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普書變身暢銷書,霍金的《時間簡史》見證了什麼?

2021-02-18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20世紀80年代的霍金與他在劍橋大學的同事,當時《時間簡史》尚未出版。圖片來源:Ian Berry/Magnum Photos

2014年,電影《萬物理論》上映,這部有關霍金的電影在結尾描繪了讀者對他的科普經典之作《時間簡史》(出版於1988年)的反響。鏡頭推近,櫥窗中大量陳列的《時間簡史》赫然映入眼帘;粉絲們將這位物理學家兼作者圍擁起來,希望他在書上簽名。電影結尾的字幕概述了後來發生的事件:第一件事無關霍金科學成就的持續影響力,也無關運動神經元病給他帶來的生活挑戰,而是《時間簡史》的銷量。截至2013年,該書的銷量已超過1000萬本。

科普書籍的銷量極少突破百萬大關,一般都遠低於這一水平。因此,千萬銷量對於一本面向普通大眾的科學書籍而言可謂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尤其是當該書講述的還是物理學中一些最宏大的問題——大爆炸、黑洞、萬物理論和時間的性質時。在2013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中,霍金以輕鬆的筆調寫道,在斑塔姆出版社編輯Peter Guzzardi的要求下,他反覆重寫了《時間簡史》,以便讓外行讀者更容易理解。不過,他後來對沒有進一步澄清虛時間等複雜概念感到遺憾。

作為一部現象級圖書,《時間簡史》並不像人們有時所說的那樣前所未有。數學家Mary Somerville在1834年出版了科學巨著On the Connexion of the Physical Sciences(《論物質科學的關聯》,connexion是connection的一種老式拼法)。1930年,物理學家James Jeans的The Mysterious Universe(《神秘的宇宙》)所獲反響堪比《時間簡史》(至少在英國如此):在1937年鵜鶘出版社的版本中,該書的腰封宣稱它是一部「打破傳統、讓科學成為暢銷書的名著」。

霍金的寫作也並非橫空出世。20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了一系列熱銷的物理科普圖書:1975年有Fritjof Capra的The Tao of Physics(《物理學之道》),1977年有Steven Weinberg的The First Three Minutes(《宇宙最初三分鐘》),1980年有Carl Sagan的Cosmos(《宇宙》) ,1987年有James Gleick的Chaos(《混沌》)。不過,《時間簡史》的銷量讓這些暢銷書都黯然失色。

《時間簡史》改變了市場對科普的認知。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英美出版商渴望複製霍金的成功,大筆投資這一圖書類型。他們快速推廣已有的圖書(舉例來說,企鵝重新包裝再版了物理學家Paul Davies的舊書),籤約新書——其中一些新書的預付款也水漲船高,並推出科普書單。

書店在顯眼的位置展示科普圖書,出版業雜誌開始探討20世紀90年代的『科普書熱潮』。不僅Steven Pinker和Jared Diamond等新人的作品熱賣,Stephen Jay Gould和Richard Dawkins等知名科普作家的新作也大受歡迎。由於確切數字難以評估,「科普圖書熱」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也無法確定,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圖書類型的受關注程度在當時確實上升了。

在從「霍金現象」中牟利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推測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霍金在物理學界聲名卓著,而且在他具有轉折性意義的著作《時間簡史》面世之前就在普通大眾中小有名氣,舉例來說,20世紀70年代末,他曾在Nigel Calder主持的英國電視節目《開啟宇宙的鑰匙》中出鏡。雖然身體殘疾,他卻是個思想上的巨人,這種反差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霍金的魅力所在。在同期其它的物理科普圖書中,很少有書籍像《時間簡史》一樣在封面上刊登作者照片。


霍金的書幫助他成為了全世界最知名的科學名人之一。圖片來源:Joel Ryan/Invision/AP

正如霍金本人所說,書名也很重要。Guzzardi說服了他修改原定書名:《從大爆炸到黑洞:時間短史》。在這一語境下,「簡」比「短」要好很多,因為它暗指持續時間——一種人類尺度上的間隔,將它與抽象的時間概念並置產生了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強烈對比。將時間描述為歷史現象也具有類似的效果。在正文中,他以修辭手法探討基本的哲學問題和神學問題——霍金寫道,揭示萬物理論就像是「了解上帝的想法」——這吸引了廣大的讀者群。雖然這些「配方」很容易鑑別出來,但霍金的配方卻無法複製,即使是在他自己的後來的著作中。

至於什麼因素沒有對《時間簡史》的銷量產生貢獻,大部分批評家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可讀性。雖然反覆重寫,但這本書還是擁有「人人買沒人讀」的惡名。現在甚至還有一個詼諧的「霍金指數」,用來衡量某本暢銷書被讀了多少:《時間簡史》得分很低(更令人驚訝的是,2011年的暢銷書《五十度灰》的得分也很低)。顯然,購買霍金(或《五十度灰》)的書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顯消費者的身份;真正閱讀它們則是其次。

在《時間簡史》後,的確湧現了大量科普暢銷書。Dava Sobel的Longitude(《經度》,1995年)、Simon Singh的Fermat's Last Theorem(《費馬大定理》,1997年)和Brian Greene 的The Elegant Universe(《宇宙的琴弦》,1999年)都在上世紀末面世。但除了從廣義上說強調了科學家個人以外,很難說他們與霍金的成功有什麼共通之處。Sobel的作品聚焦於一位「孤獨的天才」——鐘錶匠John Harrison。Singh的作品在書名和封面照片上展示了一位數學家,並在正文敘述中著重關注了另一位。《宇宙的琴弦》則被改編成了一部美國電視紀錄片,以魅力迷人的Brian Greene為主角,使得該書大受歡迎。

但進入新千年後,沒過幾年,批評家們就一致認為「科普書熱潮」已經退卻。2003年,Bill Bryson出版的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萬物簡史》)成為暢銷書,它採用了霍金風格的書名,但其成功似乎既來自這位旅遊文學作家已有的讀者基礎,也來自作品主題。現在,突出的「嚴肅」非虛構暢銷書往往來自社科領域,比如Malcolm Gladwell的The Tipping Point(《引爆流行》,2000年),和Steven Levitt與Stephen Dubner的Freakonomics(《魔鬼經濟學》,2005年)都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成功。

不過,《時間簡史》的確為科普留下了另一筆重要遺產:讓人們認識到了科學思想的文化價值。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專供文學文本的大幅報紙版塊開始向科學文本開放了。科普人士開始頻頻在文化節上現身發言。科學圖書獎被設立起來,並得到資助和維護。科學家和數學家的生活成為了適合主流電影的主題,相關電影包括2001年Ron Howard的《美麗心靈》(關於數學家約翰·納什),2014年講述計算機先驅艾倫·圖靈的傳記電影《模仿遊戲》;當然,還有《萬物理論》。

這些發展並不完全歸功於《時間簡史》,但《時間簡史》大大提升了科學在文化界的地位:霍金出人意料的成功不可逆轉地改變了科普寫作的格局。

原文以Publishing: A brief history of Stephen Hawking's blockbuster為標題發布在2017年1月4日的《自然》書評版塊上

原文作者:ElizabethLeane

排版:Sol_陽陽

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Nature自然科研」

投稿請聯繫scientificguokr@163.com


科研最新進展,學術最新動態
頂級學者的思考和見解

長按二維碼關注科學人
(微信號:scientific_guokr)

黑洞攻擊已發射

還不快快點讚

相關焦點

  •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 021992年,中國出版界出現了兩本暢銷書,一本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本就是霍金的《時間簡史》,直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長盛不衰,成為三十年來不折不扣的「現象級」出版物。這兩本書的作者,也成為中國前網際網路時代第一批「文化網紅」——紅到什麼程度呢?
  • 《時間簡史》把我們分成了三類人
    圖為歐巴馬與霍金、霍金女兒露希在白宮藍室暢談的留影紀念。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看看那些以買過《時間簡史》為榮,甚至讀了書中幾個句子就把自己感動到不行的人,我覺得它受到的超常歡迎也許不能用人們對科學的熱愛來解釋,甚至不能用人們對霍金本人的熱愛之情,或者說八卦之情來解釋。這不是熱愛也不是八卦。這是刻奇(Kitsch)。《時間簡史》分三種讀法。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 看看浙大圖書館裡哪些霍金的書
    >1977年 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出版 1981年 參加梵蒂岡宇宙學大會,宣布無邊界構想/《超時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國高級騎士1985年 在瑞士病倒/實行氣管造口手術從而失去語言能力,使用帶造音器的計算機1988年 《時間簡史
  • 我們不懂物理,為什麼喜歡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
    三年後,一本劃時代的物理科普巨著問世了,它的名字,如今早已為世人所熟知。對,就是著名的《時間簡史》。它在全世界的銷量已經高達2500萬冊,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創下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紀錄。
  • 「時間旅行者」!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據英國天空新聞當地時間3月14日凌晨3時46分報導,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這一消息已經得到霍金家人確認。圖為史蒂芬·霍金年輕時候的照片。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
  • 我只想和你一起讀讀《時間簡史》
    」了……苗千博士與霍金教授合影對於這一點,劍橋大學物理系博士苗千憑藉他在物理圈最高端,最前沿陣地的摸索經驗(曾對話瑞典皇家科學院華人院士陳德亮,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執行主席尼爾斯·馬藤松,並多次對諾獎進行深度報導)給出了解釋,《時間簡史》能這麼火,在於它開創了多個傳統:其一,開「科學家積極創作科普作品」之傳統;其二,開物理學家「書寫科普書籍
  • 再見,霍金.
    所以說,智商高低是有遺傳的……  霍金一家,被鄉裡鄉親認為是有點古裡古怪的高級知識分子。21歲的時候,青春年少的霍金被醫生診斷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人症,只有兩年好活。可能人類太需要他的智慧,霍金奇蹟般的熬過了這兩年,還熬過了更長的時間。
  • 感悟偉大科學家霍金
    楊榮佳:【輪椅上的宇宙,寫給霍金】 接觸到霍金是在大學的時候,那時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一系列優秀科普圖書,號稱「第一推動叢書」,霍金的《時間簡史》就是其中最廣為傳播的書。雖然生活拮据,我省吃儉用攢錢買下好幾本這些價格在當時不菲的科普書,除了霍金的《時間簡史》,還有彭羅斯的《皇帝新腦》、阿·熱的《可怕的對稱》和彼得·柯文尼的《時間之箭》等。這些科普書當中,最喜歡的還是霍金寫的《時間簡史》,不僅語言幽默,視野開闊,把時間的歷史娓娓述來,還聯繫到與時間相關的最前沿研究。
  • 《霍金與萬物理論》讀書筆記
    推薦人:耿總 , 時間:3.15 書名: 《霍金與萬物理論》3月14日,據說是數學家的節日,因為是pi day,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也是霍金的忌日。一晃霍金去世兩年了,但是我明明記得是去年的事兒啊,時間過得真快。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豆瓣評分:6.8時間到底是什麼?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為此,《圖解時間簡史》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
  • 霍金逝世 享年76歲!
    霍與妻兒在牛津大學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 有人用針和布再現了《時間簡史》
    霍金《時間簡史》裡無疑也有過對於黑洞精彩的描述,並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鑑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引力透鏡模擬的黑洞,可看出在星系背景扭曲的圖像不過,對於很多文科生來說,即便《時間簡史》是一部科普著作,想要完全理解霍金的言論估計也是困難的。
  • 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過世,享壽76歲...
    國際知名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與暢銷科普作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家屬14日上午證實,霍金已經過世,享壽76歲。霍金的子女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摯愛的父親今日過世,我們深感哀傷。他是優秀的科學家,也是傑出人士,他的成就將流傳多年。」
  • 霍金去世,他最後的微博和訪談都說了什麼?
    他給出答案:「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大爆炸前宇宙什麼都沒有。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
  • 對不起,霍金不是你朋友圈裡的樣子…
    。他坐在輪椅上,連線遠在美國的編輯,在別人的協助下,一點點打完了整本書。別的不說,在微信、知乎上悼念他的文章裡,有很多讀者就是因為霍金,選擇了物理專業,因為霍金,懂得了,抬頭仰望這片繁星茂盛的星空。在我小學3年級,偶然翻了一本叫《果殼中的宇宙》的書,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霍金這個名字,這一翻,我就被這個宇宙吸引,那個三年級的暑假,把整整這一套書都看完了。
  • 霍金為什麼無緣諾貝爾獎
    要問最具有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科普著作,圈圈覺得就屬《時間簡史》(僅個人觀點),此書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
  • 《時間簡史》:天才科學家霍金的故事
    :當年《電磁學》書中有十幾個題目難倒眾人,有兩位同學合力用一周時間才解開一道題目。21歲的霍金被診斷出盧伽雷氏症,醫生斷言他活不過兩年。之後的日子裡,霍金的身體日漸衰弱甚至無法說話,可他依然頑強的進行科學研究。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常看常新
    胡歌推薦的時間簡史太深奧了,我看得很吃力,一邊看一邊想,有時還要合起書來想一想,看得很慢。越往後越晦澀難懂。看時間簡史的空隙裡,我抽空看了一下霍金的這幾集科普電視劇。。。或者叫紀錄片?這三集電視劇比書好理解多了,絕對的易懂科普,我9歲的兒子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也能看明白。非常喜歡,看完時間簡史還要再溫習一遍。
  • 【世界名著選讀】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是由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宇宙學的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
  • 【視頻】霍金生前最後一條微博回復王俊凱
    國際知名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與暢銷科普作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家屬14日上午證實,霍金已經過世,得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