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舊物不會失去色彩,這是無法被替代的情懷

2021-01-19 文學花落知多少

「樗蒲錦背元人畫,金粟金裝宋版書

春寒日暖拭舊物,來年笑語雪落處」

前半句是古人所作,舊物新裝,皆是情懷;後半句是興起所添,雖然比不上紅樓夢裡海棠詩社那樣才華橫溢,卻也是字字斟酌。

「舊」在中國文化算不上好的意象,舊時光景如何怎麼也替代不了充滿希冀的未來。所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換下舊年福聯,換上蘊含美好祝願的新桃符,在極其重要的日子裡,人們更是願意用嶄新事物帶來好的寓意。

舊的事物一是形體樣貌都已經不再新鮮,已經不再讓人提起興趣;二是舊的事物總彰顯不了進步的意味,所以喜新厭舊出現的再正常不過。可是舊物也不會因此就失去色彩,在一些人的心裡,這是無法被替代的情懷。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遙想楚雲深,人遠天涯近」舊人好,可能因為無法失而復得所以念念不忘;舊人好,可能因為時間尚短不夠撫平傷痛所以思緒縈繞。人會經常思念過往這是很正常的,可生活中會出現因為如此而發生的糾纏風流案,那就該好好反思了。

「羈鳥念舊林,池魚思故淵」,舊地或有我閒敲棋子落燈花的深厚友誼,或有我賭書潑得消茶香的相濡以沫,或有我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難捨親情。承載了人生回憶的地方,是哪一塊新地比得了的。

除了思舊人,戀舊地,舊物也一樣可念。梁實秋先生的文章中寫道,至於供個人賞玩的東西,自然是越舊越有意義。一把宜興砂壺,上面有陳曼生制銘鐫句,縱然破舊,氣味自然高雅。這也就不難明白,在古玩市場上,流年忘返的多是老者,有一定年紀閱歷的人,年輕一代是很少能領悟舊物的神韻的,或許因為一時興趣把玩幾天,隨後便束之高閣,唯有老者才想如獲珍寶一般,對待種種舊物。

「樗蒲錦背無人畫,金慄箋裝宋版書」,更是足以詩人超然遠舉,與古人遊。這也是為什麼在看見這句詩時我心中喜愛之感油然而生,這股書香氣隔著詩句都能使我聞到,自然忍不住接下一句,雖然我明白我的學識尚淺,破壞了詩句的意境。

我有古錢一枚,「臨安府行用,準參百文省」,把玩之餘不能不聯想到南渡諸公之觀賞西湖歌舞。當這些舊物出現在文人眼中時,除去了時間留下的印記,只留下歲月彌久記憶深存的韻味。

而對於舊物的情感,梁老先生也是珍愛中有反思與理智。

舊的東西可就一定會勾起情懷呢?梁實秋先生的話切中肯實:舊的東西大抵可愛,惟舊病不可復發,諸如夜郎自大的脾氣,奴隸制度的殘餘,懶惰自私的惡習,蠅營狗苟的醜態,畸形病態的審美觀念,以及罄竹難書的諸多病症,皆以早去為宜。

舊病才去,可能新病又來,然而總比舊病新恙一時並發要好一些。最可怕的是,倡言守舊,其實只是迷戀骸骨;唯新是鶩,其實只是摭拾皮毛,那便是新舊之間兩俱失之了。

相關焦點

  • 周迅電影《指甲刀人魔》此取景地,竟然在這家舊物雜貨店裡
    這些舊物都是老北京胡同裡的居民提供的我們現在去畫畫顏色就是只有32種這就失去了一種原創性很多人喜歡vintage說它不會過時因為它已經過時了白熾燈替代了煤油燈洗衣機替代了搓衣板計算器替代了算盤有人說生活變得便利了但唯獨少了情懷- END -你還記得兒時第一輛腳踏車嗎?
  • 梁實秋與韓菁清—一段塵封的忘年戀,一曲唱不完的歌
    上文寫到梁實秋先生的妻子程季淑意外離世,梁實秋失去了摯愛,如同失去了比翼鳥失去了翅膀,無法翱翔於藍天白雲之上。這是梁實秋編寫的一本辭典。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韓菁清剛買了一本《遠東英漢大辭典》,吃晚飯的時候,她的姨父謝仁釗因為要寫信給一位美國的朋友,有幾個英文單詞不會寫於是就借用了這本辭典查閱,邊吃飯邊查閱,韓菁清擔心飯桌上的油漬沾到辭典上就跟姨父說稍微注意下,畢竟花了她一千多塊錢呢。
  • 梁實秋:你吃飯的方式,就是你的福報
    一個對食物抱有熱忱的人,一定不會泯滅生的希望,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都說人生唯有美食和心境不可辜負,食一碗人間煙火可以解千憂,享半日浮閒足以慰風塵。梁實秋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朋友,逆境時,朋友是黑夜裡的燈火,能照徹心靈的路;順境時,朋友是生活中的色彩,能增添點點光亮。他對朋友,自然地流露真情,不討好、不奉迎,把朋友看作人生亮麗的風景,以珍惜友情為樂,以被朋友珍惜為幸。生活再不堪還有江山風月,日子再難熬,還有友情可溫暖。
  • 不一樣的舊物,不一樣的情懷,傳家寶中隊合集
    媽媽說這是我舅公小時候帽子上的一個裝飾品,是我的外婆傳給了媽媽,以後媽媽也會傳給我。這在古代是個象徵,只有生了男孩子,婆家才會送來裝滿飾品的帽子,給他戴,生女孩子是沒有的。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極低,只是附屬品。這是一種重男輕女的不平等的觀念,是不可取的。但是隨著改革的開放,思想的改變,現在女性和男性擁有同等的社會地位。
  • 不會談戀愛的人,一定要讀梁實秋這段語錄,看了就會,真知灼見
    很多時候我們在愛情中受到挫折了,甚至分手了,便以為自己不會戀愛,充滿了對愛情的自卑。其實哪有不會戀愛的人,感情不是套路技巧的堆砌,不是說會談戀愛就不會分手、就可以天長地久。很多時候感情看性格,看觀念,看緣分,這些都是不可強求的東西。
  • 張毅靜:四千個春天 梁實秋和韓菁清的愛情故事
    他們既非先知先覺的聖賢,又非雄才大略的英豪,他們只是因為「愛了」,所以,面對這個世界顯得不那麼奴性、不那麼順從、不那麼馴服,而是執意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因此,讓自己的行為有了北島那句詩的詩意:在沒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個人!  梁實秋就是這樣一個踐行者。
  • 娛樂圈無法被超越的四位演員,最後一位誰也無法替代
    本期話題【娛樂圈無法被超越的四位演員,最後一位誰也無法替代!】在娛樂圈中,演員最高的成就就是造就經典,擁有一個或者多個無法超越的經典影視形象,在娛樂圈擁有至高尊崇無法超越的地位,那就是演員最想要巔峰狀態。其實娛樂圈中也有不少演員已經達到這種巔峰,現在就隨小編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梁實秋晚年的紅顏知己
    1987年11月3日梁實秋在臺北病故,那幾天正巧我在上海圖書館港臺閱覽室查閱資料。管理員姚先生跟我說:「這幾天,臺灣報紙大量發表紀念梁實秋逝世的文章,你要看看嗎?」他的這一句話提醒了我,於是我借閱了那幾天台灣各種報紙,並把紀念梁實秋的文章都複印下來。回家後,我仔細研讀了這些文章,得知梁實秋的長女梁文茜在北京,我到北京對她進行了採訪。
  • 喪妻再娶,古稀之年的梁實秋聊發少年狂,狂追女明星,演傾城之戀
    相濡如沫的老妻突然辭世,對梁實秋來說,不啻於五內俱摧,傷心透頂。為此,他寫下了《槐園夢憶》一書,以寄託對亡妻的悼念之情。臺灣遠東圖書出版公司得了書稿,立即發排,盛情邀梁實秋到臺灣小住。「你想想,菁念『精』,這『菁清』多麼拗口?要麼叫菁菁,要麼叫清清,才順口。這名字是誰取的?」梁實秋字斟句酌地說。「我的本名叫韓德榮。韓菁清是我的藝名,是我自己取的。」韓菁清老老實實地說。「韓德榮,像是男孩子的名字,這名字也取得不好!」梁實秋笑道。
  • 梁實秋:歲月悠長,光陰無悔,每一寸都有讓人心安的力量
    也有兩人漂泊各地,無法通信的時候。梁實秋因為幾則報導,誤以為冰心不在人世,情不自已,寫了一篇哀悼的文章。接著收到凌叔華自倫敦的來信,得知冰心依然健在,驚喜不已。也為自己當初寫下的哀悼文章後悔不已,隨即又想通了,冰心既然能看到,必然也知道自己未死。當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王昌齡朋友之間互相掛念,知道對方安好,自己也就安心了。
  • 梁實秋與韓菁清 忘年戀的琴瑟之好
    那年,梁實秋71歲,在一次不幸的意外中失去了陪伴自己50多年的妻子;那年,她43歲,早已結束了第一段婚姻,父母哥哥早已去世,她在臺灣一個人生活多年。這難忘的不平常的11月27日,在暮色深沉中拉上了帷幕,卻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轉折點。之後幾天,習慣早睡早起的梁實秋,總是早早地醒來,像被什麼牽引住了似的,他不由自主地去找她,想和她說說話。他發現,她不抽菸、不喝酒、不賭錢,甚至都沒摸過麻將,是影視圈那個大染缸裡潔身自好的一朵白蓮。韓菁清是個晚睡晚起的「夜貓子」,不到下午2點不會起床。
  • 梁實秋:日偽黑名單上的人
    梁實秋曾說:「我雖然足跡不廣,但自北自遼東,南至百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 但這次,梁實秋實在是無心流連,只求登上火車,快快離去。 在濟南火車站,梁實秋「遇到數以千計由煙臺徒步而來的年輕學生」。炎炎夏日,長途跋涉,異常艱辛。看來,當時的交通工具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這不是梁實秋第一次來濟南。
  • 【人文素養】妙語連珠,引人入勝——梁實秋散文《飲酒》
    梁實秋小品文的「趣味」具體表現在有意迴避現實政治、社會的熱點題材,以旁觀姿態打量和揭示人生;善於覓取俗世人生的趣味:多以日常瑣屑的物事為題,把卑微瑣屑的日常人生藝術化;同時具有博雅的知識和見解,並富幽默感。影響梁實秋小品文的因素主要有中國傳統的士大夫情調及筆記小品的影響,英國隨筆的影響,或許還有現代林語堂「論語派」閒適幽默風格的影響。
  • 這對舊物獵人用4個月打造的無塵車間,將幸福安放在這片舊時光裡
    在這三層樓的空間裡,安放著他們的舊物和夢想。幾何君:在淘舊物的時候主要是以什麼眼光和角度來選取呢?Karen:其實我和多吉都只是憑自己的喜歡。一樣東西決定要不要,不在於它的價值有多少,如果這件我們不喜歡,那即使再有市場價值也不會要。
  • 法治文苑 ▏梁實秋先生的幽默;媽媽的眼睛
    梁實秋先生的幽默幽默是一種大智慧。它既能體現一個人積極樂觀的處世方式和豁達的人生態度,也能彰顯一個人的品格和個性。許多學者名流,都不乏幽默的「天才」。如我國著名作家梁實秋,就是一個很幽默的人。有「神醫」之稱的晚清醫家王敬義是梁實秋的好友。他每次離開梁實秋家的時候,總要偷偷地在其門口撒一泡尿,梁實秋對此一直裝作不知。有一天,王自己憋不住了,便自我曝短,但又自鳴得意地問梁實秋:「每次我都撒泡尿才走,梁先生知道嗎?」梁微笑著說:「我早就知道了,因為你不撒尿,下次就找不到我家啦!」這回答幽默詼諧,妙趣橫生,從中可以看出梁實秋的機智靈活和他對人的寬容大度。
  • 新書嘗鮮|《若無相欠 怎會相見》之梁實秋致韓菁清:願我愛你,像你...
    少女時代的她,也用一支筆寫下這一篇《秋戀》來遙望著她的「秋戀」。愛情,真是一種瘋狂的感覺,沒有任何標準,無關年齡,無關距離,無關所有外在之物。在那次相談甚歡之後,梁實秋就無法自控地愛上了韓菁清。不到一周的時間,他那排山倒海般的情書就密集地送到了韓菁清的手中。
  • 梁實秋嘲諷魯迅:他是中國的蕭伯訥?不過要除去以下這6點差別
    為此梁實秋自然不會放過對手,他在天津《益世報·文學周刊》發表了一篇名字為《蕭伯訥去後》的文章,用以嘲諷魯迅在接待蕭伯納時的恭敬勁兒。說來也是,這梁實秋寫文諷刺魯迅的文章,卻沒有大搖大擺地登載在上海的刊物上,而是放在小眾化的報刊上。直到先生去世,他都沒有看到,也沒有人引援給他。不然,二人的唇槍舌戰不知道會有多麼的昏天暗地,多麼的激勵無措。
  • 【美文】汪曾祺 梁實秋 | 美食美文
    他們說,飯前先讓手機「吃飯」,為的是能自己「起範兒」,從前的人沒有手機,這範兒怎麼起呢?這不,有兩位吃飯界的作家,不嫌麻煩,吃完不算,非要寫兩句。這倆人大家都熟悉,就是梁實秋和汪曾祺。他倆寫過的食物不下百種,南北東西,硬菜點心小吃,琳琅滿目,真真是「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寫著寫著難免一種食物,大家都寫到了。
  • 梁實秋:流行的謬論
    彎了的樹不會自直,放縱壞了的孩子大概也不會自立。西諺有云:「捨不得用板子,便會縱壞了孩子。」約翰孫博士不完全反對體罰,孩子的行為若是不正,在他身上肉厚的地方給幾巴掌,他認為最是簡捷了當的處理方法。  2   | 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這句話是從外語翻譯過來的,很多人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未嘗不是一句善頌善禱的話,當事人聽了覺得很受用。但是再想一下,一個輝煌的開始便是百分之五十成功的保證,天下有這等便宜事?
  • 梁實秋與妻子恩愛近50年,妻子去世一年後,娶小20多歲女明星
    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名人中更是不乏這樣的典範,文人裡面的梁實秋就是這樣一個存在。梁實秋與自己的妻子相愛一生,是少有的恩愛夫妻,但是卻在晚年妻子剛死之後就娶了一位比自己小將近30歲的演員,這樣迫不及待地結束了這段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