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文娛導讀:
在偶像和玄幻扎堆轟炸觀眾的暑期,愛情元素自然必不可少。放眼近期熱門劇作,追求甜蜜夢幻的《一千零一夜》《新流星花園》《甜蜜暴擊》均收穫不少熱度。同樣是愛情題材,8月初首播的都市劇《愛情進化論》則多了一份對現實的理解,和對普通人感情狀態的關注。
作為新麗出品的新作,《愛情進化論》延續了去年爆款劇《我的前半生》的人文關懷傳統,通過大量的旁白和每集結尾的話題採訪呈現30歲人群對待愛情的態度,不失為國產愛情劇觀照現實的努力嘗試。可讓人遺憾的是,儘管這部作品翻拍於經典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可改編中還是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劇情與原作幾乎沒有二致,可故事背景卻少了很多鋪墊銜接,讓觀眾略呼尷尬。
從浪漫夢幻的暑期劇裡回歸現實
2018年暑期,浪漫夢幻的愛情劇百花齊放,一齊湧入觀眾視野。《一千零一夜》《新流星花園》《甜蜜暴擊》等愛情劇熱度不小,顏值能打,劇作有話題,撒糖CP源源不斷,觀眾也樂得埋單。相比之下,在《愛情進化論》裡找糖吃可不大容易。因為一旦將目光聚焦在普通人身上,便更容易發現這個時代裡群體的焦慮和生活的不易。所以當《愛情進化論》選擇將理想照進現實,以男女主角為代表的30歲普通人群集體被聚焦,從他們的工作、家庭和感情當中,我們能輕易地反觀自己的人生,從而產生出不可名狀的焦慮。
沒有隔壁道明寺的高富帥身份,也沒有魏瓔珞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命運,《愛情進化論》中的男女主顯得特別平平無奇。張若昀飾演的鹿飛是一名私立診所的牙醫,他不追求職位高低和榮譽大小,一直嚮往著自己的「60分」人生,所以默默單身也不著急;張天愛飾演的艾若曼則是一個雷厲風行、積極上進的姑娘,研究生畢業後,憑藉個人努力順利實現升職加薪有車有房的願望,作為一家女鞋品牌市場部總監,目前唯一阻礙她成為人生贏家的,就是她的「單身汪」身份,面臨30歲的警鐘,相比起淡定自若的鹿飛,她就顯得格外焦慮。主角光環,不存在的,在這部劇裡,即便是男女主角,也有愛而不得的東西,也有自己的焦慮和迷惘。
劇中旁白在傳達角色心理的同時,也在有意識地挖掘當代不同群體女性真實的生活體驗和成長心理。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離婚前通過各個階段的旁白透露內心的驚慌,《愛情進化論》中也通過女主的內心獨白來展現其對愛情的疑惑,當看到情人節各種儀式感的活動,艾若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情人節對精神上已不能共振的情侶來說,是形式大於內容,還是情感的復健?」
導演在每集片尾安排的話題採訪也讓人眼前一亮,受眾多圍繞一個情感話題,例如「對初戀的記憶」「暗戀最心酸的事」「有沒有這樣一個愛而不得的朋友」等等,給出或遺憾、或堅持、或嚮往、或妥協的答案,回答中不乏讓觀眾感受到會心一擊的真理,由此可見,此舉也算是愛情劇連結現實的有效手段。
翻拍不及原作似乎已成定論
《愛情進化論》特意買下斬獲多項金鐘獎的經典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版權,大膽進行翻拍。從選角來看,網友對有一定演技實力的張若昀和張天愛很有信心,奈何劇本不大讓人滿意。從目前播出的劇集來看,大量情節與原作如出一轍,一些在臺灣的文化環境裡自然而然的劇情直接搬到大陸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再加上故事情節跳脫導致的人設缺陷,此劇總體呈現水平不如原作。
從人設上來看,興許是編劇認為原劇中婚前出軌的丁立威品質過於惡劣,便將其改為海歸的公司高管丁宇揚,但這樣一來,劇情就有落入「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偶像劇俗套嫌疑。雖然編劇也有意探討女主該如何平衡男朋友、男閨蜜的關係,但從曝出的片花來看,除了一句「憑什麼愛情來了,友情就要退位」的淺嘗輒止,似乎並沒有在兩性關係的處理上論出新意,反而改變了本劇走近普通人現實人生的初衷。
從劇情上看,此劇不及原劇之處似乎也有許多。原劇中程又青在學生時代競選班長之前,曾投入大量精力幫助一位弱勢同學,後因遭到同學背叛而錯失班長一職時才傷心難過;而《愛情進化論》則僅僅展現女主受不了競爭對手比自己選票多而大哭崩潰,這就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故事缺少鋪墊,導致劇情缺乏邏輯,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觀眾對主角人設不認同了。
塑造個自強獨立的女主怎麼就這麼難?
隨著大眾對女性地位的探討,國產劇近些年不斷嘗試塑造自強獨立的女性,但效果似乎參差不齊。雖也有《我的前半生》中頭腦清晰、有情有理的唐晶,也有《和平飯店》中充滿魅力、聰慧靈敏的陳佳影,但優秀的角色塑造需要劇本、演員氣質和演技都在線。由此看來,在塑造個性真正獨立的女性角色時,拿捏不當也是難免。正如《歡樂頌》裡始終「端著」的安迪,這次的艾若曼也顯得有些外強中乾,不能倖免地遭到了觀眾吐槽。
觀眾都知道編劇有意展現新時代女性的獨立自主、追求平等的形象,但自強獨立畢竟不是喊出來的,是觀眾靠女主真正有魄力的行為判斷出來的。因此女主總是喊口號標榜自己獨立的行為,反而使其人物形象淪為扁平化,缺乏說服力,讓觀眾感到尷尬。學生時代,面對想要逃自習課去看丁宇揚打籃球的女生,艾若曼公開懟其花痴,並不屑地說要告訴老師,可轉頭又對丁宇揚贈予芳心。這是情商欠佳還是敢作敢為?
到了職場,公司開會發言時針對品牌部咄咄逼人,駁斥對方又沒有有力依據。這是態度傲慢還是獨立好強?在感情中,不能成熟處理友情和愛情的關係,同時傷害男朋友和男閨蜜的感情,甚至與男閨蜜設立「換房日」,二人定期換房居住,在這種幾乎逾越友情界限的舉動面前,女主依然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能夠接受一切,否則就送上「友情不比愛情低」「你不尊重我珍貴的友情」等判定。這是自私貪心還是追求平等?
種種跡象看來,劇中對女性的獨立、自信似乎有所誤解,真正有魅力的獨立女性,難道不是懂得社會規則和人際交往的邊界,但又盡力獲取能量提升自己,並能感受和回饋溫暖的人嗎?《愛情進化論》播出已過半,希望在大結局到來之前,女主在愛情上能實現真正的進化,成為一個懂適當付出、會盡力感受、能理性輸出的人,活成當代獨立女性應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