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信徒問禪師說:「天堂地獄在那裡?」禪師即刻將他的頭按在水桶裡,經過一段時間,禪師才放開雙手,讓他的頭冒出水面。禪師問他:「水中的滋味如何?」他回答:「像在『地獄』一樣。」禪師又問他:「現在出水之後感覺如何?」他說:「像在『天堂』一樣。」我們一般人不也如同這位信徒一樣,沒有經過水下呼吸困難的感覺,不了解本來的生活就是「天堂」。
一位家財萬貫的董事長居住在高樓上面,時常為經濟周轉運用而擔心,為員工要求加薪而煩惱,秘書勸他把煩惱送給住在高樓下面陋屋裡的一對年輕夫妻,富翁問如何送法?秘書說:「給他們一百萬就可以辦到。」富翁起初不甘願,經過解釋之後恍然大悟,於是親自送上一百萬元。
這對年輕的夫妻收到巨款,起先歡喜不已,後來為了如何將這一百萬收藏妥當而左思右想,一夜無法成眠,才知道上當了。第二天,他們趕緊把一百萬元還給富翁,並且說道:「你的煩惱還是還給你吧!」
所以,不懂得金錢,金錢就是「地獄」;不懂得感情,感情就是「地獄」;不懂得人我相處之道,人我相處就是「地獄」;不懂得經營事業之道,事業就是「地獄」。因此,天堂地獄在那裡呢?「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如果不懂得這「一念」之間的奧妙,即使當下的生活就是美好的「天堂」,也會被轉為苦惱的「地獄」。
星雲大師剛開始受戒的時候,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夜間十點睡覺,老師每次講戒,戒子們都得跪著聽講,每逢早晚課誦,往往才拜到地上就睡著了,老師用腳踢他的頭,這才驚醒趕快爬起來;有時候在丹墀裡跪久了,小石子陷在膝蓋裡,當使勁拔出來的時候,往往血流如注。有人說這好象是「地獄」裡的生活,但是星雲法師卻這麼想:「我要能經得起『地獄』的磨鏈,才能堪受佛法大任。」如此念念相續,終於得以圓滿受戒。那時候每天三餐不飽,經常餓得心中發慌,四肢發抖,每值隆冬深夜,大雪飄飄,唯有將自己縮成一團,才聊以禦寒。有人說,這像「寒冰地獄」、餓鬼畜生的生活,可星雲大師不這麼認為:「佛陀在修道時,不也曾以馬
麥充飢,我何不能?」如此一次次的開悟,終於將星雲大師一次又一次地引導進入「天堂」的世界。
早些年星雲大師對人曾經也起過不少瞋恨的念頭,在生活裡也曾經不止一次地執著妄想,還好經常在面臨「地獄」的邊緣時,有佛法作為思考的指南,能在一念間迷惑轉為覺悟,讓他在面臨挫折時能夠化解,在遇到困境時能夠迴轉,所以星雲大師一直倡導人生應該要回頭、轉身、改心、換性,為什麼呢?因為心中的煩惱無明是「地獄」,心中的菩提正見是「天堂」。「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只要我們將心中一念的「地獄」摧毀,用自己的正念在心中建設永恆的「天堂」,就可以使我們接近夢想。
大迦葉尊者在塚間修行,日中一食,佛陀見他年邁,勸他遷住精舍,但他卻感到自己如居「天堂」。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而他卻覺得住在「天堂」,所以「不改其樂」。
挑水和尚整天和乞丐生活在一起,還不忘讚美生活的灑脫,因為他坦蕩直心,即使身臥臭穢,也如處在「天堂」一般任性逍遙。禪師云:「熱的時候到熱的地方去,冷的時候到冷的地方去。」大家都感到奇怪,禪師卻認為這是修行的最好方式,因為他體會到,若在任何處境下都能甘之如飴,當下就是「天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