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0月4日,空中馬戲團明星克萊德·潘伯恩(Clyde Pangborn)和花花公子休·赫恩登「二世」(Hugh Herndon Jr)從日本三澤市出發,隨後完成了首次跨越太平洋的不間斷飛行。
在離開日本41個多小時後,潘伯恩和赫恩登在華盛頓韋納奇附近進行了一次有控制的迫降。塵埃落定後,他們從飛機上出現,完成了這一壯舉。
潘伯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飛行教官,之後在與其它許多20世紀20年代飛行員的職業道路一樣,以馬戲飛行員的身份遊歷全國。
1929年的股市崩盤結束了潘伯恩四處奔波的日子,也結束了他與人共同創立的一家羽翼未豐的飛機公司。
但這位年輕的飛行員認識一位飛行員同事,他曾為這家已倒閉的公司做過試飛員——有錢的赫恩登。
兩人很快就開始想辦法繼續進行飛行事業。兩人決定打破當時由德國齊柏林飛艇保持的環遊世界世界紀錄。
1931年初,經過數月的計劃,潘伯恩和赫恩登遭遇挫折,威利·波斯特(Wiley Post)率先打破了紀錄。
儘管世界紀錄從20天縮短到了不到9天,這對搭檔還是決定繼續他們的飛行計劃。
他們開的是貝蘭卡公司生產的沖天火箭型飛機「豆兒小姐號」 (Miss Veedol),於7月28日離開紐約。但在西伯利亞的一場風暴中著陸後,飛行員們比原計劃晚了一天多,決定放棄打破紀錄的努力。
相反,潘伯恩和赫恩登決定爭取當時一家日本報紙「東京朝日新聞」提供的2.5萬美元獎金(按今天的幣值約合36萬美元),該新聞社許諾給首位跨太平洋日本飛行員100000日元、即5萬美金的重賞,如果有外國人達到了這一個目標,也能領走一半獎金。
這架小型單引擎飛機經過了大量改裝,可以攜帶930加侖的燃料,但潘伯恩擔心,除非天氣狀況良好,否則他們無法抵達美國。所以他決定不帶起落架飛行以節省燃料。
10月4日(日本時間),他們從東京北部三澤的一條8000英尺長的跑道上起飛。
沒有起落架,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飛機可以以每小時15英裡的速度飛行,並增加600英裡的航程。
創造性的空氣動力學改進收到了成效,經過近40個小時的飛行,豆兒小姐號飛越了美國西海岸。
潘伯恩不滿足於簡單地跨越太平洋,他想要創造一項新的長距離記錄,從華盛頓州飛到該州東部,或者一直飛到愛達荷州。但是大霧籠罩了整個地區,豆兒小姐號掉頭向西尋找合適的著陸點。
潘伯恩決定飛往華盛頓中部的韋納奇。他在附近長大,母親仍然住在那裡。
10月5日(美國時間)早上7點剛過,豆兒小姐號飛過韋納奇,並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上完成了近乎完美的腹部著陸。
螺旋槳撞到了地面,但飛機基本上沒有損壞。
潘伯恩和赫恩登飛行了41個多小時,飛行了5500多英裡。
儘管是第一個飛越太平洋的人——飛行時間比林德伯格飛越大西洋的時間還長——這對搭檔除了獲獎以外,沒有獲得任何榮譽或財富。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飛機才開始重複這種不間斷的飛行。
潘伯恩在他40年的飛行生涯中飛行了24000個小時,直到1958年去世。
今天的韋納奇機場被稱為潘伯恩紀念機場。2003年,位於韋納奇的實驗航空協會分會建造了一個豆兒小姐號的複製品以紀念此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