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我錯了」,後文「我真棒」。全棉時代就這樣道歉?
喬志峰
全棉時代的道歉引爭議,網友:開頭「我錯了」,後文「我真棒」。
全棉時代再發博為「全棉時代廣告被指侮辱女性」致歉。然而致歉信僅開頭為道歉內容,後文大段篇幅介紹全棉時代創立初衷、專利技術、質量把控、原料選材、公益活動,引發不滿。網友:「這是道歉還是自我表揚?」「可算逮著個機會誇自己了」「第一次看到道歉信1%道歉、99%自誇」。(1月11日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全棉時代的那個爭議廣告,想必很多朋友都看過了。廣告中,一名面容姣好的年輕女子被一男子跟蹤,女子用全棉時代溼巾迅速卸妝恢復「本來面目」,由於變醜嚇退跟蹤男,成功脫險。有網友質疑該廣告情節不尊重女性,拿女性的恐懼作為賣點,廣告還表現了受害者有罪論,因為漂亮才會被跟蹤,醜就惡靈退散。
全國婦聯機關報《中國婦女報》對此事評論稱:「事關女性安全,如此嚴肅的惡性事件,卻被商家輕飄飄地以所謂的『創意』為說辭,美化犯罪者 、醜化受害者,充滿了偏見、惡意、無知。女人是消費者不是消費品,侮辱女性的『創意』廣告遭到輿論指責,是必然的。被冒犯的廣大女性消費者會用腳投票,不會為侮辱性『創意』買單。」
確實如此。這樣的廣告,真是噁心它娘哭半夜——噁心死了,觀之欲嘔。可看了全棉時代的致歉信,發現比廣告本身更過分。廣告儘管噁心,大伙兒也都知道是惡搞,當不得真;而所謂致歉信,則是一本正經、明目張胆地膩味人,移花接木、翻雲覆雨,硬是將道歉玩成了自我表揚和又一波廣告營銷。
對全棉時代玩弄文字的技術,以及無視輿論的膽量,我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可如此道歉,又怎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原諒?由此引發的批評和輿論反彈,真的是你一家企業所能承受的嗎?你們就是這樣的認知水平和態度,消費者能夠對你們的產品和服務有信心嗎?如果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拿腳投票,最終影響的是誰的形象和利益?
這樣的低俗營銷,看似博取了眼球、讓商家出了名,似乎效果不錯。可是,劍出偏鋒、不走正常路,不僅暴露了策劃者的淺薄和無節操、無底線,更是降低了企業的美譽度,可謂是得不償失。
面對公眾的批評和建議,商家最應該做的,是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實事求是地正面進行回應,對存在問題及時整改,同時端正態度、反省自我,杜絕問題再次發生。可是,全棉時代倒好,反而誇誇其談,炫耀自己如何如何「棒」,將回應批評當成了自我表揚的機會。這樣的所謂「道歉」,除了應付還是應付,能有什麼實際意義?
公眾在批評,商家卻在自我表揚,顯然「表錯了情」。或許,某些人平時「表揚」和「自我表揚」習慣了、上癮了。做了屁大點兒事情,就一定要濃墨重彩大肆渲染,唯恐天下不知。別人不慶賀,我「自我慶賀」;別人不表揚,我「自我表揚」;沒人拍我的馬屁,我自己「撓撓」。只可惜,大伙兒也不是傻子,也有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不會輕易被忽悠,更不會被幾句大話給帶偏了節奏。
「自我表揚」再動聽、再煽情,恐怕也無法遮蔽質疑和問責的聲音。我國《廣告法》明確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符合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廣告中不得含有淫穢、迷信、恐怖、暴力等內容,不得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那些格調低下、庸俗不堪的營銷策劃,顯然有違社會良好風尚和公秩良俗。全棉時代的奇葩廣告,是否涉嫌違法?監管部門應當依法調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