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最勵志的一名科學家。霍金非常善於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用淺顯的語言文字去給大眾進行解答。在霍金生前,他一直頻繁的活躍在很多平臺上,與人們一起討論關於宇宙的各種知識。
霍金相信外星文明的存在,也相信未來人類可以研發出時間機器。不過,有一點非常奇怪,當其他科學家在浩瀚的宇宙中鍥而不捨地尋找地外生命以外星人時,霍金卻反其道而行之,成為了少數對此極力反對的科學家之一。
當然,霍金的反對也不是沒有什麼道理。在霍金看來,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還是相當落後的,若真的存在外星文明,人類主動去尋找它們就等於「自投羅網」,很容易為地球先來不必要的災禍。
不過,霍金在去世前又有再次一反常態,他開始非常積極推動外星探測計劃,也是美國從2016年開始大力推動的「突破攝星」計劃。霍金為何這一次不再反對了?他又在宇宙中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了嗎?
什麼是「突破攝星」計劃?簡單來說,就是NASA對半人馬座的探測計劃,目的是幫助人類找到突破速度的辦法。比方說,霍金生前曾表示,通過光帆可以讓飛行器實現光速的20%,這意味著人類將不再需要7-8萬年的時間,而只需要20年就可以抵達半人馬座,也就是抵達《流浪地球》中的比鄰星。
與「突破攝星」計劃一起提出的,還有一項名為「突破聆聽」的計劃,目的是接受來自宇宙中的100萬顆恆星系統所發出的信號,以此來尋找地外生命和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當然,這個計劃霍金是反對的,原因上文中我們提到過。霍金認為,束縛人類科技前進的原因就是人類沒有辦法突破速度,所以霍金才會大力支持「突破攝星」計劃。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科學家紛紛將尋找地外生命的方向轉變成尋找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之上,各類信號便是其中之一。同時,在隕石等星體上提取到的有機物也可以當做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特別是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甚至可以通過觀測光譜等,就可以得知系外行星上的化學成分,可以得知它們的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
可以說,這些發現和科研方向都非常的有意義,所以即使霍金反對主動聯繫外星文明,也避免不了對這些新奇的事物感興趣。要知道,對於霍金這類科學家來說,畢生都在研究著宇宙,自然而然也就想要知道更多關於宇宙的奧秘。所以,霍金才會由反對轉變為支持,而同樣的,因為霍金的加入,這項計劃的支持者也越來越多,甚至還獲得了很多富豪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