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不握手,多行拱手禮!這動作成疫情防控新「標配」

2020-12-20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倡導行拱手禮

「咱不握手了,拱拱手就行了。」最近,您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見面不握手,使用拱手禮,成為不少市民防疫新「標配」。最近,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恢復正常,但為了更好地抗疫,人們不斷呼籲、倡導「距離產生美」,熟人、同事相見,不再以握手表示友好了,而是不約而同行拱手禮。

小編認為非常之疫,倡導應遵之。那什麼是拱手禮呢?對疫情防控有啥好處?為什麼行拱手禮會起到同樣交際效果呢?讓我們來了解下:

拱手禮

拱手禮不僅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民俗。拱手禮保持一定距離,文雅、莊重、大方,可避免男女差異以及關係比較疏離者之間不必要的尷尬,同時也比較符合現代衛生要求。可謂歷史悠久,門道深厚。

中國的禮儀形成於夏商周時期,興盛於唐宋時期,經過不斷的發展變化,逐漸形成了體系。禮可以說在傳統社會中是無時無處不在的,比如,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徵戰有禮等等。禮儀不僅相當完備,而且非常講究,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儀形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拱手禮。

「拱手禮」是頗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問候禮儀,俗稱作揖,歷史悠久。《論語》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記載。兩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

具體方式

一、手位

拱手禮之核心動作便是「拱手」。《爾雅·釋詁》郭璞注曰:「兩手合持為拱。」即雙手相交而握。

二、手型

拱手禮可有捧手、抱拳等基本手型。捧手,捧是拱手禮的基本手型。《辭源》釋義:「捧手,猶拱手,表示敬佩。」這就是說捧手的動作應為兩手相拱。基本動作是雙手在胸前疊合,手型如拱,立而不俯。抱拳,一手握拳,另一手抱著拳頭,合攏在胸前。

三、身型

行拱手禮時,身姿有直立和向前躬身兩種。直立拱手在傳統典籍可見到相關記載。如《禮記·曲禮上》載:「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又如《論語·微子》載:「子路拱而立。」即行拱手禮時,身形直立,不仰不俯。古之拱手禮還可拱手至額,俯身向前。

行「拱手禮」也有著一定的講究。

古人以左手為敬,所以一般男子拜年左手在外,右手抱拳行禮。而女士則相反,拱手禮時應為左手抱拳在內,右手在外。行禮時,要雙腿站直,晚輩要將手抬高一點,鞠躬深一點,長輩還禮時可以配合點頭。

行「拱手禮」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宣傳與傳承。

據資料顯示,「拱手禮」在中國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從西周起就開始採用。而古人通過這種程式化的禮儀,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和尊重。今天,依然有很多傳統文化繼承人士秉承這一禮儀。

疫情防控

目前國內疫情得以控制,但境外輸入性的壓力依然很大,全面的復工復產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所以依然是抗疫的關鍵時期。專家稱:不握手是切斷接觸傳播途徑的措施之一。並且,一般人握手後,出於禮貌和現實情況都不會即刻洗手,一旦接觸了傳染源再觸摸自己的眼鼻口等部位,可能會引發感染。

從醫學角度來講,「拱手禮」代替握手是一種非藥物的幹預措施,拉大了大家的社交距離,不存在身體接觸,不因異味討人嫌,更減少了傳染性疾病傳播可能。尤其在嚴防嚴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只拱手不握手」確有必要。

眾志成城,戰勝疫情!

道教拱手禮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並一直堅持著中華禮儀方式,拱手禮就是其中之一。

但在繼承的基礎上,道教的拱手禮有點門道:

一、左在外、右在內

道教認為左為陽、為善、為尊,右為陰、為惡,故左手抱住右手,意為負陰抱陽、揚善止惡之意。

二、內掐子午、外呈太極

道教賦予拱手禮新的內涵,稱為掐「子午訣」。道教子午訣手勢取義左為陽生氣也,右為陰殺機也,以陽抱陰,以生制殺。

具體做法為: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方式寓意為「抱元守一」。

三、上至眉心、下至肚臍

道教講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行禮時,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上至上丹田,即眉心處,下至中丹田,即肚臍處。行禮划過弧度,不緊不慢,恭恭敬敬。

相關焦點

  • 今年流行新禮儀,見面作揖不握手
    春節後復工,難免遇到要和別人打招呼的情況,特殊時期,熟人、同事打招呼成了一種風險極高的事情。只微笑點頭?顯得生分。稱兄道弟勾肩搭背?那可是近距離接觸,容易造成飛沫傳染。握手以示友好?你身上揣著免洗洗手液了嗎?沒有?那還是算了。那到底該如何與人不失分寸地打招呼?別忘了,咱們還可以「見面拱手」(作揖禮)啊!!!
  • ...的兩會與會人員由握手改行「拱手禮」鄭州快速公交站臺,穿漢服...
    就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你會發現一個新現象,今年與會人員見面不再握手,而改行「拱手禮」,這成為今年兩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拱手禮正確的姿勢,您知道嗎?5月14日下午,在鄭州快速公交農業路花園路BRT站臺裡,在兩名身著漢服的美女站務長的帶領和示範下,現場20餘名公交站務長們一起練習行「拱手禮」,大家認真的樣子,引來了乘客們的駐足欣賞。
  • 中國傳統拱手禮該重出江湖了!
    新冠肺炎目前在全球爆發。截至3月14日,全球123個國家或地區感染人數接近15萬。為避免接觸,大家紛紛尋找新的打招呼致意的方式。美國總統川普、英國查爾斯王子等政要開始用印度合十禮,伊朗民眾見面時用「碰腳」打招呼,網上還有隔空握手法、碰肘禮等各種花式致意方式。
  • 合十禮比握手禮更適合人際交往,它讓我們以謙卑的姿態前行
    當前,新冠疫情禍亂人世。世界各地的人們一改以往擁抱、握手、親吻面頰的禮節,紛紛改成點頭、碰肘。尤其各國領導人之間碰肘這個動作,頗有些尷尬和滑稽。世界各地的人們,自古以來有著不同的禮節。發展至今,握手禮成為全球通行的見面禮節。
  • 如果見面不能握手,你會選哪種古代禮儀代替?
    武鋼三中的學生們全體起立,行拱手禮感謝醫生、交警、消防員、扶貧幹部、車間工人……拱手禮是中國傳統禮儀的一種。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國家地區逐漸恢復了本國的傳統見面禮儀,以代替日常的握手禮,比如起源於印度、佛教徒常用的合十禮,也出現在許多國際場合中。
  • 漢服與禮節,拱手禮,萬福禮你知道多少?
    近幾年,隨著漢服文化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喜歡上漢服的衣炔飄飄,美若天仙。然而去注重和學習漢服文化的人還是屬於少部分。前幾天,有朋友告訴我,遇到陌生的同袍想打招呼,又不知道怎麼打招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古代見面的一些禮數。
  • 避免握手!印度合十禮流行,咱中國也有老祖宗留下的「叉手禮」
    這段特殊時期,不少人都在家隔離,大家都是實時在關注全球的疫情狀況。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很多國家領導人為了避免握手感染,帶領人們進行「合十禮」,畢竟疫情當下,大家為了避免握手接觸交叉感染,都想盡了辦法,這次印度合十禮藉機在全球流行起來,不管是總統還是王子都紛紛開始用合十禮打招致意,印度總理莫迪也表示,這是讓世界重新使用「合十禮」的好時候。
  • 禮儀之邦在這呢
    因為處於疫情期間,最近印度的合十禮開始流行起來,說起「禮」來,我國可是著名的禮儀之邦,那為什麼是印度的禮儀開始流行了?先說一下印度的合十禮就是為了見面打招呼用的,我們現在見面打招呼一般都用什麼——握手禮。
  • 科普:道家「拱手禮」的深遠道教寓意
    在道觀中應該行「拱手禮」,這一禮節既具有鮮明的道教含義,又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底蘊。作為中華文明史中一個關鍵而又富有內涵的禮儀手勢,拱手禮在這塊土地上流傳數千年,也常被泛指為作揖或抱拳禮,是在西方握手禮進入我國前,在相見離別或表達感謝時國人最常用的一種禮節。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作揖時行拱手禮並躬身致意。
  • 2017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模擬練習題:拱手禮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模擬練習題:拱手禮 2017-04-25 09:42 來源
  • BBC:後疫情世界,我們是不是永遠不能握手了?
    不握手禮儀  但是人類歷史上,也有許多文化出現不握手的禮儀,例如印度人的雙手合十禮,就是廣為西方世界熟知的東方見面禮儀之一。  在夏威夷,人與人見面用「沙卡手勢」(shaka sign)打招呼,在美國衝浪文化中經常可見,出生於夏威夷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經常用這種手勢向人打招呼。  在薩摩亞,人們用「挑動眉毛」加上面露微笑來打招呼。
  • 新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疫情防控「五個辦」 審批服務「不見面」
    大眾網·海報新聞新泰2月28日訊(記者 林鵬 通訊員 李秀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務群眾工作,既是一場大戰,也是一場大考。新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踐行初心使命,戰疫情,保服務,審批「不見面」、服務「不打烊」,做到疫情防控有力度,服務群眾有溫度。
  • 合十禮將成全球問候方式 回首中國傳統的拱手揖禮
    誰都沒有想到,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當下,為了避免與他人有更進一步密切的接觸,一種在印度、佛教徒間流行的招呼方式,正逐漸改變歐美人士及其領導人的問候習慣。為避免因握手、擁抱而導致病毒感染、成為「親密接觸者",歐洲各國政府都極力倡導要民眾不要再見面時做出互相親吻臉頰、擁抱等傳統的問候方式。近日西方國家發現,在印度、東南亞佛教國家流行已久的招呼習慣-「合十禮",因不會碰觸他人而被認為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成為最近西方領導人採取的招呼動作。
  • 「太有感覺了」,有禮作揖,後新冠形勢下催生的新風尚
    近日,疫情之下某地兩會期間,與會人員見面問候的握手禮改為了相互行作揖禮,拱手作揖、謙謙有禮的場面形成了一道儒雅亮麗的兩會風景線,引起網友的紛紛點讚。「有禮作揖」,是疫情帶來的被動改變,卻在使人們保持禮貌且合理的距離的同時,引領了繼承和弘揚傳統的新風尚。
  • 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先進個人|陳宇:逆向前行 詮釋人民警察擔當
    紅網時刻 記者 袁平 長沙報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年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有這麼一群人,義無反顧地選擇逆向前行,與時間賽跑、與疫情奮戰。作為湖南省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偵查支隊副支隊長,陳宇把人民警察的擔當作為淋漓盡致的發揚在了疫情防控的工作中。逆向前行 永葆初心本色1月23日湖北武漢「封城」,湖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省公安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 賀文帥:逆風而行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逆風而行 不負韶華張家口市崇禮區駐村幹部賀文帥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田桂雲 郝在君 靳志霞 孟豔紅)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鬥爭中,張家口市崇禮區各級駐村幹部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已有70多名駐村幹部向區委組織部遞交了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
  • 市高法院三項舉措推進疫情防控期間不動產、機動車輛續行保全查封...
    市高法院三項舉措推進疫情防控期間不動產、機動車輛續行保全查封工作 2020-02-07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臺企防控疫情:聚普通人之力 行非凡之政
    (抗擊新冠肺炎)探訪臺企防控疫情:聚普通人之力 行非凡之政中新社重慶2月20日電 題:探訪臺企防控疫情:聚普通人之力 行非凡之政中新社記者 劉賢>全方位推行「井田制度」、疫情防控問題得到100分才能上班、嚴格的分餐制、用柵欄隔離的吸菸區、具體到排隊間隔的體溫檢測設計……記者20日探訪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臺資企業緯創資通(重慶)有限公司,看到一個人員密集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樣進行防控。
  • 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社區常態化防控不鬆勁
    目前 武漢市常態化疫情防控下 社區防控依然不歇氣、不鬆勁 記者日前走訪了,做好民生服務,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戰果。
  • 默克爾求握手竟被拒?!看來這次疫情,開始改變歐洲人「親親抱抱」打...
    【新民晚報·新民網】一場疫情會不會徹底改變人們的問候方式?這些天來,為了不給新冠病毒一張加快傳播的「單程票」,許多人決定從改變打招呼的方式做起,拋棄傳統的親親抱抱的問候方式,「開發」了許多極具創意的問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