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 看看浙大圖書館裡哪些霍金的書

2021-02-07 浙江大學圖書館

今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霍金走了。

他出生的那天,

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史蒂芬·霍金,科學蒼穹中最亮的明星,他的洞察力塑造了現代宇宙學,並激勵了數百萬全球觀眾,去世時享年76歲。

1942年 1月8日生於劍橋

1950年 舉家遷往聖奧爾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學

1962年 牛津畢業,去劍橋讀研究生

1963年 被診斷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

1965年 獲劍橋博士學位,與珍妮.懷爾德結婚

1967年 長子羅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兒露西出生/開始使用輪椅

1973年 首部著作《空時的大型結構》出版

1974年 宣布發現黑洞輻射,成為皇家學會會員

1977年 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出版 

1981年 參加梵蒂岡宇宙學大會,宣布無邊界構想/《超時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國高級騎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實行氣管造口手術從而失去語言能力,使用帶造音器的計算機

1988年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出版/獲沃爾夫基金獎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國榮譽爵士

1990年 與妻子離異

1991年 《時間簡史》同名電影上映

1993年 《"黑洞與嬰兒宇宙"及其他論文》出版

2002年8月15日,在浙大演講《膜的新奇世界》,並受聘為浙江大學名譽教授

2009年8月12日,獲得自由勳章——由歐巴馬親自頒獎

2015年3月,霍金計劃申請姓名專利,成立基金會,推動運動神經元疾病等的研究,並防止不肖人士濫用他的名字謀利

2016年4月12日是國際航天日,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中國開通個人微博。首條消息發出後不足一天,粉絲數量已超200萬

2017年4月27日,獲得2017GMIC X組委會致敬榮譽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歲

2002年8月15日,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中國之行的公眾演講在首站浙江大學舉行。

深藍色的大海,更為深藍色的宇宙,還有深邃的白光。英文「膜的新奇世界」以炫眼的紅色突現上面,就在這幅天幕的映襯下,霍金開始了他中國之行的首場公眾演講:《膜的新奇世界》。他根據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而創建的「M-理論」,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解釋了宇宙的起源和神奇的世界。現場3000餘聽眾多次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上圖:2002年霍金來到杭州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浙大聘請他為名譽教授

(圖片來源:校園在線圖片新聞)

上圖:人民網報導

上圖:求是新聞網報導


1.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3.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生過什麼?

4.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

5.活著就有希望。

6.時間有沒有盡頭。

7.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一個苛刻的問題。但霍金還是以恬靜的微笑這樣回答。霍金不僅以他的成就徵服了科學界,也以他頑強搏鬥的精神徵服了世界。

8.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9.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0.我們一世為人被教導很多常識,但常識往往只是偏見的代名詞。 

11.雖然我行動不便,說話需要機器的幫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內容簡介:該書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在該書裡,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未解決的衝突,並指出了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該書的定位是讓那些對宇宙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了解他的理論和其中的數學原理。

索書號信息如下:

內容簡介:在這部新作中,霍金把讀者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裡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繚亂。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著宇宙的原理。內容包括:相對論簡史、時間的形態、果殼中的宇宙、預言未來、護衛過去等。

索書號信息如下:

內容簡介:在他的新書《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裡說,宇宙不是上帝創造的。霍金教授認為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物理學定律向傳統宗教信仰發起了挑戰。 霍金在這本新書裡說:「由於存在萬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夠,而且將是從無到有自己創造了自己。自然發生說是有物而非無物存在的原因,它是宇宙和人類存在的原因。沒必要藉助上帝引燃藍色導火線,讓宇宙誕生。

內容簡介:是作者自己的自傳。史蒂芬·霍金浮光掠影般講述了自己從戰後的倫敦的男孩成長為國際學術巨星的歲月。這部附有大量罕見照片的,簡明的、風趣的、坦誠的自傳讓讀者了解在過去著作中難得一見的霍金

索書號:K835.616.14=6/CH1.12

相關焦點

  • 霍金因病去世 享年76歲 網友:世間再無霍金 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的突然去世也已經得到了其子女的證實。根據《衛報》報導,霍金的孩子在聲明中寫道,「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聲明中寫道,「我們將永遠懷念他」。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許多人對於霍金的印象,或許僅僅停留在他因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而久坐於輪椅中的模樣。但實際上,霍金不但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還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從科普書變身暢銷書,霍金的《時間簡史》見證了什麼?
    ,當時《時間簡史》尚未出版。圖片來源:Ian Berry/Magnum Photos2014年,電影《萬物理論》上映,這部有關霍金的電影在結尾描繪了讀者對他的科普經典之作《時間簡史》(出版於1988年)的反響。鏡頭推近,櫥窗中大量陳列的《時間簡史》赫然映入眼帘;粉絲們將這位物理學家兼作者圍擁起來,希望他在書上簽名。
  • 我們不懂物理,為什麼喜歡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
    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然而霍金卻堅強地活了下來。1965年,年僅23歲的霍金取得了博士學位,並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對,就是著名的《時間簡史》。它在全世界的銷量已經高達2500萬冊,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創下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紀錄。對所有的物理愛好者而言,沒讀過《時間簡史》,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不僅如此,即使對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的鼎鼎大名,也足以在書架上佔有一席之地。至此,霍金的巨大影響力,早已超出了學術界的範圍,擴衍至全世界的閱讀群體。
  • 連《時間簡史》都讀不懂的人,有沒有資格緬懷霍金?
    從評論家朱大可那個關於上海小姐和《文化苦旅》的「惡毒」的段子裡,大概可見一斑。 在中國文化語境中,餘秋雨和《文化苦旅》的走紅不難理解。但是霍金的書那麼暢銷,多少有點不可思議——當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只是內陸省份一個毫不起眼的專業出版社,就是因為出版了《時間簡史》,一躍成為科技出版界的黑馬,由《時間簡史》挑頭的「第一推動叢書」,也由此成為過去三十年最優秀的科普叢書之一。
  • 浙江大學名譽教授霍金,當年在浙大的那場演講掀起了科學颶風……
    當屏幕上出現科幻片《星際航行》中霍金與牛頓、愛因斯坦打牌並贏了的畫面時,全場報以熱烈地掌聲。一個多小時的演講把聽眾的思緒帶入了一個奇妙的多維的宇宙空間。  演講會結束時已是下午一點,而聽眾們卻遲遲不願離去。他們以敬佩的目光和長時間熱烈地掌聲歡送霍金教授離開會場。  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用他的思想對宇宙進行了全面的探索。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他與浙江的故事你知道嗎?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霍金先生,好夢!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為此,《圖解時間簡史》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
  • 大家為什麼這麼關注霍金?這26張照片給你答案!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 感悟偉大科學家霍金
    楊榮佳:【輪椅上的宇宙,寫給霍金】 接觸到霍金是在大學的時候,那時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一系列優秀科普圖書,號稱「第一推動叢書」,霍金的《時間簡史》就是其中最廣為傳播的書。雖然生活拮据,我省吃儉用攢錢買下好幾本這些價格在當時不菲的科普書,除了霍金的《時間簡史》,還有彭羅斯的《皇帝新腦》、阿·熱的《可怕的對稱》和彼得·柯文尼的《時間之箭》等。這些科普書當中,最喜歡的還是霍金寫的《時間簡史》,不僅語言幽默,視野開闊,把時間的歷史娓娓述來,還聯繫到與時間相關的最前沿研究。
  • 霍金去世了,卻留下這些預言……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最接近宇宙的人去了他該去的地方」▼同時,小編的朋友圈也充滿了對霍金的悼念「他只是脫去了肉體的凡胎,飛向了群星」▼世間往往很多事都有難以解釋的巧合!● 時間有沒有盡頭?● 宇宙從何來,又往何處去?● 充滿希望的旅途勝過終點的到達。● 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 「時間旅行者」!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據英國天空新聞當地時間3月14日凌晨3時46分報導,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這一消息已經得到霍金家人確認。圖為史蒂芬·霍金年輕時候的照片。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
  • 霍金,他其實是個演員!
    霍金先生,生於伽利略忌日,卒於愛因斯坦誕辰 。歷史總是驚人地巧合,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有趣的靈魂在冥冥之中總會相遇,他們屬於星辰宇宙,願在天堂安好宇宙起源、黑洞理論、《時間簡史》.他的研究成果無一不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因此,霍金一度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 《時間簡史》把我們分成了三類人
    圖為歐巴馬與霍金、霍金女兒露希在白宮藍室暢談的留影紀念。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看看那些以買過《時間簡史》為榮,甚至讀了書中幾個句子就把自己感動到不行的人,我覺得它受到的超常歡迎也許不能用人們對科學的熱愛來解釋,甚至不能用人們對霍金本人的熱愛之情,或者說八卦之情來解釋。這不是熱愛也不是八卦。這是刻奇(Kitsch)。《時間簡史》分三種讀法。
  • 《時間簡史》:天才科學家霍金的故事
    :當年《電磁學》書中有十幾個題目難倒眾人,有兩位同學合力用一周時間才解開一道題目。21歲的霍金被診斷出盧伽雷氏症,醫生斷言他活不過兩年。之後的日子裡,霍金的身體日漸衰弱甚至無法說話,可他依然頑強的進行科學研究。
  • 對不起,霍金不是你朋友圈裡的樣子…
    。謝耳朵就問他,你咋這麼刻薄呢?霍金回答,你試試40年躺在輪椅裡看看?他的兒女們,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爸爸走後,發表了聲明:我們親愛的爸爸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不平凡的人,他的研究和成就的影響將持續多年。
  • 對不起,霍金不是你朋友圈裡的樣子……
    他坐在輪椅上完成了《時間簡史》、《果殼裡的宇宙》和《大設計》,讓無數的年輕人從書中找到了聯通宇宙的路。而在這個世界裡,霍金為人類留下的成果,和他艱難卻有趣的人生一起,都將在永恆的時間長河中,永留簡史。輪椅上安裝了多功能感應系統,搭載了各種傳感器,能實時檢測霍金的健康狀態,記錄輪椅的使用狀況。為了讓霍金能夠正常與人交流,能夠打字寫書,微軟與蘋果都參與了其中,最終在這臺「座椅」上花費的成本達到了1.2億美元,按當時的匯率算,約合人民幣8億。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一起回顧他的勵志人生!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提起他,你可能會想到《時間簡史》,但你不能只想到他的《時間簡史》.
  • 霍金為什麼無緣諾貝爾獎
    要問最具有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科普著作,圈圈覺得就屬《時間簡史》(僅個人觀點),此書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
  • 【視頻】霍金生前最後一條微博回復王俊凱
    霍金學生、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吳俊輝說。霍金是英國皇家文藝學會的榮譽會員,並曾於2009年獲歐巴馬總統頒發總統自由勳章,後者是美國所頒發的最高榮譽平民獎。他從1979年至2009年,擔任劍橋大學的數學教授。霍金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廣受大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