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看一些小說或者是電視劇的時候,裡面總是會提到,旗頭可以區分等級之類的話語。但是呢,經過之前一系列的講解之後,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旗頭等級,根據旗頭的樣式是無法進行區分的哦!
那麼,古時候的妃嬪們,總是要通過什麼來區分等級的呀!沒錯,那就是髮飾啦!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清朝的妃嬪們,是如何通過頭飾來區分等級的吧!
首先,清朝的后妃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根據她們不同的身份,「旗頭」的裝飾也不同。鈿子分鳳鈿、滿鈿、半鈿三種。其制以黑絨及緞條製成內胎,以銀絲或銅絲之外,綴點翠,或穿珠之飾。
可以與珍珠相提並論的還有金、玉等為上乘材料,另外鍍金、銀或銅製,也有寶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種簪環首飾,裝飾在髮髻之上。
清代皇后穿朝服時,要身掛三盤朝珠,中掛東珠朝珠,兩側為珊瑚朝珠;穿吉服時則掛一盤,珠寶雜飾隨意。而皇貴妃、貴妃、妃等人身穿朝服時,中間佩戴一盤蜜蠟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掛兩盤紅珊瑚朝珠。
嬪以下乃至貝勒夫人、輔國公夫人、鄉君等人,身穿朝服中間佩戴一盤珊瑚朝珠,另兩盤為蜜蠟或琥珀朝珠。
所以,朝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誌呢!另外,一般來說,身份越是尊貴,旗頭上面的裝飾的裝飾就越奢華,但是最高的等級只有五種配飾,分別是花、鈿、頭簪、點翠、珠寶。其中有一些是絕對不能僭越的硬性規定。
比如,在後宮的妃嬪當中,嬪是可以用到三鑲的,但是不能用東珠,只能用一般的珍珠。妃是可以享受五鑲的,珠寶類只可以用東珠,但是不能超過三顆,還不能用鳳凰的造型。皇后和太后也是五鑲,可以鑲極好的珠寶,而且他們是可以用到鳳凰造型的。
而大東珠和鳳凰是只有皇后和太后才可以用的,別人如果用的話,就是僭越,就是對權力的挑戰,就是大不敬,一旦發現就是大罪。除了東珠和鳳凰這個硬性規定,其它的飾品就沒有那麼多的硬性規定了,也沒有這麼嚴格。
所以呀,大家在看劇的時候,也可以研究一下妃嬪們的頭飾哦!
看完這篇關於通過頭飾對妃嬪等級進行劃分的文章之後,大家對清朝宮中的等級制度,是不是也了解的更多了呢?大家在看劇的時候,還有沒有注意過其他的等級問題呢?一起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