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酒君曰:
先客觀轉述一位侍酒師朋友的表揚:你們國慶假期長篇累牘發布的「侍酒師生活八卦系列」真不錯,侍酒師這個行業很辛苦,業餘時間還要學習不輟,很喜歡輕鬆的東西調節一下情緒。
侍酒君對此高度贊同!其實我們媒體也是個很辛苦的行業,國慶長假基本沒能休息,除了看看八卦,侍酒君的放鬆方式還有聽古典音樂。有個高大上的微信號「橄欖古典音樂」,是真正近10萬粉絲的大V號。昨天正好是義大利偉大作曲家威爾第誕生201年的日子,他們專門推送了威爾第的文章,侍酒君就搬過來給大家看看。
為啥?威爾第是歌劇《茶花女》的作者,其中最著名的選段「飲酒歌」,就是寫給侍酒師的,嘿嘿,咱能不聽嗎?
文末有「飲酒歌」的視頻,帕瓦羅蒂唱的,好聽極了,enjoy!
圖為19世紀的巴黎
朱塞佩•威爾第(1813–1901)是極少數在有生之年就受到賞識的作曲家之一。毫無疑問,他也是義大利歌劇作家中最富盛名的一個。他最為通俗也是奠定他生前地位的歌劇三部曲《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是三部老少皆宜的歌劇。
《茶花女》更是其中最為通俗的作品,它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這一耳熟能將的題材拉近了歌劇與聽眾的距離,其中《飲酒歌》更是成為各大宴會必不可少的節目。
關於《茶花女》
故事發生於19世紀的巴黎。城中名妓薇奧萊塔因為喜愛茶花而被稱為「茶花女」。薇奧萊塔受到青年阿爾弗萊德真摯情意的感動,與他墜入愛河,毅然離開紙醉金迷的巴黎社交圈。不料這段愛情卻受到了阿爾弗萊德父親的阻攔。在他父親的哀求下,薇奧萊塔為了愛人的前途和家族的聲譽無奈選擇了放棄,回到巴黎重操舊業。而不知實情的阿爾弗萊德無法理解她的舉動,於是,當眾羞辱了她。愛人的怨恨讓原本就患有肺癆的薇奧萊塔病入膏肓。此時,阿爾弗萊德的父親良心發現,將真相和盤託出,但為時已晚,薇奧萊塔已懷著遺憾孤獨地離開了人世,如茶花般凋零隕落。
《茶花女》的音樂以細微的心理描寫、誠摯優美的歌調和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集中體現了中期威爾第歌劇創作的基本特點。
在《茶花女》的第一幕中,女主角薇奧麗塔正設宴款待嘉賓,大廳裡觥籌交錯,眾人皆沉浸於歡樂的氣氛中。愛慕薇奧麗塔的阿爾弗列多在朋友的起鬨下即席創作了這首飲酒歌,隨後男女主角帶出著名的二重唱,賓客們也隨聲附和,大家一同歌頌愛情、吟唱美好的歡樂時光。這首單二部曲式的分節歌以輕快的舞曲節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動機貫穿全曲,表現了主人公對真誠愛情的渴望和讚美,充滿青春的活力。同時又描繪出沙龍舞會上熱鬧、歡樂的情景。
薇奧萊塔
《飲酒歌》最能將宴會的氣氛引領至高潮,但不同於一般酒館歌曲的粗放豪情,《飲酒歌》的青春浪漫吐露著高雅的氣質。一直到今天,這首曲子不但是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更是款待賓客、宴會飲酒時最佳的助興曲,只要樂聲響起,歡樂就會隨之而來。
視頻來了:《茶花女》飲酒歌
威爾第所屬時期:浪漫主義時期
•鄉下孩子的音樂夢
1813年,威爾第出生於義大利布賽託附近的一個小村莊,由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純樸的環境下,他終身保持著敦厚的農民性格。在聽到宗教禮讚儀式上的管風琴曲後,小威爾第決心學習音樂。
•米蘭光陰
20歲時,威爾第前往米蘭深造,但滿懷期待的他卻遭到了米蘭音樂學院的無情回絕。堅定的威爾第並不灰心,繼續自學並得到了著名歌劇作曲家溫琴佐•拉維尼亞的指導。終於,在一次成功的指揮演出過後,他在米蘭打開了知名度。
•旦夕禍福
在回家鄉迎娶了妻子後,威爾第攜著妻兒又來到了米蘭。但才到不久,他的兩個孩子就相繼夭折,妻子不久也跟著去世了。這樣的打擊讓他一蹶不振,甚至想要放棄音樂生涯。好在愛才的梅列裡採用半強迫的手段讓威爾第繼續了自己的音樂生涯。在由他所寫的《那布科》首演之後,威爾第開始了自己的歌劇之神生涯。
•三大壓卷之作
威爾第一生作劇無數,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大眾三連劇」《弄臣》、《遊吟詩人》和《茶花女》。《茶花女》本是小仲馬的小說,經威爾第改寫後被搬上了歌劇舞臺,並在威尼斯演出後大獲成功,成了人們最歡迎的歌劇。
•第二春
在失去了第一任妻子之後,威爾第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續弦。直到女高音斯特雷波妮出現,他才感到自己生命的第二春已經到來。但正當威爾第準備將這位知音帶回家鄉生活之際,卻引來鄉人非議。好事多磨,兩人直到1859年才在米蘭正式結婚。
•駕鶴仙去
1901年1月21日,在米蘭居住期間,威爾第患上中風。此後,他逐漸衰弱,於6天後離開了人世。在米蘭,人們為他舉行國葬,有約20萬人參加了葬禮,而在場的群眾高唱他所寫的合唱曲《飛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的場面也著實壯觀。
-
熱愛音樂吧!葡萄酒和音樂是一對戀人,希望此刻在聽《飲酒歌》的你,手裡有一杯鍾愛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