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開播啦!雖然和上季一樣,節目還是聚焦在了律師這個行業,但是衝著「君合」,「紅圈所」,「新人月薪2萬起步」幾個關鍵詞,讓一大批的觀眾大喊著「我可以!」去觀看了節目。
首先要科普一下,什麼是『紅圈所』?
紅圈所(Red Circle) 這一概念由亞太地區的ALB《亞洲法律雜誌》在一篇名為《紅圈中的律師事務所》的報告中首次提出。
根據2013年律所的業務收入為標準評選出8家中國紅圈律師事務所,形成8家『泛紅圈』:金杜(KWM)、君合(JunHe)、方達(Fangda Partners)、海問(Haiwen & Partners)、中倫(Zhong Lun)、競天公誠(Jingtian& Gongcheng)、通商(Commerce&Finance)、環球(Global Law Offices),在多數情況下僅指前五家(金君方海中)。
律師這個行業在很多人眼裡就意味著「高薪」,紅圈所更是其中的翹楚。紅圈所之一的方達律師事務所將新人律師的月薪提到了22k,不只方達一家,同為紅圈的君合漢坤達輝三家起步價都給到了月薪兩萬,中倫一年級律師年薪在十五到二十萬。在這個焦慮的畢業季,給極少數法學生帶來一絲清涼,同時也更給多畢業生帶來更多的焦慮。
就在節目的第一期面試篇,顯示出的面試生學歷,便使一大批觀眾喊著「我不配」,讓節目組改名,叫《令人自卑的offer》。
那麼,這些引發觀眾學歷焦慮的簡歷是怎麼樣的呢?
劉煜成,中政法的本碩,法考436分。
詹秋怡,中國政法大學本科,t14喬治城LLM。
李晉曄,北外法學本科、t14喬治城LLM,有金杜同等價位律師事務所實習經驗。
王穎飛,武漢大學中國人民。
瞿澤林,上海政法配南加州。
朱一暄,華東政法加新加坡國立大學交換。
王驍,國關本科+北師大碩+斯坦福LLM。
丁輝,本科常熟理工學院,二本,跨考華政法律碩士成功。
八個入選的實習生中,只有丁輝的簡歷透露出明顯的草根氣息。8個人中,4個人有海外學位,1個人有海外交流經歷,1個人曾就讀於國際學校。只有王穎飛和丁輝的簡歷較為「普通」,但是王穎飛一路法學名校的經歷讓她的草根氣息少了很多。
但是!哪怕是被詬病最多的二本出身,非法本出身的」大齡「跨行」草根「從業者丁輝的詳細履歷也相當勵志。
本科畢業後從事銷售工作,賣光纜,既不跟法學相關,也不跟文產相關。於是辭職背水一戰,跨考華政法律碩士成功,研究生期間表現非常突出,拿到各種比賽大獎,拿到錦天成獎學金,拿到華政三好學生,拿到國家獎學金、上海市優秀畢業後進入上海精品律所錦天成(對!就是上一季節目的合作律所)工作。然而就是這份在我們外界看來已經十分優秀且可以說金光閃閃的履歷,卻被眾多業內「打假」,稱這是為了節目效果,綜合顏值和接地氣之後的「學歷扶貧」錄取,真實的社招,這批實習生的學歷根本不夠格!
哪怕因為學霸被送上熱搜的李晉曄和斯坦福名校出身的王驍也被「吐槽」水。
網友評論:
李晉曄:1.本科學校略弱;2.境外LLM缺乏準備時期,KM律所的實習在商標組,作為商標代理人的工作和律師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王驍:國際關係學院加北京師範加t3斯坦福,簡歷達標。但是值得注意如果他沒有史丹福大學的碩士,國際關係學院加北京師範就基本過不了簡歷關了。實習主要都是海洋法,斯坦福一年,且學的是環境法,校招綜合各種條件勉強能進。
真實紅圈所的門檻有多高?
結合多家紅圈所的招聘信息, 小編做了一下概括總結:
崗位要求
(1)本碩均就讀於國內外知名院校(國內法學院T17名單,美國T14 和英國G5的LLM,美國T20的JD等);
(2)學習成績優秀。
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間的年度學習成績排名前30%,獎學金、發表的學術論文也可證明,當然非核心期刊就算了,如有翻譯著作也加分;
(3)外語(主要是英語)能力優秀
比如雅思7.5+,託福105+,六級600+,如有海外交流經歷更佳,會日、韓、阿拉伯語等小語種的二外也是加分項;
(4)通過法考,(如有CFA、CPA、證券/基金/期貨等從業資格、高級翻譯等證也可適當加分);
(5)實習經驗:一線內所、外所、券商等;
(6)社團工作,競賽經歷:如有jessup、Model UN、vis、WTO-ELSA,Price,ICC等經歷加分;
(7)愛好:體力好的人加分,有文藝特長的人加分;
看了這「苛刻」的招聘條件,不少網友才知道如丁輝這樣的「草根」為何說沒有節目錄製需求降低門檻,連面試的機會都不會有,王驍的斯坦福LLM學歷都是勉強。原來在這些熱門頂尖行業,連本科學歷都相當重要,他們需要的是你「從頭武裝到腳的優秀」!
為什麼都看重本科的第一學歷?
究其根本,本科教育是通才素質教育,專業相對不重要。在好的大學,國家和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較多,使名牌大學不管是師資還是硬體資源,都要比普通地方院校要好。
我們都知道,在國內,12年寒窗苦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通過高考考入雙一流、985、211等名校,尤其是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交大等名校,何其之難,一分之差可能就落後於一操場人,與自己的理想大學擦肩而過,複課?白白耽擱的一年青春,還要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以及難以預測的未來。
對於有條件的家庭來說,不妨換一個路子思考
高考並非孩子唯一可走的路
將目光放眼世界
可曾想過,舞臺變大了,競爭壓力將變小
你可以申請世界一流名校
甚至牛津、劍橋、美國常春藤名校聯盟……
大學期間的教育、經歷等,直接關乎學生日後的工作、深造。
有國際學校生活和海外學習經歷的國際生,不管是在申請美國大學還是進入大學後,都比本科才留學的國際生更有優勢:
不再需要1-2年的適應期,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思考未來,做職業規劃等。美國一些大學明確規定,不申請獎學金的在美小留學生在錄取方面與美國學生同等對待,這意味著小留學生將不必佔用國際學生名額(假如10% 國際學生),而直接進入美國學生90%錄取率的範圍,進入名校的機會更大。讀國際學校的國際生不僅中文水平已經有了紮實的基礎,英語也能學習到更地道的口音,幫助孩子留學以後依然能成為學校以英語為主活動的主力成員,如辯論隊、模擬聯合國、虛擬法庭等,為將來的就業履歷添磚加瓦。
註:以上素材、圖片整理自網絡,侵刪。
更多乾貨、報名都在「精銳國際教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