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三伏開啟!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一定要注意!

2021-02-08 最愛大北京

小北告訴大家一個秘密

最愛大北京有視頻號了!

歡迎大家掃碼來看我們☞

我們需要您的支持和鼓勵!

小北拜謝了


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  熱  熱  熱熱熱  熱熱  熱熱熱  熱  熱熱  熱  熱

就是今年三伏天開啟的時間:

「三伏天一旦開啟,伏熱肆虐,恐怖如斯啊...」


2020年的三伏時間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


另一方面,由於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據醫院急診室大夫介紹:


每年三伏酷暑的時候,都會接診大量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所以大家要額外注意



夏季瓜果眾多,特別是西瓜,確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紅糖薑茶以平衡其寒性。


夏天最好的補氣藥是西洋參,這是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即便有陰虛、口乾口渴的問題,西洋參也照樣適用。



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而養身。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



夏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來上一碗還是可以的。


山楂冰粥能開胃養脾、消脂益氣,更適合老年人食用。


1、山楂洗淨備用,糯米洗淨,冷水浸泡2小時後瀝乾水分。


2、鍋裡注入涼水,旺火煮開,倒入山楂,煮15分鐘後,撈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後存入冰箱的冷藏櫃,適時取出後,放致室溫食用。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溼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溼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


記住:在空調房裡穿衣服,要過肘過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頸椎。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症狀,表明體內溼氣過重。


三伏這幾天應該要補一個午覺,30~60分鐘都可以。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了。



夏練三伏,就是告訴我們,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稍微活動一下。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鍊。


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


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來源:健康(ID:amy6562)


上面說了七件三伏天不宜做或注意的事兒

下面小北教您


有資料表明夏季吹空調,較適宜的溫度為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8℃。如果溫差過大,很容易造成頭暈、口乾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適症狀,嚴重時可能引發中風等併發症。


三伏天可以選擇「走暑」去,進行走路的慢運動,既運動健身,又能避暑養生。


可以利用平時時間早晚走走,一般40分鐘,2~3公裡最合適。


三伏天給身體補足水分還不夠,還得適當補點鉀。


持續高溫時,大量出汗,會導致體內缺鉀,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適量補鉀很重要。茶葉中富含鉀,喝茶不僅能解渴,還能幫助消除疲勞。


常有說法,「夏季吃豆勝過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溼,胃口不好,而大多數豆類都具有健脾祛溼的作用。


「午覺不睡,下午崩潰」。夏季氣溫高,晝長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體消耗大,精力不濟。中午打個盹,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能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讓下午有個好精力。


水別等渴了再喝,經常小口小口喝杯溫開水。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好多於1200ml。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滋生細菌,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北京潞河醫院營養科陸霜梅在2016年8月健康時報表示,吃些殺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這主要是指蔥蒜類,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


這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殺菌作用更強。


俗話說:睡前一盆湯,賽過人參湯。


泡足是一種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熱水洗腳,能調補陰陽,溫通經絡,調和營衛,升清降濁,安神養心,健脾和胃,減輕苦夏的症狀。

(來源:健康時報)



下面我們說說三伏到了


提起吃,皇城根腳下的北京人最有發言權了,對吃也是頗有研究和講究。


明天開始的三伏天,在北京流傳著一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明日頭伏,可以吃餃子哦!比如:


茴香本是調味品,但北京人卻偏愛用它的莖葉做餡兒。茴香有健胃、行氣的功效,和裡脊肉或者前臀尖混搭在一起的餃子餡香味獨特,煮熟的餃子蘸上醋,味道不要太銷魂!


西葫蘆餡,北京人習慣叫「瓜」餡,西葫蘆具有調節人體代謝,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夏天吃西葫蘆雞蛋餡的餃子,清涼、爽口、解膩,還有潤澤肌膚的功效。


下面小北還要提心您:

「三伏天是心腦血管的高發季節」

所以——不要猛然回頭!


因為頸動脈狹窄、斑塊是檢出率越來越高

同時也是越來越受重視的

心腦血管發病基礎之一

在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異常的夏季


三伏的到來進入到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所以小北給您一個:


一件普通的T恤衫勝過任何一種防曬霜,SPF值大約為15~30,可以隔離95%的紫外線光,所以外出時,儘量不要將皮膚過多的暴露在外面,應穿著織法細密的長袖襯衫和長褲,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衣服溼了,那就失去了防曬的效果了。


選擇寬簷帽不僅可以保護臉部,還可一併將耳朵和後面的脖子遮蔽,通過防紫外線測試的可以遮蓋包括眼睛四周的大鏡面太陽眼鏡,可以阻擋100%的紫外線。


反射面會反射高達85%的紫外線,所以日常生活中應儘量遠離一切反射面,常見的反射面如海面、沙堆、雪地,甚至是逛街的櫥窗。


防曬是每天要做的功課,即使在辦公室裡也不能放棄,因為引起皮膚衰老的UVA紫外線具有很強穿透性,可以穿透玻璃、穿透雲層而進入皮膚真皮層,對皮膚造成直接的傷害,所以在辦公室裡也要塗抹防曬霜。


防曬霜不是出門前塗抹一次,就萬事大吉了,應記得每2個小時補充一次防曬乳,尤其是遊泳或運動流汗後,還有別忘了抹耳後、嘴唇、眼睛周圍等,這些都是易被忽略的地方,另外,兩頰、T字部分是臉部最突出的兩處五官,最好使用較高係數的防曬品。



各位,明日就是三伏天的開始!

一定要記住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還可以吃餃子,晚上散散步....


參考來源:

健康(ID:amy6562)/健康時報/綜合於網絡

如需授權,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聯繫我們-授權合作」

相關焦點

  • 一年中最易生病的40天!這樣做,排寒溼、祛病根!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從養生角度來看,就是「冬養三九,夏養三伏」,關鍵時節懂養生才是王道!2020年三伏天的具體時間:7月16日~7月25日為初伏,共10天;7月26日~8月14日為中伏,共20天;8月15日~8月24日為末伏,共10天;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最盛、溼氣最重的時節,很多病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 三伏將至!這是最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來的40天!錯過等一年!
    今年的三伏共計40天: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10天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20天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1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熱的日子,被稱為「最難熬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也是養生的好時節
  • 新莊人最「難熬「的40天來了!還有4個壞消息…
    天!而且今年的三伏屬於加長版一共40天…最虐、最可怕、最難熬的40天已!經!來!臨!小編毫不誇張地說,入伏後,冬病夏治扭轉身體的頹勢就看此幾周了三伏天「暑邪」盛行,一不留神就落下病慶陽人,你準備好了嗎三伏天,一年最容易生病的
  • 最「兇險」的40天來了!不如來章丘吹吹風吧~
    天!  先劃下重點:  這將是章丘一年中  最可怕的40天  最「兇險」的40天  最容易生病的40天!  整整加長版40天!!   「三伏天,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一年中最可怕的時候就來了」  「三伏過不好!是要留病根的!」  「三伏開始!不論男女都要熱養生!」
  • 明日中伏,不懂規矩會吃虧!全家一定要這樣灸,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容易苦夏、中暑,出現疲勞、消化功能減退等症狀;二則,人們習慣於藉助吹空調、衝涼水澡、吃冷飲來降溫,這極易導致寒邪入體,留下病根,給秋冬健康埋下隱患。二伏就是中伏,可見中伏在三伏灸中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病除。中伏氣溫高、太陽毒,但是,熱有熱的好處——它是調理寒證、冬病夏治的最佳天時。天氣炎熱,人體毛孔張開,經脈氣血運行充盈,最利於藥性和陽氣的吸收。
  • 錯過等一年!「三伏貼」拍了拍你,並告訴你一些注意事項→
    錯過等一年!小暑過後,就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因此,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此時,傳統三伏天裡的頭伏已經臨近,開展「三伏灸」「三伏貼」等冬病夏治正當時。▼在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中醫內科門診,預約了三伏貼的市民接受伏前貼治療。
  • 今年「三伏」40天 入伏之道重在「避」
    俗語云:「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又稱伏天、伏日,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一段時間,多在小暑和處暑之間。  是什麼「潛伏」在伏天?  伏天是什麼意思?伏,意為潛伏、隱藏。綜合古人的解釋,伏天有以下幾種含義:  1.陰氣伏藏。古人云:「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伏藏,因名伏日也。」
  • 三伏天辟穀,瘦身祛寒最佳時機
    夏闢三伏,冬闢三九,一年中最好的辟穀時節即將到來,承天陽,接地陽,升人陽,三陽開泰,將骨髓裡深層的寒溼外排。01三伏天辟穀的好處:1、夏季是一年中最容易辟穀的時節,由於天氣炎熱大多數人都不愛吃飯,特別是不愛吃主食。
  • 今天入伏,一年中最熱的40天來了,《防暑秘籍》請查收~
    這兩天出門明顯感覺到有熱҈熱҈熱҈熱҈熱҈熱҈熱҈浪襲來大家注意了:今天入伏
  • 一年中最危險的27天來了!這些身體器官最容易生病!
    寒冷來襲,病死人數增多:上年紀後,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抵抗力較弱,氣溫的變化以及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導致疾病加重。比如,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數比夏天高41%。民間有種說法,「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
  • [艾克提示]2018三伏天長達40天,請收下這份「三伏天」攻略
    「伏」,即「暑氣潛伏於地」之意,它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也就是說,熱,才剛剛開始。高溫的炙烤開始了,我們正式邁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酷暑的時刻,一般有30或40天。通常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的時間都是按照1:2:1的比例來分配的,其中,三伏中最熱的是中伏。
  • 明日頭伏,該吃這個餡的餃子了!清爽又開胃,2塊錢做一大鍋,錯過又要等一年
    明日三伏,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暖暖提示大家不管是心裡還是身體上都請做好準備,因為我們之前經歷的都不算真熱。年三伏天共計為40天。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而且長達40天,好在這個時候,還有美食來解救一下。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一傳統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所以頭伏一到吃餃子的習俗自然成了頭等大事。
  • 最全三伏貼貼敷指南,果斷收藏!
    「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天的時候治療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三伏天是一年當中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充足的時候,合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祛風驅寒,祛除體內沉痼,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三伏貼真的有療效嗎?「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人體皮膚溫度、溼度最大,皮膚鬆弛,毛孔最為開放。
  • 冬病夏治「三伏貼」正當時,這些人群慎用
    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就要到了。炎炎夏日,雖酷暑難耐,卻是調理身體的大好時機。每年六七月份,到醫院預約三伏貼的人絡繹不絕。專家表示,夏天正是調理身體、改善體質的最佳時機,尤其是體寒人群別放過。它的原理就是我們中醫理論中所說的「冬病夏治」,是根據《黃帝內經》中的「春夏養陽」,利用夏季氣溫高,自然界的陽氣盛,人體經絡中氣血最旺,最能促進藥物吸收的有利時機,通過中藥穴位貼敷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預防寒性疾病在冬季復發的目的。2020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8月24日結束,歷時40天。
  • 三伏天要注意什麼,三伏天是如何改善體質的
    在說起三伏天的時候,人們最大的感受應該就是熱,這是因為三伏天出現的時候是在夏季,並且三伏天到來也是意味著最熱的時間段開始了,那麼2020三伏天有40天是什麼情況呢?每年三伏天都是40天的嗎?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 三伏貼適合治療哪些疾病和人群呢?
    「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的簡稱,也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又稱作「三伏灸」。是在夏季三伏日,把特殊作用的藥貼貼在不同疾病相應的穴位上,以達到祛病保健的一種治療方法。2.為什麼要在三伏天貼敷呢?有什麼特殊的講究或蘊含著怎樣的道理?
  • 三伏天來了,三伏貼是一場騙局?三伏貼的真相必須了解一下
    為什麼三伏貼要在三伏天貼呢?為什麼不在春天、秋天、冬天貼呢? 其實啊,不是說三伏貼一定要在三伏天貼,你也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在其他任何時候貼呀,只不過是說三伏貼在三伏天貼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平時貼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呢。這就涉及到了中醫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冬病夏治。
  • 霧天+雨天一起來了,這些你一定要注意
    能見度小於200米大於10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60公裡,跟車距離要大於100米; 能見度小於100米大於5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40公裡,跟車距離要大於50米; 能見度小於50米時,時速不得超過20公裡; 特別提醒:
  • 景子琳:三伏貼治療骨病正當時
    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曾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從醫40載。擅長治療頸椎病引起的頸項及手臂部疼痛、麻木,頭暈等症;腰椎病引起的腰背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行動不便等症;各種關節疾病引起的疼痛腫脹、屈伸不利、關節變形、積液等骨科疑難雜症。2020年7月16日,北半球將開啟「伏天」模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時機。
  • 三伏天要「以熱逼寒」來養生,教你5招,祛寒溼,昇陽氣,少生病
    民諺有云:「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年入伏是7月16日,出伏為8月24日,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溼度最大的時候。此時人體體表氣血最旺盛,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所以一年一度的三伏天一定要好好珍惜,趁熱來逼寒,將它變成養生的40天,收穫健康。春夏要養陽,虛寒體質的人在冬天可謂是雙寒夾擊,想要在冬天祛寒可謂難上加難。而在三伏天就不同了,此時天氣最為炎熱,人體陽氣最盛,氣血充盈,毛孔也處於張開狀態,可謂是祛寒最佳時機,通過三伏天昇陽驅寒,調整陰陽平穩,可以讓冬天少發病。三伏天怎麼做到「以熱逼寒「來養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