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偶像」的諧音梗,不僅好笑,還耐人尋味,李誕應該喜歡吧?
文圖丨二指禪掌門
脫口秀「大哥大」李誕不喜歡諧音梗已不是什麼秘密。
開始我沒有注意,後來看節目時,每次表演者在臺上說出一個諧音梗,攝影師都要給李誕一個生無可戀的鏡頭。
李誕對「諧音梗」厭惡到了一定程度,以致於在《吐槽大會》上有一個明令禁止的規定:不允許脫口秀演員說「諧音梗」,若脫口秀演員違反了此項規定,則會進行相應的經濟處罰。
原來不是口頭約束,還是明文規定。看在錢的份上,脫口秀演員不敢說「諧音梗」,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在今年剛剛結束的第三季比賽中,王建國、呼蘭、龐博等依然會時不時蹦出一個「諧音梗」來。這種為了「諧音」不怕罰錢的精神,是不是也該給點掌聲啊?
當然,李誕沒有明說為什麼不喜歡「諧音梗」。
有人猜測,可能是因為「諧音梗」屬於低級笑料,有點偷懶的嫌疑吧;
再者,「諧音梗」確實無養分,不具有回味價值;
還有可能就是,「諧音梗」很容易就信手拈來的笑料,就連幼稚園的小孩都會,沒有經過精心的炮製,不具有新穎性,當個簡單的笑料還行,用多了,觀眾就會覺得很乏味、很低級、很無趣,甚至還會因此拉低《吐槽大會》的級別。
因此,有人就猜想,李誕不想讓代表中國脫口秀王國的《吐槽大會》之花凋謝的太早。
畢竟,有人說,脫口秀遲早會幹翻小品的。
我注意了一下,平時人們聊天,也愛用一些諧音梗,這樣說的話,李誕的嚴厲也是應該的。畢竟,老百姓都會的東西,演員再拿出來比賽,怎麼看都覺得有點敷衍了。
於是,有一段時間,我也跟著李誕反感起諧音梗來。
直到看到一個「偶像」也說了一句諧音梗,才發現,還是很有智慧的。這句諧音梗不僅幽默,還耐人深思。
這個「偶像」就是水稻大王袁隆平。
有一次,袁隆平參加一期電視節目,當時,主持人問道:「您一共得了二十多項大獎,還有以您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別人都稱您是偉大科學家,您怎麼看?」
沒想到,袁隆平不假思索地說了一句「諧音梗」。
如果李誕當時要是坐在電視機前,恐怕也會不由自主地先做出生無可戀的表情,然後又想起不是他的比賽,袁隆平也不是他的嘉賓,隨之又釋然了吧。
袁隆平是這麼回答的:「不是偉大,是『尾大』,尾巴大了也有好處,翹不起來。所以不能驕傲自滿,要夾著尾巴做人。」
袁隆平可不只是說出了一個「諧音梗」,而是後邊的引申意讓人讚嘆。「偉大」和「尾大」音同字不同,一字之差,極顯謙和的風趣妙語,贏得了臺下長時間的掌聲。
原來,同樣是諧音梗,在比賽舞臺上略顯敷衍,但在生活中用好了,還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如果不是這個「諧音梗」,只是表現出謙遜的態度,絕對沒有這樣好的效果。
當然,袁隆平時都是這麼做的,所以,在主持人提問時,才能隨口說出一個諧音梗,而沒有一點違和感。
除了這句諧音梗,袁隆平還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人在大街上遇到我,問我是不是袁老師袁院士,我不敢說不是,也不說是。我就說有點像,有點像。」
我頓時感覺,「有點像」三個字後面,站著一位鄰家慈祥的農民老伯。
這也算是看淡名利的另一種詮釋吧。
所以,諧音梗不是不能說,而是要看有沒有意義。如果只是為了搞笑而「諧音」,那就沒多少意思了。
【掌門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