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提升「關鍵少數」的法治思維能力

2020-12-24 光明網新聞中心

  【資政場】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常宏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當前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進一步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政府職能邊界日益清晰、權力配置更趨合理、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但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些領導幹部仍存在法治信仰不堅、法治理念不牢、法治思維能力不高和法治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法上」「法外」特權思想和違背法律精神、背離法治的行為仍不同程度存在,給法治政府建設帶來消極影響。

  法治督察通過堅持問題導向、真督實查、逐層傳導、強化問責,努力形成閉環責任體系,能夠保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此次中央依法治國辦督察組赴八省份開展實地督察,聚焦「關鍵少數」履行法治建設職責情況,聚焦法治政府建設,聚焦責任落實,可謂抓住了「牛鼻子」,將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

  奉法者強則國強,法治政府建設必須抓好「關鍵少數」。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能力至關重要。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全面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能力,是建設法治政府面臨的非常迫切且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

  將法治信仰融入血脈、法治思維鐫刻腦中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法治信仰缺失、法治理念淡薄的領導幹部,在思想意識中不會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信賴法律,實踐中也必不善於運用法治精神、法治規則和法治思維去處理日益複雜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只有將法治信仰融入血脈、法治思維鐫刻腦中,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不良影響,才能真正做到用法治視角審視問題、用法治邏輯分析問題、用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

  領導幹部要始終秉持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法治觀念,牢固樹立依法治國是核心內容、執政為民是本質特徵、公平正義是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領導幹部只有在內心深處形成法律信仰、頭腦之中樹立法治理念,才能真正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夯實法律知識,養成法治思維習慣

  全面依法治國的前提是全體黨員幹部要尊法、學法、知法。不管人在何崗、身居何職,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具備基礎的法律知識。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更要夯實法律知識,深化法治認識,強化法治思維。加強法治學習,不僅要把重要的法律精神、法律原則和法律規範學懂弄通,也要對法治內涵、法治文化和法治體系深入研究;不僅要認真學習憲法法律、黨紀黨規,更要系統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法治文化成果。

  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能力,必須先養成法治思維習慣。只有帶著問題認真學習,深思所學、深悟其理,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探索破解發展難題,才能積極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深化法治實踐,不斷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難於法之必行。」良法善治,重在善治。把法治思維能力落實到依法行政實踐中,以法治思維去分析利弊考量對錯,是提升領導幹部依法治理能力的關鍵。領導幹部要嚴格遵守「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規則約束,堅決落實「法定職責必須為」的主體責任,充分保障「法無禁止皆可為」的私權自由。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辦理社會事務、解決社會矛盾,保證履職程序符合規定,履職內容依據充分,履職結果公平正義。領導幹部要不斷更新法治觀念,強化法治認同,深化法治實踐,在工作中自覺主動地運用法治思維妥善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複雜問題,切實提高自身依法治理能力,維護程序正義,保障實質公平,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主動接受監督,切實增強法治責任意識

  法治思維是依法行政、循法治理的思維,更是規範言行、約束自我的思維。法治所追求的不僅是以法律和制度保障領導幹部依法履職,同時也要監督領導幹部手中公權力的依法行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到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法紀戒尺,知曉為官做事尺度」。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權力的行使都必須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憲法、監察法等國家法律和黨章、黨內監督條例等黨規黨紀,規定了人民監督、組織監督等多種監督方式。「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於「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的監督尤為重要。領導幹部不僅依法應受監督,更要自覺接受監督,把自己的履職言行放在陽光下接受檢驗,切實增強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堅持依法辦事和依法行政的法治責任意識。同時,領導幹部也要把接受監督視為對法治的尊重和敬畏,形成接受監督的習慣,主動築好法治的堤壩,防止權力失控和濫用,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嚴格落實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問責制度,堅決維護法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法治督察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有力契機。當前,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各方面;要以堅定法治信仰、樹立法治理念為前提,以加強法治學習、養成法治思維習慣為基礎,以深入法治實踐、提升依法治理能力為關鍵,以主動接受監督、增強法治責任意識為保障,依法深化社會改革、推動社會發展、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5日 07版)

[ 責編:楊煜 ]

相關焦點

  • 人民論壇網評 | 把好三大關口 提升「關鍵少數」法治能力
    「要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領導幹部法治能力作出了明確要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中,黨員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是全國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施者,發揮著以上率下的示範效應和榜樣作用。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立足「教育關」、「實踐關」和「制度關」三大關口建設,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好「教育關」,培育法治思維。
  • 人民公安報評論員: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六論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 澳門著力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他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努力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將著力落實八個方面的主要施政任務。 「有序推進公共行政改革」是其中之一,賀一誠說,澳門要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特區發展中的問題和難題,推進法治化治理。 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是本屆政府施政的根本工作,當中最重要、最優先的就是深化公共行政改革。
  • 青平:弘揚憲法精神,「關鍵少數」任重道遠
    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12月3日新華網)「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 岑鞏:緊盯「關鍵少數」 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一把手』則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從近年查處的案件來看,『一把手』掌握著重大決策、幹部選拔任用、資金管理使用等重要權力,一旦發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往往『一查一大片』,嚴重破壞政治生態。」
  • 解放軍報評論員: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三論學習貫徹習主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解放軍報評論員「關鍵少數」擔負關鍵責任,「關鍵少數」應發揮關鍵作用。習主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一個堅持」中,明確強調要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這一重要論述,體現出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進一步表明了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鮮明態度和責任擔當。「上有所率,下有所進;上有所行,下有所仿。」
  • 緊盯"關鍵少數"!秦皇島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
    各級領導班子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如何有效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更有力?去年以來,秦皇島市紀委監委堅持靶向思維,創新監督載體,健全制度機制,推進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有力。
  • ...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三是構建公司治理良好生態,抓好「關鍵少數」培訓,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增進認知認同、凝聚市場共識,營造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良好氛圍。筆者認為,專項行動聚焦於公司治理的核心點——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執業行為,進行規範、引導、整改,對於違規行為確有釜底抽薪之效。
  • 吳琦:以法治建設助推「十四五」上海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其一,要著眼「完成時」做好既有制度梳理,同步做好制度立、改、廢、釋,培育廣大黨員、幹警的制度意識、制度思維、運用制度能力。其二,要著眼「進行時」做好即時建章立制,做到制度安排與監獄黨建和主業同頻共振,確保制度供給充分有力。
  • 提升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其次,關鍵少數是上市公司行為的實際決策者或「影子決策者」,只有健全相關制度規則,明確關鍵少數行為底線,才能保障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因此,對於關鍵少數必須「曉之以理、曉之以利、曉之以厲」。具體而言,必須通過規則劃定關鍵少數的行為邊界,同時強化對關鍵少數的規則培訓和引導;對於關鍵少數中的上市公司董監高,可以通過與上市公司、更廣泛股東利益綁定的方式影響其行為,督促其決策符合大多數投資者利益,而並非特定股東利益;此外,還應明確告知關鍵少數行為「越界」的後果,以嚴厲的懲戒預期預防或威懾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實現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保護。
  • 甘肅省公安廳廳長餘建:不斷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能力水平
    堅持和完善創新社會治理制度體系,著力夯基礎、提能力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甘肅公安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狠抓公安工作、科技強警、社會治理、實戰保障「四大基礎」,全面提升打防管控服核心戰鬥力。
  • 證券日報: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應緊盯關鍵少數
    三是構建公司治理良好生態,抓好「關鍵少數」培訓,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增進認知認同、凝聚市場共識,營造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良好氛圍。筆者認為,專項行動聚焦於公司治理的核心點——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執業行為,進行規範、引導、整改,對於違規行為確有釜底抽薪之效。只有關鍵少數真正「自我確立」了合規運作、勤勉盡責、平衡發展的理念,上市公司治理才能真正立得穩、行得遠、跳得高。
  • 聚焦能力建設 著力提升能效 切實發揮派出所綜合性戰鬥實體作用
    一、實現敏銳感知、源頭治理,著力提升派出所防控風險能力。充分發揮派出所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的支點作用,大力推進轄區智能安防全覆蓋建設,切實提升對風險隱患的感知發現能力。   二、堅持守土盡責、掌控有力,著力提升派出所守護平安能力。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法治政府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解決政府職能越位、缺位、錯位,使職能邊界日益清晰、權力配置更趨合理、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為社會經濟環境注入新活力,不斷釋放法治建設新紅利。   ——法治工作隊伍堅強有力  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大大提升,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從什麼樣的實際出發?
  • 深耕厚植 以陣地文化引領法治建設——霍爾果斯海關全國法治教育...
    霍爾果斯海關堅持將法治建設與陣地文化相融合,將普法工作與海關業務相融合,將法律服務與依法把關相融合,著力推動平面、單向的法治平臺升級為立體、多樣的法治教育基地,積極構建「教育+實踐」的新常態、新格局。自2019年7月被確定為霍爾果斯市法治教育基地至今,霍爾果斯海關聯合市司法部門著力深化完善「1+n」聯動式法治陣地建設。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必須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 數學思維能力該如何去提升和突破
    在數學的學習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基礎;二是思維。基礎紮實,思維靈活是很多數學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的共同特徵。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夯實基礎相比提升思維要容易些。畢竟基礎知識點就那麼多,在老師的指導下去學習也不難理解,多花點功夫去記憶、理解和運用就可以了。但思維能力的提升好像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 第122次公眾開放日丨白衣天使感受陽光司法 提升法治思維促進和諧...
    第122次公眾開放日丨白衣天使感受陽光司法 提升法治思維促進和諧醫患關係 2020-12-24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閃電評論丨讓「關鍵少數」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
    因此,對於各級領導幹部而言要提高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規劃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