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所: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高等學府。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京港大學聯盟、科技大學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之一。
開設院系
據2016年1月中科院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5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1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41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大,是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由教育部審批創辦的培養人文社會科學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公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校本部和燕郊、青島2個在建校區,本部佔地面積49.4萬平方米、館藏和共享圖書554萬餘冊;共有科研專業人員3000餘人;設有8個學院,開辦7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
培養模式
社科大的特色培養方式包括「師徒制」培養模式、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國際聯合培養和教學與科研結合培養。
這裡重點說一下獨具特色的「師徒制」培養模式。「師徒制」培養模式是指本科學生在課程學習基礎上,跟隨指定的學業導師進行學習,學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學習和科研指導。
北京市重點學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民商法學,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外交學院,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院校,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設有研究生院,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政治學(自定)
國家重點學科(2個):外交學、國際關係
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政治學、英語語言文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英語、外交學
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2個):英語、外交學
國際關係學院,簡稱「國關」,地處北京市西郊風景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以外語、國際問題為教學科研的全國重點大學。
國際關係學院曾為誕生新中國第一批「將軍大使」開辦培訓班;五十年代首創側重外國當代語言學習的教學方法;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完成從單純外語專業向複合型涉外專業的轉型。國際關係學院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關懷,周恩來總理曾親自批准建校併到校視察。
特色學科: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傳播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安全學
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安全學、國際法學、國際關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