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加入天獅的人並不少見,獲得天獅最高表彰的人也不一而足。然而,退休後還將天獅經營得風生水起,古稀之年仍忙於直銷事業推廣的,吳瑞文絕對是為數不多的堅持者之一。
2014年2月19日凌晨,76歲的吳瑞文參加完為期兩天的天獅西南地區主任培訓,從天津回到濟南家中。稍作休息後,她將培訓會的規模、內容、流程以及參會人員所受到的事業鼓舞編輯成快訊,發到微信群中。臨睡前,吳瑞文照例打開微信,解答團隊成員的市場困惑與資訊疑問。這時,她發出的信息已獲得了數百次的評論、轉發。
第二天,吳瑞文起了個大早,到自己的工作室。前段時間有次做足療,她結識了幾位退休老太太,並向她們推薦了天獅產品。電話聊過一段時間之後,吳瑞文覺得是時候將她們約到工作室,好好介紹下天獅。
吳瑞文是天獅最高級別經銷商,已封頂獲得了公司提供的所有市場獎勵。2013年上半年,她跑市場的頻率仍舊非常高,之後,由於身體原因,才逐漸減少了「拋頭露面」的機會,改用微信管理團隊。
「微信是我2013年8月從溫哥華旅遊回來之後才開始學的。現在,我得到什麼信息第一時間就往上面放,團隊發生了什麼事,我也能第一時間知道,用起來非常方便,效果也好,甚至比我自己跑市場的效果更好。」吳瑞文說,2013年4月,做了腸梗阻手術之後,她就很少再去外地跑市場,只選擇性地參加一些重要的決策會和培訓會。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天獅的經營就不上心了,天獅仍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逮著和人聊天的機會,我肯定會跟他分享天獅。未來十年二十年,只要講得動,我會一直講下去。」吳瑞文強調。
習慣性「折騰」
對吳瑞文而言,之所以到現在還堅持經營天獅,除了發自內心地喜歡這份事業外,也與她從小經歷所形成的倔強個性有關。
1938年,吳瑞文出身在山東省龍口市一個貧困農戶家裡,5歲時父親便病故了,之後由媽媽和奶奶一起操持著整個家。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維繫多長時間。之後,吳瑞文的奶奶也因病去世。
「當時,我家裡窮,奶奶死後,我媽媽去問鄰居借了一升米。那天,我奶奶剛下葬,鄰居就來我家討要借的米,當真是把我們往絕境上逼。」吳瑞文說,小時候,媽媽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討生活的日子非常難捱,家裡經常都以野菜充飢,受盡了村裡人的冷落欺凌。
「所以,從小我的自尊心就特別強,不允許自己落後。暗下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把失去的尊嚴找回來。」吳瑞文說,她八歲便開始下地幹活,整個小學期間都只上半天學,但學習成績卻一點沒落下。二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她得了全班第三名,傷心得一直哭了大半夜。
之後,吳瑞文考取北京市衛生學校,成為當地屈指可數到北京求學的人。「當時,村裡的人都覺得,一個小丫頭還能去北京,是件了不起的事嘞。」吳瑞文說,村裡人的態度讓她覺得很驕傲,也很受鼓舞。所以,即便當時的求學之路異常艱辛,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畢業之後,吳瑞文被分配到新疆,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後因母親身體欠佳,她申請調回到山東省特備醫務室。空閒時間裡,她報了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理論的學習班,又學習了醫務英語,成為工作崗位上的業務能手。
退休之後,吳瑞文在家幫著大女兒帶孩子,日子過得閒適自在。一天,單位的同事給她一張刮痧理療課的聽課卷,邀約她一起去學習養生。只是,當時誰也不曾料想到,正是這次刮痧課,徹底打亂了吳瑞文的退休生活。
職業第二春
刮痧理療課讓吳瑞文結識了林革(天獅四老太之首),在林革的鼓勵下,吳瑞文在山東成立了首家刮痧輔導站,成為當地刮痧站站長,積累起大量的人脈資源。正當吳瑞文糾結要不要擴大刮痧站規模時,林革給她打來電話,邀請她去了解天獅的健康事業推廣。
吳瑞文第一次去天獅考察是1996年1月,當時直銷是新生事物,了解和經營的人都不多。到公司的那天中午,李金元帶著閻玉朋、毛淑華等公司高管,和吳瑞文等人一起吃飯,就在飯桌上給她們講直銷的經營方式,以及天獅的現狀和未來前景。
「當時,天獅總部就是武清區的一棟小白樓,車間生產還很原始。那時候做高鈣素,先要把骨頭冷凍,然後用大鍋熬煮,把裡面的廢水排出來,發酵之後再裝到一個大機器裡碾成細末,然後再分裝。」吳瑞文回憶稱,剛加入天獅時,天獅還處於起步階段,南方很多地區都是發展空白。聽了李金元的描繪,她覺得這是個有前景的事業,決定跟著他一起幹。
由於把握住了事業先機,加上之前積攢了許多人脈,吳瑞文的天獅事業發展很快,可以說她遇上了天獅發展過程中最好的時代。但與此同時,吳瑞文也與天獅一起,渡過了一段迷茫時期。
1998年,國務院頒發了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傳銷活動的命令,對整個傳銷業進行全面整頓,天獅的國內直銷業務因此而受到影響,不得不考慮轉型。「剛開始,誰也不知道『一刀切』對公司的直銷事業而言,意味著什麼。公司也沒了方寸,一時半會兒拿不出應對策略。到後來,就接到通知,說公司組織市場領袖去北美旅遊。」吳瑞文說,當時,有28個人參加了這次旅遊,過程中還到休斯頓大學接受了兩天的培訓。事後得知,當時公司已經打定了主意擴張國際市場,這次旅遊,實際上是去做市場調研。
之後,天獅開始籌備香港分公司,在深圳設立辦事處,醞釀國際直銷計劃。與此同時,林革、吳瑞文等人開始大力推廣專賣店。「之後,只要溝通成功一家店,我就把錢寄到深圳,讓他們幫忙報單。那段時間,雖然我情緒很低落,但還是堅持跑市場,一個一個地推店報單,將團隊的網絡關係對接上公司的國際網。」吳瑞文說,天獅轉型當年,恰好遇到自己老伴過世,她受到很大的精神打擊。好在,之後一切都挺過來了。
老有所樂
如今,吳瑞文處於半退休狀態,大部分市場工作交由兒子打理,她協助做一些後勤管理和經驗分享,用微信傳遞最新資訊和正能量。用吳瑞文自己的話來說,現在她整個人的狀態是「老有所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天獅是個非常好的事業,它帶給我榮耀、充實,讓我很有安全感。」吳瑞文說,老伴過世後,剛開始是將他的點位轉給了吳瑞文的妹妹,後來妹妹因為家庭原因主動退出,家人商量之後決定由兒子來繼承父親的事業,給妹妹一定的現金和產品補貼。現在,她兒子在天獅的事業經營中表現得非常出色,未來,將自己的天獅事業交由兒子打理,她很放心。
「不過現在還不到時候,我做天獅還沒做夠呢。我經常就想啊,人為什麼不長一百張嘴呢,這樣才夠我跟人分享天獅啊。」結束採訪之際,吳瑞文又準備出門給剛認識的一位老姐妹分享天獅。
(文/劉銳 《中國直銷》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