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最後一條微博
2016年,霍金入駐新浪微博。當天漲粉超過130萬!
而他在微博的日期永遠留在了2017年,與歌手王俊凱的對話。
網友都說,霍金只是去了另一個空間!
霍金的最後一次訪談
約兩周前,霍金參加節目,被問,「每個人都想知道,大爆炸前宇宙是什麼樣的?」他給出答案:「宇宙的邊界就是它沒有邊界,大爆炸前宇宙什麼都沒有。
來源@Popular Science
霍金到底厲害在哪?
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即使全身癱瘓,霍金仍然積極生活:他從事科研,教書,做報告,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飾演霍金的英國男星艾迪·瑞德曼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影帝。霍金還曾在美國喜劇《辛普森一家庭》和科幻影集《星際迷航記》中客串。
他從來不是沒有故事的巨人
最近有一款叫做「科學家格鬥」的遊戲風靡網絡,在遊戲裡,霍金先生把一駕輪椅使得出神入化。
1992年霍金首次「觸電」是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與扮演牛頓、愛因斯坦的演員一起打牌。
近幾年曾多次參與《生活大爆炸》的拍攝:
在當紅美國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中,霍金扮演的霍金出場,宅男主角Sheldon面對大神暈倒在地,霍金淡定吐槽:「又一個暈倒粉」。
除了電視劇,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和《飛出個未來》中,霍金也是本色出演,並親自配音。
而且在音樂創作上,霍金也有不俗的表現。
雖然因為疾病已不能發聲,但在1994年,他利用電子發聲器獻聲,和英國大神級迷幻搖滾樂團Pink Floyd合作錄製了搖滾作品「Keep Talking」。
「Keep Talking」專輯的封面,充滿了迷幻色彩
在歌中,霍金通過電子語音合成器說了這麼兩段話:
「千百年來,人類像動物一樣生活。但突然我們的想像力被釋放了出來,那就是我們學會了講話。」
「沒有必要這樣的冷漠,所有我們需要做的是確定我們在保持交流。」
這兩段話突出表現了在霍金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是無比重要的,交流是一切的起點。
為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霍金還是各種科學和社會活動的常客。比如2007年,霍金為了激起人們對太空飛行的興趣以及展現殘疾人士的潛能,他親自參與了零引力飛行實驗。
還參加了2014年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呼籲人們關愛漸凍人。
當然了,霍金教授本人是沒有被冰水澆的,代替他的是教授的孩子們,但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霍金面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如果要用兩個詞來形容霍金教授的話,這兩個詞再貼切不過了:那就是人生樂,學術高。
作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霍金的這些經典語錄你聽過嗎?
「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色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為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
「我注意過,即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之前都會左右看。」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宇宙整個明白(路人甲:『霍金是東北的?』)--它為何如此,它為何存在。」
「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
「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永恆是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對盡頭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