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三季來漢,60多名朗讀者致敬英雄城市,首位朗讀者深情...

2020-11-1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16日,張定宇的妻子程琳,在朗讀亭朗讀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視頻截圖)

&nbsp&nbsp&nbsp&nbsp長江網訊(記者萬建輝 張珺)16日上午,《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三天裡,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程琳是「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夫婦倆生死不離的愛情令全國人民動容。作為武漢的001號朗讀者程琳朗讀了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她在全國觀眾面前對丈夫張定宇深情表白: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你。

&nbsp&nbsp&nbsp&nbsp截至16日22時30分,共有60多名朗讀者走進位於漢口江灘三陽廣場的央視朗讀亭,通過朗讀自己喜愛的文章、自己創作的詩歌、自己寫給他人的信件,表達珍惜、期盼、關愛,也表達了經歷疫情後對自己和武漢的信心。

&nbsp&nbsp&nbsp&nbsp武漢001號朗讀者程琳:

&nbsp&nbsp&nbsp&nbsp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你

&nbsp&nbsp&nbsp&nbsp程琳是「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夫婦倆生死不離的愛情令全國人民動容。作為武漢的001號朗讀者程琳朗讀了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她在全國觀眾面前對丈夫張定宇深情表白: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你。

&nbsp&nbsp&nbsp&nbsp朗讀前,程琳向丈夫張定宇深情表白:「我從18歲認識你到現在,我倆相守了33年,謝謝你願意陪著我一生一世走下去,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是嫁給你。」

&nbsp&nbsp&nbsp&nbsp程琳選擇了席幕蓉的詩作《點著燈的家》。「其實我們/所求卑微 不過只是希望/孩子都能平安長大/在每個溫暖的節慶裡/在每張泛黃的相片裡 我們/都能緊緊地摟著他……人生一世 輾轉天涯/想保有的不過就是像這樣一小間的/點著燈的房子/一小間的 點著燈的家」——婉轉柔情,凝結在字裡行間,催人淚下。

&nbsp&nbsp&nbsp&nbsp學霸班:

&nbsp&nbsp&nbsp&nbsp8名同學立志從醫

&nbsp&nbsp&nbsp&nbsp市十一中李坤老師帶領「學霸班」四位同學前來朗讀。 記者楊濤 攝

&nbsp&nbsp&nbsp&nbsp16日晚,雨停後的長江兩岸燈光璀璨,清晰如畫。從央視朗讀亭所在的臨江平臺可以看到漢口、武昌的高樓都打出「朗讀者來武漢了」「人人都是朗讀者」的字幕。

&nbsp&nbsp&nbsp&nbsp21時30分,來自華中科技大學醫學專業的4名大一學生,和他們高三的物理老師走進了朗讀亭。他們一起朗讀的是詩人泰戈爾的《夢想》。其中一名同學說,朗讀這首詩,是要感恩母校,感謝老師,同時祝福他們武漢十一中原高三(1)班全體同學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nbsp&nbsp&nbsp&nbsp武漢十一中原高三(1)班克服了疫情的重重考驗,今年高考全班平均分646,被稱為「學霸班」。全班8人報考了醫學專業,走進朗讀亭的4位朗讀者均在其中。

&nbsp&nbsp&nbsp&nbsp在北京的董卿與在武漢朗讀亭的學霸班師生連線,聊疫情防控期間的高三生活。同學們說,現在,許多沒有想過要學醫的同學選擇了醫學相關專業,張定宇醫生的事跡給他們有很大的震動和影響,他們覺得選擇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專業和職業,非常有意義。

&nbsp&nbsp&nbsp&nbsp10月16日晚,長江兩岸燈光秀打出「朗讀亭來武漢」字樣,漢口江灘三陽廣場上的朗讀亭燈火通明。 記者楊濤 攝

&nbsp&nbsp&nbsp&nbsp原創詩歌朗讀者:

&nbsp&nbsp&nbsp&nbsp獻給復甦的武漢

&nbsp&nbsp&nbsp&nbsp武漢作為英雄的城市,剛剛從抗疫大戰中涅槃重生,許多來自醫院、社區的朗讀者,他們朗讀的作品,反映出這座城市的生命力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新常態。

&nbsp&nbsp&nbsp&nbsp徐家棚街徐東社區的社區工作者汪晗,讀了汪國真的詩《熱愛生命》,把這篇文章送給在社區一起共同戰鬥過的同事。汪晗說,2020年的武漢不平凡,上半年經歷了疫情,下半年又一起上堤壩巡堤。在2020年的武漢大考中,他們誰也沒有退縮,堅守自己的崗位,守好社區的最後一道防線。

&nbsp&nbsp&nbsp&nbsp「第一次,打樁的聲音是搖滾的節奏,而不是惱人的噪音/ 第一次,城市的燈光是陽光般耀眼,而不是光汙染的厭棄/ 第一次,堵車的間歇有愉悅的笑聲,而不是焦躁的怨懟……」

&nbsp&nbsp&nbsp&nbsp新冠肺炎康復者,球場街工委書記羅頌華專程來參加朗讀活動。 記者楊濤 攝

&nbsp&nbsp&nbsp&nbsp16日上午,朗讀者羅頌華走進漢口江灘三陽廣場朗讀亭,讀出她自己創作的詩歌——《76天的等待》,詩歌記錄了她疫情期間從感染新冠肺炎到治療康復的經歷,敏銳地捕捉了武漢戰勝疫情逐步走向復甦的生動細節。

&nbsp&nbsp&nbsp&nbsp羅頌華告訴記者,今年疫情之初,她也感染了新冠肺炎,經過多方支援治療得以康復,她感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我們所在城市從疫情到復甦的節脈是一致的,所以想借《朗讀者》提供的這個機會,給這座復甦的城市獻上一個普通人的祝福,想給新冠肺炎愈後重生的自己一股力量,想給親愛的孩子一份驚喜,也獻給家鄉武漢,期待她鳳凰涅槃。

&nbsp&nbsp&nbsp&nbsp方艙醫院高考備考女孩:

&nbsp&nbsp&nbsp&nbsp讀詩感謝恩人

&nbsp&nbsp&nbsp&nbsp17歲的武漢女孩黃玉婷,高考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方艙醫院的46天裡,一名叫潘童的值班民警一直開導她,陪伴她備考。可她離開方艙時卻沒能和民警道別,這成為了她心中的遺憾。走出高考考場,她想向潘警官說一聲「謝謝」。昨晚,黃玉婷讀汪國真的詩《讓我怎樣感謝你》,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nbsp&nbsp&nbsp&nbsp湖北財稅職業學院稅法老師羅旋是兩個小女孩的媽媽,羅旋說,2020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對每個武漢人來說都是一項巨大挑戰,工作上,她成了「80線主播」。上課時,看不到可愛的學生們,對著冰冷的屏幕,她講每一堂課都是一項工作挑戰。16日上午,羅旋參加朗讀者直播時,給全國網友讀了《追風箏的人》中的一個片段。這部分內容是有關父子的對話,這段對話表達了一個觀點:「無論怎樣,我們都是一家人。」羅旋選讀這篇文章,她想對全國網友說,武漢人會通過閱讀來把自己的心理建設得更加牢固,去面對困難。

&nbsp&nbsp&nbsp&nbsp「背詩詞」交警:

&nbsp&nbsp&nbsp&nbsp退休後繼續服務社會

&nbsp&nbsp&nbsp&nbsp交警宗彬在朗讀《嶽陽樓記》。 記者楊濤 攝

&nbsp&nbsp&nbsp&nbsp16日上午8時,朗讀者們如期抵達央視《朗讀者》第三季武漢朗讀亭。

&nbsp&nbsp&nbsp&nbsp第一位朗讀者,來自江岸區交通大隊的宗彬,走進朗讀亭開始朗讀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宗彬今年60歲,曾在部隊服役21年,他在接受採訪時聲音洪亮,滿滿的軍人氣質。宗彬說,每年高考,他作為交警都要到考點前保駕護航,看到家長站在道路上對交通有妨礙,他就在一旁朗誦古詩詞和毛主席詩詞,把家長吸引到安全的區域,無意中被拍了視頻發到網上,點擊數百萬。能為莘莘學子做點事,他感到光榮自豪。這次參加《朗讀者》,是因為10月28日,他就要退休了,作為人生的階段性紀念,能進朗讀亭,他特別高興。他要用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勉勵自己,讓退休生活繼續服務社會,造福祖國。

&nbsp&nbsp&nbsp&nbsp「我今年84歲,我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喜歡穿潮服,喜歡服裝的穿搭。」這是16日晚上走進朗讀亭的武漢「康爺爺」的自我介紹。康爺爺走出朗讀亭,一身潮服:中國風球帽,中國風衛衣,胸口的圖案裡有5條龍,軍綠色工裝褲,AJ6橄欖綠球鞋。

&nbsp&nbsp&nbsp&nbsp康爺爺讀的是楊牧的《我是青年》節選,他說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可以讓心情愉快、健康長壽。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上午的朗讀者中,大學生和女性朗讀者不少。來自華中師大的大一學生馬理順讀完《自己寫的一封信》,走出朗讀亭。她說,從家鄉長沙來到武漢,看到疫後武漢的生機與活力,很有感慨。她想要寫給和她一樣在疫情中被保護得很好的青少年們,要熱愛國家,在以後可以用自己的行為來報效祖國時,要挺身而出,感恩前輩與保護下一代。

相關焦點

  • 聚焦|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首位朗讀者深情表白丈夫張定宇
    聚焦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首位朗讀者深情表白丈夫張定宇 2020-10-17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首日 首位朗讀者程琳深情表白丈夫張定宇
    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16日上午,《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三天裡,在北京、武漢、廈門,朗讀者將陸續走進朗讀亭分享故事,朗讀心聲。程琳是「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妻子,夫婦倆生死不離的愛情令全國人民動容。作為武漢的001號朗讀者程琳朗讀了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她在全國觀眾面前對丈夫張定宇深情表白: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你。
  • 央視徐工再攜手,《朗讀者》第三季啟程
    繼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中國首創融媒體制播車後,徐工漢風重卡再度聯手央視打造"朗讀者第三季「的流動風景,開啟一平方米、行萬裡路的"卿風"世界!《朗讀者》第三季發布會現場邁入第三季的《朗讀者》,不僅要帶領觀眾繼續仰望星空,接受更多優秀文化的精神洗禮,更想腳踏實地,用直播的形式帶領大家去去看平凡生命的微光,去聽山川湖海的聲音,點燃人人閱讀的文化熱潮。
  • 用心用情《朗讀者》第三季溫暖回歸
    歷經兩年的蘊藉沉澱,備受期待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於金秋時節吹響回歸的號角。9月20日,「一平方米」 朗讀亭直播活動正式開啟預約通道,掃描預約海報二維碼,填寫個人信息,便可進行預約。10月16日至18日,《朗讀者》第三季 「一平方米」 朗讀亭直播活動,將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屆時將以全天直播的方式在央視頻等平臺呈現。
  • 《朗讀者》第三季來漢 董卿「約會」張定宇 傳遞珍貴的情感和愛的...
    「《朗讀者》第三季向光歸來,久違了,朋友們」,10月16日至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一平方米」朗讀亭慢直播活動將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城同步開展,央視頻全程播出。武漢一直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期待武漢和《朗讀者3》最美的遇見。」董卿對本報記者說。 歷經兩年的蘊藉沉澱,董卿繼續擔任《朗讀者3》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她想帶大家閱讀戰疫之後的武漢,把這座城市的生活新常態朗讀給大家聽。
  • 「朗讀者」董卿來廈:邂逅書香鷺島 迎接《朗讀者》第三季回歸
    經過兩年的沉澱,《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回歸,這幾天,節目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現身廈門採訪、拍攝,與書香鷺島進行了一次浪漫邂逅,也為即將在廈門舉行的「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做準備。在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室裡,董卿與數十名廈大學子,正一同聆聽「百歲先生」潘懋元教授/傳道授業解惑。
  • 央視徐工再攜手,《朗讀者》第三季,啟程!
    繼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  中國首創融媒體直播車後  徐工漢風重卡再度聯手央視  打造《朗讀者》第三季  開啟行萬裡路的  "卿風"世界!    「卿風」歸來,漢風承載  10月16日上午,《朗讀者》「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舉行。
  • 《朗讀者》第三季啟動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夏至)文化類綜藝「爆款」《朗讀者》將迎來第三季了。昨天,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聯合打造的《朗讀者》第三季在京正式宣布啟動。據節目製作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介紹,「除了大家未來在電視端要看到的《朗讀者》第三季以外,今年我們還特地為新媒體打造了兩個新的節目樣態:一個是『一平方米』,一個是『一萬公裡』。」其中,「一平方米」就是在北京、武漢和廈門啟動的三地朗讀亭72小時全媒體直播活動,「一萬公裡」則是明年在正片之後將要推出的一檔戶外半紀錄式大型文化節目。
  • 《朗讀者》第三季啟動 廈門朗讀亭迎來首批朗讀者
    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施辰靜 攝 本次的朗讀亭,在一平方米的朗讀區域外,還另外打造出「城市閱讀空間」。朗讀者們正在此等待、準備。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施辰靜 攝 東南網10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施辰靜 文/圖) 10月16至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節目《朗讀者》第三季啟動。朗讀亭首次來到廈門,選址面朝大海的環島路音樂廣場。和以往大家熟悉的朗讀亭不同,這間朗讀亭在一平方米的朗讀區域外,打造出「城市閱讀空間」,在人來人往的音樂廣場打造心靈棲息地。
  • 《朗讀者》第三季回歸在即 「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預約開啟
    首都北京,作為文化政治中心,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裡我們可以聽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江城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吶喊猶在耳邊,這座涅槃重生的城市已經恢復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新常態,亟待我們共同見證;鷺島廈門,是改革開放的門戶城市,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獨特的閩南風情交匯,形成了浪漫清新的港口氣息。
  • 《朗讀者》第三季啟動 廈門等三地朗讀者用聲音傳遞朗讀魅力
    今天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由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主持。設於廈門環島路音樂廣場的朗讀亭一大早就熱鬧起來,之前報名成功或應邀參加《朗讀者》的市民,早早來到廣場,一起觀看啟動儀式直播。  董卿:線下朗讀亭與線上直播結合亦靜亦動亦快亦慢  「節目6點27分順利上線,不到7點,也就是不到半小時,僅僅在央視一個平臺,就有幾萬人在關注。
  • 《朗讀者》第三季回歸在即, 「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預約開啟
    首都北京,作為文化政治中心,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這裡我們可以聽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江城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吶喊猶在耳邊,這座涅槃重生的城市已經恢復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新常態,亟待我們共同見證;鷺島廈門,是改革開放的門戶城市,世界各地的文化與獨特的閩南風情交匯,形成了浪漫清新的港口氣息。
  • 《朗讀者》第三季,來啦
    《朗讀者》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大型文化類節目,自2017年第一季播出後熱評如潮,成為電視綜藝節目的一根標杆2018年第二季回歸,收穫了更為熱烈的好評和關注。時隔兩年之後,《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別節目於12月11日晚在央視綜藝頻道暖心開播了!在「一平方米」的朗讀亭裡,一位位朗讀者的講述,讓我們借文字的力量,見天地,見眾生。
  • 關注|《朗讀者》第三季專門來到武漢,董卿透露原因
    關注 |《朗讀者》第三季專門來到武漢,董卿透露原因 2020-10-15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 一平方米承載千萬人心底的聲音
    《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 在英雄的城市向光而行一平方米承載千萬人心底的聲音16日,央視著名文化情感節目《朗讀者》第三季走進武漢,作為節目回歸啟動的前奏,「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武漢、北京、廈門同步開展。16日至18日,200多名預約走進朗讀亭的武漢朗讀者,將他們的聲音和故事通過這場連續72小時的慢直播,在央視頻、央視新聞、嗶哩嗶哩等平臺呈現。
  • 用心用情,《朗讀者》第三季溫暖回歸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點打造的精品創新節目,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播出以來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豐富的價值傳遞,收穫觀眾廣泛好評及社會各界的關注。近日,據節目組透露,歷經兩年蘊藉沉澱的《朗讀者》第三季即將開播。
  • 《朗讀者》第三季:用「一平方米」激活城市文化空間
    日前,「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眾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刷屏,「《朗讀者》回來了!」  媒體融合升級  線上線下探尋廣闊天地  作為《朗讀者》第三季的先導節目,《一平方米》通過城市景觀動態直播、朗讀實況、現場採訪、連屏互動等手段,打造出全新的新媒體節目樣態。
  • 《朗讀者》第三季回歸螢屏
    來源:今晚報 《朗讀者》第三季回歸螢屏「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預約開啟 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記者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獲悉,深受觀眾喜愛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第三季即將回歸螢屏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點打造的精品創新節目,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第一、二季播出以來,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深遠的節目內涵、豐富的價值傳遞,收穫觀眾廣泛好評及社會各界的多方認可,在全年齡段引發了文學閱讀的熱潮。作為《朗讀者》第三季回歸的線下活動,「一平方米」 朗讀亭直播活動預約通道即日開啟。
  • 最美聲音獻英雄 2020年鄭州教育博客第三屆《朗讀者》決賽舉行
    評委認真打分選手們用深情的朗誦、真摯的情感向英雄致敬,向祖國獻禮。、真摯的情感向英雄致敬,向祖國獻禮。《朗讀者》決賽二等獎選手上臺領獎獲得2020年鄭州教育博客第三屆《朗讀者》決賽一等獎選手上臺領獎(本網訊)10月17日,2020年鄭州教育博客第三屆《朗讀者》
  • 董卿錄製《朗讀者》第三季宣傳視頻
    9月23日,《朗讀者》第三季先導片花絮曝光。視頻中,董卿身穿連體襯衫套裝,盡顯高雅氣質,眼神溫柔,對鏡微笑,狀態非常好。《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董卿擔任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該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