗留趙節一命,結果她得到的卻是一句「罰不阿親戚」。

不知道長廣公主看到唐太宗一邊大義凜然地說不能對親戚徇私枉法,然後按律處死趙節,一邊又免去李承乾的死罪時是個什麼心情。

事實上唐太宗身邊需要默默忍受他的雙標的,自然不止李佑和長廣公主兩個倒黴蛋,還有吳王李恪這個可憐人。

李恪與李佑一樣,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兩人堪稱難兄難弟,因為都飽受著父親的雙標。李佑受到的雙標不必再提,此處單看李恪的。

貞觀七年李恪就遠離長安到齊州上任了,臨走前,唐太宗裝模作樣地對他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

李恪聽到這話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因為同樣都是父親的兒子,李泰與李治卻一直被唐太宗帶在身邊,不必離開長安,可以盡情地享受父子之情、天倫之樂。

由此可見,所謂「家國事殊」,不過是唐太宗用來打發不得寵的兒子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無獨有偶,貞觀十二年李恪因為在安州屢屢犯錯被大臣彈劾,唐太宗在毫不留情地將其免官、削戶後,又寫了一封告誡信給他,信中有這樣一句話:「汝方違膝下,悽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

就在唐太宗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時,轉過頭,唐太宗就賞了大名鼎鼎的芙蓉園給李泰,還賜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比太子李承乾還多。

而對李承乾,唐太宗更是乾脆地直接取消了他取用庫物的限制,任他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至於李恪會被唐太宗如此雙標對待的原因,同李佑一樣,都是因為無寵,所以種種待遇遠遠不能與得寵的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人相提並論。

當然了,唐太宗雙標的事情除了這幾件外還有很多,比如長孫順德和李道宗的貪汙案。

長孫順德是長孫皇后的堂叔,李道宗則是唐太宗的堂弟,二人皆是皇親國戚、開國重臣,也都因為受賄觸犯了法律,只不過兩人最後得到的結局卻截然不同。

長孫順德不僅什麼處罰都沒有,反而被唐太宗賜了數十匹絹,李道宗則得到了免官、削封邑、送去坐牢的一條龍服務。

至於兩個人犯了同樣的罪,為何被區別對待,唐太宗給出了十分清新脫俗的雙標理由:賜絹可以讓長孫順德「以愧其心」。

那麼為什麼李道宗不能得到同樣的待遇,而是被罰得這麼慘呢?唐太宗說了,「人心無厭」,對李道宗必須「以理制之」。

然而剝開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說白了,長孫順德得以倖免於難,是因為他「地居外戚」,是長孫皇后堂叔的緣故,唐太宗一向對長孫家族多有關照,自然要給老婆的堂叔多留幾分情面。

而李道宗不過是個宗室郡王,就算之前戰功赫赫,但在唐太宗看來顯然沒有什麼法外開恩的必要,所以只有按章辦事了。

不過別看長孫順德在貪汙案中安然脫身,可他後來因為小女兒夭折而傷心得病倒,唐太宗得知後,還取笑他沒有男兒氣概,竟然因為兒女私情把自己弄成這樣。

誰知沒過幾年,唐太宗親自撫養在膝下的女兒晉陽公主也因病而逝,年僅十二歲,唐太宗傷心的一個月都吃不下飯,每天忍不住哭上個幾十次,搞得身體羸弱不堪,大臣們嚇得紛紛前來勸慰。

恐怕唐太宗當初在笑話長孫順德沒有陽剛之氣的時候,自己也沒料到,雙標到了最後也會有一天報應在自己身上,以至於被宋朝的文人嘲笑「當忘『無剛氣』之語矣」。

相關焦點

  • 「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繹美輪美奐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
    馬伸橋鎮歷史文化悠久,是薊縣歷史上的八大集鎮之一。為什麼叫「馬伸橋」呢?先說橋,是因為鎮周圍橋多之緣故。據《薊州志》載,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這裡還有十幾座石橋。「馬伸」又是何意呢?這就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係了。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麗失敗,逃至今馬伸橋一帶。李世民叫人在河上搭了許多浮橋,誘敵深入。
  • 《唐太宗李世民》最端莊賢惠的長孫無垢,李世民卻最愛吉兒
    《唐太宗李世民》是在1993年拍的一部古裝電視劇,是一部經典老劇。該劇講述了大唐開國史的歷史,也講述了一代英主李世明的豐功偉成績和感情經歷。劇裡面最經典的是李世明與長孫皇后、楊吉兒、阿史那燕的感情糾葛。
  • 來,上古歷史偶像劇《唐太宗李世民》了解一下~
    我記得好像是李世民開始沒太搭理她,她拼命倒貼,後來還跟李建成睡了,結果還是嫁給了李世民,又怪李世民不把自己當成最愛,非常棒了!另外還有一個后妃我覺得好美,不是李世民的老婆,是陳叔寶的妃子張麗華。張麗華是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她的頭髮據說長七尺,濃黑如漆,光可鑑人。羨慕。嗯這個歌詞也很合適了~
  • 李世民的孫子,家中有一個特別的夜壺,上寫兩個字,誰看了都害怕
    說起唐朝,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因為他是唐朝有名的明君。雖然李世民開創出「貞觀之治」的太平生活,但是也不能否定唐朝也是讓他落到武則天之手的。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其孫子與武則天的相關事情。
  • 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名字有民,臣民還能不能叫民?
    李世民可是號稱千古一帝的天可汗呢?胸懷博大的很!毛澤東在《沁園春·雪》提到五大皇帝,其中有四大皇帝都是中原王朝的帝王。他們分別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漢唐尤其是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強盛、最開放的朝代,但在避諱上絕對稱得上是保守。不僅在貞觀時代(貞觀元年六二七年大年初一到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需要避諱,就是在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乃至之後的整個唐朝都要避諱。
  • 從天策上將到九五之尊,唐太宗李世民經歷了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的建立要麼依靠親兄弟比如司馬昭兄弟,要麼依靠好哥們比如漢高祖劉邦,而靠兒子給自己打江山的大概也就只有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了。李淵於大業十三年在太原起兵,此時的他已經是五十一歲,長子李建成28歲,次子李世民19歲,三子李元吉14歲,真叫個上陣父子兵。
  •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在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浩浩蕩蕩地經歷了幾十個朝代。在幾十個朝代中,又誕生了上千位位帝王。那麼,在這上千位帝王中,哪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呢?首先小編作了一個資格排名。小編覺得最有作為的帝王將在以下五位帝王中產生。
  •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歷史上最被輕視且比漢武帝唐太宗厲害的皇帝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小編今日要說的一位皇帝他可不比其他的皇帝差。他不只僅是一個聰明敢冒險英勇的皇帝。仍是一位霸氣顯露智慧過人久經沙場並且還親身上陣殺敵的皇帝。他不只僅會管理國家還能帶兵交兵。不只僅能上陣殺敵還能指揮作戰。
  • 中國歷史上曾湧現過400多位皇帝,堪稱千古一帝的,卻只有這4位!
    縱觀我國歷史上,曾經湧現了400多位皇帝。雖然自秦朝以來到清朝結束,中國僅僅只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但皇帝之多,在位時間之短暫。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當皇帝還真是一份高危的工作,不少皇帝才剛剛登基,還沒有機會施展宏圖抱負,就被自己的兄弟甚至是叔父及外臣搶奪走了皇位。
  • 隋煬帝的蕭皇后與唐太宗李世民之間為什麼會產生「緋聞」?
    然而蕭皇后卻被如今某些人造了很多「緋聞」,其中最過分的是與唐太宗的「緋聞」。 要知道蕭皇后比唐太宗大了三十多歲,這在古代都是可以當奶奶的年齡差了。更不要說根據靠譜的史書記載,唐太宗和蕭皇后連幾次面都沒見過。
  • 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石敬瑭,傀儡皇帝事跡廣為流傳
    大家好,近期小編和大家簡要地聊聊我國五代的歷史。什麼是五代呢,五代史就是宋朝人的近代史,相對其他類的歷史都有較多書籍記錄,可五代史相應的文獻和書籍比較少而且大家也比較生疏。石敬瑭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所謂兒皇帝不是從小就當上了皇帝,而是通過認別人當兒子,才當上的皇帝。說起來也是有點可笑。石敬瑭原是李克用部下沙陀族戰將的兒子,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改為石姓。坐上皇帝寶座後,他說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石蠟是他家的祖先。石蠟以大義滅親的典故名垂青史。
  • 唐太宗李世民,實現休養生息,開創「貞觀之治」
    距離2021年還有106天 「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 唐太宗李世民,隴西狄道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李世民少年從軍,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
  • 我國8大皇帝詩:劉邦曹丕李世民趙匡胤霸氣,朱元璋殺氣騰騰!
    中國古代皇帝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哪些皇帝寫作過好的詩詞?誰的詩詞藝術水平最高?誰的詩詞最霸氣?中國古代皇帝詩:1、秦始皇嬴政:《祠洛水歌》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主要作品:《大風歌》、《鴻鵠歌》。主要成就:亡秦滅楚,建立漢朝等。
  • 小鳥依人一詞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誇獎大臣的!這些成語也和他有關
    唐太宗說這話的時候,褚遂良正在朝中擔任起居郎職位,主要負責記錄皇帝的日常起居言行和國家大事。長孫無忌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又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擔任過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封齊國公,位極人臣。唐太宗是這樣評價他的:「無忌善於籌算,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兵機政術,或恐非其所長。」雖然長孫無忌曾經和自己一起各地徵戰,關係親密無比,但是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認識卻非常冷靜客觀:你其實最擅長謀劃,並不擅長帶兵打仗和政治方略。
  • 歷史上最具影響的皇帝,武則天上榜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文化歷史更是博大精深,中國從古至今發展大概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古代影響力極大的那幾位皇帝把。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我國古代最為著名的皇帝,說是秦始皇也不為過。
  • 漢太宗經天緯地,能力不輸李世民,廟號的知名度為何不如唐太宗?
    筆者前幾天寫了一個帖子,裡面提到了「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網友「柳香677 」回帖問我說:「大漢朝有太宗嗎?」筆者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趣,就寫了這篇帖子,討論一下歷史上太宗皇帝的話題。古代的皇帝駕崩了,子孫會給他上廟號。開國皇帝的廟號,一般是「太祖」或者「高祖」。開創之君的廟號,一般是「太宗」。開國皇帝打下江山之後,國家百廢待興。
  • 誰才是唐太宗「貞觀之治」的最大功臣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唐代「貞觀之治」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亦是後世史學家們讚不絕口的研究話題。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英雄皇帝
    歷史評價:中國諸多帝王中,聰明勇決,識量過人的,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只要知道這段歷史的人,稍事回想,他巨大的身影就會跨越千年的時空,巍巍桓桓的孑立眼前。他胸懷坦蕩,凝聚群豪打造出來的錦繡山河,繁華社會,更是這個世界中永不泯滅的清晰記憶。李世民的領導統御是什麼呢?
  •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給出3大理由,卻沒有1個是真實的
    唐朝時我國歷史有名的一個朝代,這個統治中原近300年之久的大唐王朝,曾經有過許多的輝煌時刻,歷史有名的就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之治」,還有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大多數人認為唐玄宗李隆基是個開明的皇帝,但也是他導致唐朝的沒落,就覺得他也是存在一定的人生汙點。而唐太宗當政之後,就一直促使朝廷蒸蒸日上,沒有犯下過什麼特別大的錯誤。
  • 《唐太宗李世民》播出2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長孫皇后」最幸福
    可是,《唐太宗李世民》雖然以李世民的感情為主線,讓他與楊吉兒愛得熾熱纏綿、曲折跌宕,又與長孫無垢、阿史那燕情感交織,但故事的主框架和時間節點,又都是契合歷史的。劇中的情節,就像編劇為史書中未詳盡記述的細節著墨添色。 看似離奇,卻又合理,並不是任意放飛、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