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很多年前,王菲有一首歌,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只因在一篇文章中,我多說了一句話,東海爆橘將發布會進行到底,今年橘子採摘時節,我接到管炳華總經理邀請。
台州離南京不近,之所以決定再去一趟,有兩個原因:
我對農產品營銷有興趣,上次在台州見過管總與馮總,而分管銷售的牟總未見,這次要去偶遇這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豆腐哥」。
浙江人能來事,收個桔子都要開發布會,一開就是六年,想現場感受一下,究竟怎麼開法。
有點像鄉下人辦喜事吃流水席
這個發布會,我看不太懂。
發布與訂貨會參加過無數,這場桔子會有些看不懂:
別人有沒看懂,我不知道,反正我沒懂。不懂就問,現場就記,假裝自己是顏回,一支筆(Schneider)、一張圖(imindmap)、在現場、人不堪其憂,常也不改其樂。
以下是我的現場筆記,希望對三種人有啟發:失去方向感的農業幹部、舉步維艱的種植(養殖)戶、躊躇滿志的新農人。
今年的湧泉,風調雨順,蜜橘特別甜。
常青:首先,祝賀第六屆橘子發布會的成功舉辦。昨天的楊梅酒口味不錯。你為什麼能把這麼多大咖都請過來,而且就在山腳下搭個帳篷吃一頓飯?
領導、大咖與頭面人物都來捧場
管炳華:謝謝,也謝謝你來捧場。發布會每年都辦,以前都在酒店,今年想換一個地方,在自家果園辦。
第一年3桌,第二年6桌,第三年10桌,第四年12桌,第五年15桌,今年20桌。我也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都是朋友們給面子。
這次場面有點大,流通協會的領導、農業局的領導、省臺市臺的領導、尤其是果品行業的頭面人物都來捧場,這些咖位的人,平時很少出來參加此類活動的。
常青:今年收成如何,你為何沒官宣上市期間?
管炳華:湧泉蜜橘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開花時(氣候)不錯、掛果時不錯,轉色又不錯。現在糖度為11.5,要再等幾天,等糖度上來了,風味出來再摘。
沒發布上市時期,其實還有一層含義,我們是有自己節奏,湧泉蜜橘是自然的節奏,我們不想引起市場波動。
等糖度上來、風味出來再摘。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卻是寄奴在住。
常青:褚橙基地在新平,選果中心在昆明。沒想到你們的選果中心竟然放在這麼不起眼村子、不起眼的舊房子中。
這麼先進設備,只選自家桔子,利用率肯定不高,有考慮對外開放,提高利用率嗎?
管炳華:設在果園邊上,就少一道運輸環節。選果中心暫不考慮對外開放。
這間舊廠房剛剛租下,你可不要小看它,以前曾經一家小有名氣的罐頭廠,桔子罐頭賣全國,可能你都吃過。現在這裡面放了幾百萬設備,兩臺折箱機是西班牙的,套袋機五臺,綠萌數字選果機是今天發布會的主角。
我們2018年就與綠萌合作了,那時是單通道,現在升雙通道了,算是第二次握手吧。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見設備高大上。
「岙」這個字應讀ao,這個村叫孔化ao村,我們果園是馬裡ao果園。兩座山峰凹下去的坡,浙江人稱岙ao。
岙通透串風。告訴你一秘訣,可不要對別人講。買浙江福建的水果茶什麼的、凡產地標註什麼岙的,一定有風味,因為小氣候好。
不嘗不碰不看,這種購買叫心理購買。
管炳華:路邊賣桔子的,一般都這樣吆喝:看一看,嘗一嘗,好吃再買。我是廣告人,琢磨這句話,悟出一些道理,說過你聽,請幫我梳理梳理:
桔子品質(至少)分兩類:眼睛品質與嘴巴品質。兩種有關聯,但不完全一致,好看的,不一定好吃;看到實物、碰到實物、品嘗實物,然後再購買,我稱之為感官購買;看不到實物、碰不到實物、品嘗不到實物,這種情況下,你決定購買,我稱為心理購買。感官購買比重越大,產品附加值越低;心理購買比重越大,產品附加值高;不嘗不碰不看,完全心理購買,預期品質與體驗後品質一致,購買後會形成口碑與復購。我的思維是 「地理優勢+數位化」
管炳華:台州自古產蜜橘,主要是黃巖與臨海兩大板塊。黃巖蜜橘全國聞名,這幾年北風壓倒南風(常註:臨海在北、黃巖位南),臨海的勢頭上來了,而且越來越猛。
都在爭第一,都說自己好。浙江人有一點好,就是不講鄰居不好。於是,細分,找差異唄!
你種的什麼品種?我可是宮川蜜桔呀,我好。如果都是宮川,再找,你在什麼地區?都在臨海。你什麼地段,是平地還是岙坡?再細分到山峰,你是哪個岙?比方說我們果園在馬裡岙。
兩座山峰之間凹下去坡稱岙ao
這是地理優勢法,搞特色農產品的人都會。傳統產區、優勢位置與黃金地段,最典型的算龍井茶,浙江龍井、杭州龍井、西湖龍井與獅(峰)雲(棲)龍(井)虎(跑)梅(家塢),但歸根到底這還是農產品思維。
常青:你是什麼思維呢?
管炳華:我的思維是「地理優勢+數位化」。
種植業與房地產一樣,永遠是地段、地段、地段,首先要搶佔黃金地段,因為這是不可再生資源。
有了地理優勢後,你要把自家產品的品質標準化,是在維度與數位化基礎上的,而不是所謂的「大小一致,顏色晶瑩透亮、人口即化、化渣少、汁多、酸甜適宜」,這些太籠統、太感官。
一句話總結:有了好地段,種出了好東西,趕快把它與同類區隔開,建立數位化的門檻。
從2018年開始積累風味指標資料庫
從農產品到工業品,從隨行就市到自主定價,從表面品質到內在品質一致,從單一糖度到風味指標矩陣,首先是驚天一躍,然後三級跳。從2018年,我們就用綠萌數字分選機,一直在積累桔子風味指標的資料庫。
西湖的峰再怎麼分,文化再怎麼加、底蘊再怎麼厚……從唐朝以來,龍井茶設備就沒變,到那裡都是一口鍋,唯一不同現在用電加熱。
龍井茶主,誰的個兒最高?沒人知道。即便最高的,立頓的一個小拇指沒有。什麼原因?農產品思維,一口鍋,玩嘴皮、說故事,沒真傢伙。什麼是真傢伙?數據與設備才是真傢伙。
與綠萌的第二次握手
「蘇達舒」解決蜜桔產業的痛。
管炳華:差異化產品、數據化壁壘,這還不夠,你要解決一個產業的問題。湧泉蜜橘產業的痛點在哪?痛,才有機會,越痛,市場越大。
果品巨頭,每年都要派人來此收桔子,一人為私,兩人為公,每家至少得兩個。這家兩個、那家兩個,每逢這個時節,臨海街上轉悠的都是買桔子客商。
一天能收多少,下雨天、未成熟,人工就浪費…..要聯繫運輸、途中破損、入庫、分選,果品生意,損耗率在40%以上,勞民傷財,不賺錢…這是水果產業永恆的痛。
東海爆橘就是「蘇達舒」(常註:剛問過度娘,一種止痛藥)。
我是當地人,比你的人更懂行;我有地理優勢,核心產地黃金地段自有果園;我用最先進的設備,批次一致,效率更高。
不要派人過來,要多少、哪種級別,發一個微信,我就安排車送過去(當然有一個批量)。採購問題、加工問題、庫存問題,我都幫你解決了,你集中精力做零售就是了。
期待「虹吸現象」
管炳華:你沒庫存,庫存都在我這兒,庫存就是風險。如何管理風險,如何快速響應……其實,這一行最後比拼是理論功底,對精益管理(LEAN)的理解程度。
虹吸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壟斷
理解到位了,供應鏈管好了,虹吸就產生了。你在美國去買橙子,只有一個牌子-新奇士,這就是虹吸現象。
其實,新奇士與我們一樣,由一群「加州橙」種植戶組成的合作社。人家理解到位,供應鏈管得好,虹吸力量越來越大,把什麼都吸過來了。種植戶只有加盟它,橙子才能賣得掉;消費者要買橙子,只能買到新奇士。
虹吸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壟斷。
種豆得豆與種豆得瓜
常青:做智慧數字果園的目的是什麼,提高銷量與品質,還是降低成本,降低的哪種成本?
管炳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是看當季;如果種豆是為了用根瘤菌改良土壤,為了來年種瓜不施化肥。精品瓜價值超過當季瓜與當季豆之和,這就是種豆得瓜,是長期主義。
常青:可問題關鍵是,瓜的價值怎樣超過瓜與豆之和?
管炳華:數字果園雖沒提高銷量與品質,但為理解品質提供了另一個方向-源頭。以前,品質都在後端,是檢測與篩選出來的。
橘子有風味之差。即使大小一致、顏色一致、成熟度一致,山岙橘與平原橘的風味是有差異,就像臨海的老鴨湯與普通的肉鴨湯不同一樣。
風味不是後端篩選出來的,而是前端生長出來的。
數字果園是種豆得瓜,做的是長線。
流轉馬裡岙果園後,我們馬上搭建數字平臺,就想積累生產過程的數據:哪一塊地、怎樣的氣候,怎樣的種植方式,在選果中心是怎樣的糖酸比,最後才形成那種「典型風味」。
對,這才是我記憶中湧泉蜜桔、臨海蜜桔的味道。我們就要追求這樣的消費體驗。沒有大數據,憑經驗感覺與記憶,出這種「典型風味」只能靠撞大運,無法穩定與持續。
消費體驗包含知情權與參與權
第一次見牟桂富,東海爆橘的銷售總監,江湖人稱「豆腐哥」。
三個合伙人中,牟最年少,但比我想像的要年長些,略顯疲憊與滄桑。我兩個問題拋出,他立馬正襟危坐,瞬間切換到陽光燦爛的橙色狀態。
天生的銷售員!
仍從數字果園問起,我喜歡對不同人提同樣問題,互相驗證。
牟桂富:八零後基本上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喝著糖水長大的,現在他(她)們有孩子,有的生了二胎,這些人對孩子更嬌貴。
她/他們屬「先明白、再消費」,吃個橘子,都得上網查一查,什麼地產的,哪個人種的,什麼品種,用了什麼肥,打了什麼藥,如何運出來,賣家口碑如何。這些人不厭其煩,數字果園就滿足他們的知情權。
牟桂富,江湖人稱「豆腐哥」。
另外,還有一種權利叫參與權。每人都有一個夢想,都想擁有一片私家果園,有一個私人園丁、甚至一個私人廚師…..
認識我豆腐哥,馬裡岙就是你的私家果園,我就是你私人園丁。你能24小時遠程實況監控,有沒有下雨,生沒生蟲,成熟度如何,農時日記記得對不對...
數位化果園,對橘子來說是源頭可溯;對消費者說是知情權與參與權,兩種權利都屬於消費體驗。
把快消品的套路再玩一遍
常青:昨天的發布會上,馮總講LOGO,你講返利、復購率、買斷、不同渠道不同包裝、家庭9斤裝、流通渠道的秋香裝……
這讓我想起可口可樂的家庭裝、玻璃瓶、易拉罐包裝。我在這家公司工作了10年,我覺得你們不是農產品公司,而是可口可樂一樣的快銷品公司。
牟桂富:常老師一語中的!我就對你明說了,東海爆橘就是快銷品,我們從沒把它當成農產品。
定位找準了,創新就有章可循。理論就是4P,具體做法就把快消品的套路在橘子上再玩一遍。
你剛才講的是Package,不同渠道不同包裝,不同場合不同包裝,家庭裝、單身貴族裝、流通裝、節日禮品裝;不同包裝,不同係數,最後折換成標準箱,按照總標準箱銷售返利。(常插話:30年前,可口可樂就是這樣做的)。
馮伯虎點秋香,玩的是快消品的套路。
Promotion,包裝中放紅包,消費者意外驚喜(常插話:我們那個時候叫揭蓋迎亞運)。最近,我在構思積分卡,買橘子、得積分、換迪奧限量版唇膏。
疫情加速了渠道的演變,成熟快銷品公司的渠道人才充沛,而果品行業這種類的人才奇缺,只能邊幹、邊學、邊培養。我們畢竟不是可口可樂,我們按自己節奏,這就是:尊重大哥,服務寶媽,寵愛白領。
後記圍繞三個問題。
1、為何關注農業案例?
網際網路時代內容為王,優秀內容如雨後春筍。
作者的目的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所生產的內容不同,有產品與技術的,有歌頌領導人的。
我是諮詢顧問,有一些快消品經驗,我的內容側重企業與運作,如市場營銷與供應鏈管理。我的讀者多半「三高」-高資、高管與高幹,所以文章不是軟文或新聞,而是我與高管的互動的筆記,將關鍵部分梳理出來而已。
我所關注大多是明日之星。看到文章後,他們通常會很震撼,原來我很了不起,原來走這條路是必然的。
我不經意成星探,因為被我關注後,明日之星很快就成為明星。三高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如有不明白的,請看一看王滬寧常委早年的那些文章,應該馬上就能意會。農業企業也要講好自己故事,農業企業更要理論自信、更要道理自信。
農業企業也要理論自信與道路自信
2、為何關注東海爆橘?
傳統產區的農副土特很尷尬:一方面,產品過剩,滯銷賤賣;另一方面,商超買不到想要規格與批量。舊農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新農人求解過程中,或死在道上或陷在泥潭中。
東海爆橘的三個外行竟然把這條路走通了。
六年過去了,他們這條路,越走越寬,越走越自信。今年橘子上市,果品界大佬、協會副會長、農業幹部、省市媒體兩百多人前來祝賀就是一例證。
這樣案例不知道、不關注、不研究,整天刷手機,你幹嘛?
3、如何關注東海爆橘?
其一、看市場痛點
每年,水果商要派人到台州收橘子,費時、費事且效率低下。從供應鏈管理角度,市場呼籲要有人、在產地、專業而有效率地做橘子的收購、分級、包裝、儲藏與發運;
本案啟示:舊農人只知種植,無法盈利;新農人不圍繞痛點,所以慘敗。抓產品不如抓痛點!痛,才有機會;越痛,市場越大。
其二、看合伙人結構
企業能不能做大,本金數量重要,合伙人結構更重要。定期檢討合伙人隊伍,很多問題將迎刃而解。
本案啟示:
合伙人最好四個、各人背景不同、以80年為主,最好有90後;(至少)一人有快消品經驗,近三年一直在本行從事銷售業務;(至少)一人有廣告業經驗,公司的創意設計與文案自己能做;一人有五年以上種植(或養殖)經驗,大小坑都曾經滄海;一個善於與政府/媒體對接,落落大方,能把意思表達清楚。本金數量重要,合伙人結構更重要。
其三、看市場與營銷
相信經典營銷理論,熟悉用快消品的思路。
本案啟示:
渠道(place):尊重大哥,服務寶媽,寵愛白領;包裝(package):不同渠道不同包裝、家庭裝、節日裝、包裝賣斷;其四、看發展歷程
銷售第一;控制發展的速度與投資節奏,現金與精力投在痛點上,而不是農業上;
本案啟示:關鍵時期,關鍵設備;缺少什麼,補什麼。
其五、如何與政府對接
政府是雙刃劍:用得好是資源、市場銷售部、諮詢公司;用得不好消耗現金、時間與注意力。
本案啟示:不忘(創業)初心、保持(適當)距離。
其六、看企業願景
談到橙類,馬上就想到美國新奇士與雲南褚橙;談到柑桔類,代表品牌好像還沒有。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雖然是一個賣橘子的,也要有夢想。
本案啟示:東海爆橘,有橘有柑,橘在臨海,柑在廣西,都是優勢產區、都在核心位置,已運作六年,離柑桔類新奇士的夢想比所有同行都近!
其文 (部分)& 文人
當陽光玫瑰「遇見」東海爆橘,會有怎樣美麗意外?
賣苗如嫁女,婚紗是說辭,你家葡萄苗有新品說辭嗎?
葡萄如歌,產業如棋,一個外行對內行訪問。
育種家怎樣成為產業的領頭羊?陽光玫瑰的白馬八策
會做又會說,用「葡萄物語」佔領網際網路內容的制高點!
常青,微信號:chrischangqing。