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6月13日報導(文/林京 編輯/林文龍)
黑色西裝搭配藏藍色半身長裙的「楠姐」,以一貫幹練的女BOSS形象走進辦公室。此時,屏幕外的助理告訴她,客戶已經在會議室等著,客戶出價30萬,公司利潤只有800。
「辦他」,伴隨著酷炫的音樂,「楠姐」瀟灑地對著屏幕「甩」出這兩個字後,揚長離去。
這是抖音裡的一段30秒的短視頻,獲贊11.3萬,評論和收藏達到3000+。「楠姐」是是芭比辣媽創始人李楠,她指著手機裡的這段短視頻告訴獵雲網,就是從這一條視頻爆了開始,她和團隊摸索出了在抖音做內容的方法,這之後基本條條爆。
「楠姐式老闆」抖音帳號的粉絲也從最初的5萬多,在三周內增加到100多萬。作為劇情帳號,以「接地氣的霸氣好老闆」IP人設切入,目前帳號已經累計更新200餘條,點讚近3千萬,粉絲近3百萬,成為抖音新興起的腰部類帳號。
作為一家MCN機構,芭比辣媽孵化了近百位時尚意見領袖,旗下擁有200餘位頭部網絡紅人,專注美妝和母嬰紅人經濟,天使投資人為黃曉明旗下的明嘉資本,PR--A輪投資人為一下科技。
作為網紅的「締造者」,李楠把自己也打造成了網紅。擁有著這樣的雙重身份,意味著李楠需要犧牲掉許多閒暇時間,都投入到短視頻拍攝中。
作為女性創業者,李楠身上一個標籤是「拼」。創業初期,正值孕期的李楠,挺著大肚子做市場調研、約見投資人。現在,為了探索抖音短視頻拍攝內容,她讓團隊拿自己做實驗,反覆拍攝、修改。
李楠經常強調自己是一個商人、一個生意人。如何變現,是她首要思考的問題。她認為,一家公司要確保是賺錢的,能夠保證日常開支,至少業績是呈上升趨勢,能夠讓企業良性循環。
李楠開始直播帶貨之後,也引來粉絲爭議。「霸氣老闆」也帶貨,有粉絲表示接受不了,稱她不愛惜「羽毛」;有粉絲表示支持,想用她推薦的產品。
在她最近一次發布的關於直播預告的短視頻裡,有粉絲評論說:「自從你直播帶貨開始,贊就少了,很多人也取關了」,對此類問題,李楠並不迴避,回復道「這是大家的自由」。
在最近的618抖音美妝直播節,李楠在直播間,向粉絲詳細介紹產品的使用方法、效果和存儲注意事項,分享自己與同事親測產品的體驗。在價格上,她會先向粉絲展示產品在官方旗艦店的價格,再跟粉絲確認自己直播間的優惠價格。
直播間裡,李楠走的更像是「鄰家姐姐」路線,分享自己用過的好物。在跟粉絲互動時,她會一一叫她們在抖音上的「名字」,對於直播間老粉、新粉,她也能第一時間認出來。「你們不買東西,我也高興,多來直播間看看楠姐就好。」
「轉型一定要快,企業才能生存」
芭比辣媽於2015年6月上線,共經歷兩次轉型:最初做產後媽媽的私教上門O2O業務,由於在變現的問題上遇到了瓶頸,2016年開始,乘著短視頻的風口,轉型成為垂直於母嬰領域的網紅經紀公司。第二次轉型就是遷移到抖音上,並創立「網紅孵化器+供應鏈+電商」模式。
「感覺還是慢了一拍,因為剛開始我一直沒有看透抖音的商業模式。所以,最初的那波紅利我其實已經錯過了,不然現在肯定更好。」李楠說。
針對網紅髮展壯大之後,會選擇脫離MCN機構的現象,李楠並不憂慮,「網紅對平臺的忠誠度,從古至今都是不可控的,規範也規範不住,對簿公堂你也不一定能贏。你也不能把他們當成搖錢樹使勁搖,通過籤三年合同來維繫彼此之間關係就可以。一句話總結:不求天長地久,只求三年擁有。」
李楠說自己親自「上陣」,也並非為了防止過度依賴其他網紅,而是形成矩陣。「當你有了流量,你就可以給公司其他達人帶流量,想當於你們之間是個矩陣,更便捷。」
現在的李楠,既是老闆,又是網紅,擁有著雙重身份。「身邊很多老闆看到之後,也都很希望能夠走出來,想讓我來給他們打造人設,但事實上『基因』在那,很難。他真的很難拿出這麼多時間,堅持也很難,從幕後到臺前,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對於短視頻的未來發展,李楠表示看好,一是用戶可以更加直觀地做出消費決策,二是通過短視頻打造的IP人設,能夠更好地輔助變現。
「我們能做的,就是跟著當下時代走。」在變化迅速的網紅經濟領域,從創業到現在,李楠帶領團隊開啟一次又一次轉型,她認為,轉型一定要快,這樣企業才能生存。
平臺「基因」不同,玩法也不同
美拍、一直播等平臺,是李楠最早的陣地,但由於用戶基數小,很快被替換。
2016年,淘寶開始做直播,初期大力邀請MCN入駐。當時,李楠和團隊曾嘗試在淘寶布局,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從商家端而言,淘寶初期並沒有扶持機制,在以購物為體驗的淘系平臺之下,如果沒有專業的運營能力,很難做起來;從購物端來說,以雪梨、張大奕、薇婭和李佳琦等為代表的淘寶超級頭部主播,擁有極高的議價能力,商品性價比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廝殺出一條路,著實困難。
李楠說,當時很多MCN機構都去了淘寶,也很相信淘寶,但是到最後就是無奈。「根本看不到希望,很多年輕的短視頻紅人也『熬』不起。」
2017年底,抖音、快手等平臺成為網際網路新貴,其他短視頻平臺流量相對受到擠壓。李楠和團隊也遷移到像抖音和快手這樣的「後起之秀」。
相對淘寶而言,抖音和快手的用戶則是隨機性消費,在被主播內容吸引之下,粉絲進行選擇性購物,而且不會像在淘寶裡一樣「貨比三家」。粉絲對價格敏感度也相對較低,對主播來說,只需保證在價格上比實體旗艦店優惠就可以。
李楠先在快手上布局,最後不太理想。「從內容層面上而言,『楠姐式老闆』帳號屬性與老鐵們的需求似乎不太匹配,粉絲現在只積累了16萬;再者,從變現層面上,在快手上,100塊錢以上的東西根本賣不動。」
最後,李楠和團隊選擇主攻抖音。抖音DAU4億,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流量池,對李楠來說「誘惑十足」。並且抖音採取的是公域流量模式,不會形成頭部主播。
郝凡、朕太、葉公子都是抖音劇情帶貨的典型案例,一般都是先通過短視頻內容吸引特定粉絲,在此基礎上,進行商品轉換。
「喜歡主播的、且有購物需求的粉絲,就可以順便在主播的直播間裡購物。直播賣貨,在這裡變得更天然一些。」在李楠看來,(抖音)是一個有開發潛力的市場,對MCN機構而言,比起進攻購物型平臺,從各項成本來看,抖音等新興平臺更合適。
「當然,如果說現在請薇婭來抖音入駐,帶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就是基因問題。各個平臺的基因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李楠說。
現在,淘寶直播擁有李佳琦和薇婭兩大頭部主播,快手擁有辛巴和散打哥等帶貨家族,隨著羅永浩、陳赫等相繼入駐,抖音也一直在向外界傳一個遞強烈信號:在這裡也可以賣貨。
火星營銷研究院數據顯示,在抖音,帶貨紅人格局未定,低粉帳號佔據抖音帶貨紅人矩陣半邊天。抖音TOP20的銷售達人,有6位銷售紅人粉絲量低於50萬,這意味著:低粉帳號在抖音(通過電商這一路徑)掘金的機會還很大,入局抖音電商賣貨為時不晚。
去年雙11,在抖音官方星圖總榜單「帶貨達人榜」中,李楠排進TOP5;去年雙12,李楠在抖音時尚類目賣貨排名TOP1,並獲選2019抖音直播「十佳好物推薦官」。
「過山車式」的內容創作
轉型期總是痛苦的,李楠旗下的網紅以前是以長視頻為主,對於抖音的30秒短視頻玩法並不適應,在嘗試過程中不免產生挫敗感。
怎麼辦?李楠決定親自上,「初期我只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員工」,負責腳本、拍攝和剪輯等全部的工作。「我配合力度肯定會比其他的網紅好,他們會有情緒。我可以像機器一樣沒有情緒,你讓我幹嘛就幹嘛,重拍多少次都沒關係,直到你滿意為止。」
搜索「楠姐式老闆」抖音帳號,裡面有一條以「珍惜愛情」為主題的短視頻,不同於現在的霸道女總裁人設,李楠身著白色襯衣加黑色短裙,在窗前拉著小提琴,優雅十足,不時出現在畫面之中。
李楠告訴獵雲網,這是前期在打造人設上的一次「試錯」,她和團隊經過三次轉型,才探索出適合的路子。
作為劇情類帳號,「楠姐式老闆」團隊在初期嘗試了搞笑類劇情、種草類劇情和唯美式劇情。李楠通過研究相似類型的優質帳號,先進行模仿學習,然後再進行升級,但最後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搞笑拍起來有點吃力,我又不漂亮,又不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就很困難。我跟團隊說,我還是做自己吧,這樣還能得心應手一些。我就找了身邊更懂我的人來拍攝,他們建議說要不然你就演老闆吧,演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面。」
隨後,在編劇安排的劇情中,李楠減掉多年的長髮,換上職業裝,霸氣眼神加大紅唇,氣場十足。在打發客戶時,對著鏡頭一句「辦他」,讓網友大呼過癮。
至此,「楠姐式老闆」帳號火了,在三周內,粉絲從5萬漲到100萬。「團隊也找著感覺,適應抖音這種短平快的模式。早期我們形式很簡單,就是三句半,然後我要求必須一鏡到底,沒有任何後期,就是加上配樂。這種比較霸氣的女老闆人設,在那個時候就慢慢有了萌芽。」李楠說。
此後,李楠和團隊在內容製作上主要聚焦在辦公室、職場、生意場和情感等類型的的小情景劇。
成為抖音達人之後,意味著可以拍攝長一點的劇情,演繹一些情景劇。李楠翻著後期作品,告訴獵雲網,自己全是無實物表演,都是與空氣在對話。「我也沒有學表演,完全就是一條接一條的拍出感覺來,慢慢調整,怎麼學會看鏡頭這些。經常他們拍完了之後說不行,可能需要拍三四十次,我無條件配合。」
李楠認為,未來MCN的核心競爭能力就是在內容上的持續創新能力。「在抖音平臺上,你的內容要不斷轉型,因為它是過山車式的、是個曲線的發展,你的內容不可能永遠特別好。粉絲會看煩、看膩,每到一個時間段,你就是相當於重新創作,在你的人設下重新創作。而個人創作能力終究是有限的,需要MCN機構來實現。」
其次,MCN機構需要幫助旗下網紅達人們提供更加綜合性的服務,除了廣告變現和電商變現之外,還可以提供招商及後續一系列服務。
最後,MCN機構目前還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機會,不僅可以給草根做,還可以給名人明星做,「我覺得在後半年,這一類型的資源PK賽就正式拉開帷幕了。你會看到各家MCN機構籤名人明星這類資源開直播,甚至短視頻也可能會猶如雨後春筍就起來了,而每一個都是MCN的全新機會。」
這也意味著,MCN機構擁有了除廣告、電商之外的新的收入模式,比如直播爆發之下的娛樂打賞功能、坑位費等。「這都讓你公司的收入變得就是更矩陣化,然後你總會在中間分一杯羹,不管是哪杯羹。」
李楠認為,MCN機構不會朝著全面型發展,而是逐步走向極致單一化,在各個垂直領域開啟精耕細作模式,因此機構與機構之間未來會有更多合作的機會。「未來一定是大融合取代了大競爭,而且現在大家已經陸續在合作了。」
在抖音上賣貨
《2020年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2015-2019年,我國MCN機構數量不斷增長,2019年,我國MCN機構已超過兩萬家,較2018年增長了近3倍。
疫情之下,電商直播的崛起,一方面把MCN行業推向了爆發時代,另一方面,倒閉潮、裁員潮也在這個行業悄然發生。
國內最老牌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集團副總裁方雨此前向界面新聞記者分享了一組數據,根據他對覆蓋頭腰尾多梯隊的300-400家MCN機構的微型調查,截止到2020年3月,其中有近200家MCN機構面臨倒閉或已經倒閉,比例超過了50%。
據界面新聞報導,其背後原因在於,疫情之下,抖音賴以生存的廣告模式相應受到影響。一方面,疫情之下,企業生存不易,廣告預算整體下滑;另一方面,廣告主選擇KOL(關鍵意見領袖)進行投放的依據基本是粉絲量、播放量、點讚量、評論量這些外顯的數據,這種模式下,容易滋生的灰色空間就是刷量。
抖音帶貨共有六種模式,分別是工廠短視頻、抖音直播、種草短視頻、劇情短視頻、評測短視頻和明星短視頻。直播賣貨,成為當下MCN突圍的關鍵。
然而,對於抖音上的一些粉絲來說,當自己喜愛的主播開始直播帶貨,會存在排斥心理。
粉絲到一百萬時候,李楠決定通過直播帶貨。為此,她特地錄製了一支短視頻,由屏幕外的工作人員代替粉絲,進行犀利提問,「為什麼要直播帶貨」、「是要開始收割用戶了嗎?」
李楠給出乾脆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是商人。如果粉絲喜歡我的短視頻,可以繼續收看。但是老闆也是銷售,賺錢也是我的一個職責。」
「你在做這種劇情類帳號的時候,不僅僅是真誠,你要真實一點,把你的這些利益說清楚,不讓他(粉絲)一直看劇情,否則他就不允許你去賣貨,這件事情他們受不了的。」
直播賣貨,轉化率是關鍵。李楠首先對用戶畫像進行監測,男性、女性粉絲各佔一半,在帶貨產品上,主要涉及她一直擅長的美妝護膚和服飾類。而女老闆人設也吸引了很多創業者,李楠也會偶爾賣一些奢侈品。
李楠深諳購買力主要來自女性,因此,在內容上,她會定期製作一些情感類的劇情:「楠姐」時而化作情感導師,開導分手的員工;時而化作「局中人」,談感情裡經常遇到的傷與痛。從數據上看,這些內容的點讚量基本接近5萬+,取得不錯效果。比如有粉絲留言,每次看「楠姐」的劇情都很「揪」心。
同時,在以前短視頻中,李楠的穿搭成為粉絲的種草對象,在轉化率上也具備天然的優勢。
李楠介紹,比起快手的老鐵文化,抖音粉絲的文化素質相對高一些。在選品上的要求也會比較高,跟淘寶的達人帶貨要求基本持平,比如說跟旗艦店合作、跟大品牌合作,你才能有機會。「抖音已經請品牌們入住了,也可以跳轉到京東、天貓、考拉、唯品會和洋碼頭等平臺。所以,在品控上, 「我們依舊還是和品牌官方合作、和大平臺合作」
據了解,李楠是抖音官方邀約的賣二手奢侈品第一人,同時也開啟了全品類商品的售賣。
此外,李楠還在山東泰安建了一個幾千平米的倉儲,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以美妝和母嬰用品為主的一個購買和倉儲;另外一個是電商部門的搭建,幫助達人在淘寶開店鋪,提供美工、客服、運營和售後等一系列服務。
近期,李楠還和山東壽光市長直播連線賣當地特產、幫青島賣藍莓,一分不收做公益。幫助湖北企業復工復產賣湖北產品,3天賣出幾萬單。
刷單現象,破壞平臺生態
對於抖音現在存在的刷單刷粉行為,李楠認為一方面可能是部分企業為了騙「品牌爸爸」選擇這麼做,但客戶不是傻子,最後他們還要看成交額;另一方面可能是明星下沉到直播間,需要一個比較漂亮的數據,不至於尷尬。
「比如有明星在抖音有活動或者發布會的時候,平臺流量會相應進行傾斜。有時候,我的直播間只有800左右粉絲,但是質量夠高,每一個人消費都上千了,因為我們會賣奢侈品,最後成交額也很不錯。」
對於抖音現在存在的另一個刷單問題,李楠認為就像早期淘寶盛行的刷單行為,屬於那些追求快錢、想發點小財的公司的行為,不遵守規則、破壞平臺生態,並非長久之計。
「我真覺得沒必要,本來能賣挺好的,你幹嘛搞這麼亂,就是你沒有必要倒這個亂,你不是害品牌嗎?」李楠說,這些行為都會留下痕跡,後續企業的利潤、審計工作等都可能會出現問題。
在李楠看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能夠忍住不去虛榮、學會控制。「關心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老闆,才是值得信賴的夥伴,你才對得起你的員工、對得起投資人,也才能與品牌方更好的合作。」
李楠告訴獵雲網,直播最後的銷售數據是在品牌方那裡,自己只能通過抖音程序上看到佣金收入。所以,主播與品牌之間需要這種「純信任」。
對於抖音的主播來說,與品牌方的議價能力,就體現在過往的賣貨實力上。
對於平臺與MCN機構之間的關係,李楠用「守規則」三個字來總結。「平臺會把這種『一對多』的達人管理交給MCN機構,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成本去控制每一個達人。所有他們希望的是:我舉旗子,你吹號角。如果我舉旗子,你不吹或者吹別的,或者去別的地方吹,那肯定是不符合規則的。」
李楠認為,平臺也需要MCN機構下的生態,只要MCN機構不碰紅線,遵守好規則,大家是可以一起去玩兒這件事情,不會出任何問題的。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從前兩次失敗到現在,李楠說希望帶著這家創業型的公司,在規模化發展中,也要保證正規化,「我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人,我更是一個守規則的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