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展 | 《茶花女》歌劇作品賞析

2021-03-01 廣州百老匯百麗宮影城

蒙馬特公墓,巴黎最著名的三大墓園之一,是眾多赫赫有名的人物身後的靈魂棲息地,其中就有大文豪小仲馬的墓。

距他的墓不遠,有一座外表簡樸的墓常年有人致獻茶花,墓碑上刻著的文字表明其主人生於1824年,卒於1847年——僅僅23歲,正值如花燦爛的年華。

這個人物叫做瑪麗·杜普萊西,在當年巴黎上流社會裡傾倒過眾生的交際花,被稱為「巴黎最漂亮的女人」。要更確切地說,就是一位過著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曾經被許多權貴包養過的名妓。

然而像這樣一個女人,生年既如煙花一樣短暫,身份又為世道所譴責,也不像中國歷史上好些青樓女子有詩畫相傳,死後不但沒有聲名俱寂,反而在一百多年以後依然為人們所緬懷,難道不是一個奇蹟嗎?

說到這個奇蹟的創造,無疑全是小仲馬的功勞,但其背後又有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小仲馬雖是大文學家大仲馬的兒子,童年間卻未得承認,過著受人歧視的生活。

大仲馬依靠他的小說和戲劇名成利就以後,沒有忘記這個兒子,正式承認了兒子的地位,並且刻意栽培,小仲馬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年僅二十歲就走上了文學的道路。

同時,小仲馬也不免沾染了巴黎上流社會驕奢淫逸的習氣,開始揮霍無度,並且開始包養情婦。大約在1844年秋天,小仲馬在劇院裡偶然遇到瑪麗,馬上就被她的美貌迷住,並在當晚就登門拜訪了瑪麗的住所。

那時瑪麗其實已經患上了肺結核,身體單薄,面色蒼白,時常咳血,她的美豔中又帶著一種病弱的姿態。也許出於傾慕,也許出於同情,小仲馬勸說瑪麗多休息,改變狂熱放蕩的生活,而瑪麗也深受感動。

後來兩人曾到鄉村同居了一段時間。可是後來小仲馬漸漸覺得瑪麗揮金如土,他雖然也是名門公子,依然難以維持如此奢侈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瑪麗並不能脫離她的風塵生活,私下裡也與其他男人有所來往。一怒之下,小仲馬寫了一封絕交信,從此不再見過瑪麗一面。

1846年底,小仲馬前往北非遊歷,途中得知瑪麗病情惡化,便趕回法國探望。當他趕到時,瑪麗已經病死,人們正在拍賣遺物清還生前的巨額債務。

四個月後,當小仲馬重遊與瑪麗同居的鄉村時,大概觸景生情,於是就閉門寫作,用一個月就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他最出名的小說——《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

書中的男女主角阿芒和瑪格麗特,無疑就是以他和瑪麗作藍本的。小說一經推出,即獲得巨大的轟動。

茶花女的形象,也就是書中的瑪格麗特,跟現實中的瑪麗·杜普萊西雖有很多相似點,其實不同點倒是更多。現實中的瑪麗是個很純粹的風塵女子,她從未對任何男人一往情深,更不具備茶花女瑪格麗特為愛情犧牲的堅忍品格,缺少了這些,雖然故事仍然是以悲慘的結局告終,也不能取得感人至深的效果。

推究起來,要說小仲馬從現實中吸取了什麼,除了這一段風流以外,在女性心理的塑造方面,與他童年的經歷和親眼目睹母親的犧牲也有莫大的關係。

茶花女的真實畫像

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小仲馬卓越的才華,能把這部小說寫得如此逼真,以致讓今日的讀者仍然在蒙馬特公墓對號入座,向一個似是而非的人物致敬,感嘆紅顏薄命。

小仲馬在小說取得成功以後,幾乎是馬不停蹄地投入了話劇的改編工作。

五幕話劇《茶花女》,情節上除了為場景的銜接和矛盾的激化而作的一些增刪,與小說相比差別不是很大,但更為集中。

不過,法國當局以劇本「不符合道德規範」為名,曾一度禁止話劇的上演。

直到1852年2月,《茶花女》才獲準在巴黎進行首演,馬上引起了更大轟動。小仲馬打電報給父親說:「巨大的成功,就像我是在參加你的作品的首場演出!」大仲馬立即回電:「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的孩子!」

這部話劇的成功,竟使小仲馬的聲望一舉蓋過了同樣處在創作旺盛期的大仲馬。從今天看來,若沒有《茶花女》的產生,小仲馬未必算得上是具有世界聲譽的作家;但只這一部《茶花女》,世界一流作家的行列裡便缺不得小仲馬了。

話劇首演時,威爾弟就坐在觀眾席上。早在小說剛出版的時候,威爾弟就已經為這一個故事深深打動。在話劇上演之後,威爾弟立即著手進行歌劇改編。他請作家皮阿威編寫腳本,自己則只花了一個月就寫完了這部堪稱精美絕倫的歌劇。

稍稍令人覺得奇怪的是,歌劇的名字並沒有沿用茶花女這個名字,而是稱為「一個失足的人(La Traviata),而劇中人物的名稱也變成了阿爾弗雷特和薇奧萊塔。不過,依照中國的翻譯慣例,劇名還是以茶花女更為人熟知。


歌劇分三幕,其中第二幕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情節上大體沿用了話劇的第一、三、四、五幕情節。

出於歌劇的特點,人物被進一步精簡,以便更集中地表現男女主角的感情變化。這部歌劇以唱段優美動人而著稱,幾乎每一段都能引人入勝,令人難忘。尤其是薇奧萊塔在唱法上的變化,從第一幕的華麗的花腔到第三幕的天鵝之聲,既有豐富的效果,又以漸次變化表現病情的加重和悲痛的加劇,顯出其匠心獨運之處。同時,這些變化跨度之大,對演唱者的音域和表現力也有甚高的要求。

歌劇《茶花女》於1853年3月首次在威尼斯上演。

然而,這樣一部傑作的首演竟然失敗了,人們對這場歌劇只是冷淡評論,連原來充滿自信的威爾弟都感到異常失落。

人們後來普遍認為,最大的問題出於誤選了女高音薩爾維妮為薇奧萊塔的扮演者。這位女高音其實倒有不錯的演唱才能,只可惜她那超過一百三十公斤的身材實在太肥胖,完全沒有一個肺結核患者的病態,唱及那些悲傷氣絕的段落時,更顯得東施效顰,自然要讓觀眾的認可度打上折扣了。

直到一年以後,歌劇再度在威尼斯上演,這才真正贏得了空前的讚譽。

到了今天,作為世界上演出最多的歌劇之一,苗條的身材早已成為選擇女主角時必備的條件了。當年卡拉絲出演此劇時,就曾不惜減肥三十公斤,以求效果完美。

小仲馬曾對歌劇的讚嘆道:「是威爾第使我的作品不朽」

無論故事還是音樂的創作,都一氣呵成,靈感畢現,由它們凝聚而成的歌劇豈能不近乎完美呢?

「茶花女」作為一個籠統的概稱,其實早已超出了名著、名劇的範疇。同一個故事的三種體裁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興民路222號天匯廣場igc四樓416鋪百麗宮影城

影城聯繫方式:020-8565597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天環廣場負一層B117百麗宮影城

影城聯繫方式:020-85279526

相關焦點

  • 【今日歌劇】《茶花女》
    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最初的中文譯本是在19世紀末由林紓翻譯的《茶花女遺事》,到上一世紀30年代,我們又看到了劉半農先生的譯本,你如果今天想找一本《茶花女》小說或劇本,那將不是一件難事,因為全國各省的出版社幾乎都出版過《茶花女》。然而,想認真地讀懂義大利歌劇《茶花女》,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讀懂它需要賞聽者具備相當豐富的歐洲歷史文化知識與閱歷。
  • 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
    曲目簡況: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全劇音樂皇家歌劇合唱團皇家歌劇院格奧爾格
  • 歌劇《茶花女》的歷史背景
    至於那位真實的瑪麗.丟普列西絲也是一位孤芳自賞的、高雅出眾的美女。所以,當大作曲家強朗茨.李斯特在社交集會上見到她時,立刻被她徵服,禁不住贊道:「她簡直是女王!」  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當然是根據小仲馬的小說歌劇化了的。但是,劇本並非根據小說改編,而是根據小仲馬親自改編的五幕劇本《茶花女》創作的。1852年5月,威爾第和與他有同居關係的葉塞皮娜一同觀看了戲劇《茶花女》。
  • 藝術微課堂 | 歌劇《茶花女》
    售票電話 | Tel:62781984溫馨提示 | Reminder: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本劇為義大利語演唱,中文字幕義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大師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是世界歌劇長河中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
  • 上演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這樣歡樂的時刻雖然美好,但誠摯的愛情更寶貴……」11月24日晚,在熟悉的《飲酒歌》旋律中,由中國交響樂團帶來的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演出由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女高音歌唱家麼紅、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分別飾演維奧萊塔·瓦萊麗及阿爾佛萊德·阿芒。
  •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
    2019年是威爾第歌劇《茶花女》首演以來的25周年,普拉西多·多明戈和艾爾莫利拉·亞霍再度聯手,於英國皇家劇院奉上這場精彩的演出。個人對《茶花女》的了解僅限於中學時讀過的小說以及這版歌劇裡著名的唱段——慶酒歌,對女主瑪格麗特的印象也十分模糊了,不過由於94版歌劇時間線以及劇情的修改,倒也沒太多影響,沒有做功課也沒有查閱相關資料去觀看這部劇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驚喜。
  • 2019國際歌劇電影展 | 《茶花女》紀念款開幕式蛋糕,點亮藝術盛會!
    9月14日下午在武漢百麗宮影城(壹方店)舉行了開幕儀式,開幕式上主辦方代表及嘉賓以點亮「茶花女」紀念款開幕蛋糕的形式為影展拉開序幕,開幕式後廣大影迷及電影界人士共同觀看開幕影片《茶花女》。本次武漢站參展片目有開幕影片《茶花女》、《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曹操與楊修》、《玫瑰騎士》、《風流寡婦》、《遊吟詩人》、《託斯卡》、《費加羅的婚禮》、《安德烈˙謝尼埃》、《塞維亞理髮師》、《路易莎˙費爾南達》、《阿依達》、《藝術家生涯》,雲集了中外各國名作、名片和傑出藝術家。
  • 中國交響樂團演繹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1月16日,據中國交響樂團官方公眾號,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將於11月24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歌劇《茶花女》是義大利作曲家、歌劇奇才朱塞佩·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故事改編自小仲馬著名小說《茶花女》,全劇共分三幕。
  • 中國交響樂團上演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
    這樣歡樂的時刻雖然美好,但誠摯的愛情更寶貴……」11月24日晚,在熟悉的《飲酒歌》旋律中,由中國交響樂團帶來的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亮相。演出由中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執棒,女高音歌唱家麼紅、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分別飾演維奧萊塔·瓦萊麗及阿爾佛萊德·阿芒。
  • 威爾第《飲酒歌》選自歌劇「茶花女」 2113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19世紀義大利歌劇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作曲家。他的創作以民族民間音樂為淵源,借鑑外國先進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威爾第一生共創作了26部歌劇,因作品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一。
  • 歌劇《茶花女》
    (溫馨提示:為了更好的理解該歌劇,請先閱讀下面的「歌劇簡介」再觀看本視頻!)
  • 侍酒師都應該聽的歌劇:《茶花女》飲酒歌
    有個高大上的微信號「橄欖古典音樂」,是真正近10萬粉絲的大V號。昨天正好是義大利偉大作曲家威爾第誕生201年的日子,他們專門推送了威爾第的文章,侍酒君就搬過來給大家看看。為啥?威爾第是歌劇《茶花女》的作者,其中最著名的選段「飲酒歌」,就是寫給侍酒師的,嘿嘿,咱能不聽嗎?文末有「飲酒歌」的視頻,帕瓦羅蒂唱的,好聽極了,enjoy!
  • 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京上演
    當日,作為中國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劇目之一,音樂會版歌劇《茶花女》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11月24日,男高音歌唱家張龍(後左二)、女高音歌唱家麼紅(後右二)、男中音歌唱家劉嵩虎(後右一)等在音樂會版歌劇
  • 免費招募 |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數碼影院鑑賞會
    它的問世在當時的文學界轟動一時,後來又被改編為劇本,多個國家以其為藍本拍攝了影視作品,《茶花女》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電影《茶花女》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在觀賞這部以法國文學家小仲馬著名小說為藍本的戲劇《茶花女》後,備受感動,立即邀請劇作家修改劇本,以短短6周時間譜曲完成,改編為歌劇。
  • 中文字幕茶花女歌劇賞析
    歌劇作者威爾第則因為相似的感情經歷與文學作品《茶花女》產生了強烈的感情共鳴,創作出了長演不衰的歌劇經典《茶花女》。歌劇《茶花女》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描寫,著重突出了茶花女人性善良的一面。 ——推薦:1、聽李斯特改編威爾第歌劇詠嘆調丨鋼琴改編曲《弄臣》的演奏分析;2、帶你了解威爾第與普契尼的不同音樂特點;3、威爾第:音樂世界的莎士比亞;4、威爾第對義大利美聲貢獻有多大?
  • 《茶花女》,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
    《茶花女》是威爾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其餘兩部是《弄臣》及《遊唱詩人》)。這是根據1852年法國的作家小仲馬的戲劇「茶花女」而寫成。2年後,歌劇茶花女換了主角再次上演,立即造成轟動!至今已經是全世界最常被演出的歌劇。劇中多首歌曲,如《飲酒歌》、詠嘆調《啊!夢中的人兒》等,已變成許多聲樂家必唱曲目,受歡迎的程度可稱作歌劇界中的流行金曲。 《茶花女》的義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譯作"茶花女"。
  • 威爾第 歌劇作品
    下一步新作品是《斯蒂費裡奧》(1850年於裡雅斯特),歌劇的第二版改名為《阿洛爾多》(1857年於羅馬)。      在他的一些不朽的歌劇中描繪了不平等的社會的真實圖景。如《弄臣》(1851年於威尼斯),《遊吟詩人》(1853年於羅馬),《茶花女》(1853年於威尼斯)。在這些作品中,作曲家表現出鮮明的旋律的魅力、解除的戲劇才能、音樂的民間氣質和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
  • 世界經典歌劇《茶花女》唱響煙臺大劇院,邀您一起「話文藝」
    歌劇誕生於17世紀的義大利,距今已經有400多年歷史。新中國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劇便是《茶花女》。對於中國人來講,《茶花女》是西洋歌劇的標誌性作品。1956年10月24日中央歌劇院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了歌劇《茶花女》,很快這部在世界上演出頻率最高的歌劇也成為了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歌劇作品。
  • 義大利維羅納圓形競技場:經典歌劇賞析
    維羅納圓形競技場以古老的羅馬遺蹟文明,同時也以維羅納歌劇節而為現今人們所熟知,這一期就為大家回顧在維羅納競技場上演的經典歌劇。《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與法國上流社會交際花的悽美愛情故事。歌劇《茶花女》也是由此長篇小說改編。
  • 義大利歌劇 | 西方歌劇史上當仁不讓的豐碑——威爾第
    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指揮:安德裡斯·尼爾森斯演奏: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納布科》的成功,讓威爾第迎來了他歌劇創作的黃金時代,在此後十年中,威爾第創作了十四部歌劇,其中很多至今仍不斷上演,包括《弄臣》、《茶花女》、《遊吟詩人》、《假面舞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