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
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走入城市
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群體
留守兒童
今天沙灣區婦聯特別推送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
對全區所有留守兒童家長進行全方位指導
共同攜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第六期
本期內容(小學篇)
■孩子迷上了網絡,怎麼辦?
孩子迷上了網絡,怎麼辦?
案例
小強是某寄宿制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小強的父母離異並常年在外打工,小強一直跟著奶奶生活。小強的班主任說他本是一個聽話的孩子,自從知道父母離婚後,小強的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常常和同學打架,後來迷上了網絡經常逃課去上網。他曾兩次離校出走,有一次連續失蹤了4天,最終報警後警方才在網吧找到他。
此後小強常常去網吧,很長時間不回家,即使奶奶去網吧找他,他也不理不睬,甚至連吃喝拉撒全都在網吧解決。由於長時間沉迷於網絡、得不到休息,他終於體力不支暈倒在網吧被人送進醫院進行救治。
分析
大量的調查顯示,青少年學生是使用網絡的主要群體,沉迷網絡的學生越來越多。小學生年齡小,社會交往少,比較服從老師和父母,所以小學生沉迷網絡有如下特點:
1、好奇心驅使
許多小學生沉迷網絡是因為網絡對他們來說是新鮮事物,特別是自己身邊的人都在上網,他們很容易也跟著上網,網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新的娛樂方式,很容易讓初次接觸的小學生欲罷不能。
2、孤單寂寞
有的小學生缺乏玩伴,又不能有效的拓寬自己的人際圈子。同時,部分孩子與父母、教師的溝通不理想,在父母和教師那裡得不到所期待的關心。當孤單的孩子發現在網絡中可以得到別人關注、找到朋友,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在網絡上。
3、受家庭影響
存在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關係,孩子得不到家長及時的心理支持;家長缺乏有關網際網路的必要知識,不能指導孩子健康上網。
避免孩子迷上網絡,家長可以這樣做:
1、預防大於矯正
給孩子打預防針,提前和孩子討論合理上網的話題,約定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次數等,並為電子產品設置密碼,避免孩子無節制地使用。提前採取有效措施達成共識是預防網絡成癮的良方。
2、約定上網要求
小學生正處於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自制力較差,行為習慣養成的初期必須用制度加以約束。留守小學生的父母在離家之前必須和孩子一起討論上網的事情並約法三章:
一是控制上網時間,二是限制上網內容,三是準時退網。一旦達成約定,要讓孩子的臨時監護人了解約定的內容,並作為約定的監督者,行使監督的權利。
留守兒童的父母要與臨時監護人多聯繫,了解孩子對上網約定的執行情況,需要時及時介入。
3、請人監督戒除網癮
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父母要主動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幫助。可以向孩子的老師、同學尋求幫助,向他們講明和孩子約定控制上網的計劃,請他們監督。當網癮出現時,請他們及時提示、幫助克服。鼓勵孩子多與同學交往,一起上課、學習、交流,讓孩子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父母及臨時監護人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如果情況反覆應及時介入加強管理,幫助孩子戒除網癮。
4、以新代舊
「清除莊稼地裡的雜草的最好辦法就是種上莊稼″,對於沉迷網絡的小學生,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新的感興趣的事情或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培養孩子新的愛好和興趣,鼓勵孩子儘可能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用新的行為習慣來代替上網的習慣。
原標題:《孩子迷上了網絡,怎麼辦?| 『讓愛留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