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北京從上世紀80年代呼籲控制吸菸,其間鄧小平同志以身作則為國人做出表率。到2015年,北京實施「史上最嚴控煙令」, 由於措施得力,效果顯著,公共場所的吸菸人數大幅降低。北京因此獲得了由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的「世界無菸日獎」。
北京站成全國
首個無煙車站
上世紀80年代,北京開始呼籲控制吸菸,北京火車站率先垂範,成為我國第一個無煙車站。
那時候,北京火車站每天乘車旅客超過9萬人次,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抽菸。候車室雖說高大寬敞,卻架不住幾萬個「小煙囪」噴雲吐霧,各個大廳終日濃煙滾滾。據北京鐵路局中心衛生防疫站測定,站內空氣中一氧化碳平均達到6.65ppm,超過標準1倍,二氧化碳超標42.8%,此外,還含有氧化氮等各種有害氣體。工作人員終年受煙燻,一半人患慢性咽炎,一進候車室就眼睛流淚,嗓子發緊。
北京火車站決定先在部分候車室禁止吸菸。1987年3月1日,北京火車站母子、軍人候車室和第一候車室成為無煙室,開始實施不準吸菸制度。三個月後,實行禁菸的候車室基本杜絕了吸菸現象,受到廣大旅客的歡迎。北京火車站決定推廣這種做法。從1987年6月1日起,北京火車站全站實行禁止吸菸制度,旅客進入各候車室,包括一樓大廳、過道和走廊,一律不準吸菸,如不聽勸阻,仍在站內吸菸者,將由車站工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處以罰款。(1987年5月26日《北京日報》1版,《北京站「六一」起全站禁止吸菸》)
據本報1987年6月2日1版《北京站禁止吸菸第一天》報導,當時北京火車站的候車室、售票處、中央大廳都貼上了禁止吸菸的標誌;廣播裡不時播送著禁止吸菸的公告;服務員在全站各處巡視,有禮貌地勸阻旅客不要吸菸……在這樣有效的措施面前,站內吸菸者大為減少。在二樓第一候車室,一個小夥子背著包袱走了進來,坐下後順手從口袋裡掏出支煙,然後就在下衣兜裡掏火柴,可是掏著掏著就不掏了,把煙也放了回去。問他怎麼不吸了,這位來自河南的小夥子說:「我剛看到禁止吸菸的標誌啦!」站內大多數旅客一經勸阻,就能把煙熄滅。一名旅客在候車室吸菸,被罰款後表示:「我認罰,公共場所的秩序就該大家維護嘛!」
戒菸典範鄧小平
1988年,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衛生部聯合發出關於圍繞「世界無菸日」積極開展勸阻吸菸活動的通知,要求城鄉各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勸阻吸菸活動。在這一年召開的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同志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4月8日那天,2883名代表肩負各族人民的重託,陸續來到人民大會堂,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副主席,選舉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組成人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主席。
投過選票後,鄧小平同志回到他的座位上,習慣地點燃了一支香菸。臺下有位代表見狀寫了一張條子:「請小平同志在主席臺上不要吸菸。」條子由臺下遞上了主席臺,傳到鄧小平同志手裡。他邊看條子,邊笑著點頭,迅速把煙熄掉,並把這張條子遞給鄰座的代表。鄰座的代表笑著對他說:「吸菸危害健康。」鄧小平同志連連點頭。(1988年4月9日《北京日報》1版,《投票前後》)
據本報2004年8月18日13版《小平同志是戒菸的科學典範》記載,鄧小平有多年的吸菸經歷,當他聽到科學家講吸菸有害健康,而且還危害他人健康,就堅決地戒了煙。我國從事控煙研究及推廣的第一位科學家翁心植院士,就把小平同志戒菸當作一個科學的典範向大眾介紹。原北京朝陽醫院院長王辰也說:「小平同志在這麼高的位置上能夠聽從專家建議而戒菸,而且是非常堅定的戒菸者,他十分尊重科學,尊重他人的生命和感受,使我們受到極大的鼓舞。」
全市公共場所禁菸
1996年5月15日,《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正式實施。公共場所禁止吸菸,作為地方立法,北京是第一家。
禁菸首日,全市18個區縣設置了110個宣傳點,8萬名檢查員和近千名監督員上崗執勤。本報記者隨相關部門進行執法檢查,隆福醫院的候診室、診療區和病房區及北京四中的校園裡,沒見到一個吸菸的。中午11點半,糧食局會議室裡,70多位直屬單位一把手參加的會議剛散,室內空氣清新,沒有一點菸味。之前可不是這樣,幾十支煙一塊點,煙味可大了。這個局的服務員說,會議室不讓吸菸太好了,沒了菸灰,沒了菸頭,連衛生也好打掃了。(1996年5月16日《北京日報》1版,《京城禁菸第一天》)
那時候,不少區委、區政府的會議室成了「無煙會議室」,學校、醫院爭創「無煙學校」「無煙醫院」。一些單位以煙待客的傳統也從這時候廢除了。
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提倡社會公德,減少吸菸造成的危害,本市根據《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範圍若干規定》,2008年5月1日正式實施。
這次的「禁菸令」明確在10類公共場所禁止吸菸。其中,體育館、健身館是第一次列入禁菸範圍。政策實施後,公認為禁菸「老大難」的飯店、賓館大多都有喜人的變化,不少還自覺懸掛了禁菸標識。北京飯店餐飲區按照50%的比例劃出無煙區;王府井東來順飯店擴大了禁菸區面積,近半餐桌實現「無煙」……無論大飯店,還是小餐館,都難覓「煙霧繚繞」的場景。(2008年5月2日《北京日報》1版,《大部分公共場合難覓「煙蹤」》)
影視劇涉煙被頒「髒菸灰缸獎」
鑑於電影和電視劇在社會公眾中的廣泛影響,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各界要求嚴格控制影視劇中吸菸鏡頭的呼聲越來越強烈。2009年和2011年,原國家廣電總局先後發布了《關於嚴格控制電視劇中吸菸鏡頭的通知》和《關於嚴格控制電影、電視劇中吸菸鏡頭的通知》。
2011年起,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在監測螢屏菸草鏡頭的同時,設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獎項——「髒菸灰缸獎」。該獎項專門諷刺那些夾雜了太多吸菸鏡頭和菸草廣告的影視作品,希望通過此種方式給涉煙影視製作團隊以警示,避免誤導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吸菸。
據本報2012年6月28日9版《電影〈鋼的琴〉電視劇〈鋼鐵年代〉被頒「髒菸灰缸獎」》報導,當年獲獎的電影《鋼的琴》全片共有95個菸草鏡頭,總時長28.28分鐘,佔影片總長的27.7%;平均每1.07分鐘出現1個吸菸鏡頭;其中最長一個菸草鏡頭持續時間1.46分鐘。而電視劇《鋼鐵年代》中有菸草鏡頭547個,總時長46.68分鐘,佔電視劇總長的3%,平均每集出現15個,平均每集菸草鏡頭時間1.26分鐘。
拿到「髒菸灰缸獎」的都是當時熱播的影視劇,《一步之遙》《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風箏》等都榜上有名。伴隨著全社會控煙力度的加大,如今,國產影視劇作品中的吸菸鏡頭已有明顯減少。
「史上最嚴控煙令」實施
2015年6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正式實施。全市包括寫字樓、餐廳在內的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內禁止吸菸。
當天,一名20多歲的小夥子在昌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二層樓梯口吸菸,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依據《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對他做出了罰款50元的行政處罰,要求他15天內到工商銀行繳納罰款。這也成為當天針對個人吸菸者的第一張罰單。
為配合條例的實施,市衛計委公布了北京12320熱線為全市統一的違反控煙條例行為投訴舉報電話。條例實施第一天,熱線從上午8時開始受理違法吸菸投訴舉報,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截至下午6時,12320熱線共接到控煙投訴152起,其中近半數投訴的是寫字樓辦公樓。(2015年6月2日《北京日報》5版,《控煙第一天開出首張個人罰單》)
這次控煙的力度非常大。北京組織了一支萬餘人的控煙志願者隊伍,志願者們攜帶著印有二維驗證碼的證件走上大街小巷,在宣傳禁菸的同時勸阻吸菸行為。部分公共場所安裝了試紙感知控煙監測設備,由志願者定期去取樣檢測,監測某一時期內該公共場所是否有人吸菸。如果市民發現違規吸菸行為,可以通過「無煙北京」微信公眾號進行投訴,「無煙北京」會第一時間在「首都之窗」和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網站上顯示被舉報單位的地理位置、單位名稱並點亮警燈,同時通知附近的控煙志願者現場核實,幫助其整改。那一年,世界衛生組織向北京市政府頒發了「世界無菸日獎」。
《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實施四年,吸菸者減少了20餘萬,餐館、寫字樓等公共場所裡曾經隨處可見的菸民吞雲吐霧的場景越來越少。按照健康北京規劃要求,2020年人群吸菸率要下降到20%,到2030年要下降到17%,北京的無菸環境建設正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