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瑞超 實習生 盧姍 通訊員 張鵬 孫金曉
12月18日上午,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正式通車,標誌著國家高速大動脈青蘭高速公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貫通,這也是今年濟南市建成通車的第五條高速公路,這對於完善和優化山東省高速路網布局,進一步推動魯蘇兩省路網互聯互通和省會經濟圈、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暢通經濟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青蘭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18條東西橫線中的第六條橫線,途經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及甘肅等省份,是我國戰略運輸通道之一,是東部沿海地區聯繫內陸地區的重要出海通道,也是我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橫三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項目全長63.860km,其中由中鐵十局承建的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七標段主線全長3.694km,採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公裡/時。
項目主要包括橋梁工程上跨京滬鐵路橋1座、主線分離式立交4座,互通區內中橋1座;路基工程挖方28.13萬方,填方56.54萬方;路面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16.17萬m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2.21萬m2,柔性基層ATB-25型數量19.67萬m2,下面層AC-25C型數量20.04萬m2,中面層AC-20C型數量22.77萬m2,上面層SMA-13型數量22.73萬m2等。
列陣岱嶽:保工期,戰寒暑
2019年9月伊始,中鐵十局青蘭高速項目挺進泰安,開始為即將展開的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做準備,項目建設即將正式展開。同時項目工期提前一年,需在2020年12月底前完工,這讓項目全體職工如箭在弦上,一刻也不敢怠慢。短短的15個月的工期,項目部全體參建人員經歷了兩次酷暑,兩次嚴寒,迎戰高溫、組織冬施、夜間施工,攻堅克難,與時間為戰。項目持續開展施工推進會,科學組織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優化人員資源配置,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施工管理人員持續攻堅,不斷推進施工進度,為的是打贏這場「硬仗」,確保順利完成施工任務、圓滿實現正式通車。
復工復產:有溫度,有速度
年初疫情來襲,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項目成立防控疫情體系領導小組,採取措施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先期多渠道籌備醫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返崗後項目駐地全面消毒、每日體溫量測,人員行動軌跡登記,對每個協作隊伍返程復工都制定詳細的方案並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前提條件下,項目不斷積極調整施工管理節奏。怎樣快速復工復產、推進正常施工生產已經成了迫在眉睫的難題。項目管理人員返崗復工前以視頻會方式交流工作、調整工期、部署復工復產。疫情初步穩定後,項目搶抓時間,迅速掀起復工復產局面。「走,返崗復工」一聲令下,2月7日青蘭高速項目部90%的員工已經全部到崗。3月4日項目部共有9個工點全面復工。
遇見青蘭:挑山工,掛長虹
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穿過了山水與人文並重的泰山文化軸,繪就了一幅青綠山水捲軸,寫下了「挑山工」精神的新時代註解。15個月,450多個日日夜夜,青蘭高速項目部全體參建員工經歷諸多考驗,腳踏實地,兌現了一個個節點目標,為圓滿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10月24日,主線橋面全部鋪裝完成;11月12日主線路面全部攤鋪完成;11月10日,上跨京滬鐵路橋箱梁架設完成;11月15日,綠化工程完成;11月20日,主線伸縮縫完成;12月5日主線附屬防護工程、路基排水邊溝全部完成。如今,看著嶄新的高速公路伸向遠方,長期的堅守建設換來坦途如虹,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終於迎來圓滿通車時刻。
青蘭高速萊蕪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建成後,將結束青蘭高速公路省內共用交通走廊的歷史,青蘭高速公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東西互聯互通,並與京滬高速、泰新高速、京臺高速及濟泰高速相聯接,可有效實現濟南、泰安、聊城省會經濟圈內部及與膠東經濟圈之間的快速順暢連接,與北部青銀高速構成濟南市南北兩條東西向幹線「大通道」,形成連接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全方位縮短魯中地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距離,對加快打造濟南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融合共享和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