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茶花女》的歷史背景

2021-02-22 音樂基礎知識課堂

  「人們重複地說,愛得發瘋!是的,戀愛早就是瘋狂的了。」這是海涅說過的話,從許多戀愛小說來看,戀愛都是從一見鍾情開始的。以宿命的邂逅開始,然後就是瘋狂地、盲目地戀愛,不論古今東西,這是戀愛故事的一大規律。如果一讀法國作家普雷沃(1697—1763)的《曼儂.列斯科》,就會更加體會到這一點了。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以作者在瑪格麗特.高蒂耶的遺物拍賣會上用100法郎的高價購入特製的《曼儂.列斯科》一書為開端,展開了一個悲劇故事。作者在那本書的扉頁上發現了娟秀的筆跡。

  將這本《曼儂》贈給瑪格麗特

  望你謹言慎行

  幾天之後,這位署名阿芒.丟伐爾的青年來訪,執意要求作者把那本《曼儂.列斯科》讓給他。作者豪爽地同意了。於是,那青年把他和瑪格麗特.高蒂耶的親密關係全部傾吐了出來。瑪格麗特是巴黎的高等娼妓,年輕美貌,與一位老公爵廝混,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她經常乘坐由兩頭慄色高頭大馬挽著的藍色轎式馬車,她的耳朵上戴著四五千法郎一隻的鑽石耳墜,而且,每出戲的首場她必定要在包廂中出現。那時,她的面前總要擺上三樣東西:觀劇用的望遠鏡、糖果和一束茶花。已成定例。因此,人們稱她茶花女。她每年收入10萬法郎,揮金如土。然而,這樣一位紙醉金迷的瑪格麗特卻結識了純樸的青年阿芒,她真心地迷戀著他,打算拋棄公爵和他一同生活。阿芒的全年收入僅有一萬二千法郎,無法維持兩人的生活,於是,瑪格麗特瞞著他,依靠變賣積蓄度日。這時,住在鄉下的阿芒之父得知阿芒的情況,趕到巴黎,與瑪格麗特秘密會晤,求她為了他家的名譽和保證阿芒妹妹的婚姻而離開阿芒。瑪格麗特聽從了阿芒父親的懇求,忍著棒打鴛鴦痛離開阿芒,成為某伯爵的情婦。不料,不知內情的阿芒卻以為瑪格麗特變心,怒不可遏,當眾羞辱瑪格麗特,然後開始了長期漂泊。這時身患肺結核的瑪格麗特,病情急劇惡化,她在貧困和悲傷之下咯血而逝,這是小說《茶花女》的大致情節。

  《茶花女》是以《基度山恩仇記》、《三劍客》而聞名於世的亞歷山大仲馬的兒子菲斯.仲馬(小仲馬)的代表作,他24歲時完成這部小說而一舉成名。書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高蒂耶是以真人瑪麗.丟普列西絲為模特兒的,瑪麗死去的第二年,小仲馬對他愛戀過的這個女人寫在了這部悲劇故事裡。小仲馬在小說《茶花女》中,對瑪格麗特的美貌,作了如下的描寫,也許可以認為那和印在他心目中的瑪麗.丟普列西絲的影像是一致的吧。例如,形容她面貌:「……簡直太美妙了,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姿色。她是那樣地玲瓏小巧,借用繆塞的話來說,那就是她的母親經過精雕細琢才把她生得如此嬌小。在那語言所不能表達的高雅的卵形臉龐上,首先給她嵌入兩隻黑黝黝的眼睛,然後描上兩道如同繪畫般的、清秀的彎眉。當她俯視時,在面頰上投下玫瑰色陰影的睫毛遮住眼睛。然後,再給她畫上一個高貴的、筆直的、充滿靈氣的鼻子。她的鼻孔,由於肉慾生活的放縱而有一點點擴張。進一步再給她一連幾天上一張輪廓完美的嘴,當她的嘴唇優雅地微啟時,牛奶般潔白的皓齒便微露出來,最後,用那從未被觸摸過的包裹著桃子的天鵝絨般的細絨毛來裝點她的肌膚。「如此說來,讀者已能想像出那迷人的容貌了吧。至於那位真實的瑪麗.丟普列西絲也是一位孤芳自賞的、高雅出眾的美女。所以,當大作曲家強朗茨.李斯特在社交集會上見到她時,立刻被她徵服,禁不住贊道:「她簡直是女王!」

  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當然是根據小仲馬的小說歌劇化了的。但是,劇本並非根據小說改編,而是根據小仲馬親自改編的五幕劇本《茶花女》創作的。1852年5月,威爾第和與他有同居關係的葉塞皮娜一同觀看了戲劇《茶花女》。那時,他的歌劇《弄臣》剛剛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正在寫作另一部歌劇《遊吟詩人》。他倆在巴黎歌舞劇院看了《茶花女》之後,深受感動。尤其是,當時沒有公開身份的葉塞皮娜,對劇中的主人公產生共鳴,她極力慫恿威爾第把它寫成歌劇。威爾第立刻敦請義大利劇作家皮亞韋(1810—1876)在完成《弄臣》的同時寫出《茶花女》。1853年1月,皮亞韋寫完《茶花女》劇院本,他踏實於原作,沒做大的改動。歌劇《茶花女》中把女主人公瑪格麗特.高蒂耶改名為薇奧萊塔.瓦麗蕾,青年阿芒.丟伐爾改為阿爾弗雷德.吉蒙。原作中瑪格麗特孤寂一人悲慘地死去,在歌劇裡讓她死在聞訊趕來的阿爾弗雷德的懷抱中。這是小仲馬改編劇本時做的更動。劇本完成時,正值《吟遊詩人》準備首演,威爾第一邊忙於指導排練,一邊埋頭創作《茶花女》音樂,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努力鞭策自己,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1853年3月6日,歌劇《茶花女》在日內瓦的菲尼茨劇院首演。但是,以慘敗告終。當時威爾第40歲,按孔子的學說,他已是不惑之年了,他對自己的作品充滿自信,但是,這齣歌劇的失敗,使他大為震動。

  他給出版商裡奇蒂的信中寫道:我不得不報告你一個不幸的消息,《花花女》失敗了。不過我不想去追究它的原因。威爾第確信失敗的原因不是他的作曲,他給友人莫採的信裡說:這次失敗是我的罪過,還是歌手們的責任,讓時間來作證吧……正如威爾第所說,首演失敗的第一原因就是歌手們。阿爾弗雷德患感冒,發不出聲音;扮演父親吉蒙的男中音因為是配角而不練習,而且,扮演薇奧萊塔的歌手是個大胖子,與串肺結核病而死的角色大相逕庭。她健壯得幾乎被汽車撞一下也會莞爾一笑,角色的分配太不恰當了。事實上,演到薇奧萊塔死去的最後一場時,場內竟然出現鬨笑之聲,悲劇已被歪曲為喜劇了。

  此外,歌劇《茶花女》的主人公不是當時聽眾所熟悉的17、18世紀古典人物,而是一個現代的娼妓,也引起人們極大的反感。甚至有人認為因結核病而死的主人公本身就不適於用歌劇表演。譬如,英國評論家喬利說:「即使這齣戲很有魅力,但是這個故事也不適合用音樂表現,還能引吭高歌的人怎麼能是肺病患者?倒是瘸子希爾菲特演得不錯。」喬利所說的也有些道理,像這樣的牽強之處在所有的歌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然而,開始時不喜歡這部歌劇的觀眾,在再次公演時卻不再堅持他們的牴觸情緒,威爾第那優美動人的音樂終於徵服了他們。現在,歌劇《茶花女》和比才的《卡門》同樣是上演場次最多的劇目。在歌劇《茶花女》中,阿爾弗雷德和薇奧萊塔的《祝酒歌》、第二幕父親吉蒙的詠嘆調《普魯旺斯的大海和陸地》、第三幕阿爾弗雷德和薇奧萊塔的二重唱《告訴巴黎》都非常有名,經常單獨演唱。這部歌劇的正式名稱是《拉.特拉維亞塔》,意為《迷途的女人》,當然指的是女主人公的坎坷遭遇了。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今日歌劇】《茶花女》
    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最初的中文譯本是在19世紀末由林紓翻譯的《茶花女遺事》,到上一世紀30年代,我們又看到了劉半農先生的譯本,你如果今天想找一本《茶花女》小說或劇本,那將不是一件難事,因為全國各省的出版社幾乎都出版過《茶花女》。然而,想認真地讀懂義大利歌劇《茶花女》,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讀懂它需要賞聽者具備相當豐富的歐洲歷史文化知識與閱歷。
  • 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
    曲目簡況: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全劇音樂皇家歌劇合唱團皇家歌劇院格奧爾格
  • 歌劇展 | 《茶花女》歌劇作品賞析
    然而像這樣一個女人,生年既如煙花一樣短暫,身份又為世道所譴責,也不像中國歷史上好些青樓女子有詩畫相傳,死後不但沒有聲名俱寂,反而在一百多年以後依然為人們所緬懷,難道不是一個奇蹟嗎?說到這個奇蹟的創造,無疑全是小仲馬的功勞,但其背後又有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小仲馬雖是大文學家大仲馬的兒子,童年間卻未得承認,過著受人歧視的生活。
  •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
    2019年是威爾第歌劇《茶花女》首演以來的25周年,普拉西多·多明戈和艾爾莫利拉·亞霍再度聯手,於英國皇家劇院奉上這場精彩的演出。個人對《茶花女》的了解僅限於中學時讀過的小說以及這版歌劇裡著名的唱段——慶酒歌,對女主瑪格麗特的印象也十分模糊了,不過由於94版歌劇時間線以及劇情的修改,倒也沒太多影響,沒有做功課也沒有查閱相關資料去觀看這部劇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驚喜。
  • 藝術微課堂 | 歌劇《茶花女》
    劇中以大量旋律優美、膾炙人口的唱段為觀眾銘記,著名選段數量之多可算是威爾第作品之最,堪與比才的歌劇《卡門》媲美。小仲馬曾無限感慨的說:"五十年後,也許誰也記不起我的小說《茶花女》了,但威爾第卻使它成為不朽。"音樂以細微的心理描寫、誠摯優美的歌詞和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集中體現了威爾第歌劇創作中期的基本特點。雖然由於各種社會原因而遭到失敗,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被認為是一部具有出色藝術效果的巨著,並由此成為各國歌劇院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 上演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這樣歡樂的時刻雖然美好,但誠摯的愛情更寶貴……」11月24日晚,在熟悉的《飲酒歌》旋律中,由中國交響樂團帶來的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演出由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女高音歌唱家麼紅、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分別飾演維奧萊塔·瓦萊麗及阿爾佛萊德·阿芒。
  • 中國交響樂團演繹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1月16日,據中國交響樂團官方公眾號,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將於11月24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歌劇《茶花女》是義大利作曲家、歌劇奇才朱塞佩·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改編自小仲馬著名小說《茶花女》,全劇共分三幕。
  • 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京上演
    當日,作為中國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劇目之一,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11月24日,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後左二)、女高音歌唱家麼紅(後右二)、男中音歌唱家劉嵩虎(後右一)等在音樂會版歌劇
  • 中國交響樂團上演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這樣歡樂的時刻雖然美好,但誠摯的愛情更寶貴……」11月24日晚,在熟悉的《飲酒歌》旋律中,由中國交響樂團帶來的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演出由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女高音歌唱家麼紅、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分別飾演維奧萊塔·瓦萊麗及阿爾佛萊德·阿芒。
  • 侍酒師都應該聽的歌劇:《茶花女》飲酒歌
    有個高大上的微信號「橄欖古典音樂」,是真正近10萬粉絲的大V號。昨天正好是義大利偉大作曲家威爾第誕生201年的日子,他們專門推送了威爾第的文章,侍酒君就搬過來給大家看看。為啥?威爾第是歌劇《茶花女》的作者,其中最著名的選段「飲酒歌」,就是寫給侍酒師的,嘿嘿,咱能不聽嗎?文末有「飲酒歌」的視頻,帕瓦羅蒂唱的,好聽極了,enjoy!
  • 歌劇《茶花女》
    (溫馨提示:為了更好的理解該歌劇,請先閱讀下面的「歌劇簡介」再觀看本視頻!)
  • 威爾第《飲酒歌》選自歌劇「茶花女」 2113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19世紀義大利歌劇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作曲家。他的創作以民族民間音樂為淵源,借鑑外國先進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威爾第一生共創作了26部歌劇,因作品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一。
  • 免費招募 |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數碼影院鑑賞會
    它的問世在當時的文學界轟動一時,後來又被改編為劇本,多個國家以其為藍本拍攝了影視作品,《茶花女》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電影《茶花女》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在觀賞這部以法國文學家小仲馬著名小說為藍本的戲劇《茶花女》後,備受感動,立即邀請劇作家修改劇本,以短短6周時間譜曲完成,改編為歌劇。
  • 《茶花女》,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
    《茶花女》是威爾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其餘兩部是《弄臣》及《遊唱詩人》)。這是根據1852年法國的作家小仲馬的戲劇「茶花女」而寫成。2年後,歌劇茶花女換了主角再次上演,立即造成轟動!至今已經是全世界最常被演出的歌劇。劇中多首歌曲,如《飲酒歌》、詠嘆調《啊!夢中的人兒》等,已變成許多聲樂家必唱曲目,受歡迎的程度可稱作歌劇界中的流行金曲。 《茶花女》的義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譯作"茶花女"。
  • 威爾第:茶花女
    原以為從此可以白頭偕老,無奈在作家父親的秘密幹涉下,他誤以為茶花女是一個嗜錢如命、用情不專的女子。這個誤解,造成了兩人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但結局給人一絲安慰,最終女主角在愛人的懷中停止了呼吸,也算另一種美。《茶花女》故事情節雖然家喻戶曉,但威爾第將歌劇編排的如此迷人,給每一個角色都留下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 【電子節目單】中央歌劇院歌劇音樂會《茶花女》即將於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
    劇院先後在中國首演、推出並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劇經典劇目,主要有《圖蘭朵》《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門》《藝術家生涯》《弄臣》《蝙蝠》《湯豪塞》《女武神》《眾神的黃昏》等;積累並創作了一批中國歌劇作品,如《白毛女》《劉胡蘭》《草原之歌》《馬可•波羅》《霸王別姬》《紅幫裁縫》《北川蘭輝》等。是讓觀眾最早認識了解上演世界經典歌劇,讓觀眾喜愛並追捧中國歌劇的藝術院團。
  • 初心|因新中國首部西洋歌劇《茶花女》一炮而紅,九旬李光羲至今仍用歌聲「為人民服務」
    1956年,新中國第一部洋歌劇《茶花女》首演,李光羲因飾演男主角阿爾弗萊德一舉成名。「那是新中國建立初期,周恩來總理說我們過去是農村包圍城市,條件艱苦沒有劇場,全國解放之後,我們佔領了大城市,大城市有劇場,我們就要『佔領劇場』。」回憶起70年前的舊事,李光羲依舊曆歷在目,「佔領劇場」就要有劇目,於是,李光羲所在的中央歌劇院開始排演西方古典歌劇《茶花女》。
  • 美聲│【歌劇茶花女】《飲酒歌》欣賞
    《飲酒歌》是歌劇《茶花女》
  • 2019國際歌劇電影展 | 《茶花女》紀念款開幕式蛋糕,點亮藝術盛會!
    9月14日下午在武漢百麗宮影城(壹方店)舉行了開幕儀式,開幕式上主辦方代表及嘉賓以點亮「茶花女」紀念款開幕蛋糕的形式為影展拉開序幕,開幕式後廣大影迷及電影界人士共同觀看開幕影片《茶花女》。本次武漢站參展片目有開幕影片《茶花女》、《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曹操與楊修》、《玫瑰騎士》、《風流寡婦》、《遊吟詩人》、《託斯卡》、《費加羅的婚禮》、《安德烈˙謝尼埃》、《塞維亞理髮師》、《路易莎˙費爾南達》、《阿依達》、《藝術家生涯》,雲集了中外各國名作、名片和傑出藝術家。
  • 浸沒式歌劇《茶花女》將在四川巴洛克歌劇院上演
    浸沒式歌劇《茶花女》將於2020年12月18/19日晚19:30(共兩場)在四川巴洛克歌劇院上演。該劇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彭科偉聯合出品。四川巴洛克歌劇院該劇首次引進到成都,歡迎歌劇愛好者們光臨四川巴洛克歌劇院,欣賞這部威爾弟的傳世之作。演出還將融匯來自中外經久不衰的經典曲目,傳遞治癒人心的能量,既是敬意的表達,亦是新生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