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針和布再現了《時間簡史》

2021-03-02 利維坦

利維坦按:黑洞可謂天體物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之一了,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電影電視,都經常將其作為素材。霍金《時間簡史》裡無疑也有過對於黑洞精彩的描述,並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鑑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引力透鏡模擬的黑洞,可看出在星系背景扭曲的圖像

不過,對於很多文科生來說,即便《時間簡史》是一部科普著作,想要完全理解霍金的言論估計也是困難的。好在,有位藝術家用更加直白的方式把《時間簡史》具象化了。

譯/李二寶

校對/鳳梨

原文/saachimehta.wordpress.com/2015/06/16/once-upon-a/

這一個人項目受啟於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著作之一——《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並以此為理論依託。

本書的結尾恰恰回到了它最初的起點,史實亦是如此,它把我們帶回到這個項目的故事——「時間」中。通常每一個故事的開頭都說「很久很久以前——某個時間的以前」,但正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是關於「時間」的,這個故事的開頭只能是——「一切的以前」。

縫起「一切的以前」

這個項目對書中每一重要的理論都進行了想像:假如空間是布,時間是線,它們縫在了一起。通過這種想像,空間和時間變得更為具象化,這有助於更好地解釋理論物理學。並且它們被編成gif動畫,以更數位化的方式解釋了每一項學說。

大爆炸

空間和時間誕生的時刻。於是,線和布剛開始彼此相連。

宇宙膨脹

在大爆炸之後,宇宙開始膨脹,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元素。此時,線和布漸漸縫合,以顯示更多的元素一起形成且宇宙進一步膨脹。

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

這個原理表明——任何質點在任何時間都處於運動狀態,因此它的速度取決於特定時間點上它的運動狀態或位置。某一特定時刻的運動狀態和位置這二者無法一起進行計算,這就是不確定性存在的原因。因此,時間為線,空間為布,晃動的針頭最生動地表現出這種不確定性。

基本粒子和自然之力

整個大宇宙各處都是由非常類似的粒子構成的,這些原子以上的基本粒子是宇宙構成的基本要素。任何事件,甚至是基本粒子層面上的事件,都發生於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中。因此,三維的布與一維時間線的交織顯示了進行中的最基本粒子運動。同時,據說最基本粒子的移動軌跡類似于波浪形的弦,因此線條是對弦理論的最好刻畫。

黑洞

黑洞代表一顆恆星的死亡。當恆星不斷向內坍縮,萬有引力使得時空維度被時間維度所替代,黑洞就誕生了。因此,若用布和線去描述黑洞,就是一團線佔滿了一個小的空間區域,並向中心旋轉。

黑洞並不黑

形成後的黑洞只會越變越大,從不會越變越小。因此,隨著它的體積增長,光只能從它邊緣的表面逃逸,一旦進入黑洞就無法再逃出。人們說黑洞是黑的,僅僅是因為它的名字罷了,實際上黑洞並不那麼黑。因此,黑洞不斷增大,可比喻成同一空間中針線越來越多,吞併越來越多的空間之布。

宇宙的起源與命運

宇宙源於虛無。有關宇宙的其中一個理論認為,宇宙最終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黑洞,空間與時間彼此糾纏,最後歸於虛無。因此,對宇宙命運的描述就是整塊空間之布被一大團時間之線吞沒了。

時間之箭

人們普遍認為時間的運動是單向的,只能從從過去到未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記憶都是源於過去,而非未來。因此,縫於布上的線的針腳顯示了時間的流向。已縫下的針形成單向的針腳,其方向我們會記得;但未來還沒縫下的針腳,我們並不會記得。

物理學的統一

我們的目標是:當我們足以把大部分基本粒子和宇宙的運動理論統籌為一體時,我們最終能夠理解萬物存在的背後原因。這個大一統理論會成為萬事萬物的理論。因此,三維空間之線與一維時間之線相結合,源於基本粒子的線與更大的時間之線、布相結合,這就是對萬物理論大一統的描述。

結論

這本書最後如是總結:這些理論終究只是理論,我們尚未能確定未來或宇宙的起源究竟是什麼。當我們朝未來前進時,時間自會揭曉答案。因此,布上線的針腳從始至今仍然持續縫紉著。這最後一幅動圖也是對於整個藝術傑作的總結。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 thegoatjoe


相關焦點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圖解時間簡史》原著:[英] 史蒂芬·霍金編著:王宇琨 / 董志道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為此,《圖解時間簡史》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
  • 以時間為經,以故事為緯,用歷史特寫演繹2萬年人類簡史
    迪特·博格似乎從史蒂芬·茨威格那裡獲得了啟發,他站在孩子的視角,塑造了一位人類共同的祖先猛獁爺爺,然後藉助猛獁爺爺的口吻,用家族故事的形式和歷史特寫的手法,再現了一個個重要的歷史事件。這與《人類群星閃耀時》有異曲同工之妙。
  • 《時間簡史》把我們分成了三類人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看看那些以買過《時間簡史》為榮,甚至讀了書中幾個句子就把自己感動到不行的人,我覺得它受到的超常歡迎也許不能用人們對科學的熱愛來解釋,甚至不能用人們對霍金本人的熱愛之情,或者說八卦之情來解釋。這不是熱愛也不是八卦。這是刻奇(Kitsch)。《時間簡史》分三種讀法。普通的讀法,二×的讀法,和文藝的讀法。
  • 我只想和你一起讀讀《時間簡史》
    實際上,哪怕在「簡史」泛濫的今天,《時間簡史》依舊暢銷,一如既往地發揮它超人氣的魅力。在中國,本書剛剛引入的九十年代,其走紅的程度大概如此:你在列車上看到有人站著,而他旁邊的座位上擺著這本書,你不僅不覺得這個人腦子有問題,還會很羨慕他……沒有讀過它的人也不會不知道它的存在,有機會總要把它請回家裡,撐撐書架的門面;讀過的人哪怕沒有讀懂,也可以在翻動著書頁的時候感受一番來自宇宙深遠而神秘的氣息;而讀過並讀懂了的人則「更受其害」:經管學院的學生因為此書改業人文學院鑽營科技哲學;物理系教授抱怨學生們不聽他講課都去
  •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但是霍金的書那麼暢銷,多少有點不可思議——當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只是內陸省份一個毫不起眼的專業出版社,就是因為出版了《時間簡史》,一躍成為科技出版界的黑馬,由《時間簡史》挑頭的「第一推動叢書」,也由此成為過去三十年最優秀的科普叢書之一。 其實,不僅在中國,《時間簡史》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賣的最多的科普著作。
  • 《人類簡史》北京首演注入「新鮮血液」,「凡人」的樣子值得被看見
    首演於第七屆烏鎮戲劇節的《人類簡史》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中間劇場連演三場,該劇由新青年劇團與中間劇場聯合出品、李建軍導演,劇中部分「素人」演員也是為這次北京場演出而特別招募的「新鮮血液」。《人類簡史》是李建軍導演繼《美好的一天》《大眾力學》之後推出的第三部全部使用非職業「素人」演員的當代劇場作品,也是一場在劇場裡表演的「人類進化論」。非職業演員們通過模仿、定格與遊戲,使渺小的個人與宏大的歷史在圖像交錯中重疊再現,用幽默而又莊嚴的方式書寫著「人類簡史」。用來書寫這部簡史的詞語、故事和觀念,一部分來自表演者和觀眾的共同記憶,一部分屬於表演者的私人記憶。
  • 從科普書變身暢銷書,霍金的《時間簡史》見證了什麼?
    圖片來源:Ian Berry/Magnum Photos2014年,電影《萬物理論》上映,這部有關霍金的電影在結尾描繪了讀者對他的科普經典之作《時間簡史》(出版於1988年)的反響。鏡頭推近,櫥窗中大量陳列的《時間簡史》赫然映入眼帘;粉絲們將這位物理學家兼作者圍擁起來,希望他在書上簽名。
  • 《時間簡史》太深奧,這本書才是最好的宇宙科普
    很多人都努力讀過《時間簡史》,但相信大多數和我一樣,讀了幾頁就放棄,因為很難懂…雖然霍金已經努力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宇宙的樣子,但這本書信息密度太大,而且遇到一個專業名詞就卡住了,讀起來太頭痛。你甚至可以看到時間和空間的盡頭。這本書的奇妙之處在於,它用講故事的方法來講宇宙,講大爆炸,黑洞,弦理論,等等。讀起來非常有趣,不會比讀小說難太多。如果你也喜歡物理學,強烈建議先讀這本書,再讀《時間簡史》,就會容易許多了。
  • 【世界名著選讀】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是由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宇宙學的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
  • 對話《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在算法侵入前,時間不多了
    原創 王懸 GQ報導尤瓦爾·赫拉利,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學家、作家,他的三本書(《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和《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在全球銷量已經突破兩千五百萬冊。
  • 最強保安錦衣衛極簡史
    特殊就特殊在專打大臣屁屁它按下手輕重程度分為「打著問」「好生打著問」「好生著實打著問」伴君如伴虎在明廷上一言不合就會被錦衣衛拉下去廷杖所以大臣上朝會隨身攜帶很多銀票一旦碰到這種事趕緊掏出來賄賂錦衣衛就用「
  • 吃貨極簡史|一碗湯,古人看得比命還值錢!
    有人因吃避禍有人因吃得禍武周時期的張衡是個廳局級幹部本來有望升到副省級卻因為吃了馬路牙子的一塊蒸餅不幸被抓拍到不雅吃相然後升官夢就化為泡影這真是一個蒸餅引發的悲劇啊!夾層用胡椒、豆豉填充澆上酥油放入爐中炙烤到五分熟
  • 記憶簡史:記憶的探索與科學基礎
    通過回眸歷史,初窺人類記憶簡史;直面記憶困境,準備出發,迎難而上,向「記不住」發起挑戰!1 記憶傳承記憶是人類存在的基礎。那麼人類的記憶從古至今都是以什麼方式存儲和傳承的呢?神經元細胞結構圖和連接圖3.2 從應用科學維度看記憶科學記憶的定義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
  • 《印象派簡史》超級好看的【印象派簡史】←BBC把藝術史拍成了電影
    他們捕捉光影,揣摩色彩,用飛快的筆刷迅速記錄轉瞬的風景。第一任妻子卡米耶彌留之際,莫奈看著死亡的陰影籠罩著她,用畫家的方式做最後的挽留。卡米耶和孩子給莫奈當了好久的模特(畢竟僱模特要花錢),在這幅「阿讓特伊的罌粟花田」中,莫奈創造性地把同一組人不同時刻的狀態融合在一張畫中,為畫面增加了時間的維度。
  • 讀書筆記: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
    說點其他事2018.10.24《今日簡史》也是2018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真正讀起來倒也沒用到12天,我這12天大部分閱讀時間花在了回顧以前的言情小說裡。包括匪我思存、樂小米、顧漫、桐華、辛夷塢……一天一兩部,加起來還是蠻可觀的。看言情劇就是為了在燒腦得不行的《今日簡史》後面留個休閒的空間。好在休閒小說還是比電視劇好,至少不腦殘。
  • 小豬佩奇時間簡史
    導讀:1、小豬佩奇時間簡史2、世界上最賺錢的十大IP3、主創語錄Mark Baker以動畫專業畢業作品《山丘農莊(The Hill Farm)》一舉成名。快手MC用戶用一句「小豬佩奇紋上身,掌聲送給社會人」的喊麥詞(一種類說唱的演出),被網絡用戶轉發,實現了病毒式的傳播。影響力已經跨越了作品內容本身的學齡前用戶和家長。年底,「小豬佩奇」的正版衍生品和版權授權已經超過800項,全球零售額高達12億美元(約為70億人民幣),盜版產品更是無數。
  • 《未來簡史》:智人到神人
    繼《人類簡史》火遍全球後,2016年9月,猶太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緊接著出版了續集《未來簡史》。《人類簡史》講述了智人發展遷徙到全球的過程,得益於虛構,我們發展為社會化的現代智人。比如,我們信仰的神、崇拜的金錢、追求的社會地位都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虛構。由虛構衍生出來的一套社會秩序幫助我們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書的最後赫拉利表達了由於人工智慧的出現,智人可能退出歷史舞臺的觀點。
  • 賞精美圖片,讀地圖上的世界簡史
    這本《歷史—地圖上的世界簡史》老少皆宜,圖文並茂,能聽能讀就特別合適。而且性價比還特別高!下面來說說《歷史——地圖上的世界簡史》為什麼特別值得擁有。世界史涵蓋了時間的長度,也覆蓋了地域的廣度。對比浩瀚的歷史,遙遠的國度,個人的困境和煩惱都會顯得微小起來。見識多了,人也會變得更平和、更具包容性,眼裡有更大的世界,心裡有更寬的格局。《歷史—地圖上的世界簡史》是從地球起源、人類出現講起的,一直寫到了21世紀的社會發展,是一部完整的世界通史。
  • 潘金蓮極簡史
    活躍在小說中、螢屏上的潘金蓮還被搬上了國際話劇舞臺 應第十三屆印度婆羅多戲劇節的邀請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帶去的話劇《潘金蓮》於2013年15日晚登上了新德裡卡瑪尼劇院的舞臺博得印度觀眾一片喝彩 話劇《潘金蓮》由曾獲得曹禺戲劇導演獎、文化部創新獎的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陳剛教授執導,其劇本是根據施耐庵原著、魏明倫同名川劇和歐陽予倩劇本進行改編而成。
  • 看《人類簡史》了解世界大趨勢
    今天我們繼續帶大家讀書,有一本書在前兩年非常的火,講述了整個人類的演變過程,這就是赫拉利寫的人類簡史,後來由於這本書太火了,所以有了一個第二部叫做未來簡史,這兩本書老齊都看過,還是比較喜歡人類簡史,這本書讓我們腦洞大開,而未來簡史就有點雲裡霧裡了,我們今天先來看這本人類簡史,至於未來簡史,那就未來再帶給大家。 咱們先來說,到底人類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