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飽了不舒服,去做了個胃鏡,醫生說:一粒米都沒有,全是瓜

2021-02-12 泰院英語之聲社團

「前兩天吃太飽了不舒服,去做了個胃鏡,醫生說:一粒米都沒有,全是瓜」

內娛這段時間精彩紛呈,貢獻了許許多多帶有現實魔幻主義色彩的劇情。

「一個代孕棄養,一個遠走生娃。只有我像閏土腳下的那隻猹。」

吃瓜太累了?那屏幕前的你有好奇過「吃瓜」的  英語單詞怎麼說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段時間高頻出現的網絡詞彙,如「官宣」「吃瓜」「槓精」等,用英語該如何表達。

那讓我們在「瓜田李下」好好學一會兒叭!

頻頻出現的「吃瓜」「官宣」「槓精」英文你知道怎麼說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叭

吃瓜,網絡流行詞,用來表示一種不關己事、不發表意見僅圍觀的狀態。網友們常常戲稱自己為「吃瓜群眾」。而「瓜」則表示某個熱點八卦事件。

英文中spill the tea與「吃瓜」的意思相近。

tea有「八卦」的意思,spill表示「湧出、溢出」,所以spill the tea就是我們常說的「爆料、吃瓜」。

give me the tea指「把你知道的八卦猛料告訴我!」


OK, what happened at Blair's party last night? Spill the tea!
昨晚在布萊爾的派對上發生了什麼?快來爆料一下!



吃瓜群眾:???


如果想表示「不明真相的無辜分子」,大抵可翻譯成「the people/ public who are kept in the dark」

或者「the people who are unaware of the truth」。



不過這些群眾未必是對真相全然不知,他們只是隨著自己的心意表達觀點而已,具體選用的說法還需根據語境分析哦!

02

netizens/Internet users

我們談論的「吃瓜群眾」多是活躍的網民,因此不少外媒將其簡單翻譯成「netizens」或是「Internet users」。

「吃瓜群眾」多存在看客心態,八卦聊一聊,哪裡熱鬧往哪湊。那麼從這個角度說,也可以翻譯作onlookers(旁觀者、圍觀者)和spectators(觀眾)。

即官方宣布。
爆火於2018年10月16日趙麗穎曬出自己與馮紹峰的結婚證時的微博配文。
後來被網友廣泛傳播&跟風,當發布任何狀態、消息時都配以「官宣」,表達廣而告之的意思。


「官宣」的意思是「官方宣布」,現泛指某人或某機構對外正式宣布消息,表達廣而告之的含義。

如果是動詞形式,一般我們就用officially announce,如果是名詞形式,一般用official announcement,指「正式公布,官方消息」。

表達「宣布」的詞有很多,但在正式場合使用較多的是announce,意為「公布,宣稱」。

She announced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 to an excited audience.

她向興奮的觀眾宣布了比賽的獲勝者。

The prime minister has announced that public spending will be increased next year.

首相已宣布明年將增加公共開支。

只能坐在電腦鍵盤前,在網絡上指點一切的人。通常這類人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離開鍵盤馬上就變成戰五渣。同類詞語還有彈幕大神、嘴炮選手。

鍵盤俠是比喻那些把鍵盤當武器、在網上到處抨擊他人的人,《牛津字典》裡收錄的「鍵盤俠」一詞為keyboard warrior。

She posts a message to the unknown keyboard warrior and shuts down her account.

她給不知名的鍵盤俠發了條消息,然後關閉了自己的帳戶。







一些總是故意找茬,以友好討論的名義試圖挑起爭端的人。
經典表現:總是抓住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或故意把他人表達的觀點極端化和擴大化後,模糊對方概念,進行攻擊。待對方感到被冒犯,進行反擊時,又常作出無辜模樣「我只是友善討論而已,何必如此呢,你反應過度了」。

可以用英語contrarian /kənˈtreəriən/表達,表示「與一般大眾想法相反的人,唱反調的人」。

He is a contrarian who frequently writes controversial opinion pieces.

他是個槓精,經常寫有爭議觀點的文章。



噴子是網際網路上對一類群體的稱呼,他們有以下特點:

1.斷章取義,噴子不關心帖子的內容,他只看你有沒有留下漏洞,把柄。只要有就抓出來狂批狠鬥。

2.無立場,噴子不需要立場,也不能有立場。有立場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3.出口成髒,噴子一般都說不出什麼好話,語言能有多惡毒就有多惡毒。意在激怒對方,挑起爭端。

troll是指「(在網絡上為吸引別人關注或搗亂)故意留下激怒他人言論的人」。


In the late 1980s, Internet users adopted the word "troll" to denote someone who intentionally disrupts online communities.

20世紀80年代末,網際網路用戶使用了「troll」這個詞來指代故意破壞網絡社區的人。

hater尤指在網絡上攻擊(或辱罵)他人的人。

Forget the haters—they're just jealous.
不要管那些只會罵人的人,他們不過是嫉妒而已。

吃瓜歡樂多,今天你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做個胃鏡,心臟卻非常不舒服,醫生給出了答案
    值班這天,大部分時間都要在胃鏡室度過。如果中間有需要做人流的或者需要做深靜脈穿刺的,就讓胃鏡等一會。等忙完,再接著伺候胃鏡。 正在做胃鏡的時候,那邊就預約了幾個深靜脈穿刺。因此,把幾個著急做的胃鏡做完,我就去下個科室去扎深靜脈了。 由於病房都開空調、溫度異常的高,因此汗流浹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加上又著急胃鏡那邊,正在做深靜脈穿刺的時候,汗從額頭上一直流。旁邊的護士,還以為我緊張呢,一邊分散我注意力、一邊為我擦汗。這個時候,我恨不得一下子就紮上,然後快點撤退。
  • 腸胃不舒服都必須做胃鏡腸鏡?醫生:這三類高危人群,有必要做
    很多人反應當感覺胃腸道不舒服去看醫院看病時,醫生都會要求做胃鏡或者腸鏡。大家都在糾結要不要做。因為在做電子胃鏡或者腸鏡時,會有各種擔心。比如會覺得電子的腸胃鏡都是所有人通用一根管子,會不會傳染上疾病。不做無痛的又怕難受,怕承受不了。選擇無痛,又怕全麻帶來的風險。而且對於是否真得有必要做,也是好糾結。選擇不做,心裡也會堵得慌,畢竟有一些疾病確實需要電子腸胃鏡才能確定。
  • 做胃鏡時,選擇無痛胃鏡好還是普通胃鏡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無痛胃鏡的最大好處就是使用了麻醉,患者不用遭罪了,沒有噁心的感覺,醫生就可以詳細的檢查了。而且相比普通胃鏡導致的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的風險,無痛胃鏡這些統統都能避免。但是它的缺點也存在。事先需要做準備,6個小時內不能吃東西,2小時內不能喝東西。而且去的時候,還必須家屬陪同。
  • 胃部一直不舒服,做了胃鏡說是糜爛性胃炎,嚴重嗎?
    糜爛性胃炎是胃部疾病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有的患者看到胃鏡單上有糜爛二字之後,就覺得自己的胃是不是「爛了」; 變得非常的焦慮和恐懼,其實糜爛性胃炎並不是說胃爛了,而是一種病理的表現。
  • 做普通胃鏡怕疼,換成無痛胃鏡怎樣?醫生提醒您:未必適合
    很多患者在聽到要做胃鏡的時候,就很是排斥,一直在問,可以不做嗎?有沒有其他的檢查方法?做無痛得怎麼樣?其實胃鏡檢查檢查很常見,很多人胃部不舒服的時候,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做胃鏡的檢查,從而來判斷疾病。但是其實對疼痛感覺不是很高的患者,使用普通胃鏡,並沒有感覺很大的不舒服,檢查後精神也很好,並沒有不適。而且普通胃鏡要求較低,也不需要家屬陪同,檢查方便,檢查完就可以走,不影響後續的生活。無痛胃鏡,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種胃鏡檢查,患者感覺不到痛苦以及身體的不舒服。
  • 做一次胃鏡到底有多大傷害?聽聽專業的內科醫生怎麼說
    所以,胃鏡檢查,它首先是一個不局限於檢查胃部一些疾病的檢查,其次還是一個技術活,要做的好,這醫生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的,不然容易出現一些沒觀察到的部位。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部位,我們胃鏡都可以觀察到,胃鏡檢查本身也是有盲區的。所以,我們說做了胃鏡也不能說100%,胃就沒有問題!
  • 胃痛要做胃鏡檢查嗎?醫生提醒,若有這4種表現,儘可能查一下
    導語:現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由於生活和工作壓力太大,飲食不注意造成了腸胃的問題,比如胃酸,胃痛,胃潰瘍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所以說去醫院檢查是最好的辦法,但很多人表示抗拒,畢竟很多人覺得自己還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都是做胃鏡真的非常難受。一、胃痛必須做胃鏡嗎?
  • 女子咳嗽,診斷哮喘治療效果不佳,直到做胃鏡才發現是胃病引起的
    你身體有沒有別的不舒服啊?比如視力模糊啊,聽力不好啊,胸痛、咯血、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等啊。主任問羅女士。其他的都沒有,就是有時候感覺胃不舒服。羅女士想了一下說。怎麼個不舒服啊?主任問。就是有時候會有點痛,也不嚴重,過一會就好了。
  • 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4個現象,儘可能查一下吧
    導語:在這個快節奏時代,許多人由於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注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腸胃很容易出現問題,像胃脹,胃酸,胃痛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一種事情,雖然知道去醫院進行檢查是最好的辦法,但是許多人也是很抗拒的,畢竟有人認為自己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同時做胃鏡真的非常難受。
  • 總出現胃痛、打飽嗝,做胃鏡又沒啥事,可能是「心病」在作怪
    華子有個同學,最近半年總是來醫院檢查,說自己的胃不舒服。平時吃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沒吃東西時也會「打飽嗝」,有時還感覺胃部隱隱作痛,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不好的病」。這種胃部不舒服的症狀總是反覆出現,但是他做了幾次胃鏡,只是顯示有點淺表性胃炎,沒有啥大事。
  • 胃鏡能有效發現早期胃病,尤其是3類人,需定期做好胃鏡檢查
    下午胃鏡檢查若是下午做胃鏡的朋友當天上午吃一些流食,例如白粥、豆漿等,但是要記得中午什麼都不能吃,水也是少量喝。並且不管你是上午檢查還是下午檢查,在做胃鏡前一天就必須戒菸,是必須!3. 無痛胃鏡檢查顧名思義,無痛胃鏡檢查肯定是要做麻醉的,因此大家在麻醉前四個小時就不能進食了,水也是一口都不能喝。不然可能會影響麻醉效果和檢查結果,大家儘量忍一忍。
  • 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哪個更好,怎麼選擇?看看胃腸醫生怎麼說
    很多人聽說做胃鏡時,是從嘴巴裡插根管子,然後插到人的胃裡面,然後嚇得根本不敢去做胃鏡。但是對於無痛胃鏡,又覺得是不是效果不好,還有麻藥也會有副作用等等。面對無痛胃鏡和普通的胃鏡,根本不知道怎麼選擇,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更好。
  • 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有何區別?提醒:做胃鏡前要注意做好這3點
    胃病等消化道的疾病現在已經成為了常見的疾病之一,一旦感覺自己的腸胃有不舒服的情況,很多人就會去醫院進行檢查,而檢查的時候免不了會進行胃鏡的檢查,但是普通的胃鏡會給人帶來種種不適,讓很多人都很害怕,而現在出現了一種無痛胃鏡,那麼無痛胃鏡和普通胃鏡有什麼區別呢?
  • 做胃鏡只用吞個膠囊?記者親測,這科技夠「黑」
    就好比吞下了一個孫悟空,普通胃鏡要插管、打麻藥,這酸爽讓許多飽受胃病的患者望而卻步。那如果可以不插管、不打麻藥,整個過程毫無不舒適感呢?一顆膠囊就可以輕鬆查胃,你還會有顧慮嗎?為了檢查更為準確,晚報君聽從相關工作人員囑咐提前一天晚八點後沒有進食。今天檢查一早,飢餓感加上第一次做胃鏡的緣故讓晚報君感到十分緊張。工作人員為了緩解記者不安的情緒,解釋操作原理,展示需要吞服的膠囊。
  • 幽門螺桿菌檢測、胃鏡檢查……一文掌握最全胃病相關檢查
    胃不舒服,不用再盲目檢查了~「胃病」是與胃相關疾病的統稱,大多有反酸、噯氣、腹脹、腹痛等不適。常見的胃病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良惡性腫瘤等。胃大致分為賁門、胃體、胃底、胃竇和幽門幾個部分,胃炎可根據部位分為胃竇炎、胃體炎、全胃炎。胃鏡檢查取活組織做病理後,也可根據病理結果分為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和特殊性胃炎。
  • 做胃鏡,該選普通還是無痛胃鏡?揭開胃鏡的秘密
    現在很多人都因為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胃部功能受損,在胃部病變影響健康的過程中許多不良症狀會找上門來,因此,需要通過合理的檢查判斷身體是否存在病變。胃鏡檢查是了解胃部是否存在疾病的檢查手段,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應該選擇無痛胃鏡還是普通胃鏡,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 胃鏡不是想做就能做,2種患者不能做,還有10個注意事項要牢記
    但是,胃鏡看似操作簡單,實際上它也有適應症與禁忌症,並不是隨便就可以做的。目前有2類患者屬於胃鏡檢查禁忌人群,另外還有10個注意事項要提前知道。1、絕對禁忌:如果患者存在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或者處於休克等極度重危的情況,以及患者狀態不穩定,不能配合內經導管進入體內,又或是檢查者患有很重的急性炎症病變,甚至內臟存在穿孔情況的人,均屬於不能做胃鏡的群體。
  • 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想養胃的人,不妨了解一下
    而有些人在出現胃痛的時候,經常會選擇做胃鏡,但是做胃鏡特別的難受,很多人特別的抗拒。一、胃痛必須做胃鏡嗎?其實出現胃痛的話,並不一定要做胃鏡,如果只是簡單的消化不良以及腸胃功能紊亂,可以通過飲食來進行調理或者是吃一點促進消食的藥物。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的話,就要做胃鏡了。二、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
  • 做胃鏡到底有多難受?必須要做嗎?多久做一次?一次性告訴你答案
    「是誰告訴你,要做胃鏡的?」「其實一直覺得自己的「胃」不太好,一開始分不清是肚子疼還是胃疼,所以經常吃點保濟丸就覺得沒事了。」面對醫生的提問,小芳如是說道。聽朋友「狡詐」地安利「醫生會把一條長長的管子插到你的胃裡」,小芳一開始是拒絕的。但後來胃不舒服的情況從「偶爾犯病」變成了「偶爾不犯病」之後,小芳還是咬咬牙下定決心預約了胃鏡的檢查。胃鏡雖然難受,但卻是輔助醫生,完成對胃部疾病診斷的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
  • 經常胃痛、反酸要不要做胃鏡?胃鏡與腫瘤的關係,了解清楚比較好
    導語:當有胃脹反酸,胃痛等症狀時,一些人只是自行吃藥解決,認為只要症狀緩解了,就是痊癒了,沒有及時到醫院做檢查。直到胃痛直到反酸脹氣、胃痛得不到控制,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出現嘔血等症狀時,才想起要檢查。這種處理方法是極為不正確的,症狀緩解了,可代表痊癒了。有很多胃部腫瘤、胃癌患者,之所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就是因為沒有及時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