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濤:芳華已逝,初心不改|隨筆

2020-12-22 文學天空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

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

#文學天空散文隨筆#

初秋的夜裡,我又看了一遍電影《芳華》。這已經是我第四遍看《芳華》了,可每次看仍然會強烈共鳴,仍然會數度落淚,並引起我諸多的感慨、回憶和思索。這是一部關於關懷、關於仰慕、關於心動、關於誤解、關於失去的電影,電影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裡,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的成長中的愛情萌動和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的故事。不論是何小萍的不幸遭遇還是劉峰的曲折經歷,不論是蕭穗子愛情的幻滅還是文工團的解散,都令人感慨,使人淚目。不論是《草原女民兵》、《沂蒙頌》,還是《絨花》、《駝鈴》、《送別》,都讓人懷想,勾人心緒……

青春,是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詞語,是每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芬芳年華,是充滿理想、激情和追尋的珍貴時光,是一逝永不返的難忘歲月。正如《芳華》預告片裡寫的,青春是心境,是無邊的憧憬,是恢宏的想像,是生命的深泉在湧流,是熾熱的感情,是美麗的象徵,是無窮的希望,是力量的綻放,是勇氣的勳章,是你我的芳華。

我的青春歲月裡,有著一抹最動人的綠。二○○三年底,我告別校園,踏進軍營,在北京的一個空軍部隊裡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當兵時的鐵血磨鍊,戰友間的真摯情意,生活裡的酸甜苦辣,奮鬥中的得失成敗,都已成為我永久珍藏的記憶。從踏進軍營的那一天,直到現在,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初的選擇,也必定永遠不會後悔。生命裡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會感到珍貴。不論曾經怎樣付出過,失敗過,失去過,那段激情燃燒的經歷,都已成為人生中無窮的寶藏。

作為在和平年代服役的戰士,較之前輩,幸之又幸。作為《芳華》故事背景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最關注的一場戰爭。通過大量的資料查閱,我了解到,當年在西南邊境的作戰,其艱難、慘烈、悲壯遠勝電影的藝術呈現。當年,英勇無畏的解放軍指戰員忍受著惡劣的自然環境,承受著多個方面的致命危險,承擔著異常艱巨的作戰任務。一批批的戰士迎著炮火、彈雨、地雷、竹刺陷阱和越軍埋伏衝鋒陷陣、英勇殺敵,無數年輕、鮮活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那片紅土地上。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參戰老兵是我的前輩,我對他們懷著崇高的敬意。他們的青春如幟如炬,他們赴湯蹈火,無懼失去。青山埋忠骨,豐碑照後人。那一代人的犧牲和付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祖國永遠不會忘記。

撫今追昔,掩面沉思。一直以來,我始終在思索著一個問題,但始終都有著明確的答案。這麼多年來,在滾滾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我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經歷過各種各樣的事,見過信仰的崩塌、道德的淪喪和人性的泯滅,也見過執著的堅守、不懈的努力和人心的善良。可喜的是,在汙穢的浸染和利益的誘惑下,我始終沒有迷失方向,沒有失去自我。作為黃土地裡長大的孩子,作為家中的第三代軍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本色永遠不會變。若有戰,召必回。只要祖國需要,我永遠願意迎接屬於我的那顆子彈。這種忠誠品格是深入骨髓、融入靈魂的。我始終覺得,不管社會怎麼前進,時代如何變遷,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應該變的,是永遠不能變的。在這一點上,或許我有點像電影中的劉峰,但我永遠願意做這樣的人,一個始終堅守原則、底線和人格的人,一個始終心懷善良、永葆溫度的人,一個始終堅守初心的人。這,就是我的深情告白。

年華易老,青春不再。芳華已逝,初心不改……

本文由鄭永濤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作家簡介:

鄭永濤,筆名土生,男,1984年生,河北邯鄲人,曾在北京空軍某部服役,畢業於江西大宇學院中文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邯鄲市作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於《解放軍報》、《法制日報》、《中國婦女報》、《語文學習報》、《作文周刊》、《河北日報》、《河北法制報》、《河北農民報》等多家報刊。

關注文學天空,閱讀更多精彩作品:

李秀娟:溫暖的世界|散文

李言錄:水中情|散文

邱煒煌:歐洲「掉隊」記|散文

張學文:寒夜裡的精靈|散文

梁文禮: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散文

相關焦點

  • 鄭永濤:寫給每一個有故事的人|影評
    #百家影評#一秒鐘裡的永恆——寫給每一個有故事的人 | 《一秒鐘》電影影評鄭永濤這,是他放不下的過往,是他無比渴望的期許,是他至死不渝的執念。這份執念,在感人至深的同時,也會讓人不由地想起自己放不下的種種過往。這裡面,有深沉而含蓄的中國式父愛。每一個做了父親的男人,即使再堅強,此時也難逃內心的觸動和眼淚的洗禮。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愛的庇護下成長起來的。
  • 工作平淡熱情已逝初心不改
    最終,我選擇了西部計劃,和其他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一樣,帶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的想法,懷揣滿腔熱血,來到離家鄉千裡之外的西部,來到新疆,來到兵團,希望能夠用一年到三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為人生長河增添一抹平凡卻華麗的色彩。
  • 梅花下的芳華
    謹以此片獻給芳華,獻給為了燦爛生命而不懈奮鬥的人們,紀念逝去的那個年代。每個人的一生,雖然經歷不同,但青蔥歲月總是最難忘的一段時光。懷念青春,是因為青春已逝。回望芳華,是因為芳華不在。讓我們隨著韓紅《絨花》的歌聲,穿越時空,觸碰青春的靈魂。
  • 芳華已逝,唯愛和善良永恆.
    芳華雖迷,卻有花期,而愛和善良,總如那池蓮之靜幽蘭之雅,似潺潺流水,在時間的長河裡,不涸不古,常韻甘醇。其實,生命本該就是這樣的。美!是歲月有意對人生的恩賜,是生命飛翔靈魂之外的顯赫。人生當情,情之為緣。而唯願能在所有的年華,去做個有愛有善良的人,這便是美在生命中升華的意義。芳華易逝,唯愛和善良才是永恆。
  • 原創|大志彰顯小事,初心點亮芳華
    都說你有能力,說不幹就不幹了?領導前邊拉,眾人後邊推,大家就憑你這一點:不用嘴,靠成績一出連話就不用說……董大志坐到校長椅子上,三天覺著不自在。那時學校辦學條件、環境不是一般的差:教學樓破門爛窗,為防人隨便出入,用木條釘釘;辦公桌椅缺胳膊少腿,個別老師辦公倚著牆。
  • 初心不改,雖遠不怠
    初心不改,雖遠不怠
  • ...初心不改,司法路上寫芳華——記市中院民事審判四庭法官餘海蘭
    「海」動山傾古月摧,「蘭」心若兮終不移,耕耘數年,初心不改,依然是那個謙遜低調、踏踏實實做事的餘海蘭。  紮根一線,在辦案中奉獻青春和智慧  正是出於這樣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餘海蘭在辦理每個案件過程中都嚴格要求自己,務求做到仔細審核每一份證據、不放過一個疑點,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注重探究每個案件背後的糾紛成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妥善處理案件,真正實現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一次次細緻探究,彰顯了她追求正義、一心為民。
  • 鄭雅嵐:芳華似火,不負初心
    「只要談到工作,她就渾身有勁,我們也會不自然地被感染」「鄭主任的性格比較直爽,說話做事風風火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說起鄭雅嵐,章貢區局的客戶經理們如是評價到。參加工作以來,鄭雅嵐先後在多個崗位任職,然後在客戶服務部主任崗位一待就是10年。由於客戶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點是經常的事,上級一個緊急通知,她總能夠第一時間解決好並執行到位。
  • 申論範文欣賞:初心不改 業有所成
    國家勳章承載的是使命擔當,袁隆平詮釋了初心不改的力量,感動中國秉承的是為民情懷,秦玥飛踐行著初心不改的夢想。可能是外賣小哥臉上的微笑,可能是清潔工人眼中的太陽,可能是出租司機收車的背影,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初心奮鬥著,努力著,享受著,由此,只有初心不改,方能業有所成。不忘初心,人本築夢。唯有不忘初心使命,將「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出發點,才能讓中國夢真正實現以人為本。
  • 電影《芳華》裡的人生
    芳華易逝,芳華已逝。電影《芳華》,如一股清流。但是在那個年紀,在那個時段,在曾經青春的校園裡,我,我們,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儘管《芳華》已經無比的真實,但是劉峰這樣的人現實生活裡很少遇到。如果你的生活裡有這樣一個人,請你務必珍惜和善待他,善待他就是善待和保護善良,否則這個世界的真和善會越來越少!而何小萍,不能說普遍吧,但現實生活裡,每一個形形色色、大大小小、各式各類的群體裡,似乎都有過或者都有著這樣一個人吧。
  • 悵然《芳華》,餘溫在懷!
    馮導的《芳華》用一種深情講述一個時代的故事,不僅帶我們見識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也帶我們見識了那個時代的遊戲規則和命運齒輪,作為一枚純正的80後,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看著70年代的故事,竟也被片中多個淚點撩動了感情的共鳴。看那場芳華散盡,有一點悵然若失,也有一點點餘溫在懷。
  • 《芳華》影評:心中常駐芳華
    一部電影作品誕生,任何觀眾都有自己的審美判斷,都可以從裡面看出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褒不虛褒、貶不妄貶是正道,若脫離了文藝批評的正常軌道,甚或藉此影片抵毀導演、作者,就太不地道了。  小說是講故事,電影也是講故事。電影故事講得雲山霧罩、支離破碎,讓人看不懂、弄不明白,觀眾就了無興趣,過目即忘。
  • 不忘初心 一路芳華 我市一線抗疫戰士獲評「本溪好人.最美防疫醫務...
    不忘初心 一路芳華 我市一線抗疫戰士獲評「本溪好人.最美防疫醫務工作者『』稱號 2020-05-12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正器紫砂|葉水英《芳華》· 外柔內剛
    年少時就開始學習花器,不提學習過程中吃了多少苦頭才有現在的成績;就說她現在也已經學成多年,也有了固定的欣賞她作品的客戶和紛踏而來拜師學藝的學徒。一般人尤其她還是一個女子,到了如今的階段都不太願意再去改變自己了。但是葉水英不一樣,她在學徒時期師父江建翔就始終強調,做花器要首先掌握光素器的形體特徵,把基礎打紮實,要將光貨的端莊與花貨的靈動恰到好處地融合,避免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
  • 【警營成長日記】初心不改 熱血依舊
    【警營成長日記】初心不改 熱血依舊 2020-08-20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諾:剎那芳華
    銀幕重新復活了一代人已逝的青春,感動著漸漸老去的七零後,芳華不多的八零後,情竇初開的九零後。影片中,蕭穗子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客觀地述說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某省部隊文工團裡一群青春飛揚的年輕人,在朝夕相處中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愁。《芳華》中的劉峰,一個現實版活雷鋒。
  • 三十而立,國貿商城初心不改
    在交流過程中,國貿商城運營團隊向贏商網透露:國貿商城一直初心不改,創新是其不變的核心競爭力。02 行至三十,不破不立國貿商城是單體商業,規避了標準化複製帶來的種種弊端和掣肘。國貿的調改也都遵循著市場規律,符合項目的實際情況。這是國貿商城擁有「精耕運營」基因的底層邏輯。
  • 尋找自身價值,小牛在線不忘使命,初心不改
    原標題:尋找自身價值,小牛在線不忘使命,初心不改網際網路金融這一新興行業的意義是什麼?小牛在線負責人吳可迪認為,「最大的意義在於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改進服務效率,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 作為一家有著高度社會責任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小牛在線始終不忘初心與使命,始終堅持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務。
  • 面目全非的芳華
    電影《芳華》,可謂國產戰爭片中的翹楚之作,文藝片中的經典。硝煙與槍聲,鮮血與死亡,青春與夢想,自私與奉獻,男人與女人。一代人的芳華,在歲月的流逝中早已面目全非。文藝來自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它讓人回憶,反思,前行。這是藝術家文藝創作必須堅守的初心。在喧囂、抑鬱、煩躁的時刻,猶其彌足珍貴。
  • 港片「芳華」已逝,但如今看陳小春《反黑》依舊經典和感動!
    當《反黑》片頭一出來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山雞哥」也老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今年(2017年)剛好50歲的陳小春給我的感覺是真的老了,他是陪伴了很多80後90後童年的人。雖然陳小春老了,不過還是很帥氣,唱歌好演技好的陳小春有一種成熟的味道,比當年的古惑仔時更有味道了,我覺得男人就像酒,經過歲月的沉澱才會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