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輕鬆籌,誰更勝一籌?

2020-12-22 商界

當善心變為盈利的籌碼,還有多少人願意繼續為愛發電?

文/ 趙春雨

慈善捐款屆的兩大巨頭在醫院互毆?真是魔幻2020!

水滴籌和輕鬆籌,堪稱慈善捐款屆的兩大巨頭。打開朋友圈,你總能看到朋友們幫忙轉發的求助信息,點進去捐幾塊、十幾塊錢,舉手之勞就能救人,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這兩家慈善籌款機構卻並不和平。

5月19日,有市民舉報水滴籌和輕鬆籌的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互毆。警察叔叔很快趕來,經過調查,發現是這兩家機構在掃樓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水滴籌和輕鬆籌到底有多深的仇?

誰更勝一籌?

商業領域裡,競爭對手之間存在矛盾乃是常事。

有些是出於形象和素質,即使彼此再看不上也要稱一句「友商」,但這可能只是大佬們的自我修養。如果涉及到切身利益時,基層工作人員很可能就顧不得上「體面」二字了。

5月19日,水滴籌、輕鬆籌兩家大病籌款平臺的推廣人員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門口發生衝突,水滴籌2人與輕鬆籌3人互毆,有人受傷。

次日,水滴籌、輕鬆籌在雙方的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聯合聲明。聲明中稱,媒體報導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發生衝突,經查實,系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口角爭執,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

▲圖片來源:輕鬆籌官方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這兩家近期第一次發生衝突了。

4月13日,也有網友爆料稱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內,有水滴籌與輕鬆籌的工作人員因「掃樓掃病房勸病人立項,碰到對手搶生意」發生肢體衝突。

網傳一段現場視頻顯示,一位穿藍色上衣的男子躺倒在地,一位穿黑衣的男子用腳踹其頭部和頸部,一女子在旁邊大喊道:「水滴籌打人了」!不少網友留言「吃相太難看」。

當天下午,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公安局介入調查,並在次日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毆打輕鬆籌員工的打人者系水滴籌員工李某,被處以行政拘留十二日,並罰款伍佰元整。」

醫院鬥毆事件頻繁曝出,這類平臺做公益也再受外界質疑。明明決心堅守「善」的根本,為何又提「良性競爭」?明明都是以「籌措救命錢」為目的公益平臺,為何還會「搶生意」?

答案:患者是資源。

實際上,籌款只是一種引流方式。水滴籌、輕鬆籌都是打著「幫助籌款」的旗號來獲取用戶。而最終都會將這些用戶轉化成為保險用戶,再跟保險公司合作收傭。

《商界》記者調查發現,不管是通過輕鬆籌還是水滴籌的求助連結,點進去為求助人捐款時,都會在頁面出現「大病互助權益」的廣告。

▲圖片來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除了保險,公益也是其引流的手段。水滴公益、輕鬆公益與壹基金、中華兒慈會等合作,從平臺列示的公益項目信息來看,這些公益組織會從中收取管理費和成本費用,佔比6%到10%不等。

「籌款+互助+保險」的模式,已經順理成章解決了平臺流量變現的問題,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公益」平臺的員工會因「掃樓」而起爭執。

亂象的頻繁發生,隨之而來的是公眾對網際網路眾籌平臺的信任危機。線下運營漏洞難補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如果線下員工管理問題一直得不到妥善解決,這也將成為輕鬆籌和水滴籌發展的最大阻礙。

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君曾向媒體表示:「行業協會應做好行業自律規範,把商業行為和公益行為做界定劃分。另外,還需要加速立法,保證信息透明,讓求助者和志願者的權益得到充分的保護。網際網路眾籌平臺做了商業引流,意味著平臺既是公益的,又是商業的。商業的運營會藉助公益的名義而進行,這也成為平臺管理的一大難點。」

當善心變為盈利的籌碼,還有多少人願意繼續為愛發電?

在競爭中找到平衡點,不改初心,是輕鬆籌、水滴籌等網際網路眾籌平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同時,頻頻出現的「打架」行為,也印證了這些平臺在線下已遭遇瓶頸。

下 沉

伴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在一二線城市結束跑馬圈地,進入下半場之後,巨頭們的焦點都放在了下沉市場。其中以拼多多、趣頭條、快手、輕鬆籌為代表的四個平臺成為下沉市場的「四大天王」。

去年「618電商大戰」,拼多多在此期間訂單數突破10.8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其中超過七成的訂單來自下沉市場;據資料顯示,2018年快手用12個月實現了6000萬的日活增長,DAU(日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6億;今年3月,趣頭條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趣頭條2019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16.58億元,DAU達到1.38億,同比增長46.9%;截止發稿前,輕鬆籌也已有超6億會員,成功幫助255萬大病患者籌集360億善款。

從這四個平臺的發展可以看出,它們都抓住了下沉市場用戶的需求,不論是電商、短視頻、信息流還是保險,對於下沉市場的用戶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如今,越來越多用戶保險意識提高,這也讓水滴籌、輕鬆籌這樣的網際網路眾籌平臺有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三四線城市,因病致貧的家庭不在少數,一個人生了急病或者大病,就算榨乾家底也無法償付昂貴的醫藥費,最後因拖延治療,導致病情加重,需要花費的費用也越來越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網際網路眾籌平臺主要用眾籌、互助、保險的方式幫助這些人。

這方面,輕鬆籌和水滴籌確實很像,都是用「眾籌+互助+保險」的方式,將用戶和平臺之間緊緊捆綁。

但他們在下沉市場的打法卻有所區別。

在用戶遇到瓶頸、下沉市場逐漸飽和、網際網路保險仍處於初級階段的大背景下,輕鬆籌選擇入股網際網路醫院的方式打開新模式。

近日,輕鬆籌入股銀川朵爾網際網路醫院有限公司(簡稱:銀川朵爾),而後者也發生多項工商變更,股東新增輕鬆籌和北京奧佳安視科技服務中心(有限合夥),二者分別持股70%和5%,輕鬆籌成為第一大股東。

據公開資料顯示,銀川朵爾網際網路醫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12月,註冊資本1000萬,經營範圍包含醫療、醫藥技術諮詢服務、健康體檢、醫療器械、藥品銷售等。

輕鬆籌坐標北京,為何要入股距離北京一千多公裡以外的銀川?

有媒體曾報導,中西部地區病人到北上廣大醫院尋醫治療的費用中,吃住行等非醫療費用佔整體費用的30%-50%左右。北上廣等地醫生加入網際網路醫院進行多點執業,這些優質的醫療資源通過信息技術下沉到醫療資源比較匱乏的中西部地區,方便了當地居民,省去了他們的鞍馬勞頓,也省去診療、治療過程中非醫療費用的支出。

「通過抱團發展,可以在減少成本的情況下,摸索出一整套科學完善的網際網路醫院問診、治療和康複流程,並可大範圍推廣應用,同時積累全國性的醫療大數據。」好大夫在線、銀川智慧網際網路醫院有限公司CEO王航告訴媒體。

看來,輕鬆籌選擇入股銀川朵爾是有備而來。此外,輕鬆籌還緊抓年輕人,成功佔領「年輕人的第一份保險」的陣地。2019年,輕鬆保發布了年輕保系列產品,用走路減免保費方式,吸引了龐大流量關注。

說完輕鬆籌再看看水滴籌。

水滴籌可謂是眾籌平臺的黑馬,2016年4月,沈鵬頂著「美團10號員工」的光環創立水滴公司,他離職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來自前東家和前同事的數百萬元投資。

其次,水滴籌還有一位「金主爸爸」——騰訊。騰訊作為下沉市場「四大天王」(快手、拼多多、水滴籌、趣頭條)」的股東,為其提供了業務發展全方位的支持,如開發更多的用戶,獲取更多的增長機會等。

除了資本的支持,水滴籌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特殊打法:社群打法。

通過微信朋友圈、QQ群、微博等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到扶危濟困中來,將個人求助的聲音放大,在個人求助實現的同時,也幫助企業提高效率、指數級獲得用戶增長。水滴籌創始人沈鵬表示:「水滴公司就是基於微信生態系統之上,強大的社交黏性使得關注健康的人群迅速聚集。」

現在,水滴籌已形成「事前保障+事後救助」的完整生態閉環,並在下沉市場大放異彩。

其實輕鬆籌和水滴籌的崛起絕非偶然,而是抓住下沉市場的這層需求。就像拼多多讓買不起貴商品的人,能夠買到更便宜的;快手讓普通人也能找到存在感;趣頭條讓大家看新聞的同事順便掙個小錢,而輕鬆籌和水滴籌則是讓一些病患家庭有了一條生路。

就這方面而言,輕鬆籌和水滴籌原本是做了一件行善積德的好事,然而為何負面聲音卻頻頻出現呢?

行業亂象需改正

天上不會掉餡餅,投資人既然是投資,那就得有回報,會讓平臺想辦法賺錢。既然是商業,就要靠經濟利益驅動,業務員就必須拼業績,多接單才能多賺錢。

輕鬆籌、水滴籌等眾籌平臺一次次被推向輿論關注的風口,導火索也是如此。業務員為了業績肆意幫患者籌款,並未甄別;平臺也因商業利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且還滋養出一條「代寫慘文」的灰色產業鏈。

目前,網際網路個人大病救助的相關法律仍處於空白階段,求助者、籌款平臺、捐贈者的權利和責任均無明確規定,因此這一領域一直屬於缺乏監管的狀態,防治難度較高,但從去年11月首例網絡大病求助案的一審宣判結果,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示。

2019年11月6日,北京朝陽法院認定,籌款發起人莫先生隱瞞名下財產及其他社會救助,違反約定用途將籌集款項挪作他用,構成違約,審判令莫先生全額返還15萬餘元並支付利息。

▲圖片來源:新京報

在這個案件中,水滴籌是原告。同時,法院還向民政部及籌款平臺發送司法建議:

建議民政部——

1. 推進個人大病求助行為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部門規章;

2. 引導網絡平臺集體加入自律公約,建立自律組織,完善管理;

3. 推進網絡平臺自有資金與網絡籌集資金分帳管理,建立第三方託管機制和籌集資金公示制度。

建議籌款平臺——

1. 加大資源投入,健全審核機制,配備與求助規模相適應的審核和監管力量;

2. 完善籌款發起人、求助人家庭財產公布標準、後續報銷款處理方案及贈與撤回機制;

3. 建立與醫療機構的聯動機制,實現資金雙向流轉。

在法治層面,為了防治網絡詐捐騙捐,公眾期待立法司法繼續完善;對網絡平臺方而言,輕鬆籌、水滴籌等網際網路眾籌平臺,曾被認為是「慈善企業」,則需要加強審核和監管力量,保證求助信息的真實性,保證公益籌款的正確使用;從個人的角度而言,求助者需自律,如實發布籌款信息及籌款金額,其證明人也需誠實地為求助者做背書。當發現有不實的時候,應勇於站出來制止或是舉報。

更多時候,作為捐贈者的我們,能做的是儘量提高辨別能力,對籌款資金去向和票據公示信息保持關注。

同時,希望未來這些籌款平臺約束好自己,盡到審核和監督的責任。

願我們的每善意,都能被真實、溫柔地對待。

相關焦點

  • 水滴籌​、輕鬆籌,誰更勝一籌?
    水滴籌和輕鬆籌,堪稱慈善捐款屆的兩大巨頭。打開朋友圈,你總能看到朋友們幫忙轉發的求助信息,點進去捐幾塊、十幾塊錢,舉手之勞就能救人,何樂而不為呢?然而這兩家慈善籌款機構卻並不和平。5月19日,有市民舉報水滴籌和輕鬆籌的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互毆。警察叔叔很快趕來,經過調查,發現是這兩家機構在掃樓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 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又起衝突?雙方聯合發聲:動口沒動手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1日電 5月20日,水滴籌、輕鬆籌聯合發布聲明回應「重慶腫瘤醫院起衝突」一事。聲明稱,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口角爭執,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此前,有媒體報導稱,5月19日,有市民舉報重慶腫瘤醫院內,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因掃樓立項起衝突,水滴籌2人與輕鬆籌3人互毆,有人受傷。來源:水滴籌、輕鬆籌微博5月20日12時46分,水滴籌、輕鬆籌在雙方官方微博同時發聲。
  • 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鬥毆 公益與眾籌結合的盈利模式何解?
    4月1日,輕鬆籌山西運城地區員工齊某因破壞水滴籌宣傳物料,被水滴籌員工師某制止後,對師某大打出手導致師某鼻骨骨折、臉部多處受傷;4月12日,輕鬆籌福建廈門員工杜某破壞水滴籌宣傳物料,被當地警方處理,目前已出具道歉信表示此行為系輕鬆籌公司領導指示下所為。3、水滴籌將繼續加強對員工的法治意識教育和管理。
  • 水滴籌和輕鬆籌為搶病人大打出手,公益何時成了斂財的工具?
    網爆,水滴籌和輕鬆籌為搶病人大打出手,公益活動何時成了斂財的工具?現在的社會經濟光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提高,但相比以前年代人們患癌症以及各種病症的機率也大大提高了。雖然現在的醫療水平一般的疾病都可以治療,但是沒進過ICU病房的人可能不會深刻的了解,一天住院的醫療費用大概需要花費多少錢。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的一句話,你年薪百萬也就夠在ICU病房住3個月的,是不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很譏諷。
  • 水滴籌、輕鬆籌死磕健康保
    這也意味著,網際網路保險行業裡中小玩家將會加速離場,而擁有保險牌照資質的水滴籌和輕鬆籌,旗下的保險業務也將迎來新的對壘局面。健康險大躍進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天時地利人和,國內最大的兩家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和輕鬆籌,重點發力健康保險市場。不同的玩家同一目標不同打法,以至於勝負難分,戰火連綿至今。輕鬆籌抓科技眾所周知,輕鬆籌通過「大病眾籌」起家,積累了龐大的流量池之後,圍繞健康保障業務推出輕鬆互助、輕鬆保嚴選等產品。
  • 水滴籌與輕鬆籌又打起來了,這次兩家發了個聯合聲明
    紫金財經5月20日消息 水滴籌與輕鬆籌的員工又打起來了。5月19日,兩家大病籌款平臺的推廣人員又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門口發生衝突。5月20日,水滴籌輕鬆籌員工互毆事件終於有了結果,水滴籌、輕鬆籌今日發布聯合聲明稱,經查實,系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的口角爭執,並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
  • 我對這個世界有看法之「水滴籌和XX籌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育言莢,閒來無事,寫點東西,喜歡的麻煩關注點讚;有所感觸的請評論(開局安利一波,感覺血賺,嘿嘿~)前幾天,與水滴籌有關的輿論風波起起伏伏几度跳上熱搜,官媒私媒等在道德和法律層面各有評述,而隨著創始人的回應,事情似乎又以沒有結果而作為結果。但可以明確的是,XX籌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我也仍存在幾個思考想和大家一同分享。
  • 水滴籌、輕鬆籌員工互毆!號稱是公益背後還是生意,最受傷的是...
    有網友發帖稱,4月13日下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水滴籌員工「因為掃樓時勸病人立項,打擾到病人,被舉報和醫院方面清場。隨後,水滴籌員工在醫院裡揪住了他們懷疑的『舉報者』毆打。」之後,有網友指出「舉報者」系輕鬆籌員工。兩籌鬥毆,引發輿論熱議。網友曝光的事發現場視頻4月15日,水滴籌和輕鬆籌均就「員工互毆」一事發布聲明。
  • 「籌人」相見分外眼紅!水滴籌員工因地推毆打同行被行拘
    水滴籌輕鬆「揍」,雙方各執一詞這場關於水滴籌員工毆打輕鬆籌員工的羅生門事件要從4月13日說起,當日在河北省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身穿黑衣的水滴籌員工用腳踢倒在地上的輕鬆籌員工。輕鬆籌公關人士向小財女確認了上述事實,稱目前正在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將及時公布。
  • 「輕鬆籌」真相
    來,姐給大家仔細拎拎清楚…… 第一種,如果你想靠「病」去賣慘騙捐,首先你要先自己拿著身份證拍照上傳給輕鬆籌(如果病人沒法自己拿著,那麼把身份證放在床前或者病床前的病例牌上也是可以的);第二步,輕鬆籌通過身份證的信息去誠信機構核對,看信息有沒有誤,假設是真實的身份證信息,接著輕鬆籌會給這家醫院的總機打電話,找到科室主任或者負責這個病人的主治醫生
  • 「水滴」難穿石 輕鬆籌不「輕鬆」
    輕鬆籌和水滴籌都在尋找。近日,天眼查顯示,水滴籌關聯公司申請多個「石穿」、「水滴石穿」的商標,商標國際分類涉及涉及廣告銷售、醫療園藝、通訊服務等。你方唱罷我登場,12月3日,輕鬆籌在京召開公益盛典,在會上輕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表示「做有耐心的長期主義者」。
  • 水滴籌,為更多病患家庭提供解決醫療費用方案
    水滴籌的出現,給只能向親戚朋友尋求幫助的大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求助渠道。水滴籌是通過廣泛應用的網際網路將大病患者急需要醫療費用的需求通過過熟人在網絡上面傳播,讓更多人的參與愛心捐助,為患者眾籌醫療費,聚沙成塔。水滴籌,是我國眾多大病求助服務平臺中,少數能讓患者和愛心人士信賴的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
  • 愛心變現的資本局:水滴籌上市,輕鬆籌掉隊
    並且今年7月下旬,輕鬆籌曾傳來了新一輪融資的計劃,彭博社報導稱,輕鬆籌尋求新一輪融資,融資額約為5000萬—1億美元,公司估值將為10億美元。彼時,該輪融資估值同樣引來市場熱議,有業內人士稱輕鬆籌實際估值僅為3—5億美元,此輪融資或是為上市提高估值。
  • 《飛馳人生》×輕鬆籌:上輕鬆籌,用愛點燃飛馳人生
    輕鬆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曾在《星空演講》中說道的:橫亙在人與夢想之間的最大阻力,可能不是客觀條件或主觀努力,而是疾病。此次,輕鬆籌攜手《飛馳人生》,打出"上輕鬆籌,用愛點燃飛馳人生"的口號。飛馳人生,這也是新一年對所有人的美好祝願。
  • 水滴籌服務全面升級,幫扶大病困難群體
    水滴籌為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搭建了一個網絡互助網絡求助平臺。,通過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來籌集資金,且捐助過程操作簡單,沒有繁雜的步驟,熱心網友還可以獻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也可以讓資金困難的患病家庭減輕一些醫療負擔。
  • 水滴籌打造「小善日」活動品牌,促大病救助事業發展
    對於很多普通家庭而言,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家人得重病,一方面誰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家人受苦;另一方面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得住高額的治療費用,有很多家庭為了能夠給家人看病,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背負上了沉重的債務。
  • 你的每一次支持,每一次轉發,都將幫助輕鬆籌上這些人籌到救命錢
    「輕鬆籌|這是真實的故事,救救我的父親吧……」「輕鬆籌|老公突然中風,我已經快崩潰了,誰能幫我籌籌款?」「輕鬆籌|孩子白血病了,我們該怎麼辦?」 微信朋友圈裡,我們經常能看到這些輕鬆籌求助信息,我們看到的是求助文字包含的無助,看不到的是每一條求助信息背後,一個家庭的絕望.
  • 從善意到謊言,從愛心到欺騙:水滴籌與輕鬆籌經歷了什麼
    輕鬆籌,是由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基於社交網絡、面向廣大網民日常生活內容的「輕鬆籌」。2014 年9 月,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7月,水滴籌(前身為「水滴愛心籌」)正式上線, 我並不否認,水滴籌和輕鬆籌為這個社會帶來的貢獻和正能量,它們的的確確給許許多多的困難家庭帶去了幫助。並不是所有的病都是發燒感冒,找個城鎮小醫生花個一百幾十就能解決,人的一生之中,意外總是免不了,我們也抗拒不了。
  • 水滴籌怎麼樣?為眾多患病家庭點燃希望之火
    在國內,提到大病求助平臺,很多人都對水滴籌印象深刻並豎起大拇指。水滴籌是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也是國內網際網路個人大病籌款0服務費的開創者。水滴籌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將民間「互助互濟」的線下行為搬到社交網絡上,並通過親友分享、行動支付等方式幫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地發布、傳播求助信息,讓贈與人也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幫扶。2016年夏天,第一位用戶通過水滴籌獻出愛心,點燃了平臺起步發展的「星星之火」。
  • VIPABC和VIPKID故事重演:輕鬆籌不輕鬆,還很愁
    輕鬆籌成立於2014年,總計完成4輪融資,其中不乏IDG資本、德同、騰訊等頂級風投及商業巨頭加持,C輪融資後估值更是高達近20億。但是它恐怕不能再叫這個名字了。因為輕鬆籌竟然有兩家,隸屬於不同的公司,因名稱相同,且都註冊了商標,為此鬧上了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